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風評:人才危機與高教冰河期的複合式災難! 主筆室 2018-05-28 07:30 3199 人氣 近日各界熱議國內高中生申請赴海外就學人數暴增,單看數字其實尚不足懼,所憂者如此 趨勢未挽回,台灣可能出現人才外流危機與高教冰河期一起釀成的「複合式災難」。 根據報導,從北到南的幾個明星高中,申請海外就學的人數暴增,有的號稱是去年的3倍 、有的5倍,甚至還有10倍之多的學校,幾所高中校長形容寫推荐信「寫到手軟」。而能 夠申請赴海外就學的學生都屬學測成績較優秀者,從66級以上到滿級分都有。某高中滿級 分學生捨台大法律去申請北大,另一滿級分學生放棄台大決定念香港中文大學,因為港大 提供全額獎學金、還食宿全包。 雖然新聞熱鬧滾滾,數倍的成長確實很嚇人;但實際看人數,未必就那麼嚇人。例如台南 女中畢業生申請至中國就學人數是去年的10倍,但實際人數是2人變成20人;南一中是去 年6倍,人數是由過去的1-2人增為12人;建中要赴中國念書人數是過去3倍,人數近70人 。 從絕對人數看,今年這些明星高中申請赴以中國為主的海外就學人數,大概就是100-200 人左右,相較今年參加學測的近14萬學生,所占比例極低,幾近「不足掛齒」。 不過,有2件事必須注意,一個是高成長率帶來的「複利效果」,最後的結果會「嚇死人 」。申請到海外就學人數雖然還少,但今年出現以倍數計的高成長率,如果這是一個趨勢 ,3-5年就會成為拉垮台灣高教的「巨木」(而非稻草)─例如建中申請人數今年是去年 的3倍,未來不必增加200%,就算100%好了,今年70人、明年140人、後年280人,3年後就 是560人,等於接近一半的建中學生都要去海外就讀。 另外一個要注意的是:雖然尚未到「滿級分跑光光」的程度,但要申請赴海外就讀者,學 測成績幾乎就是所謂「頂標」(排名在前88%以上者)者才有資格一試,結果是台灣優秀 的學生都被磁吸到中國或海外其它國家。 台灣高教界一直有一種「高教冰河期─105年大限」的說法;過去20年盲目擴充高教容量 ,但台灣卻因少子化而讓每年出生人數一路下跌;民國71年以前,每年出生人口大致都能 維持在40萬以上,之後一路減,85、86年新生兒人數還有32萬多,87年則一口氣掉到27.1 萬人,接著就是幾乎都在「2字頭」─90年是26萬人,91年24萬、92年22萬、94年剩20萬 ;97年則是連2字頭都撐不住,新生兒只有19.8萬,99年甚至出現16.6萬人的新低點。 不必懷疑,當大專院校從數十所擴充到169所,但每年潛在就學人數從40多萬減到20萬, 會有許多學校根本招不到足夠的學生而倒閉退場,這就是所謂高教冰河期。 這個冰河期其實已經開始,全台大專校院8849個系所,去年有198個系所招生掛零,這2年 出現連所謂頂尖大學研究所招生都不足甚至掛零─台大人類系、社會系、清大社會系等博 士班去年招生都掛零。原本許多學校寄望多招陸生緩和窘境,但這條路顯然已無望,兩岸 關係僵局讓來台陸生人數開始呈兩位數的衰退,未來成長無望。現在再加上連國內頂標高 中生隱然出現的出走潮,台灣高教危矣! 與此同時,台灣同時也有人才流失危機,而且比高教危機更早出現也更嚴重,至少已近10 年。官方統計從2005到2015年,台灣赴海外就業人數增加一倍,而且出走的主體是青壯、 高教育水準者。台塑總裁王文淵就說過,過去一、兩年,單是華亞科就被中國挖走400名 員工;而這股人才被被挖角之風潮是方興未艾,而且擴散到各產業與高教領域。 2011年中研院就聯合社會各界發表「人才宣言」,呼籲政府與社會各界重視人才外流危機 。冉冉8年已過,這個危機非但未紓緩,反而是「於今為烈」,前景更是黯淡難測。 而人才危機加上高教冰河期,就很可能交織成一種「複合式災難」─優秀頂尖的產業、高 教人才逐一外流,讓台灣從產業到高教體系越來越難找到好的人才,生產力、吸引力下降 ,又讓更多學生、從業人員想外逃;而越來越多的優秀學生赴海外就學,讓台灣高教素質 下降、支撐更辛苦,也更難吸引到好人才加入,那數萬「流浪博士」、在台灣找不到發揮 的高等人力,也別無選擇的外流去也。 某個角度而言,最嚴重時可以讓台灣從高教到產業一起形成人才、腦袋、產業、高教一起 空洞化的「四大皆空」。如果不及早挽回、打斷可能發生的「反應鏈」,就可能形成螺旋 下降趨勢,最後變成難以遏止的惡性循環。 北京在今年228公布了「惠台31條」,雖然尚未能確定對岸龐大官僚體系的「執行能力與 落實程度」,但單從條文內涵看,確實有可能對台灣的學生、青年、高端專業技術人才、 甚至產業與企業,形成更強的磁吸效應。今年才公布尚未發酵,後續影響值得觀察更應關 切。 對岸提出惠台31條時,政府曾因應提出「保台8策略」,其內容空泛貧乏,難以寄望;不 過,行政院長賴清德對因應之道講了一段話倒是無誤:「台灣需要發展經濟、壯大台灣, 一併解決就學、就業、投資等問題,才能為台灣留住人才。」希望蔡政府能少講空話、別 把心力用在變造扭曲數據,而是能提得出有效政策說到作到,以免台灣碰上人才的複合式 災難。 http://www.storm.mg/article/441716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73.17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27506446.A.6B0.html
lysimach: 三年後一半建中生出國?在那之前兔子早就複利成長佔領地 05/28 20:48
lysimach: 表了吧 05/28 20:48
Ischolar: 問題不只是中國,國際搶學生是越來越兇了。加上少子化, 05/29 08:32
Ischolar: 台灣大學的衰退會比想像中的還快還深 05/29 08:32
abcdef4: 我在北京遇到的都是哥大畢業、NYU畢業的台灣人...現在海 06/05 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