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圖很多網誌版: http://www.wretch.cc/blog/mia1022tw/23230153 其實我們並沒有那麼愛走路。 我和Q可說幾乎用雙腳踏遍了Barcelona市區, 最初的想法只是為了省些交通費,並不是有什麼多偉大的旅行目標, 沒想到走著走著,邊自我安慰邊互相激勵,居然也讓我們練出好腳力來。 Amber雖然搬離了Hostel,但依舊保有聯絡, 昨天早已來電約好今天一起晃晃, 來西班牙一定不能錯過的幾個建築, 就由主修藝術的Amber帶我們來趟文藝之旅吧。 約好在加泰隆尼亞音樂廳外頭碰面, 由於我們迷路的個性,整整晚了半個小時才到達, 還好外國朋友們,一個比一個晚到,稍稍減輕了我們的罪惡感, 大家一起遲到,一起不好意思,有了個美麗的開始。 剛好碰到小朋友戶外教學課程的樣子, 一群群小小毛頭就著麼盤據在音樂廳外廣場的各個角落, 話說我覺得小朋友最可愛的時候就是這個年紀拉, 雖然很吵,但也很好控制,講什麼都會認真的聽。 音樂廳裡裝飾的富麗堂皇, Amber也講解了他的建築特色與概念,時間已久大致上的內容記不清了, 建築外表一面古典一面現代化,錯置於兩種時空。 這天人潮超多,不僅僅有小朋友的戶外教學活動,觀光客更是少不了, 但最內部似乎沒有開放,大家都在屋內玄關處晃了一圈就出來了, 平常的話好像可以買票入內。 西班牙有個畢卡索美術館,念藝術的Amber一定不會錯過這裡, 很有信心的帶我們前進,遠遠地就看到排隊的人潮。 隱身於小巷弄間的美術館,真是有夠神秘, 沒有諾大顯眼的招牌,只看得到小小的門牌, 如果沒有人帶我跟Q的話,一定會三過館門而不入的。 畢卡索美術館內是禁止照相的, 入內需先到服務處將身上的包包繳械寄放才行, 當然貴重物品可以隨身攜帶沒問題低。 我自認完全沒有藝術細胞, 自小學美術到大學文概都是60分起跳的事實下, 實在沒有辦法分辨出所謂的畫風筆觸與感受,常常用喜歡與不喜歡來分辨。 我看不懂畢卡索,以前總是覺得這些畫派只是後世想像力豐富的歸類, 但硬著頭皮進去,才發現畢卡索也有親民和天才的一面。 看完了畢卡索,預計今天離開西班牙的小德得趕回旅館了, 難得合照的我們索性在美術館的玄關請路人幫忙拍照。 只能說我的相機真的是會認主人,合照兩張照片都糊成一團, 證明了他對我的忠心。 難得的合照 與Amber分開一段時間, 午餐就隨意找了家餐廳小聚一下, 大部分的歐洲人喜歡露天的寬廣,很明顯地人潮滿滿,我們只好往餐館裡頭坐。 這家餐點我覺得還好,沒有特別喜歡,所以除了照片外已不太有印象, 倒是對氣泡水感到有趣, 喝起還有可樂的氣泡口感,卻又沒有可樂的味道,應該是夏天解渴的好物吧。 相對於畢卡索美術館的低調,位於孟特惠克山上的CEAC可開闊多了。 佔地頗廣的CEAC外表新穎,連管理室都很有規劃,售票處旁還有置物櫃可寄物。 館裡除收藏有米羅畫作外,還有一些新創的雕塑作品與裝置藝術,意境我當然是不懂得拉。 比較不一樣的是有間小小的地下室,正展出日本風的攝影作品, 文宣上的介紹都是我看不懂得豆芽菜,整體展覽以攝影作品為大宗, 影像的內容就有點像在介紹日本Cosplay文化的感覺, 說不定也不是,一切都是我自己憑空想像拉。 就當我們走到出口要拿置物櫃裡的包包時,一個熟悉的人影晃過我們眼前, "咦??那不是Michiko嗎??" "真的是耶!" "Michiko!Michiko!"我們馬上跑過去認人。 Amber被我們搞的糊塗,後來才跟他解釋 "Michiko和我們在巴黎AIJ認識,是我們的一日室友喔。" Amber本身就是很愛交朋友的人,隨即很熱絡的打招呼介紹, 我們問了Michiko一堆問題,再看他跟Amber雞同鴨講也聊的很開心。 因Amber還要趕回親戚家且Michiko還要進館看米羅,我們就在此道別了, 沒想到在AIJ說過的話一語成讖,我們居然在Barcelona與Michiko再次相遇了。 孟特惠克山在Barcelona的東南邊, 據說也可以搭纜車上山,這樣可以俯瞰整個貝爾港灣, 我們搭的是捷運,從站出來後,走沒幾步路就是CEAC,再向前走,就是孟特惠克公園。 1992年承辦奧運的Barcelona,也是首度將棒球項目列為奧運正式比賽項目之地, 我生平第一次瘋奧運賽事,就是Barcelona奧運會, 當時中華隊拿下史上第一面奧運棒球銀牌,當時真是讓人感動萬分。 這個奧林匹克運動場也在山上,但又是一個沒開放參觀,不得其門而入阿。 倒是山上的公園,時間正值春初, 花開的正漂亮,草皮也整理的很乾淨, 公園旁的板凳,讓人可以坐下來靜靜的望向山下,俯瞰望欣賞市區美景。 傍晚,漫步到孟特惠克國家宮殿, 到達時時間還太早,太陽依舊斜掛天上。 宮殿前方則是諾大的魔幻噴泉, 每星期四~六會有水舞表演,據說時間是從晚上9點開始。 從孟特惠克國家宮殿前望下看,絢麗的水舞秀吸引了眾遊客的目光, 遠遠看都覺得很壯觀,若可以坐纜車觀賞應更是不同的感覺吧。 ※ 編輯: canot 來自: 123.193.22.235 (12/08 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