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fterPh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博後最多當6年 科技部:中心可改聘博士級人才 2018-08-25 21:48聯合報 記者林良齊╱即時報導 科技部日前修正「科技部補助延攬客座人才作業要點」限定科技部補助的博士後最多僅能 擔任6年,但科技部強調,中心設施的博後已可轉為博士級研究人力,計畫內博士後若經 審查為優秀,會繼續補助。 8大學會針對科技部日前修訂的「科技部補助延攬客座人才作業要點」今天聲明,認為忽 視基礎研究需求的差異性、漠視我國高教生態面臨困境、大型設施與整合研究推動面臨困 境,籲請科技部能仔細審酌評估,修訂對我國科技發展造成的重大衝擊,再予規劃符合學 術界期待的配套補救措施。 近年來科技部補助延攬國內外優秀博士後研究均維持2千餘人次,今年截至目前為止,核 定補助國內外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已達約1300多人,為協助基礎研究優秀團隊培育更多量 足質精的優秀科研人力,科技部歡迎學研界能從國內外延攬更多優秀博士人才,有效提升 我國科研能量計畫所需研究人力,只要經專業審查通過,必要時一定加碼支持,擇優補助 。 科技部強調將補助延攬研究學者暨專題研究計畫,提供年輕優秀博士後研究人員以「獨立 博士後」或「研究學者」資格,自行擔任計畫主持人獨立研究,自主發表自身科學研究成 果,使青年博士能夠擁有創造實踐的機遇和空間,達到培植科研新世代的目標。 也會透過國內重要法人及學研單位擔任培訓單位,連結合作廠商用人需求,提供博士級產 業訓儲菁英一年期在職實務訓練,含企業實習6個月以上;因應某些共用設施計畫或特殊 卓越計畫需更長期博士級人才,超過6年以上之博士後,除再加上2年緩衝期外,仍可由科 技部計畫補助聘任為博士級研究人員頭銜,以符合實際工作。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330363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3.93.16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fterPhD/M.1535250988.A.E80.html
FSGuitar: 簡單來說就是又轉彎了啊 事實上 如果仍舊是一年一聘的制 08/26 11:10
FSGuitar: 度 那就是個跟博後沒有什麼區別的工作 換個名稱 有意義 08/26 11:10
FSGuitar: 嗎 08/26 11:10
FSGuitar: 搞了一個六年限制 然後說優秀 就可以再聘 不覺得自己很 08/26 11:13
FSGuitar: 矛盾嗎 08/26 11:13
FSGuitar: 都被你們認定優秀了 那為什麼又找不到教職缺 還要再來應 08/26 11:14
FSGuitar: 徵這個 所以到底是夠不夠優秀? 08/26 11:14
lavarslaker: 當然是緩兵之計啊 08/26 12:00
lavarslaker: 事實上就是供過於求 沒那麼多職缺可塞人 所以提出各 08/26 12:09
lavarslaker: 式變形職缺因應 讓這些人能有棲身之處 08/26 12:09
physicsZ: 教職是學校決定 博後是科技部給錢 不一樣啊.. 08/26 13:02
physicsZ: 這幾年 聽說過很多學校的上面旨意 就是要洋學歷 08/26 13:03
physicsZ: 所以 研究成果在優良 都可能因為這樣的政策成為遺珠 08/26 13:04
physicsZ: 研究成果優良 科技部能買帳 但無法給專任教職... 08/26 13:06
reallove: 沒轉彎呀 博士級研究人員是用計畫核定內的經費 08/26 13:45
reallove: 當然要夠優秀 PI才捨得聘用 08/26 13:46
gainx: 差很多喔,不能用延攬的經費,要從計畫經費支出 08/26 16:45
gainx: 等於要大家想繼續聘就灌水...不然就只能填研究助理然後拉高 08/26 16:46
katherienven: (以下都是從小弟領域觀察的愚見,其他人文與生醫 08/26 17:36
katherienven: 領域,並不在討論範圍。)其實不是供過於求,現在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學校缺老師缺的兇,敝系三年內要聘12位專任,今年 08/26 17:36
katherienven: 本來要聘4位,只聘到3人,而且都是他校過來副教授以 08/26 17:36
katherienven: 上的教師。中正同個系本來要聘3人,雖然不知道聘了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幾人,但該系8月被挖角兩位正教授;中央同個系明年 08/26 17:36
katherienven: 要聘5人,台清交也一直在開缺。小弟位階低不在教評 08/26 17:36
katherienven: 會中,不清楚聘人的準則,但我猜測好的學校缺老師, 08/26 17:36
