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過年前去義大利玩了十天回來, 其實扣掉飛機時間大概只有八天七夜的實際行程, 可是真的不虛此行, 首先是我們所選擇的旅行社「鳳凰」, 本身素質就相當不錯, 當初願意從「雄獅」轉投「鳳凰」的懷抱, 就是不願意為了低價而冒風險, 雖然雄獅在網路上有不少正評,包括我自己的同學。 但負評也在所多有,畢竟它是目前國內最低價, 出團率也是最高、最大的旅行社。 鳳凰屬中高價位, 但比較讓人放心的是它團費全包 (兵險付加費、所有小費(領隊、旅館行李員、司機)、所有餐食、住宿、行程內的門票)。 讓我感覺免去了一般旅行社很多可能產生爭議的地方。 再加上這次鳳凰義大利的行程是從北方的米蘭進、 中南部的羅馬出,省去了南北奔波的時間。 也是促成這次我選擇鳳凰的主要原因。 而實際走完的感想, 在全程的的住宿部份,我相當滿意, 每間旅館的硬體都很完善。 最主要的是,距離每個景點都相當近, 沒有一天要花超過二十分鐘到達旅館的。 而且在比薩那晚還住到超級特別的「古堡旅館」, 聽說只有鳳凰和「皇家國際運通」在住, 總之,相當滿意。 再加上我們這團很幸運, 遇到了非常負責、親切、有耐心還有十數年經驗的領隊, 為了這次的旅程加了很多分。 有興趣想知道這位領隊的人可以寫信問我。 等到回程才寫遊記, 實在是很大的一個負擔,當初也料到會是如此。 只是考量到旅途的舒適性、方便性和安全性 還有可能造成的心理負擔,決定不帶電腦出國門。 事實上也證明,密集的行程、再加上頭幾天的時差, 每天回到旅館都累得跟條狗一樣,根本也沒辦法寫什麼東西。 所以,回台灣後,又經過了農曆新年, 相隔一段時間後,勉強敦促自己至少寫一些經驗分享之類的, 也算是比較對得起當初在網路上從許多人那兒分享到相關的經驗。 至於行程、景點的細節, 在這篇文章中我就不提了,也就留給我自己慢慢回味吧, 畢竟每個人的感受不盡相同。 所以,我強烈建議大家如果有錢有閒, 可以到義大利走走,無論是深度旅遊,或是跟團走馬看花都好。 不過,義大利這個國家的觀光, 應該比較傾向於定位於「歷史、古蹟之旅」, 如果您對於人類文明遺蹟之類的東西毫無興趣, 或是覺得出國就應該看大山大水,親近大自然, 那義大利恐怕就真的比較不適合了, 不過難保你不會對於義大利許多古蹟工程上上的偉大而深受感動。 全世界前四大教堂有三座都在義大利 (精確的說最大的聖彼得應該是在梵蒂崗)。 全世界最大的圓頂,受盡後世讚嘆的壁畫、雕像, 改變人類文化重要轉捩點的文藝復興, 還有全程當中都濃得化不開的異國建築風, 都是深深吸引我的地方。 所有行程當中的照片請參考 http://gallery.jimmy.csie.org/neiknok/Italy/ 都是按照行程天數分類, 強烈建議大家對照以下的天數安排來觀看, 所有我在下文中提到的景點或特色都可以在相簿中看得到。 第一天 台灣-曼谷-阿姆斯特丹 晚上十點十五分, 搭上華航CI 065 747-400型客機,飛往我們的過境地點「曼谷」, 我的座位是C字頭,應是靠走道, 不過機上和一另一位男士換座位, 換到靠窗的A,才知道為什麼有些人不喜歡坐靠窗位置了, 747-400載客量固然大, 但窮人坐的經濟艙在左右靠窗各有三行座位, 而且座位非常狹小,連我這個東方人都坐得十分不舒適, 再加上這班飛機沒有個人娛樂螢幕, 只在前方有「看得相當不清楚的大螢幕」, 十幾個小時坐下來更是如坐針氈, 睡也不是,不睡又很累, 更遑論是後來從曼谷起飛後上機的許多體型龐大的荷蘭人了。 三個小時後的航程抵達曼谷, 下機逛逛,一個半小時後再上機起飛,往阿姆斯特丹。 阿姆斯特丹機場非常的大, 比起中正機場大得多也好看得多, 就連曼谷機場也比我們的先總統機場看來體面得多。 運氣很好,我們的飛機遇到荷蘭當地移民局的抽檢, 被問了一下話,就類似「你要去哪裡」、「去幹麻」、「有幾個人」之類的。 第二天 阿姆斯特丹-米蘭 因為歐洲和台灣的時差是負七個小時, 所以歷經十多個小時的飛行, 到達荷蘭的當地歐洲時間是早上九點鐘。 接著就是在喏大的阿姆斯特丹機轉機了, 我們轉的是義大利航空,從阿姆斯特丹飛往米蘭, 坐的是一百多人坐的中型飛機。 相較之下,還是我們的華航空姐甜美多了。 不過這也是我觀察到的一個現象。 依據我以往搭機的經驗,本國航空的空服員多半年輕貌美, 而歐美航空的空服員年齡層分佈得比較廣, 感覺四十歲左右的也不少。 從荷蘭到義大利的這趟飛行, 最讓人驚豔的是在飛機上看到一整片的「阿爾卑斯山脈」, 山脈中還有冰河, 整片白塏塏的山脈群,壯觀得讓人合不攏嘴, 本來是厚厚的雲海,隨著飛機的漸漸往南, 山脈浮現! 印象中只有電影才看得到的畫面, 很幸運的我們飛過的時候下方萬里無雲, 讓我見識到了這個畢生難忘的情景。 中午十二點半,降落在米蘭, 領隊口中的「散漫的歐洲人」丟了我們其中一對團員的行李。 天啊!如果是我,真是不敢想像。 這讓我想到,以後如果還有機會出國旅遊, 和伙伴的行裡應該各裝一半,分散風險。 踏上義大利第一件發現的事情,就是義大利的巴士都非常的新, 全程當中我不曾看到有任何一台巴士是破舊的或是骯髒的, 全部都很新,坐起來很舒適, 而且每一台巴士的後照鏡, 長得都像是螳螂的觸角一般的垂下來,有趣。 第二件發現的事情,就是義大利整個國家裡面, 有八成的車子都是「小車」,也就兩門或四門的小車, 意外的發現,我們的台塑汽車「Martiz」,在義大利相當風行, 還蠻容易看到的。 比較大型的休旅車或是雙B轎車是有,但很少, 真的幾乎都是很小的小車。 為了高昂的油價和狹窄的街道,似乎不得不如此。 至於第三件發現的事情,還是跟車有關。 就是義大利所有的車輛,都是「手排」車, 也就是台灣大約十到二十年前大家也常在駕駛的手排車, 我一直以為從手排到自排是一種進化過程, 手排固然有其駕馭感, 但自動排檔的方便性讓我一直以為是促成進化的原因。 可是到了義大利看到這個現象之後,才發現竟然並非如此, 因為在義大利,無論是多麼新款的車,都一定也是手排, 包括我們的台塑Martiz,到了義大利也是變成手排! 