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還是圖文版好: http://www.wretch.cc/blog/dcyfrog/10719644 文字勉強可以版: 來到巴塞隆納,沒到這邊,等於沒來過一樣。這裡究竟是………?那,究~~~竟為啥又 心碎了呢? 乍到西班牙、巴塞隆納的第一天,首要行程當然是在這都市裡面最重點的景點--聖家堂 (Sagarada Familla),然後再繞到附近有百年歷史的聖保羅醫院。接下來到西班牙廣場 ,去看看寶拉拉民宿主人熱情邀約的、一年一度的中世紀市集。 巴塞隆納街頭 早上起床一大早(其實也不算早啦),今天的第一站離民宿大概約十五分鐘的走路時間, 所以就不搭地鐵啦,邊走邊看看這個初來乍到的城市風貌。出門之後,正納悶街上怎麼空 蕩蕩的。原來,這裡不是台灣了呀!歐洲和台灣不同的是,台灣是週日早上就會有人潮, 充分利用假日出遊,這裡則不然,人們都是利用假日休息到夠,才會出門。當然,某些是 因為在週六夜晚就狂歡到了極點,也因此隔天是理所當然的爬不起來。說到著,已經很久 沒這樣熬夜了,除了工作之外。 快接近目的地的一個街角,樹上傳來陣陣鳥鳴聲。正準備抬頭瞧著仔細時,就瞥見了眼前 的三隻綠色鸚鵡。如果我對鳥的認識沒有錯誤的話,這是貨真價實的和尚鸚鵡哩(點我看 圖)!地上的麵包屑應該是附近的店家給的。不只地上這三隻,枝頭上大大小小少說也有 十數隻,全都是豐腴到不行的。喔喔~看得我好想擄一對回家。 聖家堂(Sagrada Familla) 又繞過一個街角,從眼前的樹縫裡,已經可以看見在這裡的第一個行程點--聖家堂( Sagrada Familla)了。遠遠看,就覺得這很不像一般的建築。這個地方,正是高第四大 名作中,最偉大,但也唯一到現在尚未完成的作品。他構思了這個地方,「聖家堂」顧名 思義,主要是用來讚揚基督的。根據高第的構想,總共會有十八座高塔:十二座在外圍, 象徵十二使徒;四座在內圈,象徵四位傳道者;中間會有兩根,分別是聖母瑪麗亞,以及 耶穌。十二座外圍的高塔,依照原設計,應該是每四座為一面,共有三面,分別代表著耶 穌的誕生、復活、以及榮光。可惜的是,在完成了誕生立面之後,高第便在一場交通意外 中不幸喪生。因此,之後的復活立面乃由他人接手,而榮光立面,至今尚未動工。 復活立面(目前入口) 聖家堂目前的入口處設置在復活立面。這個立面不是完全的出自高第手筆,是由後來接手 的建築師參照他原本的設計建造而成,也因此和高第獨力完成的誕生立面相比,少了那麼 一點「高第的味道」。復活立面主要以耶穌的受難與死亡為主題,因此門面上的雕刻,都 露出愁苦、悲傷的神情。雖然不是出自高第本人的手筆,但是上面人物的表情,依然是能 讓在場的人動容。 高第當初先由誕生立面開始著手的原因是,復活立面的景象會讓人對這個教堂卻步。今天 這樣看來,他的想法的確受到了驗證。 大門 這個立面入口處的大門,是兩扇對開厚實的鐵門。鐵門上頭密密麻麻刻上了文字。仔細看 ,幾乎都是有名聖徒的大名,而遇到耶穌(Jesus)的時候,會特別浮凸出來,並用金色 塗漆,特別顯目。 大廳 聖家堂內部幾乎大半都還在施工中。不過這一面彩繪玻璃的完成度倒是不錯。隔壁用工事 鐵圍欄隔起來的地方,似乎有喃喃的聲音。原來,另一邊就是禮拜堂。 大廳內部的柱子,都是這樣在接近上面約五分之一之處分岔出去,有點像是在路上隨處可 見的,樹幹的分支。原來,高第是司法自然,來創造這樣令人嘖嘖稱奇的建築。在這裡, 每一個小細節都可以嗅到自然的味道。