katherienven: 但洋博回來少,土博有競爭力的更很少,所以只好挖 08/26 17:36
katherienven: 角有潛力的他校教授。或許如此,政府一方面想辦法從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國外挖或者吸引人才回國(玉山學者跟派碩士生出國)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另一方面要台灣的大學吞下去聘任流浪博士。其實,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台灣的大學唯有從根改善起才能有吸引人才的籌碼,現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在這樣子不只吸引不到人,已經在台灣任教的優秀人才 08/26 17:36
katherienven: ,都漸漸有出走的想法浮現。至於本土的博士,我所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屬的領域中,許多真的很優秀且已找到教職,也都有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很好的表現一直得獎並往上跳,其他本領域的土博真 08/26 17:36
katherienven: 的不敢恭維;在國內小會議遇到不少博士後,無論是 08/26 17:36
katherienven: 研究還是報告、英文等,都比碩士班學生差,難怪很多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在流浪,不能怪學校不聘,因為這些人真的沒什麼國 08/26 17:36
katherienven: 際競爭力,學校當然吞不下去。至於國內博士的品質, 08/26 17:36
katherienven: 小弟只有碩士生,沒指導過博士,所以在流浪博士的 08/26 17:37
katherienven: 數跟質上,沒有什麼貢獻。 08/26 17:37
physicsZ: 大概能知道k大的領域.確實很多前輩說 該領域台大的博士 08/26 17:53
physicsZ: 最近幾年畢業的 都很不行 都是靠指導教授 08/26 17:54
physicsZ: 另面思考,這些人的指導教授失職了? 08/26 17:54
physicsZ: 也確實 該領域碩士生志在業界 優秀的不會選擇念博士 08/26 17:56
physicsZ: 大家不看好,還是要努力,加油了各位... 08/26 18:00
lavarslaker: 生醫我覺得有不少優秀的博士 但因為沒有國外資歷而 08/26 18:03
lavarslaker: 不被認可。土博得要有超高的產出或人脈,才能謀得教 08/26 18:03
lavarslaker: 職。還有一堆老闆是靠博後在產出的,這些博後給予機 08/26 18:03
lavarslaker: 會都能有獨當一面的能力。哪個老師是剛入職位就能立 08/26 18:03
lavarslaker: 刻上手的?結果搞了一堆博後缺,這些人上不去也出不 08/26 18:03
lavarslaker: 了學界,就僵在那 08/26 18:03
WarGod5566: 學界不分位階,從特聘教授到碩博士生都有一些根本不適 08/26 18:54
WarGod5566: 格的人,總愛跟著真正受害優秀人才出來一起喊燒。以博 08/26 18:54
WarGod5566: 士生為例,我就認識光學顯微鏡不會用的博士...在那邊 08/26 18:54
WarGod5566: 靠北說學界不重視人才,光學顯微鏡怎麼使用?不要說你 08/26 18:54
WarGod5566: 沒上過國中,旅遊都知道要上網google了(還真的三不五 08/26 18:54
WarGod5566: 時就出國),論文看似很出色,其實都是靠教授出主意, 08/26 18:54
WarGod5566: 靠學弟妹做實驗....優秀的本土博士都是被這些人害慘.. 08/26 18:54
WarGod5566: ...然後他們還要出來喊說政府不公平......真的無言。 08/26 18:54
WarGod5566: 搞得我越來越不同情那些假受害的人,都快精神分裂了.. 08/26 18:55
WarGod5566: .....每個都振振有詞自己是被遺棄的人才........手握 08/26 18:55
WarGod5566: 一堆資源的特聘教授在那邊跟著喊窮,然後不事生產,專 08/26 18:55
WarGod5566: 門發包,唸書時就親眼見證過這些亂象.......導致我在 08/26 18:55
WarGod5566: 一定程度上是支持六年條款的。我還聽過跟看過萬年博後 08/26 18:55
WarGod5566: 跟老闆有裙帶關係,只負責在實驗室呼吸的......十點來 08/26 18:55
WarGod5566: 實驗室玩手遊,五點回家.....然後在那邊好高騖遠要找 08/26 18:55
WarGod5566: 教職....政府政策不良是一回事,但不代表學校要不分三 08/26 18:55
WarGod5566: 七二十一就要收留所謂的流浪博士。 08/26 18:55
