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3377130 ~※ 奧維 ※~ 前幾日我們從凡爾賽宮往南,再自羅亞爾河轉向西北聖米歇爾山,而今天終 於即將繞回巴黎。但在進入花都之際,我們要先拜訪梵谷的長眠之地-奧維。 這兒是個寧靜的小鎮,簡單屋舍夾雜於田野樹叢之間。下車未久,遠遠山坡 上就可看到他遺作中的教堂鐘塔。但我們不急著去,先在鄉道慢慢感受梵谷曾在 這呼吸的歲月。 人行道邊偶有立著仿畫,與實景相互對照。先遇上的是「杜比尼花園」,杜 比尼也是印象畫派大師,畫中花園緩坡有水池、黑貓與老婦,綿密樹蔭之後是棟 宅第與教堂一角,可是很可惜花園並未開放。 隔鄰有座小公園,綠樹圍繞的空地上有個瘦高人形雕塑。木石結構鑲鐵,一 臉愁苦地背著畫具。很直接地,梵谷的身影與其疊合,散發著對藝術的熱情,但 卻飽受現實折磨而懷才不遇。 奧維的小小鎮公所也在他畫裡留下不同形貌。我們端望著這棟建築,方胖白 屋舍頂個小尖塔,其實不算顯眼。然在一旁的仿畫裡,樹間吊掛的彩飾,如焰騰 躍的叢葉,卻讓它活潑靈動起來。 而在馬路對面,就是個令人傷感的地方了,這是梵谷居住過的小旅店,也是 他生命之火熄滅之處。現今,此棟紅白相間的建築,一樓保持餐館酒吧營業的樣 貌,二樓則改建為小小的紀念館,擺設相關物作,之上的閣樓,還留存梵谷當年 的簡約空室。領隊沒有帶我們進入,我只能在門廊窄道快速瞥上一眼,暗自緬懷 。 從這邊的小徑轉向,攀上山坡,路邊杜比尼美術館似有些藝術展覽,但我們 沒計劃參觀,只順道歇個腳,也在其內的紀念品店待上一會兒。有些物品的設計 還滿別緻,但價格卻不太友善,猶豫許久還是買不下手。可是之後到了巴黎,卻 再也找不到類似的,想到就覺得有點惋惜。 接下來的山間小徑是我很喜歡的地方,階梯曲折,扶欄也隨之勾出曼妙弧線 ,似一條潺潺小溪蜿蜒在綠林間。而在畫裡,少了些茂林,但紅瓦屋之下的小徑 ,帶著週遭嫩葉一起擺盪,彷彿一股清新的風,掠過草坪,撥擾了村婦們的衣衫 ,在畫框裡流動。 從這兒再轉個彎,續往前行,就是通往教堂的方向了。路上民宅石牆上,群 花怒放,不清楚是哪個品種,枝葉如攀藤貼附,花瓣疊層開綻如碗大,有豔紅、 有雪白,頗引人目光。 不旋踵,我們便來到教堂後翼,也就是梵谷畫中的視角。在畫裡,扭動輪廓 線中,淡藍色澤的教堂,於屋簷抹上橙紅夕照,一個村婦背影緩緩獨行於草浪間 。但很可惜地,鷹架圍籬在我們眼前佔據整棟鐘樓與半邊牆面。唯一顯露的側臉 ,樸拙素淨,僅以幾面長花窗點綴。白牆褐瓦的它其實沒有畫中那麼繽紛的色彩 ,但那應就是梵谷獨特眼光望去的世界吧。 教堂不遠處就是一望無際的麥田了,梵谷最後的作品-「麥田群鴉」裡,烏 雲沉滯,灰藍濃稠的色調壓著遍野黃澄的麥穗,麥穗如撩亂的心境騷動著,粗厚 筆觸一道道按過,紛飛烏鴉像是從缺口噴湧的雜沓思緒,不安地狂舞。 而現今,未熟的麥田似綠毯柔順蔓延,風輕拂,穗葉微盪,這種平寧不帶一 絲煩雜,更無從覓得那畫中的紛亂。我輕輕觸碰著穗粒,揣想他當時的心境。或 許吧,這世上過多的狹隘目光,過多的自以為是,過多的社會教條想把人捏塑得 一模一樣。不同的只會被排擠,被貼上標籤,最後僅能行於狹溝,僅能於邊境之 外飄飄蕩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