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3395060 ~※ 巴黎-奧塞美術館 ※~ 翌日天明,由於市區交通擁擠,我們便搭捷運前往奧塞美術館。時值上班期 間,只見晨間原本清冷的花園大道,從一個個捷運出口冒出人潮。遠遠望去,就 像蟻群從穴孔魚貫湧現,甚是有趣。 或許已有段歷史,相較台北光鮮亮麗的捷運空間,巴黎的車輛與月台都顯得 有點暗沉老舊,可能再過百年,我們捷運也會衰頹若此吧。但車廂裡的乘客,隨 意望去都衣著整齊,甚有氣質。而台北街頭在日、美兩大潮流影響下,不是過度 奇裝異服,就是走休閒頹廢風,不像巴黎人們的優雅、賞心悅目。 我們在杜勒麗花園附近下車,這花園以大水池為中心向外發散,樹林不像盧 森堡公園那樣茂密,但也因此看來更為開闊。曾經,雪濃梭堡主凱薩琳皇后於此 興建杜勒麗皇宮,歷代國王都在這兒、羅浮宮與凡爾賽宮交替駐留,故將宮內宮 外妝點得無比奢華。只惜十九世紀的一場內戰,它在蓄意縱火下付之一炬。近年 似有計畫重建,但要回復舊觀應也非短時之事。 行走間,大夥四處探望,路邊處處可見雪白雕刻作品,而遠方便是著名的羅 浮宮。從這距離只能大概觀得屋瓦輪廓,但想到其中的藝術館藏,就讓人不禁興 奮起來。 拍了幾張照後,我們從塞納河邊的門口穿出。再走到岸邊,奧塞美術館優雅 的身姿便在河流對側,橫臥著與大夥相望。這美術館本來是棟車站,為紐奧良鐵 路線到巴黎的終點。水波之上,一整列的大拱窗反射晨光。斜屋頂與拱窗列間的 橫飾帶,雕鑲著花葉徽記與生動人像。而兩端突立的梯面拱頂,以華麗鐘面鑲嵌 ,如畫龍點睛般,勾亮了它的形貌。 端望須臾,我們步上長河一彎便橋。這橋設計得也相當具有巧思,不同弧度 的上下橋面於中段接合,上層連接堤防馬路,下層則通往岸邊步道,一片片的木 板台階以優美弧線,將下層旅人接抵上層,穿越粼粼波瀾,直達美術館門口。 走入館內,玻璃天窗拼出筒狀的透明拱頂,使整個開闊大廳更顯明亮。拱頂 邊緣排列整齊方框,當中雕飾朵朵綻開瓣葉。兩側展廊以簡潔線條的立牆隔開, 在古典風華中帶入現代藝術概念,一如館內羅列的各項展品。 若是回望進門處,一座金屬亮面大鐘華麗懸掛牆首,以冠冕、捲葉、流蘇, 相互纏繞編結,令人目光為之一亮。而在中央主廊的平台大道上,散置著各式雕 刻作品,左邊一個男子側躺斜倚在高石上,他雙目閉垂,一手撥開覆蓋週身的布 幔,底端可見翅翼撲跌的鷹鳥與片段鎖鏈。這是拿破崙的雕像,但卻意外地不似 一般所見的英姿颯爽。對我而言,倒隱透著一時折翼的蓄勢待發。 與其對視了一會兒,導遊未領我們繼續依循大道前行,反而先繞向右邊的畫 作展廊。這一區的作品,感覺都帶點古典浪漫風,在細膩筆觸下,柔美刻繪出神 話或宮廷故事。可是隊伍快速前進,令人無暇細細品味,只能匆匆以相機代我留 下印象。 從右廊穿越主廳進入左廊前,我們途經一巨幅彩繪「墮落羅馬人」。在散置 雕像的華美柱廊後,隱隱可見群立的希臘羅馬式建築。而於廳廊間,眾多男女放 浪形骸,飲酒互擁,杯盤狼藉。從展示位置與細緻線條可揣測該是大師作品,可 惜導遊並未多作介紹。 然在蜻蜓點水地經過這幾間展室後,我開始遇見一些熟悉的色彩線條,這是 曾在歷史博物館米勒畫展展出的巴比松畫派啊。他們擅長描繪鄉村景致,將蒼茫 大地草木入鏡,記錄著平實的農家生活。 