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3358852 ~※ 康城 ※~ 離開了聖米歇爾山,我們也漸漸從法國布列塔尼區,穿入諾曼第區。諾曼第 這片位於北方的土地,早期被維京人盤據,其後裔諾曼第公爵威廉一世,因跨海 打敗了英國,而得到征服者威廉的外號。同時也從他開始英法兩國交纏不清的王 室繼承關係,並為之後的百年戰爭埋下伏因。 我們當天落腳的康城,便是由征服者威廉建立,所遺留的古城塞可說是有千 年歷史。然而這座大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卻也成為左右戰事的樞紐,而於諾曼 第登陸之役被聯軍夷為平地,大部分蘊藏深遠文化的建築都成廢墟。 當我們踏入城內,寬廣大街兩側的簡潔公寓,已是戰後重建的產物,只有穿 越小巷,才能偶爾見著帶有文藝復興風貌的樓閣。 晚餐前,離太陽下山還有段時間,大夥便前往古城塞見證歷史。城外,有片 極大的廣場,當中被車道環繞的花園,參天茂林與碉堡遺跡相倚相生,綴上遍開 如星河的花卉,柔和了戰爭所帶來的創傷。攀上碉堡,再越過木橋,便進入古城 了。 從城牆上往外看,廣場對面的哥德式聖彼德教堂很引人注目。門楣與山形牆 都有複雜的鏤空雕刻,與大面的玫瑰花窗相得益彰,而其旁鐘塔則以簇擁的火焰 式尖塔穿入天際。其實這座教堂也於二戰中遭受毀滅性轟炸,標誌性尖塔其實是 重建過的。順著一路登高的瞭望台,自不同角度望去,它便像隻優雅羚羊,雖靜 靜趴坐,卻仍挺直頸項頭角,展現自烈火更生的傲骨。 從瞭望台上,城市街景也一覽無遺,遠方間或突立的教堂尖塔將天邊勾出一 片山巒起伏。很難想像康城居民是如何從戰後傷痛站了起來,於滿目瘡痍間重建 一切。 迎風駐足一會兒,我們便又順著城牆前繞。城內一角被改建成美術館,館前 空地上,由高至低立了數根柱子,每根頂上都站坐著形貌怪異的鳥獸,只有最高 點是個蹲踞男子。我端望須臾,地上擺著的不就是指南車嗎?難道這場景是涿鹿 之戰,男子則為黃帝?若是的話,能在異地遇上與中國連結的藝術展現,真很令 人驚喜。 回旅館的路上,途經大教堂側面,樹籬圍起的草坪修剪整齊,支撐的整排飛 扶壁則黑白夾雜,那些漆黑斑污應是戰時留下的傷痕血漬,而潔白者則為重建過 後的吧。尤其後廳尾翼部份,拱窗之上的露台圍欄鏤刻精緻雕花,扶壁與塔樓間 如亭臺水榭由拱橋串繞。這些都得感謝有心人士,於當年百廢待舉之時,仍盡力 重建古蹟,不然我們也難以在現今賞見前人的藝術結晶。 翌日清晨,吃完早餐我便到街上溜躂,想再往古城看看有無特別景致。追溯 記憶裡的路途往回走時,抬頭望見重樓之外的尖塔,想想時間還很多,就索性繞 更遠些。 此時街道雖然寬廣,但幾無人煙,現在想來我也挺相信法國治安的,畢竟若 有什麼歹徒,我應該也求救無門吧,況且團裡的人根本不知我居然溜那麼遠。 走了十數分鐘,終於見到昨日在城牆遠眺街景時的第一座尖塔。這同樣也深 刻歷史傷口的教堂,雖有著哥德式特色,但沒有古城前的大教堂精緻,倒是旁邊 架了個紅頂帳篷,不知道做什麼用,會是小小的遊樂園嗎? 再望向更遠方雙塔,印象裡領隊介紹是男修道院,似乎需要更多腳程。然時 間並不允許,想了想還是折返,往原本預定的古城邁進。大致估量了方向,踏著 自以為的捷徑,居然還真行至城前,於是熟門熟路地攀上城樓往裡行去。 昨天沒前往的城心處有個簡單禮拜堂,略微裝飾的尖拱窗,但無塔無扶壁。 看指標似乎被改建成諾曼第博物館,但從窗外窺看,沒能見著什麼。 而一路往裡走去倒也真沒什麼建築留存,都被聯軍轟炸得一乾二淨了,只有 一小區被圍籬標誌著領主宅邸的遺跡。這片碎石瓦礫處,或許就是征服者威廉當 年運籌帷幄、呼風喚雨的地方吧。 側門城樓成橢圓形,特別樣式讓它在藤蔓攀爬的城牆間很是顯眼。從此經木 橋越過護城河,便回到市區。想想女修道院就在附近,就又以塔頂為標的,爬上 小山丘,隨意挑著散漫小巷前進。 女修道院坐落在清幽園林間,雖然結構簡樸,但綠樹花海將它妝點得清麗。 不太能分析出這建築屬於何種風格,平凡棕色斜屋簷、規矩方窗,只有旁側的小 鐘塔延伸成八角台座與小拱頂,算是有些變化,然而後廳卻以灰藍瓦包覆成圓拱 再拉個鰭翅,很另類的風格結合,猜想該是不同年代之作吧。 從山丘石階一路向下,剛好接回旅館前的大馬路,而此時市集廣場已聚滿趕 集的車輛與攤販。色澤鮮艷的蔬果與盆栽,一攤又一攤,相當賞心悅目。特別的 是,攤販週遭極度乾淨,不像國內傳統市場剩葉殘渣隨意丟棄,搞得污穢氣窒, 我們真該好好跟他們學習。 集合後,領隊居然指揮駕駛特別繞去諾曼第紀念館,我猜會否因昨日我暗示 性問他,海灘是否有什麼遺跡可去瞻仰。 行了段路,我們看到紀念館。寬廣的方正建築,以淨白不帶一絲裝飾的外觀 ,紀錄對當年無數英靈的悼念。廣場旁有個手槍雕塑,槍口纏扭成結,表達反戰 意念。 建築當中門廊如崖壁中裂開的傷口,導引參觀者進入。由於我們未打算買票 ,所以只在接待廳大致逛繞。展廊似乎位於地下室,從特意挖出的透明洞口,可 以看到底下一些當時的進攻戰略圖,搭上天頂懸掛的戰鬥機、黑白紀錄照,一一 都提醒我們戰爭的殘酷。 出了館門,凜冽強風吹得門口萬國旗幟劈啪作響。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為 了成就幾人的野心,究竟犧牲了多少生命?更遑論遠方喪生於集中營的無數冤魂 。望向海的那一端,似乎仍有未能安息的低語,在向我們重複當年槍砲四面轟隆 、飛血慘嗥遍野的淒愴。我在心中默禱,願這些逝去的能被謹記,未來的能不用 再承受這一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