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trave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歐陸差旅暴走 土耳其 伊斯坦堡 圖文網誌 +養眼動畫 歡迎參觀 <(_ _)> http://blog.yam.com/mousie/article/37204357 土耳其。 你對這個國家 對這個民族的印象為何? 火槍兵?黏黏的冰淇淋?火辣的肚皮舞? 最不伊斯蘭的伊斯蘭國家 男人不忌酒 女人可以穿細肩帶上街.. 這回入境土耳其 來到伊斯坦堡 一心驗證這些刻板印象究竟對不對 在此之前 我對土耳其唯一的認知 通通來自東歐客人分享的歷史典故; 在西方基督教文明的眼中 它的角色是恆久的異教徒侵略者 巴爾幹東歐各國受它的支配殖民上百年 他們恨死伊斯蘭教徒了。 前情提要 - 歐陸差旅暴走 希臘 雅典 克里特島 http://blog.yam.com/mousie/article/36968208 <#1DeAK2PM>   但從宏觀一點的角度看 土耳其地跨歐亞大陸 正是西方白人世界與近東阿拉伯世界的文化匯流地 他們建立起的強盛帝國曾經能夠呼風又喚雨 既然能讓歐洲的強國也恨得牙癢癢 相信一個國家與民族能興盛必有其可敬之處     如果有認識土耳其文化的入門課程 我猜第一堂課一定要提到「茶」 土耳其人超愛喝紅茶 早也喝晚也喝 而且細節特別講究 馬虎不得 無論在大餐廳 小吃店 甚至路邊攤都找得到這種用小巧玻璃杯盛的熱紅茶 端上桌時會放在小碟子裡 旁邊擺一支小湯匙和兩顆方糖 像鬱金香形狀的杯子甚至還有名字 叫作 ince belli (腰瘦杯?)   客人對茶的堅持是這樣.. 用塑膠杯裝的?不喝! 放到冷的?不喝! 茶包?別傻了... 這裡連茶壺都挑剔 煮茶專用的壺是雙層的 下層煮開水 上層泡很濃很濃的茶 泡好後就可以依個人口味沖淡 再倒到小杯子裡 一杯正統土耳其紅茶就出爐囉~   客人帶我們去了露天的茶坊 邀集了三五好友 一人一杯茶話家常 雖然是茶坊 但點著幽暗的燈光 空氣裡瀰漫著水煙的氣味 帶有一點慵懶頹廢的小酒吧風 如果能再配上一點爵士樂就完美了!! 第一杯紅茶下肚後 我又點了這一杯清甜的蘋果茶 溫溫熱熱入喉 喝完這杯就好睡了!   招待客人喝茶是土耳其人的迎賓之道 不過既然這裡的伊斯蘭戒律似乎省略了酒的禁令 我想 小酌一杯也無傷大雅 城裡有一座古蹟高塔 Galata Tower 塔頂有餐廳和瞭望台   從這裡放眼望去 地平線上沿著 Golden Horn海灣 亮晶晶的清真寺 一間 兩間 三四五六七間數不完..   在這裡接受了客人的款待 品著紅酒看精彩的歌舞表演 除了飛刀雜技和民俗舞 壓軸的正是土耳其遠近馳名的肚皮舞秀!! 婀娜的舞者隨著音樂的節奏扭動身體 性感又惹火 搏得滿堂采   啊不過怎麼跟我合照的模樣就這麼殺氣騰騰 笑一個吧? 特別澄清 細肩帶裡夾的那一堆鈔票不干我的事 我只有付小費給照相小弟 15里拉...     伊斯坦堡位在一個絕妙的地理位置 市區由海峽和河岸切割成三個分區 拜訪客人時 搭著他們的車經過了海峽面上一座博斯普魯斯大橋   客人笑嘻嘻的說 你知道我們現在正從歐洲開往亞洲了嗎? 聽起來多神氣「我每天早上開車來亞洲上班 晚上再回歐洲的家睡覺」 生活在全世界僅有的 橫跨歐亞兩大陸的市區 這句話是伊斯坦堡人的專利哪   也正因為它獨特的戰略地位 無論是歐洲白人或土耳其人 世世代代都為了掌控它而互相征伐 五百多年前 還被稱作拜占庭、君士坦丁堡時它是東羅馬帝國的核心 而後土耳其人入主 又成了鄂圖曼帝國的首都 改了名被喚為伊斯坦堡 千年古都風華依舊在 即使卸下了首都重任一樣迷人   其實回歸工作上 伊斯坦堡的安控展成效並不出色 加上幾天下來睡眠不足 一不小心感冒發了燒 精神和體能狀態都跌到谷底 躺在床上療養了一天 禮拜天才撐著出門 到市區到處走走看看   搭著輕軌電車來到市區 一下車只見兩座超吸睛的巨大建築 一左一右氣勢不凡 它們分別是聖索菲亞大教堂 Hagia Sophia 及藍色清真寺 Sultan Ahmed Mosque (Blue Mosque) 雖然還被稱為「大教堂」 但Hagia Sophia 早在五百多年前 君士坦丁堡陷落時就失去了地位 原本身為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已經屹立了一千年 結果最後不是敗給天災或外在的破壞 而是被異教侵略者攻陷 改建成了最大的「清真寺」... 