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土耳其這個國家一直沒在我的旅遊計劃表裡,印象中除了有伊斯坦堡這個橫 跨歐亞兩洲的都市外,就沒有別的特色了。不過,令人意外地,這次一遊,發現 它值得一看的景點其實也不少。 伊斯坦堡—托普卡匹皇宮: 話說從埃及看完金字塔的那天傍晚,我們轉機到了伊斯坦堡。伊斯坦堡在拜 占庭時代叫做君士坦丁堡,至鄂圖曼土耳其統治時才更名叫現在這個名字。由於 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與馬爾馬拉內海,一直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因此也造成現在 城內各種宗教、文化、建築混合呈現的奇異景觀。在街巷穿遊時,隨處可見大大 小小的清真寺,有的簡樸隱匿民宅間,有的華麗雄峙丘頂,爭相以參差錯落的喚 禮塔尖妝點這城市的天際線。 托普卡匹皇宮是翌日第一個參觀的景點,皇宮內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帶著強 烈回教色彩,不過大部分的廳院仍能看出屬於皇室獨有的富麗堂皇。從外面修剪 整齊的林園、使節住所,穿過一扇扇門廊,往內進走去,政廳、圖書館、廚房等 分立道路兩側。大部分館築都已改建成博物館,展示著首飾衣裳、兵器盔甲、瓷 器餐具。可以看到帶著濃濃中國風味的青花瓷、鑲嵌複雜璀璨的精雕飾品、擺弄 線條藝術的回教書法、以及一枚四十九顆鑽石簇擁的八十六克拉心形巨鑽。 走到盡頭,是一道面海的懸崖,憑欄遠眺,視野整個展闊開來,深靛海峽、 隨波起伏的遊艇、對岸的亞洲區一齊映入眼簾。轉個方向,茂林裡有幾座精緻樓 閣,大多是紀念意義大於實用程度,像是某場戰役的勝利紀念,或是某位王子的 割禮房。繞回出口,我問導遊怎麼不見後宮區。原來,後宮區是要另外收費的, 就位於回程路上那群密密麻麻排著長龍的隊伍盡頭。「不值得進去看嗎?」我不 死心地問。他不置可否地回我,唉,大概在時間金錢取捨下,只能這樣將就了。 伊斯坦堡—地下蓄水庫: 出了皇宮,在一個不起眼的小屋裡買了門票,往地下走去,便是個奇異的場 所—地下蓄水庫。地下蓄水庫是個由上百根石柱撐起的巨大昏暗空間。微黃燈光 下,水滴緩慢地在池面及木橋上敲奏。踏著木橋,走到最裡處,兩個梅杜莎的頭 一側一反地分別被壓在兩根石柱下。這是因為所有在這水庫裡的石柱都是從各地 尋來,式樣各異,長短也不同,梅杜莎的頭便是為了湊合高度而成為基石。她若 有靈,是否該哭泣呢? 伊斯坦堡—藍色清真寺: 逛完地下水庫,再走一段路,六根高聳的喚禮塔在不遠處標示著藍色清真寺 的所在。四根尖塔包圍著高低錯落的灰藍色圓拱頂,其餘兩根矗立在中庭的另一 方。一般的清真寺很少有這麼多根喚禮塔,同樣有六根的也只有在麥加可以見到 ,根據導遊的說法,本來土耳其蘇丹是要建築師蓋一座黃金裝飾的清真寺,但建 築師聽錯了(也有流傳他故意聽錯,因為經費不夠),便建成語音近似的六塔清 真寺。脫了鞋,我們坐在堂內一角,仰望四周。繪著彩紋的廣大弧狀拱頂高高地 覆籠著,夕陽從玻璃花窗外透進柔和的光線,一種沉靜肅穆的感覺漾漫著。大大 小小的圈環從拱頂垂吊下來,上面放置著盞盞明燈。