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英國行之一─康橋(劍橋) 圖文無音樂版:http://tw.myblog.yahoo.com/yp1029/article?mid=27&prev=29&next=12 英國,我最喜愛的地方之一,隔半年才作遊記,呈現我打混的一面。無論如何,還是想跟 大家分享曾去過的這個絕美的地方,這篇先說劍橋,而這地方的美,早已有人給她最美的 註解…… 再別康橋 --徐志摩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我輕輕的招手, 作別西天的雲彩。 那河畔的金柳 是夕陽中的新娘 波光裡的豔影, 在我的心頭蕩漾。 軟泥上的青荇, 油油的在水底招搖; 在康河的柔波裡, 我甘心做一條水草。 那樹蔭下的一潭, 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間, 沉澱著彩虹似的夢。 尋夢?撐一支長篙, 向青草更青處漫溯, 滿載一船星輝, 在星輝斑斕裡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 悄悄是別離的笙簫; 夏蟲也為我沉默, 沉默是今晚的康橋!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來; 我揮一揮衣袖, 不帶走一片雲彩。 看過人間四月天的人,必然更能具現化劍橋的美,撐篙…在那月色下,與人的相戀… 就舉幾個景點來向大家介紹吧~(以下資料多引自wikipedia) 首先,是劍橋本身的歷史,傳說,劍橋大學成立於1209年,最早是一批為躲避毆鬥從 牛津大學逃出來的學者建立的。(所以2009年他們可在慶祝劍橋八百年喔~) 教宗格列高利 九世在1233年與劍橋「校長及大學學者」以保護的確認,進一步確認劍橋作為大學的地位 。(這和今日大學自由有關) 大學有31所學院,但這概念和台灣不同,各學院都是一個獨立的college教學機構, 享很大的自治權。如各學院可自行決定錄取學生,並對學生和教職人員的福利及教學安排 自主安排…等。 劍河上的數學橋(於王后學院) 傳說非常多,這裡舉一個:橋的設計(重量和角道數)非常精密,連一口釘也沒有用 上。一群學生看到橋後嘆為觀止,並想把橋拆下,以便了解橋的設計。但把橋拆下後,沒 辦法利用原本設計把橋重建。所以就利用釘把橋重建起來。 劍橋大學的學生參與多種業餘活動,划船(rowing)是最流行的體育運動,各學院間 常比賽,且劍橋大學每年4月份都會與牛津大學舉行划船比賽。 不過,當咱這些台灣遊客在把古老景點嘆為觀止時,當地人好像只對那閃亮亮LED蟋蟀 鐘有興趣…這…這算文化差異嗎? 劍橋書店,劍橋出版品幾乎都是非常有「學問」的書,遊客一般不會進去,不過我倒 是乘其他人去撐篙時溜進去了一下,果然令人深震於那學術氣。 這就是傳說中的那棵讓牛頓成為物理學巨人的那顆樹,原本生在牛頓的故鄉,由於 劍橋三一學院的超級名人牛頓的關係,便接枝到這三一學院前,也來那麼一棵蘋果樹。 這是教堂(對不起,敝人在下忘記名字了…),聽說它圓形的設計和十字軍東征,帶回 來的東方(伊斯蘭)文化有關。 "Bridge of Sighs"(嘆息橋) 名稱來由聽說是因該橋曾是連接學生宿舍和期末考場的必經之路,每到要參加考試時,學 生往往嘆息不止。義大利的威尼斯也有座「嘆息橋」,不過是連接法院和監獄間的通道, 可見劍橋學生的詼諧。 圖為國王學院外側那個胖胖色鬼亨利八世(伊莉莎白的老爸,娶了六個老婆的那個 )的雕像。 學院始建於1441年,由亨利六世建立,1448年計劃要造一座宏偉的庭院和禮拜堂(因 遊客進去要錢,所以敝人在下不知有多宏偉= =)。但後來玫瑰戰爭開始,亨利六世面臨財 政危機,工程至1508年亨利七世獲勝而繼續。而禮拜堂內部建造至1544年亨利八世時才完 工, 英國食物也不一定都是”fish & chips”,這是晚餐,麵包、雞肉、馬鈴薯… 先講到這裡,其於請恕待補… 圖文無音樂版:http://tw.myblog.yahoo.com/yp1029/article?mid=27&prev=29&next=12 -- 如果這世界沒有神 我們自己就是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25.22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