這招狠 可惜中世紀中國人的勢力沒有拓展到這裡 否則說不定有機會把它再改建成最大的土地公廟..   五百年後的二十世紀 土耳其人把Hagia Sophia 又改建成博物館 不再作宗教用途 但我強烈懷疑這個用意是為了收門票 賺大筆觀光客鈔票的手段..   經過近年的整修 重新開放的Hagia Sophia很逗趣地展現自己對兩個宗教的兼容並蓄 在挑高的大圓頂上 你看得到聖母 聖嬰與大天使加百列的畫像 也看得到用阿拉伯文撰寫的「阿拉」「穆罕默德」巨幅木牌 原本陳列祭祀聖壇的地方 換成了朝向聖地麥加的伊斯蘭壁龕   最後 看似沒什麼變化的大教堂外觀 前後左右共插了四支喚拜塔 這是..東西合璧的最高境界吧 混搭就是這麼來的   教堂裡的牆壁上有個「祈福洞」 使用說明是把大姆指插進去 手掌順勢轉一圈 小心不要扭到...     對面的藍色清真寺也很有看頭 它比Hagia Sophia 還多兩支喚拜塔 (六段功力比四段更高強!!) 是個還在「務正業」的清真寺 參觀不需要門票 但每到了禮拜時間就得清場 所有非穆斯林都要離開 結束後才能再進來   進來參觀的遊客雖然不少 但來到宗教清境之地 就像參觀教堂一樣 人再多也會保持低調的輕聲細語 免得打擾了真正來此尋求心靈平靜的人們     這畢竟還是我第一次拜訪伊斯蘭國家 難免有一點文化衝擊 第一次聽見喚拜時有一點嚇到 那是提醒教徒「禮拜時間到了」的方式 毫無預警地 超高分貝的吟唱聲 從喚拜塔上的特大號擴音器裡傳出來 有一點像法師念經或乩童起乩的聲音 再更奔放 音域拉到八度 加上一點哭腔 聽起來像是由一間清真寺為首「發聲」 而後四方的其他清真寺再群起響應 唱到最後就是四面八方被「歌聲」包圍   一次聽新鮮 兩次聽有點枯燥 聽第三次就想把耳樂摀起來了 但伊斯蘭國家一天要進行五次的喚拜 而且管你躲在車上 餐廳 旅館裡 一定聽得到 逃都逃不了.. 但換個角度想 伊斯蘭教徒的生活完全和宗教合而為一 全國上下在同一個時刻放下手邊的工作 同時進行膜拜 給人一種精神力無邊的感覺 無時無刻阿拉與你同在!!     天黑前拜訪了最後一個景點 位在海峽岸邊的Topkapi Palace Museum 它是前鄂圖曼帝國 蘇丹王的皇宮 就是土耳其的故宮博物院了   除了前朝留下來的宮殿建築 還有許多稀世珍寶 包括土耳其人擴張領土時掠奪來的戰利品 或是富宗教意義的聖物 當中包括了一顆86克拉的巨鑽 Spoonmaker's Diamond 還有鑲滿翡翠寶石的匕首 Topkapi Dagger   鎮館之寶當屬先知穆罕默德的腳印 牙齒和毛髮 還有摩西(開紅海)的木杖 施洗約翰(替耶穌受洗)的「手」骨     直到今天我才知道原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是同源 所以聖經裡出現的角色在伊斯蘭教裡同樣被奉為「先知」 但往後如何發展成對立的宗教思想 就不得而知了   天黑前在路邊攤買了羊肉沙威瑪捲 坐在公園裡的長凳上 享用離開土耳其前的最後一餐 然後前後左右就開始出現了毛茸茸的可愛夥伴 貓家眾兄弟姊妹出動.. 在伊斯坦堡沒有看見任何流浪狗 這是一座被貓咪軍團獨佔的城市 而且十分不怕生 直接趴在我的褲管上等待餵食..   夜幕低垂的伊斯坦堡 Hagia Sophia 和 Blue Mosque點了燈 一天下來原本陰陰雨雨的鳥天氣 到這時候天也開了   總是看見天晴心情也就跟著放晴 悠閒走在街道上吹著涼涼的晚風.. 這趟差旅行程還走不到一半呢 行李包一包又得準備往返北國了 毛衣圍巾reload! -- http://blog.yam.com/mousie 新疆留下的腳印 單車環島的點滴 從荷蘭到巴爾幹 與歐陸的緣份未完待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124.11 ※ 編輯: detroit 來自: 118.168.91.108 (04/17 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