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完整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2749953 ~※ 義大利遊記 ※~ 如果人生勞碌短暫,只有一次國外旅遊的機會,我想義大利會是我的抉擇吧 ! 它有古文明沉厚神秘的氣味,又似一曲細述藝術演進的跌宕音符。在建築上 ,承襲了希臘神殿式柱廊、羅馬帝國的弧拱,接續融合拜占庭圓頂、哥德高聳塔 尖,孕育了文藝復興時期簡明但充滿生命的線條,並衍生出巴洛克華麗的流曲風 姿。 此外,阿瑪菲的陡峭海岸,托斯卡尼的山景明媚,威尼斯的水巷鳳尾,更為 其添上一抹浪漫色調。 於是我排除萬難,乘著鐵翼,在初夏時節,落降於這繽紛古國。 ~※ 西恩納 ※~ 其實第一天的上午,我們是在羅馬的新城機場踏入它的疆土,與那些充滿傳 奇的帝國遺跡,不過一段短暫車程之遙。但是行程的安排,只能讓我們以倒吃甘 蔗之勢,直到最後幾日,才與義大利的精華作近距離的接觸。 坐上遊覽車,回望隱沒在灰褐高樓之後的古羅馬,彷若靜靜定目隱於簾後的 盛裝女伶。期待她的壓軸出場,卻只能慢慢跟著序曲,聽其細數從頭。 駛離羅馬,人工堆砌的景象慢慢淡去,碧草蔓延的起伏山坡,開始在眼前交 疊。如絲緞般的嫩綠隨著風擺,舞著波光。間或,整片整片的繁密黃花,盤據視 野,炫亂雙目。是了,這就是托斯卡尼的艷陽啊!一種澄淨清新中的生命躍動。 山野間,有時會出現小小的農牧聚落,牛群懶洋洋地緩步覓食。有時則是古 城的斷壁殘垣,在丘頂屹立不屈,彰顯往日榮光。而西恩納便是這兒也曾繁盛一 時的古城。 我們在像是城堡的外圍城牆處下了車,高聳的圍牆環繞大片面積,也圈住了 曾在其內更迭的隱晦歷史,我仰首探望、暗自揣度。 順著圍牆繞了個彎,城牆的轉折處在獅口雕飾下,像個側身的金字塔,以陡 坡交會,煞是特別。而過了馬路,便可清晰看到下方坡谷間的叢聚民宅,以及醒 目突出天際線的廣場鐘塔與西恩納大教堂。 從這個視角望去,是教堂的側背,中央圓頂被鷹架帆布纏繞,也看不到他著 名的華麗正面。於是我們穿入山城巷弄,迂迴而下。 途中,一座赭紅教堂與我們錯身,儉樸厚重的外型,卻帶了點尖拱裝飾與圓 形花窗的哥德元素,像是慣於農事的少女,抹上淡妝,以憨厚笑容招呼旅人。 而漫步山城的巷弄,便彷彿穿遊於陡壁危崖間的溪谷,佈滿歲月痕跡的高聳 磚牆,掩去耀目日光。抬首,連接夾道建築的拱弧,參差蜿蜒往前,如長龍影落 一種古沉的靜謐。 下到城心,是熱鬧的康波廣場,市政廳隔著廣場與我們相對。屋頂齒狀雉堞 ,樓層間拱弧裝飾,以細柱與葉狀窗花拼構的成列尖拱窗,如高舉火炬的角樓鐘 塔,很有文藝復興味道的建築。 廣場內,不同色澤的紅地磚從市政廳前,如扇貝以放射狀切隔成九個區域, 象徵西恩納的九個行政區,也因此這裡又稱作貝殼廣場。 平常它是人潮來往的市集,但也是義大利有名的無鞍賽馬舉行場地。從明信 片看,廣場內滿佈密密麻麻人群,可以揣想在那個時節,五顏六色的遊行,鬧哄 吆喝的酒館,熱烈張揚的慶典,將整個西恩納街頭巷尾沸騰起來。 不過由於行程很趕,偌大的廣場我們也不過在巷子口遠遠地環視一周,連廣 場放射線頂端的歡喜泉也無暇顧及,便往重點的西恩納大教堂走去了。 西恩納大教堂應該是歸屬於文藝復興的風格,類似之後會去的佛羅倫斯百花 大教堂,白色粉色的石材交相堆砌,再以墨綠勾線。當時這個地區的人意圖將其 興建成最為豪華的教堂,因此在裝飾上下了極大功夫,但由於後來經費不足,一 些延伸而出的非主體建築,只能停駐於未完成的尷尬處境。然而光是主教堂的部 份就令人瞠目結舌了。 我們由教堂後方步近,三道後門上的立柱與圓拱以扭繩狀環環層疊,其上的 三角楣仿玫瑰花窗鏤拼,飾柱與樓層間皆雕刻以哥德式的火焰狀小尖塔。 