經過我一路上的觀察,以及每到上坡路段起步時大家就會倒退嚕, 確認了在義大利,百分之百都是手排車,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盼有人能給我解答。 言歸正傳, 米蘭,一個義大利最有錢的城市, 其實角色有點像是台灣的台北,但並非首都。 米蘭的景點我們只去了艾曼鈕二世迴廊,也就是著名的購物街。 還有米蘭大教堂。 這個號稱全世界第三或第四大的教堂 (說實在,有點眾說紛云,反正很大就對了啦!)。 艾曼鈕迴廊一進去,真的是會讓人張大嘴巴驚嘆, 除了黃澄澄的燈光,還有高聳入天的迴廊屋頂。 說真的,如果不是身歷其境,真的不能體會到其中的百分之一。 在台灣的時候,也看過照片,但照片﹖哼!差遠了! 而米蘭大教堂,那更不用說了, 除了是世界最多尖塔的建築以外, 內部的氣派寬宏,也是言語難以形容。 前後總共花了五百年才建造完成,而且我們去的時候門面正在整修。 至於旁邊的「文藝復興百貨公司」, 人爆多,大家都說四樓和七樓有?所,可是四樓我繞了兩圈都沒找著。 義大利的百貨地方小,專櫃少,人又多, 其它的跟台灣其實差不多。 因為我們抵達的時間是周末, 所以整個艾曼紐迴廊,還有米蘭教堂前的廣場, 都是擠滿了人,各色各樣的人, 也讓因為領隊再三告誡小心扒手的我們,個個都繃緊了神經, 現在回想起來,實在是有點緊張過度了, 畢竟我們都已經做了萬全的防備。 此時已經天黑,再繞到附近的「史福塞」古堡, 城堡已經關門,大夥只在城堡外牆照照像而已。 另外,義大利的另一個特色是, 抽菸人口很多,從旅遊的全程都可以看出, 甚至你會看到前一秒長得像天使一樣的少女,下一秒卻刁起了一根菸, 在這一點我想義大利是輸台灣很多的! 因為據我的觀察,在義大利抽菸似乎還停留在一種時髦的象徵, 但在台灣,吸菸早已成為眾失之的。 晚餐是中式,台灣人去開的「龍門飯店」, 超油、超鹹,比台灣的自助餐都還不如。 看到一個義大利的毛頭小子,為了把中國妹所以去吃, 其它的全部是中國面孔。 第一天的旅館 Jolly Hotel,設備新穎, 而且就位在米蘭市中心,金融大道旁。牌價好像要兩百多歐元。 旅館備有暖氣,所以室溫舒適,打赤搏都沒問題, 打開窗戶體驗外頭的低溫對比,好像在洗三溫暖。 第三天 米蘭-加達湖-維若娜-美斯特(威尼斯) 早餐吃得不錯,應該算是美式, 總之我們後來七天的早餐都是如此, 只是豐富程度有所差別而已。 吃完早餐,就直接上車,離開米蘭,前往加達湖, 外頭的氣溫還是很低,五度以內,而我們也從路邊的積雪得到證實。 加達湖,一個超級美的地方, 旁邊的西米歐尼小鎮,也是風味十足, 每一間的房子都很小,可是都各有特色,卻也有相似的地方。 特色是每間房子的顏色很少有一樣的, 相同的是房子都小巧可愛, 雖然全部都是商店,可是卻沒有任何一間有像台灣一般的把招牌懸掛在外頭。 而且每戶人家的窗簷都擺有可愛的盆栽。 加達湖的入口處是一座史卡拉家族古堡,有護城河,保護著西米歐尼小鎮, 我們去的時候剛好遇到星期一休館,加上冬天是義大利的旅遊淡季, 所以整個小鎮除了我們團,只有小貓兩三隻, 商店幾乎都沒開。 意外的讓我們體會到一種小鎮中悠閒的收穫, 也就是安靜和閑適,安靜到好似連貓從牆上跳落地面的聲音都聽得到。 加上早晨的陽光灑在巷弄之間,金黃色搭配上建築的各式色彩, 實在有說不出的好看。 我們就漫步在這樣的氣氛當中,靜靜享受。 有趣的是我們還第一次見識到收費的全自動?所, 投二十分錢然後按鈕選擇一間,門自動打開,再關閉。 上完再按鈕開門出來, 接著關門後?所內就是巨大的沖水聲和風乾聲,很有意思。 加達湖,是義大利最大的湖泊,真的很大, 如果不說,還真的以為是海耶! 當天的天氣很好,阻擋了冷風的攻勢,陽光很強,讓加達湖更顯閃耀, 湖水非常清澈透明,讓人驚訝。 湖面平靜無波,只有綠頭鴨和天鵝划過的水痕, 再搭配矗立在湖邊的城堡,剎那間還真的以為回到了中古世紀。 遠處還可以眺望到積雪的阿爾卑斯山, 一片湖光山色,讓人有股衝動想要一輩子生活在這裡, 還有哪邊比得上呢﹖ 接著趨車前往下一個點「維若娜」, 下車先用餐,皇城酒樓,一樣是中式,一樣的難吃, 差別只是這回是大陸同胞開的。 維若娜是一個人口約幾千的小城鎮, 特別的是有另一個古羅馬競技場,保存得還蠻完善, 著名電影「神鬼戰士」拍攝的兩個場景, 其一就是在這裡,另一個則是羅馬的競技場。 我們要參訪的目的是西鈕利廣場附近, 廣場也就是過去的中央廣場,有過去的行政中心,鐘樓 (這次去義大利發現幾乎每個城市的中央廣場都會有一個高高矗立的鐘樓), 還有一塊購物商圈,商圈也是十分小巧可愛, 可是卻暗藏著許多名店, 廣場當中有蔬果攤,紀念品攤,熟食販賣。 特別的是我們還參訪了莎士比亞名劇主角「茱麗葉」的故居, 就位在西鈕利廣場旁。 故居入口的牆上,被無數的男女寫上了密密麻麻的愛情宣言, 我仰頭望一望茱麗葉房間的陽台, 幻想著過去羅密歐是如何守候在樓下等待茱麗葉的出現,真的嗎﹖ 噢!抱歉,是假的。 實事上,茱麗葉和羅密歐家族, 在維若娜這個小鎮當中都是真實存在的,羅密歐的故居也在不遠處, 而這兩大家族也在過去也真的是世仇,故事中的兩個主人翁也都真實存在, 不過,這段淒美的愛情故事卻是虛構的。 是被一位小說家編篡出來,再被莎士比亞拿去改編成劇本。 這讓我想到了金庸。 另外,我們還去了史卡利傑羅橋, 史卡利傑羅是過去在維若娜相當有勢力的地方派系, 掌管了過去這一塊區域, 所以我們也看到了他們架在空中,被環繞著而保留至今的石棺。 史卡利傑羅橋是磚塊造成,風景相當優美, 從橋的垛和垛之間看出去,旁邊是史卡利舊城堡, 城堡下是兩岸積雪的河,而河兩岸的建築也都全部都是中古世紀保留下來, 至今也還在使用的建築。 遠處還有另一座橋,這種畫面好像只有在月曆當中才看得到, 不過,橋上刮的風,可是讓人無福消受。 城堡有個瞭望台,瞭望台的造形, 還真的跟我過去在西洋棋所使用的城堡造形一樣勒! 最後的一點自由時間,我們就在小巧可愛的商店街中轉來轉去, 欣賞百看也不會厭的各式建築風格,還有那些我們買不起的名牌。 接著就驅車前往威尼斯旁的新興小鎮「美斯特」。 美斯特是因為威尼斯而存在的, 過去的威尼斯非常的強盛,威尼斯帝國曾經稱霸世界, 不過到了現今,因為觀光的需要,以及交通的不方便, 所以很多的人潮並不適宜在威尼斯島上久留, 所以在義大利本島這邊,才有了美斯特這個小鎮。 