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9 東歐差旅記 保加利亞 1 (索非亞 Sofia) 圖文網誌版 http://blog.yam.com/mousie/article/23990167   擔任國際業務的工作 對許多人來說 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比別人更多機會接觸外國文化 與世界各國的客戶往來交流 看看外面的世界有什麼不一樣? 2009年春天乘保加利亞安控展 我第一次披掛出征 目的地便是所知甚少的東歐巴爾幹 懷著雄心壯志出發 誓言沒有拿到大單就不要回來!   東歐巴爾幹諸國在二十年前方走出蘇聯鐵幕 正值經濟大步邁進的階段 對外來投資、產品接受度都比較高 就是這樣的機會才得以一窺它面紗下的神秘面容。 很多朋友分不清保加利亞、玻利維亞、波士尼亞有什麼不同; 那就來一段地理小教室吧   巴爾幹半島是全歐陸種族、宗教最分歧的地方 二十世紀以來大大小小的衝突不斷 一百年前的一次世界大戰便是由此地點燃; 我這次的行程由地圖上 (http://blog.yam.com/mousie/article/23990167) 紅色的保加利亞出發 向北往淡藍色的羅馬尼亞 再向西至淺褐色的塞爾維亞。 在規劃保加利亞行程時就已經碰到相當惱人的問題 因為保加利亞文的字母用的是與俄文相似的西里爾字母 在我看來根本是外星文。 不要說唸不出任何一句話的發音 我連用手描都覺得在鬼畫符! 初來到保加利亞首都索菲亞 Sofia 發現英文不太通 路標沒有英文標示真是整死人了。 搭計程車時也要找人向司機翻譯目的地 讓我很有預感這段旅程會比想像中累人得多。 爾後有機會和客人提到西里爾字母的起源 才知道其實它是保加利亞人發明的 後來再流傳至各斯拉夫民族的國家 包括俄羅斯在內。   還沒踏出機場第一個考驗就來了。 我的兩個托運行李沒有乖乖跟上 被滯留在轉機的德國慕尼黑機場。 時值二月保加利亞戶外約10度低溫 我的冬衣西裝皮鞋通通都在行李箱裡 何況明天就要參展了 難不成我穿球鞋去見客戶? 在德航櫃台與機場服務台之間穿梭周旋 爭辯了半天 地勤人員用破破的英文說 「放心我們會盡快送來,到時候你再來機場領」 我火都快燒到髮根了;還要來機場領算哪門子服務!?   和許多機場、車站外一樣 埋伏在門口的計程車運將都不是好東西 專門敲詐外地人 還好我有事先探查行情 忝不知恥的司機開口就是五倍的價錢 有夠沒良心   來到索菲亞後直奔展覽會場 是位於市中心的「國家文化中心」 National Palace of Culture 簡稱NDK 但保文發音是「恩的咖」 不會唸的話司機壓根聽不懂該送你去哪 連用寫的都要學一下鬼畫符   NDK 是共產統治時代建造的綜合展覽館 承襲共產建築非得要大得誇張的精神 屹立將近30個年頭 至今仍是東南歐最大的多功能展覽館 但不只一個客人說 這裡實在不是很適合擺攤設展; 空間被切割得零散破碎 繞展場一圈得在樓梯間上上下下 哪一國的安控展是這樣搞的? 在客人的攤位上 架設好我老遠從台灣背來的立牌和海報 大功告成就等隔天客人上門了   入夜後的索菲亞街頭溫度已降至0度 家當被航空公司遺忘在慕尼黑的我 只能圍薄衣裳沿街搜尋鞋店 西服店 打點隔天必備的行頭 帶著第一天的晚餐大披薩一片終於回到旅館休息   叮咚一聲櫃台來敲門 俺的行李在我費心找到替代品後才出現在我面前 真是遠行者不得不面對的莫菲定律…   第一天晚上就寢後窗外便風雪大起 早上出門放眼望去已成了一片銀白色的世界 小朋友倒是玩得很快樂 到了第三天我的窗台已經積雪十公分了 固然是很新鮮的體驗 但乘風雪四處拜訪客人是很折磨人的 身上腳上碰到的雪 融化了以後衣服鞋子都濕了一半 就這樣濕濕冷冷過了一整個禮拜 直到週末終於來臨了。   出差時週末的利用往往是天人交戰。一整個禮拜疲於奔命 只有週末能真正好好睡個覺 但也只有週末有時間能夠出去闖蕩陌生的城市 展開屬於自己的小冒險 我總是奮力抵抗瞌睡蟲 選擇後者。   老天很給面子 賞給我一個大晴天 街上的大雪逐漸消融 但我還是把自己包得跟粽子一樣禦寒 比對旅館給的市區地圖 我大致描繪好自己的路線便興致勃勃出發了   索菲亞市的地標 Alexander Nevski Cathedral 是東正教拜占庭式的建築 由大大小小的圓頂構成 佔地相當廣大 氣勢不凡 Alexander Nevski Cathedral 和附近的俄羅斯教堂 超級比一比 風格完全不同 看過許多西歐的天主教教堂 再看看東歐東正教的教堂 內裡完全是兩樣情 天主教教堂看來比較注重採光 走進室內還有許多自然光從彩繪玻璃透入 東正教教堂則是一片漆黑 牆壁被祈福蠟燭燻得發亮 就和台灣香火鼎盛的廟宇一樣 聖像大半是篆刻在銅版上的浮雕 羅列在教堂東側的大牆上供人瞻仰   這座教堂在市民心中的地位 連在星巴克都看得見 保加利亞第一間星巴克開幕不到三個月而已 已成了年輕人鍾愛聚集的場合 而發行全世界的城市馬克杯 索菲亞選的正是 Alexander Nevski Cathedral 但我承認我很挑 不喜歡馬克杯的我選了一個保加利亞隨行杯給自己帶回家當紀念 下午的時間我搭了車到市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參觀 它位於索菲亞向南倚靠的 Vitosa (綠豆沙?) 山腳下 富藏文物寶藏 藉此機會學一學保加利亞的歷史淵源   保加利亞位於巴爾幹半島的東南緣 臨黑海 與羅馬尼亞 塞爾維亞 馬其頓 希臘及土耳其分別接壤 其中與土耳其的恩怨情仇大概講三天三夜都講不完 明白講就是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在此地曾經進行過長達500年不得民心的統治 直到十九世紀末的俄土戰爭結束才正式光復 讓保加利亞人對土耳其恨得牙癢癢 反過來對俄國人倒是友善許多   保加利亞歷經光復後的大小劫難 一場又一場的戰事 兩次巴爾幹戰役都有份 甚至還被周圍的四國「圍爐」過 一次世界大戰站錯邊國土被刮分 到了二次世界大戰又和納粹德國同盟 但也因為這個原因 保住了境內眾多猶太人口免於種族屠殺的悲劇 在二戰後保加利亞納入了蘇聯鐵幕 進入長達50年的共產統治時代     真是一部血淚交織的戰國史 簡直就像在看東歐版的三國演義一樣 如今的和平盛世能整張旗鼓重新振作 率先其他巴爾幹國家加入了歐盟 要佩服保加利亞人打不倒的韌性 人人都是硬漢! -- http://blog.yam.com/mousie 新疆留下的腳印 單車環島的點滴 從荷蘭到巴爾幹 與歐陸的緣份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80.79 detroit:轉錄至看板 EuropeTravel 11/18 0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