而穿過教堂延伸至隔鄰建築的側拱門,行經墨色條紋的鐘塔,再轉個彎,西 恩納大教堂光彩耀目的正立面就呈現在我們眼前。 與後門類似的層疊扭繩柱拱,但妝點更為豪奢。繁密的雕花柱,蕨葉狀的科 林斯柱頭,叢立的人物橫楣,主教、先知、傳教者的立像、胸像,在柱頂上、框 櫺間、壁龕內,各自姿態。 視線往上,三座三角楣成山字形勾出教堂的頂梢稜線,彩繪耶穌神蹟。中央 的玻璃大圓窗則在眾多主教的簇擁下,映照著白雲青天。 由於參觀內部需另行付費,況且時間也不允許,因此我在教堂廣場往往返返 地踱著腳步,趨前又後,細品那刻鑿於方寸間的細緻,在記憶裡印落它在艷陽下 每個角度的面容。 ~※ 聖吉米那諾 ※~ 離開了西恩納,遊覽車在一片綠意中繼續蜿蜒前行。須臾,我們在一個小公 園外的城門處,步入聖吉米那諾,一個四處望去皆是高塔的山城。 這兒跟西恩納比較起來,又更闃靜了些,曲折巷弄、磨損石板路、隱沒屋舍 之後的攀升石階,同一風格但又各自變化的拱門、拱窗、拱廊,透著濃濃的舊時 代氣味。 最特別是不管轉幾個彎皆可瞥見的高塔爭相屹立。據說當初這些防衛高塔還 不止這個數目,貴族們為了彰顯自己的地位與實力,開始了高塔的建築賽,誰建 得多又高便越是尊貴。只是隨著時代更迭,目前留存的也只剩十餘座,像是見證 歷史的高齡古樹,以斑剝姿態傳承當年故事。 順著主要街道穿繞,便來到了水井廣場,顯而易見地是以廣場中央的古舊水 井命名。水井架高於石台,上方砌立框柱,推想該是當年裝設打水滑輪之用吧。 廣場週遭有些商家跟咖啡廳,碧綠的爬藤在赭色磚石蔓生,陽光篩落高塔, 在浮凸牆岩上灑落柔婉色調,立於街心望去,彷彿置身畫作,一種小城獨有的溫 馨氣氛。 再穿過樓閣間的小徑,眼前所見的空間是教堂廣場。教堂是磚色建築,沒有 太多的花巧裝飾,只是簡簡單單幾個圓花窗,門上簷口三兩拱弧,一如這小山城 的古樸風格。 抬頭四望,發覺自進城一路看到的高塔,有很多都坐落於此,有的綴有拱窗 ,有的只小小開了數個槍孔,立於其下,只覺這些灰岩紅磚拼疊而起的方塔格外 高聳偉傲。 下山的途中,我不時回望,而此時我也理解為何它又稱作美塔之城。隨著距 離拉遠,聖吉米那諾的參差塔群在山丘上,將天幕與綠野間勾勒出錯落線條,像 是人們奮力舉手向天,掂腳搆著、希求著那最遙遠的渴望。 ~※ 比薩 ※~ 離開起伏丘陵,離開明艷陽光,我們在夜幕籠罩時抵達以斜塔聞名於世的比 薩。微光中,我瞥見那只在照片見過的白塔,隔著車窗與我錯身。但車行曲拐街 巷,剎那間便遺失其蹤跡。 到了旅館,我東西一扔便推開窗戶,果然,是比薩斜塔,就這麼在巷尾,朦 朧輝映月色。匆匆用爛傻瓜相機拍了幾張不甚成功的照片,我們便下了樓,往斜 塔行去。 時近深夜,小巷雖然冷清,但仍有觀光客三三兩兩在露天pub坐著飲酒。約 莫兩三分鐘的腳程,我們走到了廣場,比薩教堂的洗禮堂、主教堂、鐘塔一列開 展,現出全貌。而著名的比薩斜塔就是它的鐘塔,歪斜著身子,與我們對望。 路燈迷茫,它的身影看不真切,但卻因此多了神秘且沉靜的味道。我們踏著 緩步,看進那層層拱廊間的深邃處,尋覓那幾將折腰傾跌卻又毅然挺立的因由。 晚風輕拂,帶起微微沁涼膚觸,因興奮而奔騰一日的心也紓緩下來。行於廣 場,我們走著走著,彷彿也融入夜色,在它的呢喃低語間。 翌日清早,由於上比薩斜塔有管制人數,因此領隊早早便買好票,於用餐時 交予我們。走到廣場,遊客尚非太多,昨夜朦朧的斜塔在我們眼前清楚呈現潔白 的身影。它身脊微彎,斜傾立著,一圈圈的環拱廊繞著塔身,堆砌而上,在塔頂 則以較具變化的窗廊拼合、拱弧綴邊作收。 驗了票,走入塔裡,螺旋台階在塔心與外牆間蜿蜒,空間不大,大概只容兩 人上下錯身。塔壁間或開了幾個窗口,可以看到之前在外望見的拱廊,廊道極窄 ,也沒發現可以出去的門,或許真的只是裝飾用的吧。 