這樣的設計,是為了早期容 易更換照明燭火,而今,科技雖然進步了,但是點點微光依舊在人們的頂梢,守 住清明。 藍色清真寺外是古時候的賽馬場,現在看台已拆除,賽場也轉變成公園,當 中立著三根不同風格的柱碑與一座雕工細緻的泉水亭。最醒目的,是一根來自埃 及卡納克神廟的方尖碑。那時,我還尚未至路克索,因此興奮地盯著方尖碑許久 ,揣想那些象形文字的意義。 伊斯坦堡—聖索菲亞教堂: 第二天一早起來,腰酸背痛,頭有點昏沉,尋思前日,路雖走得稍多,但應 該也沒讓身體無法負荷啊!大概真的是老了,我沒想太多,續往下個景點—聖索 菲亞教堂前進。 聖索菲亞教堂隔著一片公園,與藍色清真寺兩兩相望。公園裡綠樹繁花,襯 得藍色清真寺的灰藍拱頂與聖索菲亞教堂的赭紅外牆分外艷麗。身為早期東羅馬 帝國的主教堂,儘管已被歲月戰亂蝕得斑剝烏灰,但仍舊散發著沉凝氣勢。然這 並不是它特別的地方,特別的是它與清真寺融為一體的樣貌。當鄂圖曼土耳其帝 國統治伊斯坦堡時,將所有基督教的馬賽克拼畫以泥灰掩蓋,替以回教圖案,在 拱頂四周掛起黑底金字的大圓盤,放上指示麥加所在的聖龕。一直到近期凱末爾 時代,才將被遮掩的馬賽克拼畫重現世人面前。 順著已經頹圮的柱道走進教堂大門,再穿過高聳的迴廊便可看到與清真寺相 似的圓拱頂,同樣令人震懾讚嘆,但卻能從結構、從飾彩隱隱感覺不同的風格。 端凝許久後,繞出大廳,由一旁的樓梯爬上至二樓的坡道。在二樓,除了能從高 處探看教堂的挑高主廳,同時也可以近距離欣賞各色馬賽克拼貼。一幅幅以耶穌 、聖母、聖者們為主題的畫作,細細密密地以碎磚拼構而成,不湊近細瞧,還不 知在其中琢磨的心思。許多拼畫都已殘破,但遺留的部分在日芒微微映照下,依 舊如絮語般閃爍輝光。 伊斯坦堡—博斯普魯斯海峽、有頂大市集: 走出教堂,趁著空檔,在花園裡面搶拍幾張照,也算是結束了在伊斯坦堡的 行程。或許是放鬆下來,坐在遊覽車裡,惱人的酸痛狂潮般襲上。連下午的海峽 遊輪之旅,我都懶懶地倒在位置上,任憑兩岸尖塔堡築、青山碧林在視界緩緩隱 沒,印象中只有一片開滿紫粉花瓣的整片茂林抓住我的心神。後續的大市集之旅 ,更是意態闌珊,「完了,大概是感冒了,旅程才開始呢!」我沮喪地在心底說 。 但是病況似乎不那麼簡單,如絞的腹痛跟隨而來,一進食便引發。此外,連 稍微地晃動也牽連針刺般的頭疼。幸好團內有位醫生,他聽了聽我的症狀便說我 是急性腸胃炎,剛好他還有一些藥,便交付予我,每隔四小時服用。經過一夜的 輾轉,天明之時,終於狀況稍歇。然而在安卡拉的那日,仍舊昏昏沉沉,不時腹 瀉。 安卡拉—安那托利亞博物館、凱末爾紀念館: 安卡拉其實是伊斯坦堡往卡帕多奇亞的中際點。雖然是首都,但並沒有如伊 斯坦堡那樣形樣多變的風貌,只是座在近代才開發出來的政治都市。在城裡,我 們先去了安那托利亞文明博物館,看看在這片大陸上文明的開展與演變。(印象 裡似是亞述及西台的發源地) 接續前至土耳其國父凱末爾的紀念館,黃土色高聳的紀念館,矗立在廣場一 側,廳裡象徵性地放置他的棺塚。下了階梯,廣場外圍的堂室擺放著各樣照片文 物,敘述當年凱末爾率領的獨立戰爭,及其施予的斐然政績。 卡帕多奇亞—地底城市: 花了加加減減快一天的時間,數百里的拉車行程,終於我們在夜裡到達了卡 帕多奇亞,一個擁有萬千奇岩的所在。在這個地方清晨有項特別的活動—搭熱汽 球遊覽。