高第的設計理念裡,這棟教堂,基本上就是一個大 森林。他在每一個細節上,都沒忘記用上自然的元素,連在建築的設計以及原理,都是在 自然中找尋,像是支撐教堂的內部立柱就是一例,更不用說到處都有的動物雕像以及花草 紋路。。當場,我有了個很失禮的想法:或許,他是個有很嚴重視幻覺的人,也因此在他 手下誕生的東西,或多或少都會被影響。或許,他的視幻覺帶著豐富的自然色彩,也因此 ,在他的設計裡面,在後人的眼光看來,就全部都是這樣的調調。 為了讓來這裡的遊客更能夠瞭解、貼近高第的設計理念,在聖家堂裡特別有個空間,規劃 了「高第與自然」小展覽,把高第在聖家堂裡面用到的諸多元素,一一地和自然界的事物 做對照。展覽室裡,還擺出了讓人動手摸摸看的縮小比例的實物。 誕生立面 離開了展覽室,會來到位於東面的,也是最先完成的「誕生」立面。相較於復活立面,這 四座高塔下的雕刻,就讓人覺得喜樂許多。除了人物之外,連動物的神情都會讓人感覺有 在竊喜的模樣。在這立面的每一吋,即使是沒有雕刻的地方,也會有類似花草的紋路在上 面,充分的展現了高第所謂的和自然共生的理念。 高塔 在兩面已經建好的八座高塔,都有電梯可以上到約塔三分之一高的位置,每人要價2.5歐 元。即使是塔頂的設計,高第依然沒放過這個小細節,全是由植物所構成的。 從塔上往下看,有點像傲視凡塵,下面的一舉一動,不管是悠閒或是匆忙,似乎都無關於 我。從這個觀點,左手那條馬路就是著名的高第大道(Avenue de Gaudi)。高第大道上 ,一整條都是陽傘雅座,人們在其中談笑著、吃喝著。等等要去的聖保羅醫院( Hospital de Sant Pau)就是在這條大道的盡頭。 地下展覽室 聖家堂的地下室裡,擺放了高第生前構思聖家堂的草圖以及模型。這裡就比較詳細的介紹 了每一個細部的地方,以及高第在建造這裡用到的一些建築力學。上圖就是聖家堂在幾十 年後完全建成的模樣。即使是在建造中的今天,這個地方給人的的雄偉和驚豔就已經是非 比尋常,更不用說落成的那天。 希望在我有生之年能再次造訪,聖家堂落成之後。 聖家堂(Sagarada Familla)小資訊: 交通:地鐵L2,L5號在Sagrada Familia站下車 門票:€10(成人),語音導覽 €2,電梯 €2.5 參考網址:http://www.sagradafamilia.org/ 高第大道(Avenue de Gaudi)與 聖保羅醫院(Hospital de Sant Pau) 離開聖家堂之後,經由高第大道前往下一個目的地。在高第大道上,有不少的店家。適逢 中午休息時間,陽傘雅座上都是人群。在西班牙的第一餐,也在這裡解決了。說實話,當 時還真買不下手呢,因為物價和台灣的差距,有兩三倍之多。也就是說,花了將近三百元 台幣,才換來一頓兩片披薩、一盒沙拉、以及一罐雪碧。相對於離開西班牙前的「揮霍」 ,第一餐感覺有那麼點痛。 從高第大道往回看,整個聖家堂躍然眼前。也難怪這裡是這樣的高朋滿座。在大道盡頭, 就是我們的目的地:很不像醫院的聖保羅醫院。 如果不是按圖索驥,可能從來不會有過這座古典高雅、貌似大學校園的建築會是醫院。週 日的午後,在藍天的襯托下,更有一股中世紀的味道。旅遊書上寫著,這座醫院剛開始建 造於十五世紀,幾百年來有過幾次大大小小的改建,終而成今日的模樣。也因為歷史悠久 ,成為了聯合國指定的世界遺產之一。 走入大門,過了中庭之後,眼前看到的,根本就是大學校園嘛!放眼望去,近視古色古香 的建築,加上藍天、綠地還有和煦的陽光、輕撫的微風,很容易就把人的思緒弄成一篇空 白。