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09 東歐差旅記 塞爾維亞 圖文網誌版 歡迎來寒舍指教 <(_ _)> http://blog.yam.com/mousie/article/26093845   東歐幾個國家彼此的感情似乎不太好 相比鄰卻沒有任何直航班機可以搭 我從布加勒斯特得老遠飛到三倍遠的慕尼黑轉機 再折返回塞爾維亞的首都 Belgrade貝爾格勒 大半天耗在轉機上 很浪費時間但也無可奈何   貝爾格勒是昔日的南斯拉夫首府 近幾年有過幾次機會上國際新聞版面 但大多不是什麼好事…    我習慣搭飛機指定靠窗座位 期待運氣好 偶有有意外美景的收穫 今天的雲海像江流一般流注在山谷間 又像舖上白地毯的大道   提到貝爾格勒可能讓人覺得陌生 但提到塞爾維亞和科索伏獨立戰爭 可能就有許多畫面了… 走在街頭赫見一棟顯然是歷經烽火催殘過後的建築 裸露的鋼筋水泥嚴重銹蝕 但過了十年依然沒有被拆除 我想是刻意留下來的 提醒市民莫忘歷史教訓吧   十年前北約派軍轟炸塞爾維亞 美國人的導彈誤炸中國大使館造成外交對立 這些都發生在這個城市裡 算是歐陸近年來少數曾遭戰火洗禮的地方 而十年的時間還未必能夠撫平一個國家 甚或一個民族共同的傷痕     有人說 貝爾格勒能看的東西很多 沒必要流留在這些令人難過的場景週遭 所以我又拿著地圖開始瞎晃 來到一幢宏偉的大教堂前 這是聖薩瓦大教堂 Sveti Sava 與兩個禮拜前剛在保加利亞看過的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 可以車拼 規模不相上下 (http://blog.yam.com/mousie/article/23990167) 連設計都帶有相似的風格 都是白色的建築和綠色的大圓頂   但說到歷史 聖薩瓦大教堂就稍嫌遜色了些 因為兩者規畫興建的年代雖然都在十九世紀末 但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 已經完工屹立了近一百年 聖薩瓦教堂的興建則因為連年戰事致工程一再延宕 直到近十餘年終於完成了建築本體 內裡卻還是佈滿鷹架和模板 大概還要好些時日才能完成內裡的裝修  教堂側邊還有一個小一號的孿生兄弟教堂 一對寶 塞爾維亞20元硬幣上的就是聖薩瓦教堂     貝爾格勒在巴爾幹歷史上一直是個重要的戰略據點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發源於兩條大河川的匯流處 多瑙河與薩瓦河 而重要的戰略據點 一定要有堅固的堡壘保護 所以我的下一個目標就是貝爾格勒的「億載金城」Kalemegdan Citadel 薩瓦河(圖左) 與多瑙河(圖中) 匯流處   昔日的碉堡要塞 如今規畫成了比鄰市區的廣大綠地公園 家家戶戶趁著週末扶老攜幼出外踏青 一對對情人倚在欄杆邊 遙望多瑙河上的煙波浩渺 岸邊屹立著的銅像是貝爾格勒的守護者 The Victor   整個碉堡位處丘陵地上居高臨下 四處可見原本石牆遺留的斷壁殘垣 園區內還有一個軍事博物館 戶外陳列著壯觀的戰車、大砲等大型武器 這算是另類的宣揚國威嗎?   Kalemegdan 佔地廣大 要想認真繞一圈得費不少力氣 等到準備離開時太陽已經低垂在西方的天空了 目送它隱沒在多瑙河上空的雲層裡     跟隨離開 Kalemegdan的人潮 隨機走進了一條馬路 Knez Mihailova 發現這是類似於台北西門町的徒步區 馬路的兩旁都是小攤販 賣吃的喝的 飾品紀念品 賣畫的賣藝的應有盡有 而第一個吸引我目光的是個賣亮晶晶手工項鍊的大叔 親手一個一個捏出來的字母項鍊 整齊排列在桌面上 我也捧場向他買了兩個回來   徒步區的人潮洶湧 我想來來往往的應該大都是本地人 有幾次看到經過的老伯伯 上下打量我的眼神都像看到外星人一樣 讓人亂不自在 但畢竟這幾個國家都不算是亞洲人的旅遊首選 兩三個禮拜下來在巴爾幹還真的很少在街頭看到和我一樣黃皮膚的亞洲人   天色幾近全暗之際 發生了讓我嚇出一身冷汗的事情 我竟然手殘撥到自己的隱形眼鏡 滑落掉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 還有兩個禮拜才回台灣 我開始恐懼自己得當獨眼龍面對後半段的行程 趴在地上一手瞎摸 還要伸起另一手捍衛自己的「領空」 深怕我的隱形眼鏡葬身在陌生阿斗仔的腳底 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   就這樣埋頭摸蛤阿摸了十多分鐘 還算天無絕人之路 摸黑了十隻手指頭總算找回那薄薄一片 沒有存在感卻不能少的玻璃片 俗話說大難不死必有後福 也許老天會選在塞爾維亞賞我個大單彌補?   