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decorum (Festina Lente)》之銘言: : 前五誡分明是對著曾志朗而來的,不過這老頭兒又要裝聾作啞了吧! 朱敬一院士的文章實在是篇發人深省的諫言。但是被「逢曾志朗必反」的網友decorum轉 貼,還補上一句:「前五誡分明是對著曾志朗而來的,不過這老頭兒又要裝聾作啞了吧! 」,頓時便失去了焦點、也失去了客觀論述的空間。 我不想介入網友decorum與曾志朗院士的個人恩怨,但是decorum(以及他一搭一唱的同夥 huanglove)藉著轉貼朱敬一院士的文章,夾帶自己的私人意圖、順便散播謠言並發洩情 緒(在批踢踢已經不止一次了),實在讓人不能苟同。讀者們如果有興趣,請查查網友 decorum和huanglove都在本版發表了哪些文章,即可略知一二。 回到正題。 朱敬一院士的確指出目前台灣學界的現況,從人文社會、數理工程與生命科學領域都很常 見。這種現況是好是壞,由於不同領域都有其獨特的研究環境和時空背景,因此,需不需 要朱敬一院士提供標準答案,或是標準作法,是見仁見智。只不過,朱敬一院士從經濟學 的角度看學界生態,指出「七十歲之後的學者應該如何」的「學者十誡」,由我生物醫學 工程背景的觀察,他的看法理想性高、但難免不切實際,有讓人覺得他是在趕搭「我們應 該把機會給年輕人」的社會風潮。 朱敬一院士的「學者十誡」,提到「特權」、「白手套」、「權力」、「資源」這些讓人 容易情緒憤慨的詞彙,但是很不幸的,通篇文章根本沒有提出任何實際證據。學術界裡誰 有特權?誰是白手套?誰有權力?誰又佔住了資源?沒有證據,就流於想像與空談。朱敬 一院士寫了「學者十誡」,他也許賺到了網友的掌聲和臉書的讚,但是很不幸的,我們的 學術環境根本不會改變。 為了補足朱敬一院士沒有提供的證據,我從網路上找到公開、可供查詢的客觀資料(附上 網址),包括台灣幾個具指標性的科學研究機構重要委員會的名單,這些委員會都符合朱 敬一院士文章中所定義的「特權」、「白手套」、「權力」、「資源」。 從提供的這些委員會名單,希望大家仔細思考十誡是否有道理、可行性如何。以及,如果 這就是台灣學界的現況,那我們應該如何改變因應、仍能持續向前邁進。沒有人知道答案 ,但開放討論比製造謠言,更能撥雲見日。(題外話,我不認為朱敬一院士的文章刻意在 點名曾志朗,曾志朗去年底剛滿七十歲,況且曾志朗似乎也沒有逾越朱敬一院士所說的這 幾誡,從底下的資料可以看到,曾志朗根本不在掌握大部分學術資源的研究學者名單裡頭 )。 底下的資料分別列出台灣指標性的科學研究機構重要委員會的名單,從台灣大學、中央研 究院以及國家衛生研究院,以及委員的基本資料和年紀(年紀大於朱敬一院士所提七十歲 標準,則以亮白色標記方便定義)。符合朱敬一院士所提的十誡內文中所指涉的對象,直 接列在相關十誡的內容下方。 資料如下: : ---- :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61/article/2374 : 學者十誡──對「學閥」現象的警惕與建議 : 2015/02/09 : 作者: 朱敬一 : 最近幾個月,幾位中央研究院院士多次被媒體點名批判為「學閥」。媒體所列事蹟包括 : 佔位、掌權、要錢等等,尤其是在當事人依法屆齡退休之後。我在此不想對個案做評論 : ,而要對「學閥」的產生與防制性規範,做一些建設性的釐清。 朱敬一院士中間文恕刪 : 以上講完了制度理論,接下來再做一些對自己將來退休之後的警惕。這些警惕能不能算 : 是給那些被批為學閥者的建議,那就強求不得了。 : 一、在心態上,要了解:任何形式的延長聘任都是特權(privilege),而不是權利 : (right)。特權是別人的恩給,一旦開口明示或暗示,就是羞恥。 : 三、做為公立學研機構的教研人員,到了70歲法定屆齢上限,就應該退休,不要再用任何 : 理由、以任何白手套經費、用任何特聘、約聘、特約碗糕的名義在公立單位繼續受聘。白 : 手套自己以為看起來一切合法,但是別人都知道是國王新衣,欲蓋彌彰。 