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FITNESS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dancecarolQQ:纖維斷掉 還是真的在! 01/15 02:05
dancecarolQQ:應該是地瓜、饅頭都是澱粉類,可以當主食,所以取代 01/15 02:07
hougzou:或許應該先理解纖維素和膳食纖維的差異... 01/15 12:22
Melda:可能是因為有些饅頭製作過程會加酥油類的關係 01/16 14:35
mackulkov:纖維跟纖維素不一樣吧!? 纖維素是大分子 打碎並不影響啊 01/17 08:38
天然的有沒有比較好 或纖維植跟精緻過程的關係 其實很早以前 就有因為次世代輾米機(1840)引起的疾病 叫做腳氣病 那是因為去除米糠的輾除過程中 把硫胺給除掉了 這是近代糧食供應系統史上 所導致的營養素攝取危機的重大事件 纖維素 有兩種 1.可溶性纖維: 人體沒辦法消化的可溶醣質 會延緩消化作用 (能量代謝的平緩功能 調節胰島素跟血糖水準) (另外不只是纖維素 其實天然的蛋白質也有很多作用 像是醇溶蛋白不溶於水 可形成黏性化合物) 降低膽固醇 供給共生菌(腸)能量 抑制害菌生長(腸健康) 2.不可溶纖維: 加速食物通過消化系統(還可以減少致癌物、有害分子的攝取量) 附代酚類之類的防禦性化合物(花青素) 而人工的製品 舉例像是高纖維糠片 像市售的早餐穀片 確實會因為研磨→壓製→膨脹 讓能量更容易被消化酶觸到 失去了延緩消化的優點 又例如米 磨米的時候確實會因為磨米 而造成纖維層有成千上萬的小孔 讓消化酶更容易接觸到 (不過有些技術 像是澱粉回凝硬化術 可以抵制消化酶 還可以讓大腸益菌有更多養份 這種先進的產品是有的 產品就像某些低gi人工穀片) 不過基本上我們吃飯不會只吃一種東西 多半都是有肉、菜 如果主食你覺得不夠好 纖維的問題還可以靠攝取蔬菜水果的補足 這樣就足以取得很好的平衡 但是 有另外一個例子 是加工比較好的例子 那就是1730年代 美國南方跟歐洲農村的鹼酸事件 那時候大量引進南美洲原生的玉米 可是他們卻不知道提取營養(必須以鹼性水處理) 結果就爆發了糙米病這種營養缺乏症 雖然說作為主食植物生命的近核心處細胞跟表層的細胞相比 澱粉往往較多 蛋白質基質(細胞蛋白、胞模原質、儲備蛋白)則較少 漸次遞減的現象可以說明凡是越經過輾壓研磨 營養程度越小 不過很多人有敏性腸病變這樣的吸收不良症 或是運動時的速效能量飲品 這時就可以說人造的產品比較好 而且一般去脂質的產品 貨架壽命相對長很多 並且能以較低廉的價格得到口味較好、耐保存的能量來源 另外人工食品其實有它特殊的道德考量 在1830年代 那時候新大陸開始了素食流行 john harvey kellogg(家樂氏)博士在plain facts for old and young的著作有寫到 「一個人若吃豬肉、油膩的派皮蛋糕,用香辛調味料... 那麼他要有純正的思想,簡直就是難如登天。」 而且當時的人相信機器處理過的穀片比較科學、衛生 (現在封面則是寫 有添加一堆減肥、維它命、礦物質) 最後他的產品很熱銷(看現在的規模就知道) 這符合一部份人的需要 天然的主食多半會因為人體的消化酶 難以處理一些這些未處理過的醣質跟黏蛋白 必須依賴後段腸道的益菌接力 而它們旺盛的代謝活動 會產生很多代謝的氣體 這項作用可以作為功能性的分類 需要少放屁的場合就要少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25.87 ※ 編輯: fukyou 來自: 61.230.123.3 (01/18 13:36)
whitestripe:那個 ㄧ個人若吃豬肉那段非常有趣XDDDDDDD 01/18 13:36
whitestripe:很妙的小故事 感謝分享 01/18 13:36
家樂氏是個英才呀...X塚製藥的老闆也是... 呃 不過現在的產品 吃得健康就好了
whitestripe:最後一段可以回答很多人的問題 動不動就說吃什麼常 01/18 13:37
whitestripe:放屁 即使加工過後也是會有殘餘 這是主因 01/18 13:38
whitestripe:放屁文很常在bb版看到印象中........... 01/18 13:38
※ 編輯: fukyou 來自: 61.230.123.3 (01/18 13:44)
reneeviolet:常在BB出現的是便秘文啦..... 01/18 14:14
reneeviolet:有沒有fitness版專業到嚇死人的八卦( ̄□ ̄|||)a 01/18 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