登塔的途中,似乎真有點身處斜塔的感覺,隨著螺旋攀升,會不自覺地往不 同方向歪傾,靠那兒的台階也被踩磨得較為嚴重。而在這狹窄半封閉的空間中, 時間的流逝似乎緩慢起來,總覺原本不高的塔頂竟在無窮盡之處。 終於,我們踏出塔頂,像探險的孩童,穿出幽暗地道,滿心喜悅。 很醒目地,平台中心以一道環形牆再架高,圈出一處露天空間,牆上挖出錯 落窗拱,窗拱間則吊掛著大大小小的鐘。 在這個高度,可以清楚俯瞰隔壁主教堂的格局。長形的主廳與稍短的兩翼, 很典型的十字架型結構,上層的樓幅拉高內縮,屋脊的交錯點以哥德式的火燄小 尖拱,如花瓣般簇擁著中央圓頂。 此時,駐塔導遊招了招手,對我們說這裡不是最高點喔,還可以再往上。 原來吊鐘的環形牆還有一道極窄的小階梯。攀上牆頂,往外四望,叢聚的褐 瓦矮屋從廣場外漫散出去,整片的碧野延伸至朦朧遠山。在這當口,遼闊視界, 清風微拂,心情也不禁暢快飛馳。我拋下肉身負累,乘羽穿雲,無邊翱翔。 下了塔,是主教堂的後方,也是它十字架形體的頂段部份。一大一小的雙層 山形牆立面之外,拉伸出半圓柱的廳室,下層同整個建築的牆面風格,以壁柱支 撐串連的假拱,上層則是如斜塔外的窄拱廊,頂上以傘狀屋簷接合。 順著外牆往正門繞去,白色牆面夾雜著灰色赭色的壁石,有墨色橫紋與不同 形狀拼貼的幾何形狀綴飾。書上說比薩教堂屬於仿羅馬的羅曼式建築,厚重的建 築意象與大量的柱拱是這種建式的特色,但或許是時代的關係,眼前裝飾卻多雜 有哥德風的火焰尖塔與花窗。像是路經的一旁墓園入口,儉樸拱門上的屋簷,就 頂著一座神龕,龕內人像或立或跪,像是表述某種故事。而這神龕便是由數個哥 德尖拱與火焰塔尖組合而成。 繞行至教堂正面,中央大門被遮掩起來,似乎正在整修,我走到兩旁的金屬 門前細看,細膩雕工將門上隔成六個區塊,應是描繪聖經的某些章節。倒退數步 ,拉遠距離觀看整個正面,與另一端同型的風格,兩層斜屋簷切出的雙三角立面 ,門楣之上的五層樓都是窄拱廊結構。沒有太繁複的雕飾,而以弧線直線的交疊 切割出變化。 轉過身,便是圓柱狀的洗禮堂了。同系統的墨色條紋白牆面,壁柱假拱,但 上方樓層感覺帶有更多的華麗哥德意象。 雙拱並合的哥德尖頂羅織排列,一個個的小三角楣面皆雕有各式人像,再其 上是拱窗與圓花窗拼合的尖頂層,最後收合成圓拱頂。拱頂磚石白赭混雜,感覺 應該是歲月斑剝刻蝕的痕跡。 繼續行前,從廣場邊緣回望,洗禮堂、主教堂、鐘塔排成一列,斜塔便像是 童稚小兒,嘻笑著從主教堂後側出身子,揮著手與我們打招呼,煞有意思。 出了廣場小城門,人聲明顯地紛擾起來,遊覽車與小販都擠在這空間。看來 很多旅行團現在才顛簸著到比薩,相較之下我們的行程與旅館倒是貼心,不但距 廣場只數步之遙,還可登塔頂、跟夜晚的斜塔作親密接觸。 城牆邊的小販攤位很是特別,整個攤架是個傘狀結構,下層撐開便可拉出其 內商品擺售,天黑收攤只要傘一合一鎖就可輕鬆回家。 我順著攤位往回逛著,有些明信片很有創意,針對斜塔都有奇異發想,踢球 、踹倒、電噬崩塌之類的。我偷偷拍了幾張照,便回旅館收拾,準備往下一站佛 羅倫斯行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144.148
polesirius:前一陣子有發過這遊記,但因為一次發26篇,所以被砍了 03/08 11:07
polesirius:經建議,作了部落格把全文放上去,這兒的只是節錄 03/08 11:08
polesirius:所以想看圖文完整版的朋友們,請移駕至部落格喔,謝謝 03/08 11:09
※ 編輯: polesirius 來自: 60.250.144.148 (03/14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