根據導遊的說法,與其他世界旅遊勝地相較,這裡的價位算是便宜的, 只惜我們這團的人大概是年齡層偏高、抑或惜財,都沒什麼興致,我也只好收止 好奇的心。 卡帕多奇亞的景緻導因於火山岩的風化,視野所及都是碎亂的尖峰,像是洶 湧的潮浪撲抱參差突立的礁岩,但在剎那間被終息了時光的流洩。在此生活的人 們大多鑿穴而居,最有名的就是地底城市。說是城市,其實也並非有著規矩房舍 ,從入口一路往下,一個個石穴順著窄小曲折的通道往兩側拓展,就算是稍大的 廳室,也只不過像是一般房間大小,導遊指著一個個穴窟說這是馬廄、廚房、餐 廳、禮拜堂等等,但若不是帶些想像力,也很難猜度出原本模樣。據說它的規模 還要再往下深入好幾層,迂迴分支。長時間生活在這陰暗低矮的空間該是個苦差 事吧!不曉得當時的人是怎麼度日的。 卡帕多奇亞—歌樂美露天博物館: 另一處著名的是歌樂美露天博物館,之所以稱作露天,是由於它由一整區鑿 在山穴中的眾多大小教堂組合而成。循著山路,各處可見岩壁裡挖掘出的小小廳 室,從天花板到牆壁都彩繪著基督教的聖經故事,可惜因為歲月及後人的破壞, 很多不是髒污就是毀損了。從山腰往峽谷對岸望去,崖壁上點點密密佈滿了小孔 ,是古時畜養傳訊鴿子的地方。 卡帕多奇亞—精靈煙囪: 出了博物館,往別處山區行去,我們在一路邊有著四根柱狀物的地方停下腳 步,原來這就是著名的精靈煙囪,這命名的來由,是因為它既像戴著小三角帽的 精靈,又像支煙囪。才剛照幾張相,烏雲便飄了過來,天色霎時轉暗,雨點一顆 顆落下,接著開始狂舞。其實在卡帕多奇亞的這一天,我們一直是被大片烏雲追 逐著,在車上行進趕景點時,窗外常常是水霧漫布,我總是望著天色,看到雲間 透出一道光就很高興。好在我們每到一些重要景處,天公都很給面子,沒讓我們 被天氣敗了興致。 本以為書上說的精靈煙囪就是那一處了,怎料行車轉至最後,眼前是整片柱 林,而且更為高聳,更像某種..器官。有的挺然孤立,有的叢聚成巒,讓人不禁 瞪傻了眼,佩讚大自然的神奇。 孔亞: 離開卡帕多奇亞,又是數百公里的拉車行程,往下個重要景點—棉堡駛去。 途中我們經過了曾為塞爾柱土耳其帝國首都的孔亞。孔亞這個地方,是回教梅烏 拉那教派的發源地,梅烏拉那對其他宗教提倡兼容並蓄的態度,以一種溫和的方 式對外傳達回教的理念。導遊另外提到,梅烏拉那曾經有一個好朋友,要好到引 起當地居民的懷疑側目,把他的好朋友殺了,梅烏拉那失去知音後,從此抑鬱抱 憾。而旋轉舞這種極具特色的祈禱儀式也是從這個教派流傳下來,右手向天承接 上天恩澤,左手朝地將其廣被大地,透過不斷地旋轉在天地間尋找真理。舞者穿 著白衣白裙,起舞時裙擺翻飛成圓,我們是無緣得見,不過想必該是肅穆聖潔, 讓人雜念澄淨。 當地的一座清真寺裡,有著梅烏拉那的陵寢,同時也將一部份擴建成博物館 ,展示可蘭經、地毯、樂器等等。比較特別的是可蘭經,有幾本迷你到要用放大 鏡才能看清經文,但不論大小,都製作得相當華麗精緻,內文書法與斑斕框邊結 合在一起就像本圖畫書似,讓人愛不釋手。 棉堡: 那天的傍晚,到達了棉堡。遠遠地,導遊便指著前方山脈被染白的突出一角 ,夕陽輝光照耀下,燦然奪目。棉堡之所以被稱為棉堡,並不是因為產棉花,而 是由於山丘頂上的泉水,成年累月順著山坡流下,沉積出雪白的一片碳酸鈣岩層 ,遠看便像是飾滿棉花的堡壘,故稱之棉堡。 第二天一早,我們來到坡頂,眼前是如被雪國世界覆籠的梯田,順著山勢層 層往下。