psychicaler: 跟W大講的博士生超難合作,跟paper無關的實驗細節都 08/27 00:47
psychicaler: 不學,不操作不量測,只會哀老師給錢少 08/27 00:48
psychicaler: 至於碩士生,臺灣只有論文碩,不能強求學術表現 08/27 00:51
psychicaler: 對於碩士生,先訓練好基本事項,再針對專長挖掘天賦 08/27 00:53
lisasweet: 一個領域中總是良莠不齊啊... 08/27 01:46
lisasweet: 以偏概全總是不好的 08/27 01:48
lisasweet: 但爭取權益時,良莠齊發聲不太意外XD 畢竟人人都有獲益 08/27 01:49
SantaNM: 台灣土博會很良莠不齊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老師要爭熱騰騰 08/27 16:47
SantaNM: 的資源 也許五年五百億 也許邁向頂大高教深耕還甚麼的 08/27 16:49
SantaNM: 為了要某個計畫上洗業績 在人才培育的QC就節節敗退 現在 08/27 16:51
SantaNM: 甚至有頂大的博士班已經絕望到連資格考都免了 08/27 16:51
SantaNM: QC不佳造成學歷貶值 優秀的人不願意進來 但又為了要維持 08/27 16:55
SantaNM: 一定的業績產出又需要人力 只好標準再降低 開始惡性循環 08/27 16:57
SantaNM: 學校與政府補助之間的要想辦法業績主義與零和遊戲的死胡 08/27 16:59
SantaNM: 同 學校的老師才真的有空間思考如何走自己的路 08/27 17:02
SantaNM: 現在的掌權者擺脫不了 "大有為的政府站我這一邊" 的勝利 08/27 17:05
SantaNM: 方程式 但這模式本質上就是賭博 也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 08/27 17:14
saltlake: 每個職位都有自己的職責,大學教師職責之一就是管控 08/27 23:00
saltlake: 學生畢業的素質。沒做到就是失職,沒啥好說的。 08/27 23:00
saltlake: 今天警察檢察官法官執行業務難到沒有被關說放水的壓力? 08/27 23:01
saltlake: 國稅局稅務員、智財局專利審查官、食藥署藥品醫材上市 08/27 23:02
saltlake: 審查官等等等,難到沒有壓力要他們放水? 這能成為他們 08/27 23:02
saltlake: 放水免責的正當理由嗎? 08/27 23:03
SantaNM: 我同意這不應該 但高教象牙塔沒有內控機制也是事實 這只 08/28 00:58
SantaNM: 能憑老師們自己的良心和抗壓能力了 08/28 00:58
physicsZ: 現在談的是博士水準,有責任的就是那些簽名的口試委員 08/28 06:17
physicsZ: 口試委員也不一定要是具有博士學位的大學教授 08/28 06:17
physicsZ: 還有系所會要求要有業界的博士來當口試委員... 08/28 06:18
physicsZ: 制度上 指導教授似乎不完全要扛責任的樣子... 08/28 06:21
jaotake: 換名稱 有助於找海外工作 08/28 11:15
rpfeynman: 碰過申請博士後千里馬只想出來玩,專門打聽哪裡比較好 08/28 11:17
rpfeynman: 混,當下真的臉上三條線,是當自己大學生?修涼課的概 08/28 11:17
rpfeynman: 念?當下我心裡想你是保證有工作了嗎?學界蠻殘忍的 08/28 11:17
rpfeynman: 凡人不拼命根本沒得活,唉~台灣土博要爭氣啊! 08/28 11:17
katherienven: 台灣博後六年,換個名稱就變好找工作?可能不是找 08/28 11:19
katherienven: 學術界的工作吧! 08/28 11:19
FSGuitar: 每個領域都馬有認真跟混的人 我的疑問只有一個 08/28 23:53
FSGuitar: 我們的學界有給那些真正優秀的土博機會嗎? 08/28 23:53
FSGuitar: 我根本不打算討論那些想打混的土博 上面那句話更正 08/28 23:54
FSGuitar: 是給優秀的土博 "平等"的機會 08/28 23:54
FSGuitar: 就算大家不想明說 我們也都知道國外回來就是先贏一半 08/28 23:54
FSGuitar: 不管程度喔 這才是最糟糕的 08/28 23:54
FSGuitar: 一堆學校直接限制洋博或是洋博後才能進入面試門檻 08/28 23:55
FSGuitar: 這種篩選方法真的是在找人才嗎? 說土博程度差 08/28 23:55
FSGuitar: 洋博程度差的大家沒看過嗎? 也是一海票阿 08/28 23:56
FSGuitar: 那根本不是問題 問題是對於頂尖的洋博和土博 08/28 23:56
FSGuitar: 目前學界的生態就是沒有給它們公平的機會 頂尖的土博 08/28 23:56
FSGuitar: 就算英文說得不差 研究做得好 多數時候也是被拒絕在門外 08/28 23:56
FSGuitar: 我的領域 台大這幾年新聘了一兩個世界數一數二的名校 08/28 23:57