離威尼斯的跨海大橋非常的近。 我們就在美斯特用餐 還是中式,「中華飯店」,比較不油也不鹹,不過還是難吃。 旅館的房間設備一樣的另人十分滿意, 冰箱裡的飲料一樣也是貴到不行, 一罐在台灣7-11只要18塊的可口可樂, 在義大利旅館的冰箱裡,似乎變成了公定價,三歐元。 第四天 威尼斯-高速公路 早餐似乎比昨晚在jolly來得豐盛, 吃完早餐也一樣八點上車出發, 往「水都」威尼斯,馬可波羅的故鄉前進, 路上領隊跟我們解釋為什麼來到威尼斯, 而美斯特離威尼斯又那麼近,為什麼不住在威尼斯本島上的旅館就好了呢。 其實是因為,威尼斯這個城市是眾所周知的「水都」, 跨海大橋所到的還不是本島, 所以如果在住在本島之上,勢必是要坐船才能到, 光是我們一團二十八人不知道重達多少的行李要如何運去都是一個大問題了。 而且威尼斯動不動就淹水, 如果淹水,要在水中拖上那麼大箱的行李,成嗎﹖ 後來實地參訪威尼斯後,發現真是如此。 搭車經過旁邊就有鐵路的跨海大穚, 到達停車場和渡船頭,再轉搭裡黑手黨所經營的渡船, 先到水晶工廠,老實說,這個點我不曉得有多少價值。 水晶產品是真的非常漂亮沒有錯, 不過我們所能看到的製作過程也只有那麼一點, 比起我在新竹看玻璃師傅表演還看得不清楚, 反而重頭戲是讓當地經理推銷他們的產品。要價不菲啊! 一組對杯就要一百多歐元了, 我們這種繳了團費就沒錢的窮小子怎麼可能買得起﹖ 所以也只好早早就到外頭閒晃了。 不過水晶工廠的這個點,好像是台灣旅行團的必走路線。 再來就是搭船到聖馬可廣場了, 有一位已經三個孩子的媽,台灣去的當地導遊帶領我們, 走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之中,簡直跟迷宮沒有兩樣, 用迷宮兩個字來形容一點也不過份。 威尼斯本島一輛汽車,甚至連機車一輛都沒有。因為這裡在水上嘛! 所有人都是搭十一號公車,就在這大街小巷當中轉來轉去, 每一條水路上,就一定是用一座小拱橋來連接, 有錢人家的大門一定是臨水,後門才是著陸。 整個威尼斯給人的感覺就是小巧玲瓏, 街道小,房子更小,唯一讓人豁然開朗的就是聖馬可廣場了! 聖馬可廣場有著著名的聖馬可教堂。 我的天!過去的歐洲人還真是崇敬神、榮耀神啊! 在這個什麼都很小的威尼斯沼澤群裡, 還可以蓋出這麼一座這麼大的教堂,和這麼大的廣場, 讓我實在沒什麼話好說的, 也看得出這些人為什麼可以為了他們的宗教去打上一百年的戰爭了。 聖馬可廣像是一個四合院, 教堂旁邊就是有一千多年歷史的總督府, 廣場北邊有現存最古老還營業中的咖啡館,有七百多年歷史, 廣場則是被每一隻都很肥的鴿子攻佔了, 放肆的「爬在」手中拿有飼料的每個人的頭上、肩上和手上。 穿過聖馬可廣場,再經過九彎十八拐,為的是今天的重頭戲,「貢多拉」, 用白話文就叫作鳳尾船,這名子是中國人取的吧﹖鳳凰是中國人發明的吧﹖ 也就是兩端尖尖向上突起,坐起來會搖晃讓人害怕翻船的獨木舟。 似乎跟台灣蘭嶼達悟族的獨木舟很像, 差別是貢多拉兩邊的船簷沒有那麼高。 一開始坐起還蠻恐怖的,搖搖晃晃, 甚至在轉彎的時候,船身還會傾斜到某一種讓人擔心害怕的角度。 一位同船的團員剛好在轉彎時想要移動位置拍照而被制止, 直到恢復直行才可以。 貢多拉就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間繞來繞去, 讓我們看到一個接一個的所謂富貴人家, 其實也不見得看起來真的很富貴, 只是根據地陪的說法,前門著水的人家,應該是比較有錢的。 而且事實上,還是可以看到一些商店的正門的確是設在水邊的, 只是我比較懷疑的是,一路上除了貢多拉以外, 我們並沒有看到幾條私人的船隻。 或許是因為現在威尼斯的大街小巷幾乎都已經是有橋相連, 所以在本島上的主要交通在現今靠兩條腿或許就完全足夠了, 在左拐右彎的路上, 還看到了有某些戶人家的一樓是用鐵柵放下來, 而往裡面看去,是個深不見底的陰暗空間, 我們同船的人一致認為,那應讓就是他們的停「車」場吧! 在小巷繞了一陣子之後,船緩緩的轉向大路。 我想只能用豁然開朗來形容了, 用平常的話來說,這應該是威尼斯的大道, 兩旁全部停滿了船隻,而且房子的尺寸,比起在小巷中,明顯的大上許多, 或著說,這裡就是威尼斯的商業,金融盛地吧﹖ 我是這樣猜的。 結束了貢多拉的行程, 終於吃到了這次旅程的第一頓風味餐。 麵包、墨魚麵、炸魷魚、薯條、和生菜。A la Valigia餐廳。 吃完中餐,是我們在聖馬可廣場的自由活動時間, 聖馬可廣場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成群的超肥鴿子, 而白色海鷗點綴其中。 這裡的鴿子是我所看過最囂張的。 只要你手中有飼料, 牠們就會肆無忌憚的停在你的頭上、手臂上、肩上,然後奪取你掌中的食物。 聖馬可教堂也是非常讓人驚訝的建築, 更顯示了宗教在整個歐洲歷史上的唯一地位。 教堂是由幾個大圓頂構成,內部空間之大, 實在無法跟威尼斯的狹小的沼澤地聯想在一起。 可想而知的是,為了建造這麼龐大的一個教堂, 威尼斯人是多麼的費盡心思以及將建築的技術發揮得淋漓盡至。 也難怪威尼斯大公國在五百年前曾經稱霸整個歐洲大陸! 威尼斯人為了躲避當年被中國趨趕的匈奴人的追擊, 而逃到這塊沼澤地,卻建立起史上最強盛的商業帝國, 我們在維若娜鎮,就看到了象徵威尼斯王朝的「飛獅」尖碑, 一隻有著兩個翅膀的獅子,是威尼斯的圖騰。 最後一個景點,就是我從小就聽過的故事 「嘆息橋」, 被橋所連接的兩棟建築, 分別是左邊的「總督府」和右邊的「囚室」, 犯人在總督府受審完, 經過橋窗外的最後一抹雲和藍天,輕聲嘆息, 便踏進了右邊不見天日的黑牢。 今天的威尼斯行程結束在黑手黨的雙層船接送, 船上,看到有趣的景象。 一輛看似脆弱的?板,卻載著兩台笨重的混泥土車,難以想像。 威尼斯也就是這麼對外連絡的。 而今天預定的住宿點,是在明天的參觀主題「比薩」, 所以大夥上了車,往比薩出發。 沿途我們的巴士翻過的是義大利的中央山脈「亞平寧」山脈, 聽起來很可怕是嗎﹖ 事實不然,令人訝異的是, 義大利的高速公路不止一路橫越亞平寧山脈,而且還直得很! 轉彎的幅度都不大,速度也一直維持在八十以上。 