我們先來看看朱敬一院士的母校,台灣最高學府的【台灣大學】,在最具指標性的台灣大 學電機資訊學院,有哪些學者擔任朱敬一院士所批判的運用「特聘、約聘、特約碗糕的名 義在公立單位繼續受聘」的特聘研究講座(http://is.gd/5s8NOB): 孔祥重院士 (71歲) 李文雄院士 (74歲) 姚期智院士 (70歲) 劉炯朗院士 (82歲) 蔡振水院士 (81歲) 李德財院士 (69歲) 莊炳湟院士 (65歲) 施 敏院士 (80歲) 胡正明院士 (69歲) 舒維都院士 (70歲) 張懋中院士 (64歲) 特聘講座成員平均年齡:75歲 特聘講座教授是台灣大學明訂的聘任範圍,各學院、各公立大學都有類似規定: 【國立臺灣大學特聘講座設置要點】 http://host.cc.ntu.edu.tw/sec/All_Law/5/5-76.html 如果你對電子資訊產、官、研有基本認識,會知道這些特聘講座學者都是學有專精的重量 級人才。這些學者是否如同朱敬一院一所言,是「特權」、「羞恥」,或是「白手套」、 「國王新衣,欲蓋彌彰」的一群人,可受大家公評。我只能說朱敬一院士的經濟學背景, 不太瞭解電機資訊領域需要怎樣的人才,而電機資訊卻是台灣學界在國際能見度較高的學 術領域。 : 二、70歲以上,不再擔任任何資源分配的委員會或審議會的委員。年輕人能人輩出,不 : 要用「幫年輕人忙」做藉口。他們不見得喜歡我們幫忙,而且多數情況是討厭我們干擾 : 。 : 五、屆齡退休之後,不再過問任何人事,尤其是自己的學生、部屬、合作者、故舊、門 : 派,一律皆應迴避。 讓我們觀察一下台灣最高研究單位【中央研究院】掌管「資源分配」與「人事聘任」的單 位現況: 中央研究院學術諮詢總會,是評估中央研究院各研究所與研究中心研究工作方針、成果及 未來發展;釐訂學術審查方法與程序,協助各研究所與研究中心辦理研究人員延聘及升等 審查事宜。並且負責審查「主題研究計畫」、「前瞻計畫」、「深耕計畫」、「延聘博士 後研究人員」、「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培育計畫」、「年輕學者研究著作獎」、「人 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性專書獎」等等國內研究經費與研究獎項 (資料來源:http://is.gd/xRmm5O)。 目前擔任學術諮詢總會的委員(資料來源:http://is.gd/xRmm5O): ◎人文社會科學組 (平均年齡:75.2歲) 歷史語言研究所:陶晉生院士 (83歲) 民族學研究所:黃光國教授 (70歲) 近代史研究所:張玉法院士 (80歲) 經濟研究所:蔡瑞胸院士 (65歲) 歐美研究所:羅昌發教授 (58歲) 法律學研究所:王澤鑑教授 (78歲) 社會學研究所:金耀基院士 (81歲) 中國文哲研究所:杜維明教授 (76歲) 台灣史研究所:杜正勝院士 (72歲) 語言學研究所:李壬癸院士 (80歲) 政治學研究所:胡佛院士 (84歲) ◎生命科學組 (平均年齡:71.8歲) 植物暨微生物學研究所:高德輝院士 (65歲) 細胞與個體生物學研究所:蔡明哲院士 (73歲) 生物化學研究所:羅浩院士 (79歲) 生學醫學科學研究所:陳定信院士 (73歲) 分子生物研究所:龔行健院士 (69歲,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 ◎數理科學組 (平均年齡:67.0歲) 數學研究所: Prof. Srinivasa Varadhan (75歲) 物理研究所:朱經武院士 (75歲) 化學研究所:任詠華教授 (52歲) 地球科學研究所:翁玉林院士 (70歲) 資訊科學研究所:莊炳湟院士 (65歲) 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雷干城院士 (67歲) 統計科學研究所:王永雄院士 (63歲) 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魯國鏞院士 (69歲) ◎研究中心 (平均年齡:74.8歲) 應用科學研究中心:陳仲瑄院士 (68歲) 資訊科技創新研究中心:劉兆漢院士 (77歲) 基因體研究中心:李遠川院士 (84歲) 農業生物科技研究中心:鄭永齊院士 (72歲)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麥朝成院士 (73歲) ◎院聘委員 (平均年齡:69.6歲) 王汎森院士 (58歲,中研院副院長) 、王瑜院士 (73歲,中研院副院長) 、 李羅權院士 (69歲)、伍焜玉院士 (75歲)周昌弘院士 (74歲)胡勝正院士 (76歲)、王德威院士 (62歲) ◎常務委員 (平均年齡:72.0歲) 朱經武院士 (75歲)、任詠華教授 (52歲)、莊炳湟院士 (65歲)、陳定信院士 (73歲)李遠川院士 (84歲)羅 浩院士 (79歲)、陶晉生院士 (83歲)、蔡瑞胸院士 (65歲)、 杜正勝院士 (72歲) 以上列出的公開資料,看到中研院研究所與研究中心的委員都是學有專精的研究人員,但 是年齡很大比例都超過七十歲,尤其朱敬一院士的人文社會領域,擔任資源分配的委員會 或審議會的委員,年齡偏高是不爭的事實(平均年齡75.2歲)。