FSGuitar: 博士 我剛好正在那個學校當博後 一堆人都認識她 08/28 23:58
FSGuitar: 幾乎所有人都很驚訝台大聘了他 而不是其他更優秀的應徵 08/28 23:58
FSGuitar: 者 他的著作少得可憐 等級雖然不差 可是跟一堆土博比差 08/29 00:01
FSGuitar: 多了 另一個不是我領域的台大新聘助理教授也是 08/29 00:01
FSGuitar: 剛好我有認識的人跟他共事過 說沒想到他會被台大錄取 因 08/29 00:01
FSGuitar: 為她剛回國時曾在XXX當博後一陣子 認識的人都說實力不行 08/29 00:02
FSGuitar: 著作也不行 結果一樣 頂尖大學博士畢業 只有兩篇論文 08/29 00:02
FSGuitar: 照樣錄取台大 舉這種例子當然不是要說洋博不好 我要強 08/29 00:03
FSGuitar: 調的只是優秀的土博沒有得到公平的機會 至於那些打混的 08/29 00:03
FSGuitar: 就不要拿來討論了 08/29 00:03
FSGuitar: 會如此也是因為小弟也正在應徵教職 完全體驗到這有多不 08/29 00:06
FSGuitar: 公平! 我的著作 我敢說在土博甚至跟洋博比都是10%以內 08/29 00:06
FSGuitar: 但我出國前應徵教職 沒有一次收到面試邀請 奇怪的是 08/29 00:07
FSGuitar: 等我出國以後 應徵馬上有了兩次的面試邀請 而且 系所老 08/29 00:07
FSGuitar: 師還稱讚我的著作不錯 真是奇怪了 我在這邊雖然已經累積 08/29 00:08
FSGuitar: 不少成果 但都還在撰寫或是尚未發表 表示我的著作跟 08/29 00:08
FSGuitar: 出國前完全沒有差別 唯一有差的就是我現在在國外做博後 08/29 00:08
FSGuitar: 我的履歷只有這個差別 我的面試機會從兩年0次變成 08/29 00:09
FSGuitar: 不到半年2次邀請 實在不需要多說明什麼了 08/29 00:09
reallove: 建議找已是教職的聊聊 了解一下學校要什麼 08/29 00:38
reallove: 純英語授課能力 國外合著可能 國際合作可能 08/29 00:39
reallove: 有些指標 系級校級甚至要回報給各部會 08/29 00:40
reallove: 就知道洋博或有國外經驗 為什麼發表輸都還有機會 08/29 00:41
rpfeynman: 樓樓上FS大找到教職了嗎?出國前出國後各投了幾次履歷 08/29 01:53
rpfeynman: 呀? 08/29 01:53
bmka: 我比較不能理解的是,門檻都擺在那,很多人就只抱怨而不想 08/29 02:35
bmka: 辦法跨過門檻 08/29 02:35
rpfeynman: 有些系是不明講,反而造成困擾 08/29 02:50
jasontang: 好奇請問 這種洋經歷門檻如果寫出來不算是歧視嗎 08/29 03:03
reallove: 寫洋經歷當然不ok 但寫全英語授課、國際合作叫專業能力 08/29 03:05
reallove: 而事實上 如果你真的有全英語授課經歷 還附教學評鑑 08/29 03:08
reallove: 你可以不用再證明英語能力 08/29 03:08
reallove: 同理 如果你是土博已經有跟國外學者合著 記得highlight 08/29 03:11
reallove: 對了 現在也蠻強調產學/實務 08/29 03:13
reallove: 至於學校是看重社會效益/產業影響還是錢 就看學校 08/29 03:14
bmka: 找教職不是只數paper,是看包裝,美國名校更是如此 08/29 03:24
bmka: 出身不好, 門檻更高,這是學界殘酷的現實 08/29 03:26
reallove: 推樓上 真的要去想"為什麼我們學校要錄取你?" 08/29 03:27
reallove: 雖然這句話換成公司被八卦板嘴很大 08/29 03:29
reallove: 但供過於求的職缺 例如教職或主管職 是很經典的概念 08/29 03:29
bmka: 我們在幫學生準備面試,不是只有練job talk,連1-1 meeting該 08/29 03:35
bmka: 問什麼問題,該怎麼應對,吃飯閒聊話題,甚至餐廳menu怎麼點 08/29 03:36
bmka: (尤其是亞洲學生)都會多所提點,每個人站出去就是明星架勢 08/29 03:37
reallove: 我有拜讀過類似的文章 感謝 m(_ _)m 08/29 03:37
bmka: 抱怨的人真的有搞清楚自己輸在哪裡嗎 08/29 03:40
bmka: (還沒講到推薦信的深度與力度咧) 08/29 03:49
katherienven: 被邀請兩次!如果錄取了,你可以說因為國外博後讓你 08/29 03:52
katherienven: 的才能終於讓學校看見了,儘管沒新的發表;如果沒 08/29 03:52
katherienven: 錄取,是否表示之前沒被邀請口試的學校看清了你的 08/29 03:52
katherienven: 能力。其實重點不在有沒有國外經歷,而是在於研究 08/29 03:52