我站在米勒的「拾穗」及「晚禱」前,思緒又再度澎湃起來。當初與它們相 會時,微暗廳室僅以牆頭光打亮畫作,讓人不禁隨著畫筆勾勒也進入一種深刻的 沉靜。在「拾穗」裡,彎腰撿拾地上穗粒的農婦們,撫背撐膝,彷彿已折服於宿 命,一點一點在收割後的荒原裡尋找糊口生機,與遠景的豐饒形成強烈對比。而 於「晚禱」中,被刻意模糊顏臉的夫妻倆,在無聲的晚鐘迴響下,低眉合什,傍 晚天際被塗抹得茫渺,貧瘠田地顯現絕望,但定格的禱告瞬間,卻又刻落著堅毅 與信念。 另外還有「大牧羊女」那柔和光暈下,背對羊群,默默安詳編織的小女孩。 以及「四季-春」裡,彷若雨後天空烏雲半散,一彎虹橋對映綴滿枝頭的點點繽 紛。米勒將光線色彩舞弄得勾人,也撫觸得澄淨。 然才駐足端凝一會兒,本來還可見著尾巴的隊伍,已不知被導遊領到哪去。 也還好曾於國內無時間壓力地細賞,不然在這種一路前衝的態勢下,根本無從靜 靜感受。 聆聽耳機的斷續訊號,大夥似乎登上了二樓,但想想美術館就是放眼所見的 這兩層展區,不太可能迷路,便索性自己放慢腳步探看。 走到附近廳室,很意外地居然瞥見幾張以象鼻海岸為主題的繪品,雖然不見 莫內那幅,但其餘畫家或以暴雨前夕的狂浪拍擊,或以風光明媚下的停靠舟艇, 各自變幻出巍峨崖壁的險峻風貌。 再隔鄰,有許多像是線稿的建築畫,只以單色勾勒或陰影塗抹,描繪出華麗 又宏偉的古典殿閣。拱門與柱廊的層層搭接,營造出古羅馬時代風情,不知是從 遺跡的思古發想,還是純粹的設計揣像。一同展出的,還有相關時代難民身處戰 亂或競技場的情景。 而在主廊底部,是一整區跟巴黎加尼葉歌劇院有關的展品。鑲在透明地面下 的歌劇院街區立體樓閣、院內廳房的剖視模型、像是迷你屋的舞台華麗佈景,此 外還有描繪室內裝潢的彩圖、珠光燦亮的擺飾、大型持燭仕女的燈台原型,都讓 人對歌劇院的實地觀覽心生嚮往。 登上二樓,此處的開放平台展示許多雕塑,首先看到暗金屬色的大天使聖米 歇爾,造型便如聖米歇爾修道院頂的那座,只是不若其金光燦射,莫非這才是原 作?一路上還有幾片從石板雕出的作品,數個穿著原始的男女正與大鷹鱷魚搏鬥 ,生動構圖與細膩表情,隨著視角轉換都有不同故事。 接下來的一些裸身男子雕像,在各自情境下扭折肢軀,展現肌肉線條。當中 羅丹的「青銅時代」,一手彎舉,稍置於額上,微抬腿,似欲往前行。在輕盈動 作間作出延展,結實卻不會過於壯碩。據說此作品的寫實比例,在當時被認為由 真人翻模,因而大受非議,可見羅丹雕工的爐火純青。 一面緩慢愜意地踱步,我一面陷入狐疑,展場幾將逛畢,為何還未遇上同團 隊伍,難道他們循別路下樓了嗎?我開始仔細傾聽耳機中的斷續話語,換了幾個 地方,終於收到比較清晰的字句:「接下來,前方就是梵谷的作品。」 瞬間,我如劈雷轟頂。我居然完全忘了奧塞美術館的鎮館之寶了,若是走此 一遭卻沒見著梵谷、莫內、高更等這些印象派大師的作品,應該會成為笑柄吧。 我慌忙翻出導覽小冊,在一堆不熟識的名字列表中搜尋梵谷。須臾,我找到了地 點,原來拱廊大廳壁後竟然還有高樓層的展廊。 順著步道,好不容易找到階梯,但不是禁止逆向通行,就是被拉上隔欄,逼 得我一路焦亂地迂迴而上。終於,我登進印象派樓層,耳機通訊也恢復清晰,心 裏才鬆一口氣。然而,時間已所剩不多了。 在梵谷展廳中,我首先看見「奧維教堂」的真跡。