然而,人文社會領域有其領 域獨特性,因為人文內涵的醞釀和經驗知識的積累,需要時間年紀(文、史、哲學者尤其 重要)。 朱敬一院士把年齡作為唯一考量,在第二誡言明:「70歲以上,不再擔任任何資源分配的 委員會或審議會的委員…」,以及第五誡:「屆齡退休之後,不再過問任何人事…」,很 明顯的是藉機暗諷、批判上述這些在中研院年齡偏高的院士同仁,指責他們佔了分配資源 的委員會、又把持了人事審議任用。 : 六、屆齡退休之後,退出所有的指導委員會、管理委員會、評鑑委員會等「太上」組織 : ,給現在的晚輩領導人更大的空間。 : 七、如果有些職位沒有年齡限制,但是只要它與體制內的權力運作相關,就要避免。權 : 力就是權力,繞一圈體制外看似合法,但是外人都心知肚明,甚至有更為不堪的批評。 : 十、屆齡退休後既然連搶資源都不應該,當然就更不應該推薦班底去爭取政府或學校掌 : 握資源分配的位子,暗地揮舞自己的影響。一樣,這都是國王新衣。 讓我們看看朱敬一院士是否在指責台灣最高生物醫學研究單位【國家衛生研究院】擔任 指導委員會的委員們。 【國家衛生研究院】諮詢委員名單(資料來源:http://is.gd/mRrLGJ) 召集人 錢煦 (85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生物醫學工程研究院院長 委員 何潛 (82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加內基麥隆大學生物科學系教授 匹茲堡生物醫學研究核磁共振中心主任 委員 李文華 (66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及基因體中心特聘研究員 中國醫藥大學校長 委員 李國雄 (76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醫藥化學教授暨天然藥物實驗室主任 委員 吳成文 (78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國家衛生研究院名譽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 陽明大學特聘講座教授 委員 胡德偉 (79歲) 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公共衛生學院教授 委員 姚孟肇 (67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中央研究院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研究員 委員 莊明哲 (85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加州大學總校教授與聖地牙哥分校行為基因體研究所所長 委員 梁賡義 (65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國立陽明大學校長 委員 葉篤行 (62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德州大學安德森癌症中心心臟病學系教授及系主任 委員 潘玉華 (66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細胞生物發育學系及生物化學教授 中央研究院基因體中心特聘講座 委員 鄭永齊 (72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耶魯大學醫學院藥理學系教授 中藥全球化聯盟主席 委員 羅浩 (79歲) 中央研究院院士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藥理學系教授 指導委員會委員平均年齡:74歲 朱敬一院士的「學者十誡」顯然也是衝著生物醫學領域現況而來。然而,擔任國家衛生研 究院指導委員會的研究學者,卻都是這領域的一時之選。