所以,嚴格來說,我覺得這個山脈只能算是個高原, 事實上它也只是阿爾卑斯山往南的延伸。 我們在從阿姆斯特丹飛往米蘭的路上,就已經發現, 其實阿爾卑斯山脈在快要進入義大利國境時, 就已經漸漸消失,整片白色積雪也不復見, 取而代之的是「波河平原」, 是故我們在加達湖時, 北方遠處眺望的是阿爾卑斯山,而腳踩的是波河平原, 而眼前的是阿爾卑斯山系融雪所造成的最大湖泊。 晚餐「北京飯店」,顧名思義,服務員個個帶著北京腔。 評語一樣,油、鹹! 當晚的「Accademia palace」飯店, 是本次全程住宿當中最新穎的、設備最現代化的, 非常乾淨,早餐也不賴,房間蠻小,但另人印象深刻。 第五天 比薩-佛羅倫斯 到了比薩,不用我說也知道, 斜塔是一切我們在這裡住宿的原因。 用完豐盛的早餐,便驅車前往。 比薩斜塔是搭建在錯誤基礎上的建築。 這麼說是因為斜塔當初是蓋在鬆軟的地質上而不自知, 並且在蓋到一半時,就已經顯露傾斜的態勢, 但當時的決定卻是把它繼續蓋完。 沒想到造成了舉世聞名的奇景。 也有了伽利略「地心引力的加速度不隨質量改變」的著名實驗。 過去我記得在新聞媒體中知道比薩斜塔進行過「扶正」的工程, 也記得當時的畫面是好幾條鋼索反向拉著斜塔。 而經由領隊口中得知, 這個工程成功的將斜塔往回拉了約四十公分, 我猜因為它是個不能倒的「搖錢樹」。 我們參訪時,已經沒有任何鋼索。 取而代之的是正進行中的「外表回復工程」, 目前進行到大約第二層的地方,可以從外牆的顏色明顯看出。 接下來的點,算是我們這次義大利行的三個重頭戲之一, 之前的威尼斯是其一,其二就是現在的佛羅倫斯,最後才是羅馬。 佛羅倫斯, 這個大名鼎鼎的「文藝復興發源地」, 文藝復興三傑︰米開朗基羅、達文西、拉斐爾的就是在此發光發熱。 尤其是最近紅遍一時的「達文西密碼」, 更炒熱了達文西和佛羅倫斯。 而在中國,則是以徐志摩的浪漫譯名「翡冷翠」而聞名。 在佛羅倫斯與地陪「陳先生」會合後 (是姓陳吧﹖還是林﹖好像很多台灣的旅行社到佛羅倫斯都是由他來導覽), 第一個點是「聖母百花大教堂」和米開朗基羅口中的「天堂之門」, 有人說這是世界第三大教堂﹖不知道。 總之還是很大!也是整個佛羅倫斯中最高的建築。 這座教堂有兩大特色。一是它的超大圓頂。 教堂是十三世紀建造,但圓頂卻拖了一百多年才完工, 據說靈感來自我們稍後參觀的「羅馬萬神殿」。 圓頂可以上去,而且聽說可以俯看整個佛羅倫斯, 但非常可惜,我們沒有上去。 聖母百花的第二個特色,是它內部樸素的裝飾, 不像其它我們行程中所見的教堂,總是那般的富麗堂皇, 聖母百花大教堂內部意外的非常簡約俐落, 領隊形容得好︰「家徒四壁」!很貼切。 在聖母百花裡面的觀光客都有共同的特色, 就是全部張大嘴巴仰望那超級大圓頂。 不過,我對這座教堂特別感興的地方, 是我覺得它的名字好美,「聖母百花」﹖ 感覺就很慈祥燦爛,好像春暖花開,被黃澄色溫暖陽光包圍的感覺。 不曉得這個中文譯名是來自義大利文的直接翻譯嗎﹖ 義大利文中的這座教堂,也有著這麼溫馨的名字嗎﹖ 接下來是神曲「但丁」的故居。 在大作家的故居之前, 因為膚淺而不曾瞭解過神曲是什麼的我,沒有引起共鳴。 午餐,漢宮飯店,第一次吃到高麗菜以外的青菜。 歐洲每個城市的重點,必然是市政廳旁的中央廣場, 佛羅倫斯也不例外, 廣場有著一再出現的艾曼鈕二世國父騎馬銅像, 海神像,大衛雕像的複製品,還有大名鼎鼎的「烏菲茲」美術館。 烏菲茲美術是以收藏文藝復興三傑的作品而著名, 以及啟蒙這三傑的老師和技法演進, 包括「波提且利」舉世著名畫作「維納斯」也收藏在此。 宗教畫,在歐洲的歷史上,一直是最主要的題材, 但即便是宗教畫,也可以在表達的方式上看到非常明顯的演進。 尤其是血液裡流著反叛因子的文藝復興三傑。 其中又以達文西尤甚。 「文藝復興」這個耳熟能詳的名詞, 在我的認知裡,其實就代表著從完全的神權不可侵犯思想, 漸漸的轉變到對於自己感官的尊重, 以及對於既定事物開始抱持質疑的態度。 從文藝復興開始, 圖畫從平面轉向立體,空間轉向透視,思想轉向挑戰威權, 甚至達文西的興趣還轉向科學和設計, 而米開朗基羅則可以從它的雕塑得知他對於人體肌里的透徹研究, 以及他後來設計聖彼德教堂大圓頂的精綻建築工藝。 拉斐爾則開創了完全寫實畫、細緻畫法。 經由地陪的詳細精彩的解說, 我們確實從文藝復興早期的畫作,一直到三傑的作品, 明顯的看到了演變的軌跡。 不過烏菲茲美術館內不能攝影,所以我一張照片也不能帶回來。 題外話,一直到今天我都還不知道當初的忍者龜為什麼會用這三位大師來命名﹖是台灣國內的翻譯嗎﹖誰能告訴我﹖ 我實在沒辦法將他們聯想在一起。 晚餐,「Lanervetta della Tignoria」餐廳, 據說是全程中最貴也最好的一餐。 不過這家餐廳好像是台灣團的固定餐廳, 並非只有鳳凰會去。有紅酒、麵包,無法辨認的餐前菜, 義大利麵、和主餐︰一大塊牛排以及甜點奶酪。 至於我吃素,所以是主餐是噁心蛋排。 吃完飯,摸過據說摸了會lucky的金豬鼻, (我覺得義大利人很喜歡搞這套,又是金豬鼻、 又是茱麗葉的左胸、還有一定得往左肩丟錢幣的羅馬許願泉….Orz), 就回了今天的旅館, 也是我覺得這次義大利全程中唯一讓我嫌棄的旅館- 「Unaway Hotel」(“不要走”旅館﹖) 因為很爛嗎﹖ 房間的窗簾會掉下來,扣五分, 房間燈光是看起來很冷的日光燈,扣五分, 暖氣不夠力,再扣五分, 早餐也是最陽春的,再扣五分, 啥﹖這樣牌價還要三百歐元﹖扣五十分!不及格! 第六天 歐洲之星頭等艙-拿坡里-卡薩達皇宮-古堡飯店 我的頭等艙處女秀不是獻給飛機,而是火車! 早餐吃完飯,行程臨時有變, 因為本來要搭公車到佛羅倫斯的中央車站去搭歐洲之星火車, 但卻遇到佛羅倫斯當地的市區公車罷工, 所以只好臨機應變,從小鎮搭地區火車進佛羅倫斯。 可是我們卻逃過了今晚九點的全義大利火車大罷工, 真是不幸中的大幸! (在最後一天從羅馬返台,遇到義大利全國空廚罷工,看來義大利人除了愛咖啡、女人以外,還把罷工當飯吃!)。 地區火車有的車廂有雙層,很新鮮。 坐上歐洲之星頭等艙,大夥簡直像劉佬佬進了大觀園, 東摸西摸,四處張望。 其實頭等艙講白了,就是座椅大,而且電動調整, 有個人餐桌(或是電腦桌),附有電源插座。 電動窗簾,以及身材微胖的服務員。比起飛機,差多了。 