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nti-Canc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2020-04-04 00:43聯合報 文/台中榮民總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滕傑林 在被告知確診罹癌時,每個人反應都差不多,震驚、傻住、無法接受,但如果醫師接著說 ,「不用治療,先觀察就好」,一時之間,癌友應該很難接受,質疑既然已經罹癌,為何 能夠不做任何積極治療,只需慢慢「觀察」? 濾泡性淋巴瘤 長得很慢 每一位濾泡性淋巴瘤病友都有過類似無奈、難解的就醫經驗。根據衛福部癌症登記報告, 目前在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HL)中,濾泡性淋巴瘤約占20%至30%,而這類腫瘤生長極為 緩慢,長久以來,「觀察」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罹患癌症,卻不做任何治療,只需「觀察」,這應該算是最幸福的癌友,但對於病人而言 ,在得知罹癌後,要自己故作鎮定,毫不在意,只要定期回診「觀察」,這似乎又說不過 去。因此,有必要向病患好好解釋,什麼是濾泡性淋巴瘤。 一般來說,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可分為極高惡性度、高惡性度以及極低惡性度,其中濾泡性 淋巴瘤屬於低惡性度的非何杰氏淋巴瘤,且占比偏高,由於生長速度緩慢,幾乎沒有明顯 臨床症狀。 初期濾泡性淋巴瘤症狀不明顯,到了中晚期,頸部、腋下、腹部或腹股溝等部位的淋巴結 腫大,此外,容易疲勞、呼吸急促、盜汗和體重減輕,大部分患者是在這個階段才被確診 。 學界:出現症狀 才須積極治療 在癌症治療上,總是認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但濾泡性淋巴瘤卻不適用這項準則, 國外一項相關研究發現,等到症狀出現,再開始接受化學治療,效果一樣好。 該研究將193個新診斷濾泡性淋巴瘤的病人被隨機分為觀察組、治療組,結果發現,治療 組一開始就接受治療,至於觀察組則是等到出現症狀,才做化療,但令人意外的是,兩者 治療效果差不多,這也是為何腫瘤學界認為,這類患者不必急著化療,等症狀出現後再說 。 在所有癌症中,濾泡性淋巴瘤應該是生長速度最緩慢的一種腫瘤,慢到變成有些無害,確 診後,如果沒有症狀,一般建議等幾年後出現症狀,再積極治療。「觀察」僅是治療濾泡 性淋巴瘤的一個選項,但病人只能等待發病,過程中充滿了許多不確定性,身心承受極大 壓力。 目前血液腫瘤學界共識為,如果已經出現症狀的濾泡性淋巴瘤病患,建議施以「單株抗體 加上化學治療」。至於年紀大、沒有症狀,以及身體狀況較差,難以承受化療的病患,則 建議考慮「觀察」。 2成患者 化療後2年內復發 但終究濾泡性淋巴瘤無法治癒,儘管對化療反應不錯,但仍有兩成患者在接受化療兩年內 就復發,而復發時間越早,死亡風險就越高,原因在於復發後,治療反應率變差,處於緩 解的期間會愈來愈短。 這群早期復發的濾泡性淋巴癌病友屬於高危險族群,臨床顯示,五年存活率僅約五成,遠 低於非早期復發患者的九成,且死亡風險增加26倍。 所幸近幾年來,新一代標靶藥物問世,有效降低五成左右的復發風險及死亡風險。健保最 近將新一代標靶藥物納入給付,條件為「曾接受過第一代標靶藥物,很快就失效,且在療 程結束六個月內即復發。」 https://health.udn.com/health/story/10561/4466240 -- Re: [問題] 若離婚之後的生活 (只是〈耍賤〉程度問題) https://tinyurl.com/y7n7d6jm [閒聊] 若你是"女人" 你會想結婚嗎? http://tinyurl.com/gsmvv47 臉書祖克柏夫妻 J.K.羅琳 娜塔莉波曼 妮可基嫚 柯林頓女兒雀兒喜.... 這些<雙姓家庭> 的"財富累積"與"工作衝刺力" 將比<單姓家庭>高! 而有些<單姓家庭>還在煩惱"錢不夠用"! 有些女人 怕被親友認為是在<幫男方家族生小孩> 已經<比較吃虧> 而不願出去工作賺錢!!! 〈台灣男人/公婆〉風評如何? 我想找像臉書祖克伯一樣的<好男人>! 讓小孩〈雙姓〉!!! --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nti-Cancer/M.1587206902.A.72B.html ※ 編輯: sony577 (114.25.176.90 臺灣), 04/18/2020 18:48:40
marathons: 教母到處洗文貼新聞,重點是簽名檔宣教,欠噓. 04/21 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