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現在大部分(包括科技部)都規定以最新版的IF為標準 其實我不懂規定這規矩的學者為什麼覺得以最新為標準是合理? 為什麼不能以發表當年為主? 畢竟投稿時,我們作者投稿的時候就是以當時的IF為參考準則來進行投稿 我認為就算以五年的IF來猜趨勢也不見得準, 像我們領域有新期刊(open access),從一開始後段(70-80%)五年爬到現在中前段(20-40%), 去看期刊早年的文章品質實在不怎樣,但被他們衝上來竟然可以說他有中前段品質, 這樣合理嗎?實在太僥倖了吧! 身為學科學的人玩賭運勢?到底是在玩甚麼,看不懂.... 但身為後輩者只能任他們訂規矩的人擺布....悲哀! ※ 引述《Ayers (Ayers吉他)》之銘言: : 這個問題好像有討論過 : 但感覺仍舊不是很清楚 : 不知道大家提升等的經驗 : 一般而言雜誌的IF是以哪一年為主呢? : 我看了台大醫學院的標準 : 似乎是以最新一年的資料為準 : 不知道大家所待的單位狀況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8.142.246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AfterPhD/M.1415344496.A.3F6.html
xcycl: 學科學的人看 IF 投稿真科學呀。 11/07 19:07
saltlake: 不會抗爭就只能悲哀地活 報紙讀者投書或者民代政見發表 11/07 19:28
saltlake: 會的時候公開發問或者打電話給民代 或者自己組團對抗 11/07 19:28
saltlake: 制定規則是權力的一種表現 而權力不會天上掉下 11/07 19:29
Narcissuss: 自己創辦鄉民期刊 然後自我引用拼IF 11/07 19:33
SkyMirage: 去年的諾獎得主謝克曼就真的自創了鄉民期刊XDD 11/12 1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