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3375457 ~※ 盧昂 ※~ 這晚,我們在盧昂歇上一宿,由於夏季太陽下山晚,領隊決定將明早的市區 觀覽行程,提至晚餐前,好讓我們多些時間在巴黎遊歷。 下車的地點是個小廣場,旁邊有座石造建築,寬廣立面整齊排列窗台,大門 開於二樓,由兩方長斜坡交會。中央門廊高高聳立,希臘式三角楣與拱柱,加上 方圓層疊的塔尖,顯現不凡氣勢。很可惜地,整座牆面似是滿佈硝煙烏塵,有種 被廢棄的蒼涼。 行於街頭,路邊也不時出現孤立拱廊、殘斷立柱。這城市在二戰期間,應該 也飽受戰火的摧殘吧,或許這些遺跡並不是無力修復,而是留予後人警惕。 城市疊簷之後,遠遠就可望見尖高的盧昂大教堂頂梢了,但領隊帶我們轉個 彎,先繞至規模較小的聖馬克魯教堂。雖然它占地並不算大,然雕工卻是異常精 緻華美。由細碎尖塔簇擁起的高塔尖,以兩側飛扶壁的斜樑,架構起三角形的立 面。五座門廊中大側小分立,頂著細緻的鏤空刻花尖拱,門框內則是細密串接的 人像。很可惜地,當我們踏入教堂內,就被守門人以時間已晚為由趕出,只匆亂 搶拍下一張幽暗高深的主廳照片。 教堂附近有整排的兩層木造平房,穿進去發現屋舍圍繞著一片空地,當中還 有扶疏綠蔭。很有古意的舊房子搭上隨意置放的小盆栽,感覺相當清幽。但不經 意走到牆面一瞧,木板上雕刻充斥著骷髏形貌,有些則鑲嵌動物骨骼標本,頓時 有股微微的陰森漫漾而起。原來,這兒是聖馬克魯墓地,在中世紀瘟疫橫行之際 ,埋葬了眾多早逝靈魂。但當地人似乎對與墓地為鄰不以為意,目前這些屋舍也 改作美術學校之用,頗令人欽佩他們的不拘胸懷。 順著街區行走須臾,領隊帶我們拐入窄巷,兩側樓房在此顯得高峻,週遭也 沒什麼行人,只有我們於石版路上的踩踏聲。 行經一座塔樓,突然我發現我們正位於盧昂大教堂側後方,此處花窗不見彩 繪玻璃,只存中央尖塔半掩在空盪框格後,牆面失了屋頂,看了很是空寂。但再 行幾步,從圍籬望進,長形主廳與主塔還是相當完整的。尖拱花窗與飛扶壁整齊 排列,主塔角邊的龕室飾以各樣形貌的人形雕塑,以繁密的尖塔、尖柱、尖拱, 堆疊砌上,最後拉伸成法國最高的教堂塔尖。 於巷徑末端,我們轉身迴望,廣場並不大,得貼近對側騎樓,才能看清它瑰 麗且壯偉的正面。 中央拱門其實有點薰黑了,不知是戰火還是純粹古老,其餘部分倒是雪白。 片片交拼的雕花尖拱內,疊著一層層人像,後方襯著數座火燄尖頂。兩側鐘塔巍 立,右塔戴著多邊形平頂角柱,左塔則收以斜簷綴金灰藍瓦,呈現不同年代的丰 姿。 因著這樣的崇偉與細緻,印象派大師莫內曾在此處,守著不同時節、不同天 候,留下光影各異的教堂形貌,或明亮、或沉鬱、或白淨、或橙艷。似是深陷瘋 狂痴戀,記錄愛慕之人的情緒喜悲。 而這座從征服者威廉起,修築百年才完成的教堂,還歇息著獅心王理查的心 臟,但在這日暮之際,我們當然無緣進內一訪。然長日將盡的灰濛天色,卻將其 暈上一層蒼茫之美,讓人不自覺駐足良久,癡癡凝望。 離開教堂,走進繁華街道,其實這座諾曼第歷史古城還遍布藝術作品,大至 樓閣門面的立飾,小至轉角處的紀念碑,都是富有生命力的躍動線條。街心另有 座鐘塔,門廊上是黑底鑲金的鐘面,旁側則是高高立起的塔柱,最頂繫掛著數座 懸鐘。 最後我們抵達古市集廣場,這兒也是聖女貞德戰敗被俘,在不公平的宗教裁 判後,火焚升天之處。現在一棟不規則線條的新式教堂屹立於此,悼念著她的一 縷芳魂。 很難形容這棟建築,底座稍沒於地平線,大片屋頂在斜面與弧面間平滑轉換 ,從不同角度看,有時像鰭翅,有時像三角塔錐,有時也像倒置船底。旁鄰有一 些附屬建築,每棟簷板都被掀立得尖翹。 從其間步道繞至後花園,古式花窗櫺條揉合於教堂玻璃帷幕的牆面,並在火 刑之處,高高聳立了細長的十字架。行到靠近教堂的一個角落,貞德石雕像閉眼 合什,靜靜站在象徵火焰的捲繞刻紋中,在繁花簇擁下顯得安詳,彷彿那時沒有 苦痛與憤慨,只有完成任務回歸天際的喜樂。 走出至教堂正面,這側的簷頂如鳥喙般細長拉伸,由交錯木條撐立。底下石 牆刻著一篇我不識的文句,猜想該是悼念貞德的碑銘吧。 餐廳剛好在對樓,用完餐,我望著在廣場古教堂遺跡玩得愉快的孩子們,天 真笑容完全不知當年於此發生的血淚,其實若能永遠這樣也好,人世間就不會有 那麼多紛爭。然在這扭曲污化的世界裡,如此的純真又能延續多久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144.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