歐洲規格的火車都是寬軌, 比起台灣窄軌火車,空間寬敞多了。 頭等艙的隔壁車廂就是餐車, 對台灣來的我們真的很新鮮。 不過,這趟火車經驗, 又讓我確認了義大利的另一個特色, 就是他們的大眾運輸工具,只要是四人座位, 必定是對坐,也就是座位是面對面的設計。 無論是公車或火車都是如此。 是因為義大利人熱情嗎﹖可是據我的觀察, 對坐的乘客,也是儘可能的避開眼神交會, 這不是很尷尬嗎﹖ 而且火車頭等艙是分成三排,左邊是兩排,右邊單排。 單排的這邊,位置也是兩個、兩個對座, 那如果今天頭等艙客滿, 對面坐的又不是自己認識的人,那真的會很奇怪耶! 至少以我的感受是如此。不曉得義大利人為什麼喜歡這樣﹖ 三個小時的車程, 讓我們行經羅馬,來到拿坡里。 拿坡里,拿坡里披薩的故鄉。 地理位置已經是義大利的中偏南部。 天氣相對比較沒那麼寒冷, 雖然溫度計顯示十度,但比起前幾天我們受的, 實在算是很舒服了。 拿坡里的第一印象,就是「無比」的「髒亂」, 滿地都是紙屑隨風飛舞, 簡直像是來到電影當中的貧民區。 交通也亂,最明顯的,按喇巴的司機變多了。 可是這裡的人卻也明顯友善多了。 不會像北義大利人,打扮入時, 卻總是扳著一張撲克臉, 看來這裡也有像台灣一樣的南北差距問題。 這裡的人長像和身裁也明顯有和北義大利人不同的趨勢。 身材較矮胖,五官沒那麼俐落, 看起來比較圓, 多數屬於希臘人後裔,而非義大利血統。 到拿坡里第一件事是吃中飯。 風味餐,「Cavour」餐廳。 不再硬得像石頭的麵包, 義大利通心麵(還可以加麵﹖(有台灣的味道)、 好吃的蕃茄口味薄皮披薩、 吃起來像豬肉可是確是侍者口中「beef」的肉排、 蛋糕,而我的主餐又是那噁心的蛋排。 今天的行程非常簡單, 唯一的點就是「卡賽達」皇宮, 卡賽達皇宮據說是義大利規模最大的皇家宮殿, 為波旁國王查理三世所建, 領隊說的詳細歷史演進,我早就忘記, 只記得當初蓋這個皇宮完全是為了向法國的「凡爾賽宮」嗆聲, 所以完全仿造法國的凡爾賽宮, 內部有上千個房間, 現今還是義大利空軍學校的所在地, 過去曾經是五個國王的居所。 我們只參觀了主要的幾個大廳, 都只能用四個字來形容「富麗堂皇」! 看了國王的寢室,感想是,要是我一定睡不著! 寢室大的跟什麼一樣,一張床就在中央上方靠牆, 而且還要因為提防被暗殺而只能「坐著睡」﹖ 當這個國王實在很辛苦。 不過參觀完皇宮,裡頭最吸引我的是卻是一幅壁畫, 畫裡頭描繪的是一位王室站立在他的房間中, 左手拿著書,右手邊是可以望向遠方的陽台。 有趣的是,畫家筆下遠方的,正是著名的「維蘇威火山」, 而且火山頭還冒著煙! 而在當時的年代,古老的龐貝城還沒有被發現出來 (也並不會因此而出名或多了想像空間), 所以證明了,當時的維蘇威火山,是還處於活躍狀態的! 另一個有趣的地方, 是皇宮裡書房裡所存放的書,看起來是真的從幾百年前所流傳下來的古書。 我總是對古老所遺留下來的東西特別感興趣。 來到卡賽達最大的遺憾, 就是我們錯過了廣大後花園的參觀時間, 大夥就只能像犯人一樣,在皇宮裡抓著欄杆, 對著一片綠油油的後花園嘆氣! 說我們今天只有一個行程點其實不公平, 早上的歐洲之星頭等艙其實也可以算作一個點, 而晚上我們所在住宿的地方,更是我們今天的重頭戲。 就是「Lasonrisa Hotel」-一個超炫的古堡飯店! 用炫這個字來形容,一點也不誇張, 本來還坐著巴士在拿坡里超小街道左拐右彎的我們, 心裡正對著領隊口中的喏大古堡飯店存疑著, 沒想到轉進飯店正門,真是讓人目瞪口呆! 貨真假實由古堡改建的五星飯店! 由於這間古堡飯店兩百多年前建造, 原本是真的古堡,所以現在改成客房後的每間房間隔局都不太一樣, 有的大,有的小。 像我自己的房間,就還多了一道像玄關一樣的空間, 有兩扇門,而別人的沒有。 房間大小隔局也不相同。 因為古堡歷史悠久,所以設備也無法現代化, 沒有中央空調,只有個別的分離式冷氣和暖氣。 但這間旅館其實最引人入勝的是它令人瞠目結舌的富麗裝潢! 綜合了巴洛克和洛可可式的典雅裝潢, 在這裡感覺自己就像是中古世紀的富豪。 每一件傢俱,每一件擺飾, 都是那麼的精雕細琢,散發出富貴的氣息。 以現在的極簡風格來說,這種建築恐怕是負很多分了, 可是對於過去崇尚奢華的審美觀, 這間古堡的裝潢可說是恰如其份! 古堡的圓筒狀部份可以遠眺維蘇威火山, 以及拿坡里夜景, 我想大家看我帶回來的照片去體驗十分之一的感受還比較實際吧! 另一個小發現︰古堡的老闆很自戀! 整間飯店掛滿了他和有錢人的合照, 可是我只認出演唱家「波伽利」一人。 至於古堡外頭,除了盆栽造景之外, 有一個蠻小但是造型典雅的遊泳池搭配著噴水池, 遊泳池上還有懸空的涼亭, 不知怎麼的一直讓我聯想到花花公子創辦人「海夫納」所開的party, 感覺這裡過去的歌舞昇平也就是那種調調的! 今天的晚餐是唯一的一餐在旅館內吃的, 第四餐的風味餐,也可以說是第四餐的義大利麵。 已經足以讓我們下結論。 義大利人的正統義大利麵,其實反而很簡單, 無論是細麵或是管麵,做法只有兩種,看起來都很簡單。 一種是單單用蕃茄來調味,或許加一些香料, 吃起來的感覺就是「酸」,如蕃茄一樣酸。 另一種做法就是加「橄欖油」。 這種方法通常是用在細麵上,加很多橄欖油, 再加某些香料,另外一點點綠色點綴, 這樣就是道地的義大利麵了, 簡單,但是好吃,味道我不會形容, 主要是由橄欖油和香料在掌控。 我相信對很多人來說,台灣的義大利麵比較好吃, 因為那是台灣人把簡單的義大利麵加了許多配料而發揚光大, 符合台灣人喜歡多元化,和”盤子裡看起來要有很多東西”的偏好。 但我反而喜歡正統義大利的做法, 味道單純而不膩! 而且還有種吃到最正統道地的感覺, 風味餐就是要依照當地的吃法,不是嗎﹖ 第七天 阿瑪菲-龐貝城遺址 今天的行程也不緊,主要是兩個點, 在神奇的古堡吃完早餐,就上車前往第一個點 「阿瑪菲」-義大利半島位於地中海沿岸的小山城。 到阿瑪菲,其實主要看的就是那中地中海沿岸的建築和生活風格。 從拿坡里出發,繞過了非常彎曲且狹窄的山路 (比起中橫和北宜的九彎十八拐有過之而不及), 感覺上是跨過了一個山脈, 等到從山路中探出頭來時,已經是海闊天空, 似乎就像在走台灣的濱海公路一般, 只是路沒那麼大,速度也沒那麼快。 