katherienven: 潛力與心態,如果一昧的認為是因為土博才沒有機會, 08/29 03:52
katherienven: 而沒有想到自己的不足,有再多國外經歷,面試就會被 08/29 03:52
katherienven: 看破手腳了。敝系這三年聘了不少土博,有幾位也沒 08/29 03:52
katherienven: 有國外博後等經歷,思考看為何他們會被錄取,看看 08/29 03:52
katherienven: 學校到底要什麼樣的人,會比較正向一點。 08/29 03:52
bmka: 那些人在本版會被說成有後台,是大老自己人 08/29 03:59
physicsZ: 只要洋博(洋博後)的學校確實很多很多...不可否認的事實 08/29 06:36
physicsZ: 社群就是物理類聚...靠關係的地方 沒關係就不要去投了 08/29 06:37
physicsZ: 愛洋經驗的 就好好去洗一洗 反正洗臭了也會有人說很香 08/29 06:38
physicsZ: 還是有些地方試看實力的 就認真經營這些地方吧 08/29 06:38
physicsZ: 不過 "為什麼我們要錄取你" 這倒是很重要的 08/29 06:41
physicsZ: 也不能否認 有後台 被錄去的啦 08/29 06:44
physicsZ: 最近中研院 也開始錄取一些 "過水"土博 這就是現實 08/29 06:44
physicsZ: 為了工作 就去洗一洗 當然還是支持優秀土博不一定要洗 08/29 06:46
physicsZ: 當優秀土博不需要洗的時候 才代表台灣學界在世界等級 08/29 06:54
rpfeynman: 樓上說到這個,我看到有新進研究員的專訪是強調自己是 08/29 13:52
rpfeynman: 女生,在男生當中有性別紅利==中研院面試難道也跟大專 08/29 13:52
rpfeynman: 院校一樣只有半天,只看背景就收? 08/29 13:52
chxx: 不要吵性別和膚色,討論這個沒好處 08/29 13:59
rpfeynman: 認同樓上,我也覺得自己搬出性別來強調有優勢很不妥... 08/29 14:09
chxx: 您誤會我的意思,人家說得沒錯的,但您其實沒評論他的立場 08/29 14:12
chxx: 因為您可能不是女性或少數民族,無法體會他們的處境 08/29 14:12
chxx: 他們可能需要更多其他人沒遇到的困境,才能有今天的成果 08/29 14:13
rpfeynman: 好的,真不好意思沒注意用詞,我就不在性別議題上打轉 08/29 17:32
rpfeynman: 了。感謝提醒~ 08/29 17:32
physicsZ: 女性自己也認為有優勢,確實我認識的老中青都有 08/29 19:22
physicsZ: 其實男性也有男性的優勢,就看大家自己怎麼去運用了 08/29 19:23
ebv: 推p大 我當學生有次本系找老師 大老竟說錄取男生好 女生會花 08/30 10:16
ebv: 太多時間顧家庭 果不其然那次兩名優秀女博就沒上 男博上 XDDD 08/30 10:17
chxx: 樓上兩樓講的話,朋友間說說就算了,公開討論會出事的 08/30 10:57
mmonkeyboyy: bmka您真是大好人啊 08/30 11:35
physicsZ: 運用自己的優勢是對的啦,但不需要去限定是哪方面的 08/30 12:35
physicsZ: 只要這個優勢是正當的 大家要先自我認識再認識環境 08/30 12:36
physicsZ: 優勢就會出來 也才有機會找到理想工作 08/30 12:37
physicsZ: 男性講男性應該不會出事吧... 08/30 12:39
physicsZ: 有聽過面試完 幾位委員說都差不多阿 這選這個這個挺拔的 08/30 12:40
physicsZ: 後然後確實 那位還真的滿帥的 帥老師好處很多 08/30 12:41
chxx: 其實台灣可能沒事,您應該不受影響,我只要公開討論您講的任 08/30 12:41
chxx: 何一句話,大概就會被規定去上課了@@ 08/30 12:41
physicsZ: 老師帥 學生上課也比較感興趣 說話也比較有說服(吸引)力 08/30 12:43
physicsZ: 男性討論男性 也是不行? 好奇... 08/30 12:44
SakuraWars: 其實那個說女生要顧家所以不聘的老師被抓到的話就算 08/30 12:54
SakuraWars: 在臺灣應該也是會出事的 XD 在公開版面講這個的確有 08/30 12:54
SakuraWars: 可能有副作用 08/30 12:54
physicsZ: 那我就很好奇了如果是公開說這位沒國外經驗不聘 會有事 08/30 13:02
physicsZ: 嗎? 很詭異的邏輯... 08/30 13:03
SakuraWars: 樓上這個當然是有事啊…沒事會大家都不敢在徵人啟事 08/30 13:26
SakuraWars: 上寫出來? 08/30 13:26
SakuraWars: 真正沒事的像「限女性」都馬直接大剌剌就寫在徵人啟 08/30 13:30
SakuraWars: 事上了 08/30 13:30
chxx: 性別和種族不需要用邏輯討論。 08/30 13:38
physicsZ: 不過大家在講 沒有國外經驗而沒遭受到公平對待時 08/30 14:36