朱敬一院士認為這群「太上」組 織成員、「體制內的權力運作」、「搶資源」的七十歲研究人員,都應全面退出,「給現 在的晚輩領導人更大的空間」。真不知道生物醫學領域與泰斗、高齡八十五歲的召集人錢 煦院士,看到朱敬一院士「國王的新衣」的一番言論,心裡作何感想。 這些學者若如同朱敬一院士所言「屆齡退休之後,退出所有的指導委員會」,對台灣的學 術研究方向、國際能見度與研究教育訓練,長遠而言,究竟是好是壞? : 八、不用任何理由佔用任何體制內的資源,包括辦公室、宿舍、研究室、實驗室、 : 停車位、研究計畫共同主持、櫥櫃、電腦、圖書、手機等。所有體制內資源都是體制內 : 的人才能用,付不付費皆然。 讓我分別以三位不同研究領域的、七十歲以上的聲譽卓著的研究人員為例(並無不敬,僅 舉例說明)。他們目前皆為活躍的研究人員,也在科技部執行個人型/整合型的研究計畫 (資料來源:科技部計畫研究計畫查詢網站:http://is.gd/S1H1Hq): 電子工程學科 施 敏 (80歲) 國立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院士 計畫名稱:前瞻電阻式記憶體元件之新結構與新應用研究(1/2) 執行起迄:2014/08/01~2015/07/31 總核定金額:1,394,000元 生物醫學學科 陳定信 (73歲) 國立臺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肝炎研究中心 計畫名稱:以動物模式研究B型肝炎病毒之次病毒顆粒為新穎之病原相關分子模式以及對 應之細胞模式辨認受體(總計畫+子計畫一)(4/5) 執行起迄:2014/08/01~2015/07/31 總核定金額:4,000,000元 人文社會學科 李壬癸 (80歲)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中央研究院院士 計畫名稱:台灣南島語言的同源詞和借用詞 執行起迄:2014/08/01~2016/07/31 總核定金額:1,856,000元 這三位研究學者全部逾越了朱敬一院士第八條誡律:「佔用任何體制內的資源,包括 辦公室、宿舍、研究室、實驗室、停車位、研究計畫共同主持、櫥櫃、電腦、圖書等」。 然而荒謬的是,這些七十歲屆齡退休的研究學者仍可以申請、主持研究計畫、購買電腦、 使用網路與圖書資源,卻是朱敬一院士身為2012-2014年間的科技部部長(國科會主委) 時科技部審核通過的研究計畫案。朱敬一院士所撰寫的十誡所主張的道德感,與其掌權時 的所作所為,實在是自相矛盾。 : 九、屆齡退休後有極重大特殊性者(例如諾貝爾獎得主或其他等同榮譽)可以續聘,那 : 是極度例外,必須要在有正式法制規範的前提下始得為之。不符這些規範,就不應該 : 覬覦。 台灣只有一位學者領過諾貝爾獎。朱敬一院士是暗示(明示)李遠哲院士是「學閥」嗎? 【本文結論】 從本文提供的公開資料,再回頭看朱敬一院士的「學者十誡」,讓人不禁喟嘆:朱敬一院 士曾擔任過中研院副院長(2000-2003)、行政院政務委員(2011-2012年)與科技部部長( 2012-2014年)等高等研究機構與政府科研單位首長時,卻未能即時從體制內建立規章誡 律;在其有義務、有能力,進行大刀闊斧改變現況的時候,也未能「對”學閥”的產生與 防制性規範,做一些建設性的釐清」(學者十誡第一段語)。顯然,寫寫文章批判同僚、 當當名嘴評論時事,是容易得多、也容易贏得年輕人掌聲。但很不幸的,卻完全無助於 我們脫離資源分配不均的現況。 我認為,朱敬一院士的「學者十誡」,其實不是他對學界公平正義的真實發聲,而是恰好 成為他自己的一面照妖鏡,反映出他曾擔任研究學界領袖、肩負了我們的救贖期盼,到頭 來卻完全無所作為的學者通病。此外,作為一位經濟學專家,朱敬一院士在離開科技部後 ,藉著為文「學者十誡」將整個台灣學術界的問題通通推給七十歲以上屆齡退休的老年人 ,為自己贏得了掌聲和聲望,實在是穩賺不賠的投資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245.15.9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424685427.A.41C.html ※ 編輯: Samzeki (60.245.15.97), 02/23/2015 17:59:38 ※ 編輯: Samzeki (60.245.15.97), 02/23/2015 18:00:27
