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eeth_sal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paranoia5201 (邁向研究生)》之銘言: : 從小我就都去家裡附近的牙醫診所看牙齒 : 我一直把醫生說的話放在心上做為圭臬:每半年要回診做牙齒檢查 : 所以我也都一直乖乖照做 : 由於我小時候牙齒沒保養好導致長壞了,國一開始做牙齒矯正、做到高三畢業 : 在矯正完成之後,我的上下排牙齒後側仍留著固定式矯正器 : 負責矯正的醫師說:這是為了讓上下排牙齒固定,不再讓任何一顆長歪 : 這個矯正器會鑲在嘴巴一輩子,不用再拆下來。 : 就這樣,與矯正器相安無事地過了超過十年 : 近幾個月我為了工作而搬離原本所住的地方,到另外一個縣市 : 找了一個牙醫診所而要進行半年的檢查,新的醫師卻說了兩件事情震驚了我: : 1.牙齒若保養得宜,兩三年檢查一次就好,近的話一年一次,根本不用半年一次! : (所以我小時候的醫師是為了框我而叫我半年回診?而且每半年都要三四次才算完成。 :   可是以前的醫生每次在看診時,也是很認真地洗牙、補洞等,看來也不是虛晃呀!) :  所以到底牙齒應該要多久去看一次?難道只有在牙疼的時候才需要去看嗎? : 2.沒有任何一個矯正器會放在嘴巴裡面一輩子,我應該要找原醫師把矯正器拆掉! : (是這樣嗎?可是我以前是在台中某著名牙齒矯正的醫院處理的, :   算是頗有名且大家都推崇;難道我在那遇到蒙古大夫?或每人狀況不該一概而論?) :  我所有矯正療程都已經全部結束,進食都正常,到底嘴巴裡面還有矯正器正不正常? : 從小到大的理解,因為一個新醫師的言論而被打破 : 若是以上兩種都各有理由成立,也煩請各專業者提出理由讓我理解 : 感謝各位 “明明是相同的問題,為什麼大家說的都不一樣呢” 要理解這個問題為什麼是這樣之前,讓我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為大家說明 如果你在一家很大的公司上班,你頭頂上司有課長, 課長上面有經理 經理上面有總經理 總經理上面還有董事長 當然,董事長上面也許還有人, 不過為了簡單起見,我們姑且就把分級劃分到董事長就好 今天你提出了一個企劃案, 你呈上去給課長,課長說你應該修改這個那個 然後你照做了, 課長看完之後把你的企劃呈上去給經理 然後經理說這個企劃應該這樣那樣才對,所以又退回來要你修改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呈給總經理與董事長的時候, 雖然覺得有點悶,你還是摸摸鼻子照著上頭的意思修改企劃案 最後,董事長說No~No~No~,你這份企劃案應該這樣那樣寫才對 於是又退還給你 你看了董事長的意思,發現這和妳原來一開始提出給課長的企劃案根本就是一模一樣 於是你產生了懷疑:課長、經理、董事長不是都是“上司”嗎? 為什麼他們的意見會差如此多 看到這邊,你或許會說:真實的公司才不會這樣 董事長根本不會仔仔細細去看一份企劃之類, 或是退回來的企劃根本不會是你要修改之類的 請忽略這些無關緊要的小細節, 我只是想要傳達一個原PO在這次的問題中很隱晦的前提 那就是“拿標籤去替代每個個別的差異” 白話一點說就是: 同樣是你的“上司”,但實際上是想法截然不同的三個人 ”上司“這個標籤貼得太廣泛了,不足以回答任何事情 也沒有任何理由說,因為擁有“上司”這個標籤的所有人看待事情都會是相同 在原PO的這個情況,或者是版上拿著A醫師的作法去問B醫師意見的, 其實有著類似的迷思存在, 如果你預設以為所有牙醫師對於你目前狀況的想法、看法應該是一樣 你就會出現像是這樣的疑惑 那如果你反過來把每個人的想法都拆開來看,其實問題很簡單 因為每個人看待你的狀況態度、看法都不一樣 為什麼這樣說? 以原PO矯正的例子來說 矯正的過程其實就是把牙齒搬動位置 被拉動的軟組織,例如你的牙肉,就像是你拉長了橡皮筋, 橡皮筋會有回彈的趨勢,所以被搬動的牙齒有回彈的傾向, 這也就是不乖乖按時戴維持器牙車有可能會亂掉的原因 維持器就是把這個趨勢穩定下來的手段 如果你相信軟組織只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 這種回彈的趨勢就會逐漸被新長出來的組織取代,然後逐漸趨於穩定 你會說只要配戴維持器一段時間,過了這個時期就可以不管 但是相反的, 如果你相信這種回彈趨勢會持續很久的時間, 或是你覺得靠當事人自己配戴維持器是靠不住的事情 (誰曉得這個傢伙會不會乖乖地按照指示佩戴維持器?) 那比較可靠的措施就是靠固定的維持器,例如金屬線,黏起來固定越久越好, 最理想就是都不要拆下來,以免有機會又跑回原來的位置 這兩個論述的立場一個比較保守,另一個則否 但兩種情況都是處理事情的方法,也都是可行的 可惜每個病人的狀況不同,無法說一體適用 好,那問題來了 究竟應該相信誰的才對? 這個問題可以很簡單一句話帶過,也可以講得很複雜 我直接跳到最後的結論:”施主,這個問題要問你自己!“ 你覺得誰比較合理,那就相信誰 問題是這個『合理』,是合『誰』的理? 這個問題也同樣會出現在任何其他的場合 對象可以替換成老師、前輩、上司、朋友或是任何你想得到的東西或標籤 該相信什麼,其實當事人心裡自當有把尺 只是大多數的時候忘記了,或是以為那不存在罷了 這時候如果繼續講下去,就會變成哲學版的討論了 姑且就簡單做個結論吧: 想要相信誰都可以, 如果你不曉得應該相信誰 那不妨靜下心來問問自己:在這裡面我覺得每個環節裡面應該怎樣做才比較合理 如果不同意,那又應該怎麼做比較合理呢 若是真的這樣做,會對於目前的情況有什麼影響呢 這樣的影響需要付出什麼代價?我願意承受這樣的代價嗎? 這樣反覆思辯之後,或許問題的解答就會比較清楚 我認為相信某個道理或是論述,是因為有道理而且我願意同意 而不是因為這個論述來自於某個權威的誰,或是我根本不知道的來源 這邊要同時提醒的一點就是: 「當事人」理解上“以為”的事情應該怎樣, 與『醫師』”覺得“應該怎樣有可能大相逕庭 如果這種情形發生,不妨互相對調一下立場去看待這個事情 問問自己:如果我們立場對調,我也會採取同樣的模式去處理事情嗎? 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或許是個合理但可能不得已的選項 如果不是,那我覺得應該怎麼樣才是合理的,立場對調我也會是這樣做嗎? 差別,往往只是堅持立場的不同罷了 -- 用志不紛 乃凝於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4.99.3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eeth_salon/M.1429528065.A.B31.html
dental: 辛苦了 04/20 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