physicsZ: 好像比較多人 認為應該要有國外經驗(門檻)... 08/30 14:36
physicsZ: 這樣是否應該在板上的發言要少討論"國外經驗"之門檻限制 08/30 14:38
physicsZ: 徵人本就應該 公平公正公開 做到的多嗎? 似乎... 08/30 14:39
chxx: 不是同一件事,等bmka 前輩有空來補充好了。 08/30 14:44
SakuraWars: 板上的發言限制我倒覺得不用。多一點像 FSGuitar 兄 08/30 15:48
SakuraWars: 這種被害人跳出來控訴環境才有可能一點一滴改善。像 08/30 15:48
SakuraWars: physicsZ 兄這種已經是體制內的人站出來明說這種不公 08/30 15:48
SakuraWars: 的確存在我覺得也是好事 08/30 15:48
SakuraWars: 只要不要大聲主張「沒海外經驗就應該去死」我想都在 08/30 15:50
SakuraWars: 安全的範圍內 08/30 15:50
physicsZ: 當大家都發同一期刊、用的設備可能比國外實驗室差一些 08/30 16:45
physicsZ: 還是有人堅持要說有國外經驗得比較好 我只能說見鬼了... 08/30 16:46
lavarslaker: 如果國內求學 但英文流利 應該差異會小一點 當然國外 08/30 19:16
lavarslaker: 留學的刻板印象還是學界普遍的現象 08/30 19:16
crd: 國內國外就跟大聯盟與中華職棒差別,對手不同,期刊只是表面.. 08/30 21:24
crd: 國內科技部計畫結案根本沒什麼review 08/30 21:33
physicsZ: 國內與國外科研實力是差距顯著 沒錯 08/30 21:35
physicsZ: 不代表在國外求學的發A期刊會比在國內求學的發A刊優秀 08/30 21:36
physicsZ: 拿兩千萬的發A期刊 拿兩百萬的也發A期刊 08/30 21:37
physicsZ: 這樣你還要說拿兩千萬的比較行 我也沒甚麼好說... 08/30 21:38
physicsZ: 好好欣賞在國內經費有限下 還能有好表現的人吧 08/30 21:39
crd: 回國後有次帶學生出席業界計畫結案,計畫由業界主導,完全出資 08/30 21:41
crd: 業者從我一上台一直問到我下台,旁邊的學生嚇壞了 08/30 21:43
physicsZ: 敢問 crd大是在台清交成嗎? 08/30 21:44
crd: 當初在美國念博士,計畫結案時主辦單位找了二三十人來review 08/30 21:46
crd: 國內的陣仗比起國外根本是小巫見大巫 08/30 21:47
physicsZ: review人數應該也跟規模有關 我博後執行學研計畫 400萬 08/30 21:47
physicsZ: 有8位reviewer 請問crd大當初當初執行的計畫經費? 08/30 21:48
crd: 我們審期刊論論文人家給什麼data就審什麼data 08/30 21:50
physicsZ: 要比較還是得有個共同基準 老鷹要吃小雞很簡單的 08/30 21:51
crd: 關門的計畫review則是人家開口要什麼就得給什麼 08/30 21:52
physicsZ: 我審期刊論文 如果沒有真的合適的data 要不reject 08/30 21:53
physicsZ: 或 major revision 08/30 21:53
physicsZ: 學研究畫可能比較簡單? 當初開的規格有達到就是達標 08/30 21:54
physicsZ: 台灣不可能贏歐美強國 但台灣也不是真的那麼弱 08/30 21:56
crd: review comiittee中還有教科書中有名有姓的人物 08/30 21:56
physicsZ: 我也審查過教科書作者的投稿..同儕審查嘛~大家平等 08/30 21:58
crd: 最大的差異,國內paper發了就沒事,國外要給data還相互check 08/30 22:02
physicsZ: 我當初持行的計畫拿到兩個國際大獎與一個美國發明專 08/30 22:04
physicsZ: 那個研究只發表了幾篇工程的文章... 08/30 22:05
physicsZ: 那個研究成果也給另一個研究單位確認 然後有實際應用 08/30 22:06
physicsZ: 後續承接的團隊 也開始有人開立公司 08/30 22:08
physicsZ: 有人說留外的動機變差了 也有人說台灣的博士程度變差了 08/30 22:10
physicsZ: 這顯然是世代的問題 現在的學生的"動機" 不論國內外 08/30 22:11
physicsZ: 可能都跟現在的老師不同 何況老師還有老中青 都不同 08/30 22:12
crd: 美國有辦法找到一流的學術人物與頂尖產業一起實實在在做事 08/30 22:19
crd: 台灣學美國執行起來就走調了,沒有空開論論辯證的環境 08/30 22:21
crd: 我出國前在業界待過,玩真的玩假的產業界有的是資源驗證 08/30 22:27
crd: 業界的訊息傳遞也很快,這些都不是paper能揭露的 08/30 22:30
crd: 有人炒作論文,paper一堆但產業不動,業界要出絕招反而沒論文 08/30 22:34