離家這段期間開始有些想念家鄉的味道 在旅館的推薦下我找到這間中國餐館解饞 門外大大的紅燈籠高掛 室內的裝潢造景又是竹子又是中國結 甚至還提有蘇軾念奴嬌的詞在牆上 滿滿的中國風; 結果迎門招待的是兩個穿唐裝剃平頭的老外「小二」 看到這個畫面我差一點忍不住笑出來 逼老外穿唐裝實在太詭異了… 我手指菜單 點了旁邊有塞文註解的酸辣湯和炒米粉 結果端出來的東西和我想像中的差很多 但在這種地方能找到中國菜就要偷笑了 還挑剔什麼!     乘拜訪客人之便 有幸短暫來到塞爾維亞的第二大城 Novi Sad諾威薩德 算是塞爾維亞的藝文及金融中心 還有個響亮的暱稱「塞爾維亞的雅典」 據說城市裡還算小有看頭 我在客人的招待下只象徵性一訪最著名的地標 Petrovaradin 要塞   這座巨大的石造要塞同樣比鄰多瑙河 居高臨下眺望河面和對岸的城區 西岸的建築群已經改建成露天咖啡廳 可惜天氣不佳 天空還飄著小雨 否則天氣好的時候景觀應該不錯   這座要塞每年夏天舉辦歐洲最熱鬧的搖滾音樂盛會之一 Exit Festival 就在山城四方搭建舞台四座 瘋狂搖滾四天不停歇 聽起來就像台灣的海洋音樂祭一樣 只是場景從海邊拉到古堡裡 史上最大轟趴!   行程的最後一天 客人開車從諾威薩德送我回貝爾格勒 長途的車程上除了公事外 我也趁機問了許多讓我疑惑許久的問題 算是打破沙鍋也要弄明白這段關於南斯拉夫紛紛擾擾的近代史 因為課本裡也從來沒有多著墨寫清楚過   客人深深一長嘆 似乎對近20年間所發生的種種感到無奈 活在這個世代見證自己的國家逐漸分崩離析 被國際社會制裁、孤立 是一件殘忍的事 我不難聽出他們對前南斯拉夫時代 甚至共產統治時代的眷戀 真要細敘來龍去脈大概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兩個小時車程就當作是綱要簡介 聽聽歷史故事   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說起 巴爾幹數個斯拉夫民族的統合 建立起以塞爾維亞為中心 強盛的南斯拉夫王國 它由六個自治共合國組成 包括斯洛維尼亞 克羅埃西亞 波士尼亞 塞爾維亞 蒙特內格羅 與馬其頓 演變到二戰後共產統治時代國勢達頂峰 人民生活富足 直到共產政權在東歐各國日漸瓦解後 失去了強權鞏固的力量 各共合國間開始為了自身利益起矛盾   激進的民族主義讓南斯拉夫境內紛爭四起 種種因素導致各國相繼出走 從最遠的斯洛維尼亞開始到最近的蒙特內格羅 或透過武裝革命 或和平公投宣佈脫離南斯拉夫邦聯 昔日富強的南斯拉夫日漸崩解   前塞爾維亞總統 惡名昭彰的米洛塞維其 在國家分裂的危難之際無力阻擋大趨勢 指揮政府軍對抗各共合國的「叛軍」時 同時搧動各地塞族群起抵抗 在南斯拉夫境內秘密支持「種族清洗」暴行 脅迫族群大規模遷徙 並涉入鄰國內戰血洗克羅埃西亞、波士尼亞   這般火上加油的動作 更進一步分化原本同在一個屋簷下的南斯拉夫人民 也因此米洛塞維其被冠以「巴爾幹屠夫」之名 下台後遭國際法庭逮捕 最後還來不及審判便於2004年客死在荷蘭海牙獄中     我想 巴爾幹被稱為歐洲火藥庫 近年這個國家和他的領導人擺脫不了責任 塞爾維亞因為米洛塞維其的激進手段而遭國際社會外交與經濟制裁 成了巴爾幹的孤兒 幣值隨國際地位一落千丈 經濟發展也走向停滯 但最糟的還在後頭… 近年連境內的自治省科索伏也吹起獨立號角 政府軍大舉出兵意圖平反 結果引來北約聯軍在塞爾維亞境內狂轟濫炸 走到這步田地頗有四面楚歌的味道 反倒讓人同情起此地的人民 無辜受牽連 家園被炸 爹不疼娘不愛的現在連出境到鄰國都還得辦牽證   十年了 重新面對巴爾幹的新局勢 塞爾維亞也算挺過了風霜寒冬 被炸的建築、橋樑 該修繕的也修得差不多了 但和鄰居們重修舊好 修補感情裂痕不知道還要幾個十年 四天停留後我終於要離開巴爾幹半島了 這段旅程的最後一站要飛越歐陸 來到西歐海權大國 也是安控產業最大的市場 英國 是一場硬仗 出差報告能否有成績交差就看它了… -- http://blog.yam.com/mousie 新疆留下的腳印 單車環島的點滴 從荷蘭到巴爾幹 與歐陸的緣份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77.184 ※ 編輯: detroit 來自: 118.168.77.184 (12/31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