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建議觀看無音樂部落格圖文版:http://bit.ly/GM4ItY 前幾天在路上看到查理大橋的明信片,有兩種覺得特別好看, 一種是無人的查理大橋,一種是霧裡的查理大橋。 白天橋上總是滿溢著觀光客,要拍無人的大橋只能早點去了。 前一晚,利用飯店裡的網路,先用 Google map 查好前往查理大橋的路線, 那時還不知道,捷克的地鐵和公車大約早上 5 點、 5 點半就營運了, 我查了步行的路線,單程 2 公里多一點,約 35 分鐘。 查完地圖猶豫了一下,決定還是要去看看。 今天一早,還不到 5:30,天還沒亮,我就頂著零下的低溫出發了。 路上的行人極少,還遇到兩次醉漢,逼得我神經緊繃了一下又一下。 順利抵達時,整座橋上大概只有十個人吧,雖然沒有霧,但天色正好轉亮, 我看見有另外四人帶著腳架來取景,後來,我們五個人很有默契, 站成整齊的一橫排,彼此都不會被干擾。只有我沒有帶腳架。 我們沒有交談,他們各自忙著調整各項設定,調整角度,試拍。 大概是我相機的快門聲不同,右邊那位男子撇過頭來瞧了一下。 看著眼前的光景,我們都專注地捕捉自己想捕捉的畫面,然後, 幾乎在同一個時間拍完收工。 安靜地,看著即將甦醒的布拉格,輕聲道早安。 http://flic.kr/p/bqK2qm http://flic.kr/p/bDDWNg http://flic.kr/p/bqK2mb http://flic.kr/p/bDDWJz 高堡區 傳說這裡是捷克皇室第一個王權的所在地,亦即布拉格歷史的起點。 西斯拉夫部落的里布絲女大公嫁給農夫普謝米斯而後創立了普謝米斯立德王朝, 王朝延續了 400 年,在高堡公園裡就有一尊兩人的巨大雕像, 里布絲站著而普謝米斯坐著。 里布絲預言在伏爾塔瓦河畔的高處將建立一座城堡,於是派人前往勘查, 發現有人正在雕刻門檻,捷克語的門檻是 prah,這座城堡蓋好後就命名為 Praha, 這就是現今布拉格城名的由來。她更預言布拉格將成為一座不朽的繁華之都。 聖馬丁圓形教堂 仿羅馬式的教堂,建於 11 世紀末,於 1878 年重修。 http://flic.kr/p/bDENnZ 聖彼得聖保羅教堂 兩座尖塔是高堡區最搶眼的地標,我們到的時候正在做禮拜,無法入內參觀,很可惜。 http://flic.kr/p/bDEVz2 聖彼得聖保羅教堂旁的國家墓園(或高堡墓園)裡,有音樂家史麥塔納和德佛札克的墓, 畫家慕夏、劇作家恰佩克也葬在這裡。 我在一塊墓碑上瞥見 Neruda,想到智利詩人聶魯達(Pablo Neruda), 定睛一看是捷克詩人聶魯達(Jan Neruda)的墓。 查了才知道,這兩位聶魯達是有故事的, 智利詩人本名是 Neftali Ricardo Reyes Basoalto,原先 Pablo Neruda 是筆名, 便是源自捷克的聶魯達,後來智利詩人便正式改名(legal name)為 Pablo Neruda。 從高堡區俯瞰伏爾塔瓦河,遠眺布拉格。 http://flic.kr/p/bDFbUX 布拉格城堡 於 14 世紀完成現在的規模。首先穿過城堡大門,馬提亞斯門, 門上有 Ignaz Platzer 所做「打鬥的巨人」雕像的複製品。 城堡門口站著衛兵,但是眼睛會亂飄,衛兵交接的表演也不若忠烈祠精彩。 照片右下角的阿嬤是我們團員之一,身體硬朗、腳程飛快, 還會一點英語和日語,名符其實的 super 阿嬤! 聖維特大教堂 是捷克最大、最重要的教堂。今日哥德式教堂奠基於 1344 年,不斷擴建, 最終完工於 1929 年,將近 600 年的工程時間。 特地帶來的超廣角鏡頭也裝不下它的恢弘大氣,扼腕。 由於做禮拜的關係,沒辦法進去,看不到慕夏之窗, 也沒辦法從內部看到玫瑰花窗,殘念。 http://flic.kr/p/bDFCGa http://flic.kr/p/bqLGQA http://flic.kr/p/bqLGTb 聖維特大教堂對面,磚紅色的是聖喬治教堂,是布拉格保存最好的仿羅馬式教堂, 其後是聖喬治修道院的尖塔,這是波希米亞最早的女子修道院。 在玩具博物館的入口,發現了「包生男」的祕方,都被摸得亮晶晶了。 接著從樓梯走下城堡,結束上午的行程。 中餐是在船上吃,沿著伏爾塔瓦河行走,我們在甲板上,用另一種角度欣賞河岸風光。 在船等著過閘門時,Jazz 夫婦竟然認出隔壁條船上的台灣友人, 真的是太有緣,也太扯了。影片裡可以看到河上有很多白天鵝,還有其他的遊船。 http://flic.kr/p/bDGki6 http://flic.kr/p/bqMppq 下午是自由時間,我先走回布拉格城堡尋找黃金巷,需要另購門票, 但我發現好像沒有單獨賣黃金巷的門票,都是好幾個景點合在一起的套票, 我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竟然就這樣放棄了卡夫卡住過的 22 號藍色小屋。 史特拉郝夫修道院 一路上坡,終於抵達。門票 80 Kc ,拍照需要再付 50 Kc 。 但哲學之室和神學之室是不能進去的,只能站在門口拍。 這兩間圖書館實在令人驚艷,我把身上能拍照的東西全都拿出來拍了一輪。 http://flic.kr/p/bDHdta 神學之室,美麗的粉飾灰泥。 http://flic.kr/p/bqNawQ 哲學之室,建於 1782 年,頂棚濕壁畫是出自 Franz Anton Maulbertsch 之手。 我沒拍好,只能用拙劣的手法湊合一下。這裡(http://bit.ly/GLyOZy)有更多照片。 接著走到小區佩特辛公園的觀景塔,是仿法國艾菲爾鐵塔而建,但高度只有約 60 公尺。 走到這裡我的腳已經不聽使喚了,看見登塔的螺旋狀階梯, 我只能無奈地按下快門後,準備踏上回程。 http://flic.kr/p/bDHoie 後來遇到團友,一起到新城區的慕夏博物館,距離關門時間只剩 20 分鐘, 就不賣票給我們了,只能在旁邊的紀念品店逛逛。 晚上就坐地鐵回飯店,讓雙腳喘一口氣。 -- GREATNESS is not a function of circumstance. Greatness is largely a matter of CONSCIOUS CHOICE, and DISCIPLINE. - Jim Collins http://thinkerckd.blogspot.com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25.61 ※ 編輯: thinkerCKD 來自: 118.160.28.78 (03/28 1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