crd: 土洋的能力其實差距不大,但回國後整體環境網絡就差一大截 08/30 22:37
bmka: p大,不要為了爭論而看不見別人的好意 08/30 22:43
physicsZ: 好意我看的到 所以我對crd非常客氣 08/30 22:44
physicsZ: 我也不完全 認為出國沒有好處 好處可真的很多 08/30 22:45
physicsZ: 但對於這扭曲的價值(洋博>洋博後>土博後) 我可無法認同 08/30 22:46
physicsZ: 我這番話 應該只有認真努力且優秀的土博能理解與感受 08/30 22:47
physicsZ: bmka大特意保留缺給台灣博士去磨練 令人感動 08/30 22:48
physicsZ: 身在台灣 我看過太多優秀的土博士 因為那些扭曲的價值觀 08/30 22:49
physicsZ: 被犧牲 一直只能當博後 最後放棄理想 跳離這個圈子 08/30 22:51
physicsZ: 很可悲的學術氣氛...一直沉默下去 會愈來越沉 08/30 22:51
physicsZ: 另外,台灣的問題 絕對不是提一提國外經驗就能解決的 08/30 22:56
physicsZ: 這是台灣學術界氣氛的問題 每一個PI都應當以身作則 08/30 22:59
physicsZ: 也給博士生一個觀念 要有超越自己指導教授的信念 08/30 23:01
crd: 重點在於接軌,不接軌,我和國外教授類似的事,公司給對方10倍 08/30 23:01
physicsZ: 大家加油啦~ 08/30 23:01
crd: 反過來說,公司對技術有興趣,國外公司給的是國內的10倍 08/30 23:03
bmka: 其實不公平不只存在在台灣學界,國外也一樣.現在我的領域 08/30 23:04
bmka: 只要是亞洲人又是男性,在job market上的起點就是比別人低 08/30 23:05
bmka: 一大截,這個是連洗都洗不起來的.所以聽學生說過"連狗都不如" 08/30 23:05
bmka: 的戲謔話,但是我們的學生還是找工作找得很好.這是為什麼? 08/30 23:06
bmka: 就是因為知道門檻比其他人高, 所以上job market前,就得把門 08/30 23:07
bmka: 門檻超越,而且不但超越還要踩爆. 所以與其抱怨,不如正面迎戰 08/30 23:08
bmka: 但是我看到大部分的台灣博士生,都還是只會抱怨,覺得環境對他 08/30 23:09
physicsZ: 很棒!大家要正面迎戰 真的 一起加油吧~ 08/30 23:09
bmka: 不利,不公平,而不願意折騰,替自己找更好的出路 08/30 23:10
physicsZ: 我就很單純討論台灣教職應徵的問題就好 業界不談 08/30 23:11
bmka: 我不覺得台灣訓練出來的一定比較差,但是選擇在台灣讀博就要 08/30 23:11
physicsZ: 靠關係的 就不用去應徵了 有人發了Science都突破不了 08/30 23:12
bmka: 知道會有這個出身不夠好的代價,既然如此,就面對跟解決這問題 08/30 23:12
physicsZ: 看洋經歷的 大家好好觀察 這些學校開始慢慢變差了... 08/30 23:13
physicsZ: 只選洋 連排名跟清交差不多的學經歷都 捧上天 08/30 23:13
physicsZ: 這些真的不用去應徵 除非就真的一樣出去洗一洗 有用的 08/30 23:14
physicsZ: 也有些人是 真的靠實力 把對手採爆 拿到教職 拿到大獎 08/30 23:15
physicsZ: 這靠實力不一定需要去國外 這裡還是多好老師在培養學生 08/30 23:16
physicsZ: 好學生難找是真的,但不要因此忽略了真的好學生。 08/30 23:20
bmka: p大還是陷在找教職只看paper的迷思... 08/30 23:48
SakuraWars: 其實抱怨不等於沒有努力,有努力不代表就不會抱怨 08/31 00:10
SakuraWars: 另外感覺本版某些人是以有沒有找到教職來判定一個人有 08/31 00:13
SakuraWars: 沒有努力或有沒有能力,我只能說這種結果論的判斷法有 08/31 00:14
SakuraWars: 點危險 08/31 00:14
SakuraWars: 領導研究室也都是用結果論的方法領導的話真的要小心變 08/31 00:19
SakuraWars: 下一個郭明良 08/31 00:19
saltlake: 樓上語重心長,問題是成人的觀念很少因此改變 08/31 04:23
physicsZ: bmka大,我不是已經把拿到教職的三種主要類型講出來了? 08/31 05:26
physicsZ: 當然還是會有一些個人特質決定是否會受到青睞 08/31 05:27
physicsZ: 如果看完我這一系列的推文,肯定能理解我沒有只看paperK 08/31 05:52
physicsZ: 的迷思與觀念,其實我只要強調的是研究成果。 08/31 05:53
physicsZ: 研究成果的範圍我就不多講了,大家都知道。 08/31 05:53
physicsZ: 不過看paper確實也能看出一些端倪...並不是數paper數量 08/31 05:55
lavarslaker: 郭明良算是台灣學界以paper為單一評量教授成就的警 08/31 07:44