就如領隊所說的,阿瑪菲的外表樣貌, 完全是地中海的型態, 與我們在月曆、電視當中看到的希臘的愛琴海畔建築風貌如出一徹! 但最大的差別是在於「阿瑪菲」並沒有如愛琴海畔那般的純白, 而是採用比較多元的色調。 但是依照我自己的親身體驗, 來到阿瑪菲,強烈的讓我聯想到台灣的山城「九份」! 因為實在太像了。 阿瑪菲和九份一樣,都是完全依著山勢而建, 看得出來當初是循著山凹而發展出來的城市 (嚴格說是個小鎮), 地方不太,但一直順著山凹而往內延伸, 在我們漫步在小鎮狹小街道中同時, 不時的從地下傳來潺潺水聲, 更證明了這座小鎮是建在山谷溪澗裡的, 簡單來說就是像個馬蹄形的形狀,開口對著海。 而我又發現,小鎮地勢上的對外開口,也就是馬蹄的兩隻腳, 是高聳的陡峭山壁, 兩邊山壁上面海的最高點,竟然也有兩座小堡壘, 遠遠看,形狀就是像西洋棋中的城堡一般! 也說明了,歷史上這裡的居民, 就是藉由這兩座堡壘,在瞭望著地中海上的安全,保護著阿瑪菲的居民。 更深入的走進阿瑪菲小鎮,更像九份了, 蜿延的小路穿梭在各種不同顏色的矮小房子當中, 在主要道路(其實也只能容兩台小車會車的寬度) 旁邊的許多小路隨便挑一條往上走, 都彷彿走進了迷宮一般, 每每以為路已到了盡頭, 誰知眼前又多了一條彎向左或右的小路, 有的甚至僅能供一人通行,像極了九份,卻更勝九份, 而兩旁伴隨的是一戶接一戶、目不瑕己的「小」戶人家, 似乎每一戶都是「個性」建築, 都有自己的顏色,自己的造型, 每戶人家的唯一相似之處,就是全部「小巧可愛」! 抬頭看上方的路,只看到一個人突然從左方不知怎麼的冒出來, 下一秒又不知怎麼的消失在右方了,好像置身於萬花筒一般! 而阿瑪菲小鎮的居民,也是充滿著純樸氣息, 或許居民不多,而且都是以老年人居多, 看來年輕一輩都離開這小山城出外打拚了, 每個人看到彼此都會親切的打招呼,好像都互相認識一樣。 咖啡吧裡坐的也都是銀髮族, 寒喧話家常,這樣的味道就有點像美國中西部的蕭條小鎮一樣, 差別只是阿瑪菲還是充滿著朝氣。 最特別但也最不意外的是, 在這麼狹小的山凹裡,還是蓋了一座「大教堂」,名符其實的「大」教堂! 真的是無論如何,都要讚美神….. 離開阿瑪菲,又是一段漫長的蜿延狹窄山路, 又越過了一座山,來到龐貝遺跡旁的餐廳吃飯。 風味餐,但是是沒煮熟的蕃茄燴飯。 南義大利的風格,真是炯異於北義大利, 人與人之間相處熱絡,服務生不再是正襟危坐,風度翩翩, 取而代之的是粗獷豪邁! 聽到我這個吃素的麻煩傢伙, 立刻有四個平均身高一百八的彪大漢把我團團圍住, 稀哩呼嚕的就對我講了一堆的義大利文, 同桌的人都愣在當場, 直到我右旁冒出了一個義大利腔十足的英文單字解救了我「vegetarian﹖」「Ya!Ya!Ya!」著的我猛點頭。 這也是南義大利人的特色, 不管你懂不懂義大利文,劈霹啪啦的就是一堆,實在好笑! 最後他們給了我一種吃起來像是椰子肉的奶酪, 出乎意料之外的好吃,第一次覺得吃素贏了別人的燉魚。 用餐時刻還有「抖音」更遠勝過蔡小虎的歌手獻唱「O SOLE MIO」! 龐貝城, 在我國小的時候早已聽聞過它的鼎鼎大名, 另人觸目心驚的原形人體石膏像的記憶深深的留在我的腦海裡, 這回終於有機會親眼目睹。 龐貝古城佔地非常的廣大, 超乎我們對兩千五百年前文明的認知, 在當時就以經存在有全世界最大的運動場「龐貝競技場」, 而站在小型的表演台觀眾席最高處,眺望整個龐貝古城, 深不見底,不著邊際,實在令人咋舌, 而毀滅他們的維蘇威火山,就虎視耽耽的矗立在眼前! 第一個參觀的是龐貝過去的「神鬼戰士」訓練場, 一間間的小房間, 想像兩千五百年前許多成年人在此拿著刀劍發出撞擊的鏗鏘聲響! 接著是龐貝的小型圓形環繞表演場, 大戶人家,牆上壁畫,麵包坊,妓院標誌,公用?所、公共澡堂、 以及以石膏灌模的人體真實跡、 兩千五百年前的水管, 公共洗手台(還因為長年的觸摸而在置手處有明顯凹陷), 到最後龐貝城的中央廣場神殿遺跡, 再再的顯示出過去這裡曾經是多麼繁華顯耀的一座偉大城市! 關於龐貝毀滅的那一天, 有許多人認為是在一瞬間被火山所掩埋, 其實這樣的說法不盡然正確。 當初這座古城其實應該有超過萬人的人口, 但最後被掩埋而死亡的人大約只有兩千人, 這說明了「瞬間」這個用詞不正確。 而真正掩埋這座城市的也不是有些人口中所說的「岩漿」, 而是撲天蓋地而來的火山灰, 事實上如果是極高溫度的岩漿所掩埋, 留下的將會是無法開挖的黑色玄武岩。 也難有遺跡保存下來。 更不會有如此生動的遺體石膏模型了。 在那24小時內所發生的事, 應該是火山噴發,多數的人在第一時間就逃走了, 留下的是某些老弱婦儒,以及一些一開始危機意識不夠強烈的民眾, 被將白晝變成黑夜的火山灰所活埋, 才會留下那麼多生動的死前姿勢,甚至表情! 走出龐貝,想想兩千五百年前的中國是處於什麼樣的情況﹖ 是春秋戰國,孔子正在誨人不倦的時候。 中國的古文明,其實也不惶多讓啊! 離開龐貝,也就要進入我們這次義大利行最後的一個點了, 也是壓軸-「羅馬」, 唯一住宿兩個晚上的地點也是羅馬。 坐巴士往北返,到達義大利中部的羅馬, 也是整個義大利最精華的古蹟所在。 晚餐,景園大酒樓,大陸人開的。 今晚和明晚在羅馬我們住的是同一間飯店, 「central park Hotel」,是全程中我覺得最舒適的飯店, 房間寬敞,每間都有一個大陽台並擺設有咖啡座椅, 這間飯店算是位在小山坡上,可以眺望整個羅馬市區, 所以當然也可以看到「世界最大圓頂之一」的「聖彼得教堂」 (也是整個羅馬市最高的建築物) 圓頂在黑夜中閃閃發光! 設備新穎,大廳明亮,我非常滿意! 以我的標準,在台灣是有五星水準的! 第八天 羅馬-梵蒂崗 這間飯店不只設備好, 早餐也是全程中最豐盛的! 應有盡有,連我吃素的都很滿意, 最重要的是水果很豐富喔!早餐吃水果,是最好的選擇了! 上遊覽車,馬上朝羅馬市區出發, 迎接我們的是當地的台灣導遊和義大利導遊 (義大利這個國家為了保護本國人的工作權, 所有旅行團都被規定必須要雇用義大利導遊, 但台灣的旅行團多半因為語這考量, 還是會再請本國的當地導遊, 所以最常看到的景像,就是義大利導遊一個人晾在一旁, 閒得發慌,但又必須全程跟隨, 這種情況全程都可以看到, 從烏菲茲美術館,到卡賽達皇宮、龐貝古城還有羅馬全程都是如此!) 