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http://www.wretch.cc/blog/winfredlin/9796335 羅浮宮的館藏數量龐大,收藏超過40萬件的藝術品,真要慢慢欣賞了話,可不是一兩天就 能解決的。 羅浮宮博物館共有四層(地下一層與地上三層),按照金字塔入口的三個面向,分成黎塞 留館(Richelieu)、蘇利館(Sully)與德農館(Denon)。三個館的不同樓層中,展出的 館藏也按地區、年代及作品類別分門別類。導遊領我們進館後,只有短短的一個半小時, 當然不可能按順序逐層參觀,只能跟著她的腳步,大致的把羅浮宮內重要的作品瀏覽一遍 ;其中最經典的,莫過於羅浮宮中最引以為傲的「鎮宮之寶」維納斯、勝利女神與蒙娜麗 莎了。 米羅的維納斯(Venus de Milo;又名Aphrodite): 從地下室進館後上到蘇利館一樓,馬上就見到這舉世聞名,也是羅浮三寶之一的維納斯雕 像。 這座維納斯雕像是以大理石雕塑而成,以兩塊大理石拼接,接縫處巧妙的安排在上半身與 下半身的裹巾之間,所以外觀上一氣呵成。米羅的維納斯並不是指這作品是「米羅」完成 的,而是當初這個雕塑是1820年在米羅島上被發現。據說原本雕像是雙臂完整的,但因當 年各國爭奪而導致損毀,成為現在斷臂的經典模樣。 維納斯在古希臘神話中,是代表愛與美的女神,而這座維納斯雕像本身也被譽為女性完美 體態的典範。雕像上身微彎、肩膀略為傾斜,加上兩腿交互呈現的姿態,帶動下半身衣著 類似螺旋的擺動感,更是讓整個作品「活」了過來。很難想像在西元前,西方世界就能把 女人的神形雕琢的這麼極致,審美觀跟現在如出一轍;反觀我們中國古代對女性的描繪( 繪畫及雕塑等),比例跟型態通常都不是那麼的「寫實」。 維納斯展出的週邊空間寬廣,仍擠滿了世界各地前來欣賞的遊客。 接下來這個區域,展出的皆為古希臘的雕塑作品。 以隔板圍起來的是希臘神話中的大力士-海格利斯(Hercules)的雕像。導遊說她帶團進 羅浮宮這麼多次,還是頭一次見到在展出中的作品,在眾人面前直接作維護保養。 正在講解月亮女神(Artemis)雕像的這位,就是我們美麗的女導遊-賀琦莉(中文名), 她的中文說得超溜,聽說還是來台北學的。賀小姐隔天也帶領我們參觀凡爾賽宮,是這次 旅程中唯一一位非華裔的當地導遊,無論介紹各類藝術品及各朝代的古蹟、歷史,都非常 認真且專業。 再來挑些fred喜歡的雕塑跟大家分享: 「人馬與愛神」 「半羊人-牧神」古希臘人真是毫不遮掩,連下半身是動物的雕像也把「那話兒」完整呈 現,不過這尊剛好那邊斷掉了… 這好像是「太陽神阿波羅」吧…連續幾天看了一堆雕塑名畫,要記得起名稱還真不容易。 抬頭一看屋頂宮廷式的鍍金雕塑與繪畫,真是金碧輝煌… 勝利女神(The Victory of Samothrace; La Victoire de Samothrace): 參觀完德農館一樓的古希臘文物區,順著樓梯往上,遠遠的就看到展翅的勝利女神,氣勢 十足的睥睨著迎面而來朝聖的群眾。賀琦莉說這是館方刻意安排,因為這座雕塑原本就矗 立在船首,所以擺在高處呈現居高臨下的姿態。 勝利女神同為羅浮宮的三寶之一,於1863年在薩莫特拉斯(Samothrace)被找到,除了沒 雙臂外也沒有頭部。而與維納斯不同的是,勝利女神是由碎片拼湊修補而還原成現今的模 樣,連右翼也是後來仿左翼復刻而成,為了讓整件作品更完整。 這座雕像的女神站立於船首,在大浪中迎著強風前進,裙擺透過狂風順著雙腿向後飄逸, 浪花則打溼了衣衫緊貼於身,呈現出半透明狀態的肌肉線條;其雙翼不似一般往兩旁的展 翅形象,而同樣是透過強風向後伸展。整個雕塑姿態強韌而優美,失去了雙臂跟頭部更讓 人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其中有一隻手臂已經被找到,陳列在一旁(fred忙著在人群中搶位 子拍照,都忘記去看了),不過勝利女神的型態已經跟失去雙臂的維納斯一樣深植人心, 還是別裝回去得好。 (To Be Continued) -- 圖文誌 http://www.wretch.cc/blog/winfredlin something about winfred (記食/記遊/電影/音樂/生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37.6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