lavarslaker: 鐘 不過事過境遷 現在又船過水無痕了 體制沒有因此 08/31 07:44
lavarslaker: 而改變 結構也沒有因此而改變 評量機制也沒有改變 08/31 07:44
physicsZ: 現在定制度的是50-60這一批人 在上位的paper優量 08/31 08:37
physicsZ: 所以訂paper為主要依據 只能說很正常 08/31 08:37
physicsZ: 也有一批40-60的人 沒甚麼成果 但很愛講一些意見 08/31 08:38
physicsZ: 顯然這些人 不決策核心的人 也拿不到資源 08/31 08:39
physicsZ: 在許多場合聽過得過大獎的PI說 不看paper 要看甚麼? 08/31 08:40
physicsZ: 許多學校也 制定有一篇N、S的文章 可獎勵五十萬以上 08/31 08:41
physicsZ: 大家已經不去數量 而是去看文章的期刊IF或引用率 08/31 08:42
lavarslaker: 是啊 積弊也很正常 人家五年一篇得期刊 他能兩年3-4 08/31 08:43
lavarslaker: 篇也很正常 08/31 08:43
physicsZ: 若有人發了一篇IF 1-2的文章,然後要說這篇多有貢獻 08/31 08:43
lavarslaker: 是啊 人家正因這些頂尖文章而拿到無數的funding呢 08/31 08:44
physicsZ: 除非這篇引用超過100 才比較可能 有說服力 08/31 08:44
lavarslaker: 結果解決出事的人即可 整個結構沒變 08/31 08:45
physicsZ: 當然 這些貪心的人造假拿到的經費或補助 是不可取的 08/31 08:46
physicsZ: 上位的還是那些 認真研究有成果的人 在決策 08/31 08:47
lavarslaker: 結果砸入的幾千萬的造假研究結果 不知道該怎麼使用 08/31 08:47
physicsZ: 如果不讓自己爬到那個上位 說再多話 都沒甚麼用... 08/31 08:47
lavarslaker: 只能說以文章為考量造就的是一堆明明沒時間做研究兼 08/31 08:49
lavarslaker: 一堆職位的老師 每年能仍有頂尖文章的產出 大家都知 08/31 08:49
lavarslaker: 道問題在哪 但結構仍是如此 08/31 08:49
physicsZ: 期待正義的大家 都能爬到上位 屆時的思考或許也有不同 08/31 08:50
lavarslaker: 我同意沒什麼用 因為這就跟政客一樣 有權力=話語權= 08/31 08:52
lavarslaker: 政策制度的訂定者。然後受害的是廣大的後代跟後進, 08/31 08:52
lavarslaker: 讓年輕一輩去憎恨上一代的掌權者 08/31 08:52
physicsZ: 很好奇 paper(數量、內容、引用 等)到底是有多不可參考 08/31 09:01
physicsZ: 如果真的那麼不可參考 全世界會慢慢不看這類的出版... 08/31 09:02
lavarslaker: 可參考啊 也非常有價值 但大學老師不是純研究員 害 08/31 09:03
lavarslaker: 肩負有教育跟推廣服務的任務 08/31 09:03
lavarslaker: 我覺得你常常流於思考的二分法 08/31 09:04
lavarslaker: 不該是唯一指標=這指標不重要? 08/31 09:07
physicsZ: 你覺得還需要哪些指標? 能條列式一下? 08/31 09:14
mmonkeyboyy: 像學店生我這種廢材 嗯 有沒有教學熱枕很重要捏 08/31 10:27
mmonkeyboyy: 或是學生帶得怎樣 (如果跳槽) 還有關係 方向 推薦信 08/31 10:28
mmonkeyboyy: 有沒有寫過計劃 怎麼寫 方向 還蠻多的其實 08/31 10:28
mmonkeyboyy: 還有應對進退 同事關係 講話內容 很多很多吧 08/31 10:30
mmonkeyboyy: 不過我講的不太值得參考就是了 08/31 10:30
physicsZ: 上述講的 都沒有準則與依據 都是個人喜好決定 08/31 11:08
physicsZ: 比到最後領域(方向與授課)+文章+"行銷(合作+外貌)"+關係 08/31 11:10
physicsZ: 比較有依據與準則的 部就是研究成果(文章+專利+)嗎? 08/31 11:11
mmonkeyboyy: 其實最重要的我沒寫就是了 08/31 11:35
lavarslaker: 怎麼會 教學授課 學會推廣教育 產學合作品質 都碼可 08/31 15:17
lavarslaker: 以衡量 只是沒心要做 看不起這些標準而已 08/31 15:17
lavarslaker: 就我所知 大多數老師的學生其實都不進學界 大多數學 08/31 15:32
lavarslaker: 生畢業仍是進入職場 除了聊備一格的校友調查 老師自 08/31 15:32
lavarslaker: 己為了升等都自顧不暇 毫無思考能為自己專業人才做 08/31 15:32
lavarslaker: 更多事的時間 08/31 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