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tzushao (tzushao)》之銘言: : 在台灣的後段私校待不了,來了大陸高校半年不到,心得分享...... : (聽說原東家的教師,今年又來了10幾個,心疼台灣啊) : 我實力應該不算太差 (有6、7篇SCI),但也沒優秀到能帶帽子進高校。 : 大陸高校給了副教授待遇,走引進人才方案登陸。 : 來了一陣子,遇到幾個問題跟大家分享: : 問題一 官方教授證書 : 像我這種非編制內教師,雖然薪水較高,但卻拿不到省教育廳頒布的教授證書。 : 雖然學校總是說,目前省政府已經下放給高校自行評職稱, : 但沒跟其他編制內教師同等拿到省教育廳頒發的教授證書,沒有證書編號,就是會 : 有:我以前在台灣是拿官方教育部頒助理教授證書,現在在大陸卻連講師都不是的感覺。 : PS. 學校說,現在大陸博士畢業在高校任教,滿三個月 : 省教育廳就能頒發講師證給老師,讓剛畢業的博士由助教升為講師。 是的 台灣的教授證 對岸是不認的 對岸只會承認台灣的大學畢業的博士學位 可是 官方教授證 這個是確定想入編 才有必要去申請的 目前 大陸排名較好的高校 引進人才都是走雙軌制了 入編基本上就是差不多直接給 tenure 了 教學課時要求較多 科研成果要求較輕鬆 但是 若想玩入編的那一套升等遊戲 恐怕對我們這種海龜 是不利的 因為 入編被要求承擔很多雜事 而且聽說要"排隊" 評職稱的黑箱作業更是時有耳聞 我個人是沒有那麼想 走他們本土軌的入編制 有聽說 有少數學校已經針對海龜 出台常任軌的特殊制度 就是年薪制的 tenure 上海有幾間學校已經出台這種政策了 不過聽說 要拚到這種年薪制的常任軌 難度不低喔 : 問題二 碩導、博導資格 : 原來大陸的副教授、教授,不一定具有指導研究生資格的!!!真是讓人驚訝!! : 大陸編制內的教師,努力發文章,是能評職稱(台灣叫做升等),可以一路升到教授。 : 但是手上沒有國家級、省部級以上課題(台灣叫做研究計畫),通常申請導師資格是 : 審核不通過的。 : PS. 這是台灣6年博士畢業,對上大陸3年博士畢業,品質上的差異。 碩導博導這種資格 的確都是要額外申請 申請的流程及難易度取決於學校行政作業效率 我遇過最詭異的情況是 之前有個單位 合同要求我每年帶碩士研究生畢業論文至少兩篇 當時簽約三年 一入職後馬上辦理申請碩導的資格 結果 拖到三年後 我要做期終考核了 碩導資格都還沒批下來 (當時我也是掛職副教授) 更扯的是 學校的人事處仍舊因為這樣 註記 我三年來沒指導過任何碩士研究生的論文 將此列為重大工作缺失 苛扣我的獎金 當然 這真的很扯 因為人事處不理會其他行政作業進度遲滯的疏失 將責任都賴在我身上 所幸 我到了新單位 馬上在一個學期內 院秘自動幫我搞定好碩導資格的相關事宜 至於申請的難度 首先 如果有基本的國際期刊論文的發表經驗 申請碩導幾乎是必中的 博導的申請資格會要求曾經有承擔過國家基金項目的經驗 這是我們學校的作法 但聽說 各校都會自主訂立申請條件 如果學院沒有設一級博士點的話 申請博導的不確定性會較大 博導的申請有時也是變相評職稱卡人事的一種手段 個人是覺得指導學生論文吃力不討好 除非學院有必要性的工作要求 我都是懶得申請這些 申請到這個也沒有加錢..... : 問題三 大學教師資格 : 大陸的幼兒、國小、初中、高中,一直到大學的老師,都需要進修教育學,通過 : 檢定考試,才能取得教師資格。在台灣只規範到高中以下,對大學教師沒有這種檢定 : 考試。基本上,台灣的高校徵聘面試時,會以試教來考驗應徵者的教學能力,雖然主觀 : 但相對大陸,只要會唸書考試的人,就能取得資格,相對務實。 : PS. 聽說大陸的大學教師資格考,比高中以下教師資格考試簡單許多,幾乎淪為形式。 : 這個的確有傳言 新進高校教師會被要求參加集體職前受訓 還要被要求通過考試 但是 通常海龜對於這種事都比較愛理不理的 內地的本土博 被要求這個是聽說蠻嚴格的 之前換學校的時候 一開始一個人事處的行政人員 用一種官腔的嘴臉 要求我這新進人員 必須參加職前訓練 參與師德師風的品德教育講習 以及接受類似台灣修教育學程的課 被要求學習教學法之類的 後來我就落下一句 我畢業都滿八年了 教學經驗也累積不少 況且 我暑假有很多科研的會議必須參加 沒空搞這個事 然後 就整個對這件事擺爛 XD 我同單位的一些海龜 也都對這種事表現出極度懶散的態度 大家都覺得搞那543 浪費時間 問題四 台灣的成果認定不公平 : 在大陸高校要存活,跟台灣差不多,要申請研究金費。但是申請金費時通常也對申 : 請人進行評價。 : 以前在台灣申請到科技部、國科會計畫,就是台灣學術界的重要榮譽、能力象徵。但拿 : 同樣的成果,想申請大陸的國家自然科學研究基金,這些過去的成就全部降為省部級 : 成果。你永遠拿不出「國家級」成果,所以在課題分數上都比別人低。 : 單槍匹馬在大陸高校求生存的可憐台灣土博士。 : 自覺能力不比大陸博士差,但初來乍到,還是許多需要調適。 : 大家常說,中國人社會,需要靠人脈,這兒事不假,得靠著領導、書記,否則 : 太多制度不一樣,調適不好,也同樣生存不下去。 如果你是要申請國家自科 面上的話 聽說主要還是看主持人的前期科研累積成果 青年項目的話 就是同儕 pk 傑青和優青是必須曾經在領域的頂尖期刊發過論文才有資格 重大項目 通常是要和某基金委大佬有深厚關係才有可能 一般人就不要想了 因此 由以上可知 台灣的國科會或科技部的那些計畫主持人經歷 其實可有可無 反正 對岸在審國家自科課題時 幾乎根本不太屌我們國科會 或科技部的那些種種紀錄 就我自己申報的經驗 那些東西其實幾乎有沒有寫都沒差 我是這樣覺得 除了自己的發表 科研團隊陣容的整體前期科研成果 團隊成員是否科研專長有起到互補作用 這才是關鍵 以上 供您參考 也許我說的不適用於全部領域 僅適用於小弟所在的財經管領域 X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227.2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29263884.A.97B.html
tainanuser: 推 06/18 10:18
monologist: 感謝分享 06/18 10:38
MagieJJ: 好棒的分享,謝謝您! 06/18 1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