一池池泉水映照著碧藍青天,閃爍著粼粼波光。褪去鞋襪,走在四處流 洩的泉水中,有些地方溫暖,有些則是刺骨的冰寒。聽說以前這裡曾發展成溫泉 勝地,導致泉水枯竭。現在雖大力規範,但已無法恢復舊觀,加上遊客眾多,本 是整片白皚皚的神仙地,已經染上斑黃污漬。儘管如此,隨著我往前行去,從各 個角度四望,仍是萬千風情。像是坐臥美人,儘管袍袖沾染了風沙,依舊持著旖 旎姿態。 棉堡近郊也有許多古蹟,像是整山丘石棺滿遍的死者之城,以及各式柱石散 落水中的古浴池。前者由於名稱太過駭人,行於其中倒真有點涼意颼颼。後者倒 是遊客眾多,很多人在佈滿碎亂古蹟的池水中閒適泡著,或許確有另番風味吧! 庫沙達西—聖母瑪麗亞之家: 下午,是在土耳其最後的景點—艾菲索斯古城。在去古城前,我們先到了聖 母瑪麗亞之家,據說這是聖母最後居住的屋舍。更傳奇的是,當初是一位婦人在 夢中見到這個地方,她堅稱找到聖母之前所在,但是沒有人相信。但在這個處所 被發現後,經學者考據,似乎真是聖母最後的房舍遺址。重新復原起的簡樸小屋 ,靜謐無爭地棲在清幽樹林間,陽光輕灑,微風拂葉,確是一處安詳地。 庫沙達西—艾菲索斯古城: 艾菲索斯是希臘時期的古城,由於靠海而興盛。雖然依舊因為年代久遠,只 存亂石遍佈。但仍有不少建築可以窺得當年模樣。距路口不遠有一個圓形劇場, 層層半環石階,盤據整個山坡,不知能不能容得下萬人,然數千人該是有的。再 沿著石柱大街往下坡行去,便進入當時的鬧區。兩側的頹圮建築都曾是商店與小 神廟,轉進一條小路,走到最裡面,有分隔成不同區域雜草叢生的乾池,是當時 的公共三溫暖浴池。小路的一個轉角,順著牆沿,搭了長條石凳,椅面上挖了十 數個坑洞,居然是公共廁所,很難想像一群人就這麼面面相覷地坐在一起解決一 天「大」事。 回到大街上,經過雕工細膩,有個小圓拱門的哈德良神殿,便可以看到著名 的大圖書館了。大圖書館現在只存兩層樓高的門面前牆,前牆上有希臘風格的柱 門,飾以華麗頂簷。門龕內嵌著四座女神像,代表博學、智慧、科學、美德。走 進館內,果真已是空空如也,但從門牆的雕飾構築觀看,圖書館原本的樣貌也該 是燦美絕倫。 大道盡頭的一側,是另一座更大的圓形劇場,據說可容納兩萬人有餘,不少 觀光客在裡面唱起歌來,測試它的迴音效果。我想當夜間點起燈火,看台上人群 滿聚、萬頭鑽動,舞台上歌者引吭高唱,樂聲繚繞迴蕩,整體烘托而出的效果必 是令人心折意醉,不捨歸去。 後記: 離開艾菲索斯所在的庫沙達西,搭上往莎莫斯島的飛機,便要接續往希臘及 埃及的旅程。不知是何因由,這個團捨去了特洛依這個點。沒能踏上這在史詩傳 說中出現的城塞遺址,有些遺憾。不過聽說現在那裡僅存的也真的只是「遺址」 了,只見殘石,不存柱牆。能看到的只有一尊仿製的木馬供遊客追念。 這次旅遊激發我前往世界各地賞玩的興致,翻了很多相關書籍,想去的地方 很多,義大利的教堂、法國的古堡、高棉的吳哥窟、印度的泰姬瑪哈陵、美東的 尼加拉瀑布、中南美的馬雅印加遺跡等等,只惜假期不夠長。希望每年都真能出 去走走,一點一點完成我的夢想,用足跡刻畫世界版圖,用雙眼探賞大地風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0.250.14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