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網誌圖文版】 http://voicee.pixnet.net/blog/post/22992032 在經過一段蜿蜒的山路(光豐公路)後 轉入縣道195 我們來到太巴塱部落 原本沒有計畫在這兒多做停留 汽車在窄小的道路間行進 突然一棟與附近房舍風格迥異的特殊建築閃過眼前 請Puba把車調過頭 轉進更狹窄的巷弄間 想一探那建築的究竟 這建築有著濃黃色的外牆 尖頂拱門 尖形牌樓 不規則的洗石子石柱上配著西班牙式瓦頂 二樓似乎還搭建了一個以茅草為頂的涼亭 門廊上有盞彩色壓克力拼貼吊燈 建築內部的藍色屋頂與黃色外牆形成強烈對比 屋頂與牆壁還裝飾著幾個造型鐵雕 很醒目不是嗎? 一樓似乎有些歐式風格 但是二樓的茅草屋頂 卻又帶著那麼點原住民風味 是已經關閉的民宿?餐廳? 還是居民活動中心? 回台北後 實在很好奇那到底是什麼樣的建築? 上Ptt花蓮版問了一下 版友回應是居民活動中心 請出估狗大神找到了答案 原來 這是太巴塱社區集會所 過去在豐年祭舉辦期間 會在百年莿桐樹旁搭建臨時集會所 民國70年代被改建成一般常見水泥建築的活動中心 2005年配合社區營造 將原本平凡的活動中心改建成目前有著高第風格的建築 在改建的過程中 部落裡的耆老發現這個集會所與阿美族傳統文化根本八竿子打不著 於是 停建與續建的爭議在部落裡逐漸擴大 甚至為此召開村民大會投票 結果年輕一輩獲得勝利 聚會所繼續興建 但條件是在屋頂上加蓋一座傳統的茅草聚會涼亭 聚會所內部則以太巴塱的圖騰來裝飾 於是眼前這個充滿著西班牙風情又混雜著阿美族原住民傳統的建築誕生了 如果它是民宿或餐廳 我會因為它的美麗而讚嘆 但是 它卻是太巴塱的集會所啊 不知怎地 我竟感到些許惆悵 ※批A屎 有去過摩爾花園或新社古堡莊園嗎? 是不是覺得這2個地方的建築風格與太巴塱集會所有些相似呢? 其實 這3個建築都是出自同一位設計師之手 【延伸閱讀】 自由電子報─聚會所洋味太重 族人看不慣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5/new/sep/5/today-fo8.htm 不把台灣原住民當人看的匪類 http://blog.kaishao.idv.tw/?p=1070 -- 小Pukii的異想世界 http://blog.pixnet.net/voice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6.50.111 ※ 編輯: voicee 來自: 218.166.50.111 (11/03 02:37) ※ 編輯: voicee 來自: 218.166.50.111 (11/03 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