在巴塞隆納,生病住院會因為這樣的一個醫院,或許就變得奢侈了起來。 聖保羅醫院(Hospital de Sant Pau)小資訊: 交通:地鐵L5號在Hospital de Sant Pau站下車 門票:不健康的身體(如果想長住的話) 參考網址:http://www.santpau.es 中世紀市集 @ 西班牙廣場 在民宿主人寶拉拉的推薦下,在結束聖保羅醫院之後,我們來到西班牙廣場看看一年一度 的中世紀市集。本來今天行程下午是拉到逵爾公園,但是在考量時間以及我們的龜速之後 ,決定擇日在去。來到了中世紀市集,只見大馬路上搭了一長排的帳棚,裡面的人都刻意 穿著中世紀的服裝。但是販賣的東西,就不見得是中世紀的就是了。 除了攤販之外,還有一些表演,像是遊街的吟唱詩人、肚皮舞競賽、特技表演還有些街頭 藝人也來湊熱鬧,整個很歡樂。在這同時,有誰會知道悲劇正在幕後準備悄悄上演呢? 加泰隆尼亞美術館(舊皇宮) 在西班牙廣場旁,徒步可以走到舊皇宮,現今為加泰隆尼亞美術館。入夜之後,這裡就會 用燈光營造出金碧輝煌的氣氛,加上往外放射打出的十二道光芒。據說每逢週末晚上會有 水舞表演,只是當晚等了一個小時,沒看到任何一小滴水冒出……。 呱的悲劇 等了一小時之後,決定打道回府,體恤一下走了一整天的雙腿。或許是剛到這裡的興奮心 情,又或許是一整天的疲憊,更有可能是自己的疏忽,在這裡的地鐵站,上演了一齣,異 國離別劇。 我和我的單眼愛機,在今晚分離。 當到達了地鐵站的入口閘門,突然有個上年紀的婦女插隊到我前面。不知道是不是機器的 問題,她的地鐵票屢次被退回。等了一陣子之後,我決定換到閘門。就當我到隔壁閘門時 ,那位婦女,竟然也跟著過來。當時就覺得隱約有問題,但當下也沒想太多,馬上就到另 一道閘門。在我把票遞入機器後,另一個中年男子拿著他的票根,操著我聽不懂的語言, 對我嘰呱嘰呱說著話。正想搞清楚他的目的時,他手一揮,叫我趕快進去。正好,我也不 想處在這詭異的情況,想也沒多想就過去了。 然後,在我通過閘口之後,習慣性的用手去撥相機背包之時,背包之輕,立即讓我錯愕了 一下。 相。機。不。見。了!? 當時早就已經過閘門的友人,也發現我的不對勁,過來看究竟怎回事。在我跟他說明相機 不見了,狀況外的他還問了我,「你有放進背包嗎?」 等到我回神想追回去,卻找不到出去的路。曾經試圖扳開閘門,這是一定失敗的,更不用 說企圖在閘門口開始時衝過去這種舉動了。直到後來,有位好心路人指示我們出口。只是 當我們出去,該追誰、往哪追在當時都已經太晚。 回想當時,幾乎可以很確定,上年紀婦女、中年男子和在我身後的人,是同一夥的。當天 狂照的好興致,以及滿足,還有這一整天的照片,通通在這短短一分鐘內,消失殆盡。不 可避免的,連帶影響到了第二天的心情。 幸好有隨身攜帶一大一小一照相手機的習慣,就算失去了大的,也還有待命的。因此之後 的旅程,不會讓我的右手食指太過於寂寞。而可以想見的是,在之後的路途,對於劫後餘 生的小相機,保護之周到了。 所以今天這裡用到的圖片,全是友人全力贊助。挑選了在「遺失」那台相機裡有著相似角 度的相片,放在這裡。 大大的一鞠躬吶! -- 這一天擺到最後才寫,也是因為這麼一段。同時,這一天也是寫了最久的一天。終於,完 成了這十天。不過,還沒結束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185.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