decorum: 少鬼扯淡!我反曾志朗,因為他是個沒學術倫理的學閥。 02/23 18:30
decorum: 上頭那個院士做過像曾志朗一般的事情?那個把老婆搞進自 02/23 18:31
decorum: 幾任教的科系念博士,然後一起發表她的博士論文? 02/23 18:32
decorum: 老婆翻爛的幾十本書,幾乎都有他推薦文背書?還有那個 02/23 18:33
decorum: 說不清的吳大猷科普獎?六篇論文的講座教授..... 02/23 18:33
decorum: 曾志朗至今龜縮不敢面對這些質疑,派個小鬼出來把別人的 02/23 18:35
decorum: 質疑波黑為對學術界meritocracy的全面否定,真不要臉! 02/23 18:36
decorum: 其他院士只要乾乾淨淨,誰會去追查這些事情? 02/23 18:38
decorum: 曾志朗就是搞了這莫多鳥事,所以才讓人無法忍受。 02/23 18:39
decorum: 上站12次,3篇文章,都是胡說八道的護曾保洪文,真難為你 02/23 18:40
decorum: 趕緊去領賞吧! 02/23 18:42
olaqe: 所以朱才沒當上科技部長啊 哈哈 這不是很明顯嗎? 02/23 19:44
starfury: 提出自己論述據理反駁,總比噓文作人身攻擊好... 02/23 20:12
blence: 推上面,請提出自己論述,或針對內容資料反駁 02/23 20:24
blence: 說別人胡說八道也請quote哪句哪段來反駁,這不難吧 02/23 20:26
tainanuser: 以電機領域比喻不恰當,這些都是重量級學者沒錯,但是 02/23 21:50
tainanuser: 因為領域內的變化極大,年紀太大的確會受限於生理因素 02/23 21:50
tainanuser: 而從電子產品這幾年變化就知道,年紀大要完全追上很難 02/23 21:52
tainanuser: 。不過他們的確具有卓越學位地位,擔任講座很夠格,但 02/23 21:54
tainanuser: 分配研究資源,是否具有前瞻性?年紀太大會是問題... 02/23 21:55
tainanuser: 認同s大所說,反駁提出論述比較妥當+1 02/23 22:01
jabari: 建議接受本投稿論文 02/23 22:13
Shilia: d大您一定是氣過頭了啦.. 真正的八卦是 PLoS ONE 那篇洪蘭 02/23 22:14
Shilia: 掛第五,第一作者是 Yawei Cheng. 02/23 22:15
Shilia: 欸對不起,回錯篇了 Orz 02/23 22:21
decorum: 曾志朗幹的鳥事已經說太多了 懶得再重複了 他的問題不在 02/23 22:22
decorum: 學術,而在心術不正,炮製出洪蘭這個可笑的講座及一切 02/23 22:24
decorum: 這人繼續掌權還會搞出多少事情?其他院士大教授有那麼離 02/23 22:25
decorum: 譜的嗎?歲數不是問題,心術才是! 02/23 22:26
adifdtd: 有整理給推! 02/23 23:32
expiate: 無論立場如何,有證據的說理我都會比較相信這人是有心在 02/24 00:19
expiate: 討論議題,且有助於對話。這點我覺得原po比朱好多了 02/24 00:20
wang7514: 其實領錢做事又做的比人家好當然沒話說 02/24 03:56
wang7514: 但就是太多站著位子不做事 整天爭權奪利的長輩 02/24 03:56
wang7514: 雖然有人就有江湖 但一直內耗影響的只有晚輩 02/24 03:57
lail: 大家都不覺得看到這些龍頭們的年紀後有點可怕嗎?是臺灣沒人 02/24 07:05
lail: 才可以接力嗎?還是就真的是有人退而不休? 02/24 07:05
saltlake: 如果相信媒體跟某些大老的言論 那就是我國年輕草莓多 02/24 08:58
vijay: 有不同聲音出來,只要論證充分,就值得鼓勵! 02/24 12:53
roron: 這些龍頭當年有他們的時代背景 那時大陸還很封閉 現在年輕 02/24 15:39
roron: 一輩的華人龍頭十個裡面大概九個都是對岸的 02/24 15:40
roron: 以目前的政治情勢,大概也不可能把中研院交棒給大陸人吧 02/24 15: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