馬上我們就要進入梵蒂崗, 世界最小的國家,教廷的所在, 是由二次世界大戰時,獨裁者墨索里尼為了討好天主教的影響力, 而同意在義大利境內成立的獨立國家, 中華民國至今與梵蒂崗還有正式邦交, 大使館就在聖彼德教堂前的大馬路上。 梵蒂崗的人口約兩千, 有自己獨立的行政,外交和軍事, 教宗則是由教宗感念過去救命之恩的瑞士衛兵駐守保護。 現在進入梵蒂崗,不用簽證、護照, 只須要經過如同機場出關前那般的安檢。 通過安檢後,我們就全程被包在梵蒂崗博物館的建築物內轉來轉去, 完全不知道東西南北,直到出到聖彼德廣場為止。 梵蒂崗博物館非常的大,收藏也非常的廣, 不過所有人朝聖的對象, 都是「西斯汀教堂」內由最偉大藝術家「米開朗基羅」所繪的壁畫, 「創世紀」和「最後的審判」, 而我們一群人是怎麼進入西斯汀教堂的也是莫名其妙, 總之在梵蒂崗博物館內轉來轉去,就進去了。 西斯汀教堂的管制非常嚴,只有音量稍大就會被制止, 守衛不停的用英語或是噓聲在要求大家安靜, 據說是怕人呼出的溼氣會傷害壁畫, 當然,任何攝影也是被禁止的,即便不用閃光燈也是不允許的。 站在西斯汀教堂的每一個的動作非常的一致, 絕對都是呈仰天長嘯狀, 因為壁畫實在太高太大, 如果要我以當時的感覺來打比方的話, 創世紀在教堂屋頂廣達八百平方公尺的壁畫, 大約有兩個籃球場那麼大,至少有六層樓那麼高。 長長的壁畫分佈連接在九個拱頂上, 光是看到為修復壁畫所搭的高架我就已經頭暈了。 整片壁畫倒畫在天花板的拱頂上, 實在令無法想像米開朗基羅是怎麼辦到的﹖不可思議! 出了西斯汀,第二個重頭戲「聖彼德大教堂」, 世界最大教堂,最大圓頂之一, 據說是耶穌十二門徒當中的聖彼德被釘十字架的所在, 也是不久之前選舉新任教宗的所在。 歷代的教宗都被葬在聖彼德教堂的地下室當中, 其中還有兩具在經過33年保存而沒有腐壞的教宗屍體, 被做成了蠟像木乃伊而陳列在聖彼德教堂內供信眾憑悼。 裡面的參觀重點當然是那由米開朗基羅所設計的圓頂構造, 上頭的尺寸難以想像, 更厲害的是圓頂的結構完全是利用「拱」支撐的原理, 沒有任何一根樑柱或是鋼筋! 圓頂上頭的像拉鍊般的環狀部份,可供一台巴士行駛, 而環狀鍍金上個每一個字母的高度,相當於成人的身高。 這我想已經足以比擬圓頂的尺寸是多麼的巨大了。 而那環狀部份, 據說就是米開朗基羅九十多歲高齡嚥下最後一口氣的地方! 也據說為了蓋這座教堂, 還把位於羅馬的古羅馬競技場的石塊拆下來使用! 另外的參觀重點還有, 由米開朗基羅所雕刻的「聖母慟子像」, 是米開朗基羅唯一署名的作品。 還有由無數細微著色馬賽克瓷磚所拚貼出來的壁畫, 細微的程度到若不是有人指點, 你完全不會發現這並非一般的油彩壁畫! 出了聖彼德教堂,是方尖碑, 而現在方尖碑的下方多了耶穌誕生的馬槽。 還有每逢教宗露臉就吸數十萬人潮的大廣場。 午餐、中式, 是昨一晚上同一間「景園大酒樓」, 在這裡我們遇到了鳳凰的另一團, 義瑞法十二天,他們的第一站就是羅馬, 有趣的是團員當中有台灣明星「錦雯」。 下午,巴士繞經羅馬市區, 看了羅馬的忠烈祠,是現今羅馬內最「新」的建築, 建於1911年,我的天! 基本上,現今整個羅馬的底下, 全部都是古羅馬城的遺跡,現在也仍然不斷開挖, 數量之多,已經讓你走在其中而不覺得稀奇了! 緊接著參觀了因為電影而著名的許願泉, 據說泉水都是由山上所引下來的, 而且許願時必須背對池水,然後將硬幣拿在右手, 往左肩方向往後?。 不過,我是不吃這一套的。 萬神殿, 他的圓頂據說是米開朗基羅建造聖彼德圓頂時的靈感, 同時也是聖母百花大教堂圓頂的出處。 米開蘭基羅見到時不禁發出”這是天使所建的”一句話。 萬神殿之所以稱作「萬神殿」 是因為此殿建於兩千多年前,當時還沒有君士坦丁大帝將天主教設為國教一事,所以萬神殿是屬於多神教建築,內部供奉著許多神明。 圓頂正上方開了一個天井作為採光, 而下雨滴下的水則由一圓頂開口正下方的集水洞所收集! 很難想像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有這樣的建築工藝! 四河噴泉廣場,象徵人類文明的四條最主要河流, 有著許多我已經覺得沒什麼創意的街頭藝人, 表演著「活人雕像」。 之後,我們來到羅馬競技場, 曾經是全世界最大的運動場,可容納高達五萬人, 並且可以在士五分鐘內散場完畢, 光是從它剩下的斷桓殘壁,就可以感受到過去它的氣勢是多麼的輝宏! 但我們竟然沒有進去﹖ 啥﹖肉到了嘴邊還不吃﹖ 這是我覺得這次旅程最大的遺憾之一,就是沒能進到古羅馬競技場。 因為我們把時間留給了最後一個點, 因為電影「羅馬假期」和奧黛莉赫本所著名的「西班牙廣場」。 為了參拜米開朗基羅另一個雕塑作品,我們到了「聖彼德鎖鍊教堂」, 裡面供奉的是相傳當初聖彼德要被釘十字架時所被綁縛的腳鐐鎖鍊, 還有米開朗基羅雕刻得異常生動,因為憤怒而頭上長角的「摩西像」, 表達的是摩西發現世人背棄「十誡」時的憤怒心情。 「西班牙廣場」過去因為西班牙大使館的所在地而得名。 有著相當寬闊的階梯而成為景點, 不過,去西班牙廣場的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那邊的名店街了。 但對我們這些對名牌和皮件毫無興趣的人來說, 安排一個半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在那裡,實在挺浪費的。 還不如進我想進去的羅馬競技場。 最後終於不免俗的在那裡吃了4歐元的一客冰淇淋。 來到西班牙廣場,讓我想到台北的「士林夜市」, 在西班牙廣場大街小巷當中穿梭的人群, 多到簡直可以鋪一塊木板而在上面行走了。 這和我以前從捷運劍潭站俯看士林夜士是有相同的感受。 晚餐「La Baia」餐廳,吃的是正宗義式披薩, 非常好吃的橄欖油磨菇義大利麵, 和噁心的素食蛋排搭配著看別人吃魚的心情。 又有人在旁演唱兼賣CD,結果又是「O SOLE MIO」….Orz。 不過我覺得這回表演的人的樂器技藝其實很不錯, 只是一片CD要價15歐元我買不起。 然後我們又遇到了另一個鳳凰團的錦雯…..。 對了!這餐是年夜飯! 回到central park Hotel,義大利全程就結束在這裡。 