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無音樂好讀圖文網誌版:http://www.wretch.cc/blog/fayee0829/10131646 經過了一個超忙碌的6月,我終於有時間再來整理我的遊記了! 不過這段時間也一直在想我到底該先寫哪邊咧? 沖繩、布拉格、倫敦、甚至是剛剛去的香港都好想寫! 後來決定禀持先進先出的原則,要來寫的是高地之都巴塞隆納! 如果說貝尼尼是羅馬的代表人物,那巴塞隆納的代表人物就非高地莫屬了。 巴塞隆納即具盛名的許多景點都是出自於高地之手, 其中最最著名的、花了高地幾乎一輩子的時間都還沒有完成的, 就是西班牙國寶-聖家堂。 這麼重要的景點,我跟S當然是第一天就衝去了, 而且因為是旅行的第一天,所以還很勤勞的起了個大早(跟很多人比雖然未必是真的早......), 就前往聖家堂排隊等候入場。 跟排隊的人潮照一張 我們到的時間應該是上午十點左右,大約排了不到半個小時就進去了,其實蠻快的。 我覺得聖家堂是一個本人比照片好看很多的建築物, 從照片上真的看不出他的氣勢與壯闊。 聖家堂相對於其他歐洲古蹟教堂而言,算是相當年輕的。 西元1882年開始動工,首任建築師在隔年就辭去這個職位, 接下來就由當時相當年輕、且沒沒無聞的高地接下這個工作。 首任建築師原本對聖家堂的設計不過是一個平凡的教堂, 但是隨著高地一邊建造時,一邊加深自己對於聖經的理解, 聖家堂的設計就變得越來越複雜,也越來越有寓意。 光在門口我們就照了好久,這張後面是戰士們。 這裡則有擁吻的戀人(應該是吧?) 青銅門上鑄有許多聖經人物的名字 根據高地的構想,聖家堂主要『誕生之門』、『受難之門』與『榮光之門』三扇大門, 每一扇大門都由四座高塔組成,在加上象徵耶穌與聖母瑪利亞的高塔,一共有18座高塔。 因為教堂用石雕刻出許多聖經裡的場景,又被稱作為『石頭雕塑出來的聖經』。 高地在生前僅僅完成誕生之門而已,其後都是後代繼續依照他的設計建造而成, 據說要等到完工還要一兩百年,就可以知道高地的設計有多麼的壯闊。 高地在世時完成的誕生之門 誕生之門的側面,聖家堂真的很難用無廣角的相機照下全貌啊...... 除了門口的石雕以外,教堂裡的彩繪玻璃也是參觀的重點。 在總共18座高塔中,有兩座可以讓遊客登頂,南塔與北塔望出去的景色有點不同。 登頂都是坐電梯,8歐的票錢並沒有包含在12歐的門票中, 而且南塔北塔分開收費,也要分開排隊, 如果時間旅費不足的人可以考慮上一個塔就好, 但是登頂是一定要的! 登頂囉!!(這張其實是下樓時候走樓梯拍的,表達一下登頂的意象) 塔上不只可以近看聖家堂,還可以俯瞰巴塞隆納市區。 我記得我們背後的應該是豐饒之塔(有錯請糾正) 下樓梯的過程中還有很多樓空的小陽台可以站出去欣賞風景, 可惜我跟S都有輕微的懼高症,所以表情看起來總是有點不自然。 因為懼高症,所以手怎麼樣都不肯離開圍牆, 從這個陽台看出去,還可以看到巴塞隆納的彩色街景! 也可以看到巴塞隆納著名的那顆蛋! 聖家堂處處可見還在興建的工程 除了參觀以外,我跟S在聖家堂下樓梯的過程中, 被身邊石造高塔迴旋梯的氛圍深深的影響, 我們愛上了一個叫做『被囚禁的公主』的遊戲, 什麼是『被囚禁的公主』的遊戲呢? 那就是-------- 像這樣,這樣, 還有這樣的照片! 我們拍了好多張,是不是很有『被囚禁的公主』的感覺! 在聖家堂的旁邊,有一個波浪型的小建築, 現在用作有時辦講座的場所, 裡面有當時高地的辦公桌, 聖家堂這個曠世劇作就是由這樣一筆一畫雕刻出來的! 除了聖家堂本體以外,聖家堂樓下還有聖家堂博物館, 內容豐富,主要都是關於聖家堂的建造過程的資料, 也有關於聖家堂力學的解說,跟當時工程師建築師工作的場景等等, 還蠻值得一看的,只是我們聖家堂本體已經逛太久, 博物館部分就沒有仔細聆聽導覽了。 博物館中還有一個模型的小聖家堂。 我覺得我們對著鏡子這張照的很好! 唉,我只能說,遊記真的不能拖太久才寫, 當時花錢租的語音導覽裡面解釋的都忘的差不多了, 不過當時因為旅遊輕鬆的心情、看到高地建築的感動是一點都沒有減少喔! 這也是我喜歡藉由整理遊記,重溫當時旅行的快樂心情的原因。 (當然有很大一部分是之前沒時間整理.......) 最後就讓我說一句, 『Gaudi, Good job!!!!』 -- FAY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7.19.93.16 ※ 編輯: fayehsu 來自: 219.84.1.108 (07/02 17:03)
DaKeHao:寫的真好! 感謝分享~ 07/02 1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