精華區beta teaching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覺得中英文混雜是越來越無可避免的事。 以日本為例,在早年翻譯西方的專有名詞時,採用意譯的方式。 (當年這些翻譯也傳到中國,也就是我們現在所採用的翻譯) 後來發現有太多西方的資料要翻譯, 為了快速的將西方的知識帶到日本, 只好採用音譯的方式, 演變到現在,連一些很基本的英文字彙, 都有用片假名表示的例子。 這很類似我們現在所面臨的狀況, 英文的專有名詞太多, 除了日常生活常用的名詞有比較一致的翻譯, 其它的不是亂翻,就是很冗長的翻譯, 而且中文沒有像日文的片假名一樣的發音文字, 在溝通上,不如幾個音節的英文單字快, 中英混雜的情形就很自然的發生了。 尤其現在網路工具的快速發展, 即使是生活在台灣, 為了工作和外國人連絡溝通, 工程師閱讀英文的技術文件,寫英文報告, 研究生大量閱讀英文論文, 這些人每天除了睡覺的時間, 大部分的時間,腦袋裡想的都是英文, 可想而知中文能力退化,反而比較熟悉英文的表達方式。 至於會覺得中英混雜很噁心的看法(對岸有些人也持相同看法) 我認為可以換個角度看, 如果常跟老一輩的聊天相處, 就會發覺他們說話會夾雜著日文單字, 其中蠻多是日文的英文外來語, 可是一般人還蠻能接受的。 也許他們因為時代的不得不然而成的習慣, 相對的,我們不也一樣嗎? 尤其是年幼的一代,從幼稚園或小學開始學英文, 這樣一代代傳承下去,英文也會變成母語之一, 中英文混雜的情況也就更見怪不怪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31.42.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