第九天 羅馬機場-曼谷 義大利人把罷工當飯吃,我之前說過了, 所以我們很榮幸的遇到到了全國空廚罷空, 飛機必須延遲一個半小時起飛,也讓我們多了意外的一餐。 由華航安排,在機場餐廳吃飯。 回程的飛機非常好,兩邊座椅各只有兩排, 而且每個人都在專屬的觸控式液晶螢幕, 一口氣看了三部電影。 另外還提供有飛機艙外前方和下方的即時影像,很有趣的設計。 飛航資訊還提供有即時的GPS搭配世界地圖影像。 所以就在我從窗戶發現,夜空下的我們從陸地飛進海洋時, 打開飛航資訊GPS,發現正飛進黑海! 上一百堂地理課也比不上這一個經驗!有趣! 第十天 曼谷-台北 在早晨抵達一個小時時差的曼谷, 再經歷三個小時的飛行, 在大年初二的下午十二點45分抵達桃園中正機場。 沒幾個小時之後,霧鎖中正機場, 所有班機改降小港機場!哈! 附註 這次去義大利,發現一些有趣的事情, 還有值得注意的地方,跟大家分享︰ 1. 淡季 這回我們去義大利,是台灣的超旺季, 寒假加上農曆新年, 沒兩個禮拜過後開學,團費就活生生少了一萬,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 不過我們去時間,卻是義大利的旅遊淡季, 因為是當地的冬天,這時候氣候相反的南半球才是旺季! 我們在這方面吃了不少香, 因為淡季,所有一般時刻原本應該塞滿人的地方,都沒有遇到人潮。 包括「烏菲茲美術館」、威尼斯,佛羅倫斯的「中央廣場」、卡賽達皇宮, 除了羅馬以外,我們幾乎都沒有遇到任何人潮, 遊覽起來相當輕鬆。 在全程的高速公路上,也沒有遇到任何的塞車。 但也因為冬天,有的地方實在冷得打哆嗦, 溫度大約都在零度到五度C之間。 但似乎有拜有包庇, 就在我們往義大利南方走時,冷氣團南下, 所以逃過了北方的寒流, 而且在羅馬最後一天時還聽說北方當初我們入境的米蘭下大雪, 飛機無法降落﹖! 所以要選擇什麼季節去,就看個人考量了。 2.扒手 我想這趟旅程,領隊已經盡最大的可能讓我們神經緊繃, 從艾曼鈕迴廊,到火車站,到羅馬。 搞得大家神經兮兮,也因此整團人沒什出事, 但在幾年前我老爸遊義大利時,就有切膚之痛,在羅馬機場被扒掉了護照! 如果大家能像我們一樣在衣服內綁個內袋, 放最重要的「護照」、「機票」、「大面額現金」等, 就可以放輕鬆多了。 畢竟每個當地導遊,提到義大利的搶劫和扒手,也都直搖頭。 更何況我們這些外地的觀光客呢! 摘錄某旅行社遊義大利的注意事項︰ 一般而言,觀光客抵義之後, 最容易在機場、火車站、旅館大廳、及各觀光點遭竊。由於這些地方人擠人,旅客又對環境生疏,只要稍不留神,隨身重要物品(尤其小包包)馬上被歹徒順手牽羊,以致影響整個旅遊行程及心情。因此最好在身上備有貼身暗袋,將護照、機票、金錢、旅行支票等置於暗袋,避免將重要物品置於隨身背袋,因歹徒對觀光客覬覦的目標就是小背袋。 扒手通常會扮成問路或搭訕方式,轉移旅客注意,然後下手。甚至故意將手上咖啡、冰淇淋倒在旅客身上或行李上,再佯稱幫忙清理。面對此情況,須提高警覺,最好不予理會。 吉普賽人通常三五成群,其中有人會持報紙或其他東西 請旅客過目,試圖轉移注意力再下手偷竊。碰到此情形,只需大喊"VÍA"(滾開),通常這群吉普賽人即會知難而退。總之,鎮靜、沈著,是應付這種場面的不二法門。 當搭乘交通工具(如公車、電車、地下鐵)上車之際,如發現有人故意擋在門口不動,加上後面有人硬推擠時,請提高警覺,這時候正是扒竊集團對你下手的時候。碰到此情形,最好改搭下班或暫時離開現場。 不是危言聳聽, 事實上這次經過羅馬競技場旁邊的公園時, 當地導遊看到一群吉普賽人,馬上指給我們看, 而我看他們每個人手裡都提著大包小包的塑膠袋, 隱約可看出裡面裝的是一個個不同顏色的提包或其它物品。 看來他們的下班時間到了,到了該盤點一天所得的時候了! 3景點購買紀念品或書 那是最貴而且最不智的了, 根據我觀察的結果, 只要是在某著名景點購買跟那個景點相關的產品, 必然會比你在其它地方所買到一模一樣產品貴上好幾成。 同一本介紹龐貝的書, 在龐貝城外要六歐元,在幾百公尺外的販賣部只要五歐元。 同一本介紹羅馬的書,在競技場外買可以貴到20歐元, 但我在旅館的販賣部買完全同一本,只要11歐元! 差的夠多了吧! 而且義大利似乎流行把原本書本印在封面的訂價, 再蓋上一層售價貼紙, 其實只撕開貼紙你就可以發現這本書原本的訂價, 但在人家的地盤上你總不能就撕開別人的貼紙吧! 所以基本上,如果你發現產品的售價(尤其是書本)是貼上去的, 那百分之八十是貼上比訂價更貴的! 4.廁所 歐洲?所數目之不足是出名的, 這次在義大利,也是為了上?所的事被弄得緊張兮兮的, 領隊每到一個景點必稱?所,再三交代?所在哪。 好像每個地方都是?所是最重要的點。 ?所都要錢,從電動的二十分錢,到最貴有上到1歐元的都有。 也有上過剛好管理員在打掃而不收錢的。 但因為?所不方便,所以每到一個有?所的地方, 領隊都三申五令的「呼籲」大家去上廁所。 加上為了少上廁所而不敢喝水, 感覺自己的膀胱好似沒有裝滿過。 可是一到旅館,就開始狂喝水了。 5. 日本觀光客 這次去義大利,除了義大利美女很賞心悅目以外, 日本美女也是很讓人愉快的, 日本觀光團的女性有一個特點, 就是無論到哪裡,都是打扮得花枝招展,也必定化妝, 無論是中年婦女還是年輕小妹妹都是一樣的, 不像台灣觀光客,比較務實,擺明了是出去玩的, 舒適第一,外表不重要。 而日本女性個個踩著高跟鞋在義大利的不規則石板路上走著, 真是讓我配服日本女性的美德啊! 所以依我看,在義大利最時髦的,除了義大利人之外,就是日本人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48.23
a5269tina:請問團費多少錢呢!? 218.168.215.87 02/11 10:54
pamela515:推這篇 寫得很好耶 218.167.77.140 02/11 15:31
neiknok:團費依出團時間會有很大差異,建議參考網괠 220.134.78.99 02/11 20:57
neiknok:頁上「義大利阿瑪菲十日」的行程。 220.134.78.99 02/11 2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