一路行繞,熟悉作品亦陸 續展現,像是梵谷的數張自畫像,還有一些小鎮鄉間景物及農餘悠哉村人,也包 括當時非常照顧他的嘉舍醫生。可惜有幾幅似是外借,不在展廳,沒辦法看到我 很喜歡的「隆河上的星空」,這幅畫中的點點星芒,將深邃的靛藍夜空微微灼亮 ,襯映著河面上延伸的光影,很令人迷醉。 雖然盡量放慢腳步,但緊迫時間依舊讓我無法在畫前駐足太久。因此其實我 是回國後,在歷史博物館的梵谷畫展,才真確感受到他畫中的深刻力量。不同於 奧塞美術館的小幅作品,數件來自荷蘭的大型畫作展現震撼的視覺效果。其中「 聖雷米療養院的花園」,鮮豔多樣的色彩,在原本平凡的牆面開綻,齊放花葉應 是他那抑壓的心靈,在閉鎖環境中的無聲吶喊吧。 另一幅「絲柏樹」,枝葉濃重的油彩一筆筆堆疊,彷彿將從畫中破立而出, 宛若他激烈的情感,狂放地藉由筆刷發洩,一撇一撇的鞭打,一道一道的塗抹, 卻怎樣也無法訴盡。當時在館中,從早期樸拙的素描,看至最後似火焰奔騰、如 水渦流轉的奔放筆觸,也彷彿走過他的一生,行過其間的起伏迭宕。 隔壁為莫內展室,很引人注目的是一系列盧昂大教堂畫作。在他筆下,教堂 精雕外觀被模糊了輪廓,只與當時變幻的光影揉合成一種氛圍,隨季節、隨天時 ,展現陰晴喜悲。類似的還有女子系列畫,陽傘與帽簷雖掩去眉目,然絲巾裙擺 在微風中隨草浪飛舞,粉嫩色彩於畫中交織成一幅浪漫春光。而繞了一圈,或許 同樣也是外借,沒看到襯著垂柳拱橋的著名睡蓮,令人抱憾。 不過倒也意外瞥見雷諾瓦「煎餅磨坊的舞會」,這幅描繪巴黎蒙馬特區露天 咖啡店的畫作,常在不同書本上看到,沒想到真跡收藏於此。雖然同屬印象派畫 家,他的作品並不會過於隱去輪廓。擁舞男女,閒談人群,一抹抹的笑靨勾出歡 欣氣氛。 再一路往外拜訪過高更、塞尚之後,還有點描派的一些繪作。光影被解構成 不同顏色的拼貼組合,也有點像梵谷重疊筆觸的延伸。隨著觀畫的距離拉遠,色 點幻作風景,很是特別。 跟隊伍會合後,導覽也至尾聲,不過居然還有些自由活動時間。想想一樓正 中大展廊的雕塑尚未逛過,便又從門口折回。走馬看花至廊末,有四位少女背對 背環繞,舉著金屬網線纏繞的球體。姿態各異的她們似是不同人種,感覺像闡釋 四大洲的居民,為著地球和平攜手努力。 而一旁雕作是有名的「舞蹈」,由卡爾波精心刻出酒神祭狂歡的男女舞者。 有資料說這裡所見的是原作,因置於加尼葉歌劇院門口易被損毀,故移於美術館 保存,另仿作一尊在原處替代。當中少女一手高舉,一手揮持鈴鼓,其餘舞者如 眾星拱月於旁圍繞,從不同角度觀之,都有各自擺弄體態。靈動身姿襯著穿插翅 翼、花串,將石刻賦予生命,便似幾將躍舞起來。 上至二樓,另有羅丹的「地獄門」,刻畫但丁神曲地獄中的哀嚎痛苦人群, 上方當中小人也是「沉思者」的原型。相對於最終成品的暗銅色澤,這兒似是石 膏製的初模,雖沒有沉重金屬帶來的深刻衝擊,但卻顯現出更為清晰的眉目輪廓 。 至此,奧塞美術館算有個無法稱之完美、但也還不錯的終幕,但劇末卻還有 個轉折插曲。或許心中仍盪漾著印象派大師帶來的感動,我居然完全忘記寄放於 櫃檯的隨身行李,直到上遊覽車才驚覺兩手空空。幸得領隊陪我一路氣喘吁吁奔 回館內拾領,要是就這麼遺忘下去,之後麻煩可就大了。大師們於天有靈,知其 感召如此深遠,應也會莞爾一笑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