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udiophi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音響聽久了玩久了 也慢慢能理解很多東西本來就有定位 需求不同 如果對該產品期待錯誤 自然也會評價錯誤 1.好比喇叭好了 書架喇叭和落地喇叭 本來定位需求就不同 硬是要書架喇叭聽起來要大氣勢 全頻段完美 這樣對嗎XD 還是以為每對書架喇叭都可以要像某奇蹟喇叭那樣 動不動就上打百萬千萬嗎XD 所以就算是stereophile 評論喇叭也要分成低頻有限類 跟 全頻段 兩個分類 因為本來需求定位就不同 書架喇叭幾乎都不能要求極低頻 但也都堪用了 聽音樂沒有問題 2.回到擴大機來 就算是stereophile 評論擴大機也是把前級後級粽擴通通分開 我想道理也在此 如果再評論粽擴卻硬要用前後級的水準來要求他 硬是要他驚天動地大場面不軟腳 控制力也超強 我覺得也有點像是聽書架喇叭 卻硬要拿來跟gryphon海神或dynaudio evidence這類大喇叭比 這......不太公平吧XD 因此 其實很多評論 都已經預設讀者應該清楚自己的要求跟期望是甚麼 好比Jadis i-35也是stereophile A級榜縱擴 但他也才30瓦而已 你不能期望他巨獸般的力道 所以我認為今天想要試聽縱擴 自然要以一般縱擴的標準來要求來期待 會比較合理點 不然店家也會常常覺得你來亂 明明你對聲音的品質就是應該要配前後級 怎麼一直來嫌我們家縱擴不好 這不是找碴 甚麼才是找碴XD 3.好啦 回來講綜合擴大機 亂講一通 我出社會後買的第一套音響是雅瑟的喇叭 配中國公司山靈的綜擴 才一萬多而已 但推力音質都比雅瑟自家那台被罵翻天的AU綜擴好太多 而且到現在還可以用 VR也沒問題(數位式的) 雖然不夠解析 細節不夠多 但音質還算夠厚 順順聽也ok 我這套系統到現在還在我嘉義老家唱歌 現在回去用手機撥spotify連到擴大機 還是唱得很好聽 後來第二套 rega brio + canton小喇叭 音質很好 鋼琴人聲弦樂都不錯 很動聽 但大場面不太行 畢竟瓦數太小 結婚後買了谷津B-80 B-80雖然音質不像brio有種醇厚的味道 但推力大勝 整體聽起來就勝出許多 音場 氣勢 動態 等等 都好上許多 基本上這很像看ㄟ片 臉蛋輸一點 但胸部贏很多 所以最後就是胸部大的留在硬碟裡 我毫不猶豫的把brio賣掉 留下B-80 從此之後我就是個大瓦數派 就像我的硬碟都是巨乳片一樣..... 之後我就是走向前後級 甚至現在是大瓦數mono mono後級(4歐姆一千瓦...) 沒辦法 就是個巨乳控 4.接下來講在店家聽過的 arte forma 店就在高雄鳳山 我診所附近XD 某天莫名走進去 他給我聽他得意洋洋地真空管綜擴 一開始撥弦樂 大提琴的樣子 恩 真的超毒 有夠毒 我聽了很興奮 馬上回車子裡拿metallica的演唱會CD 這一回來放我就知道我不該這樣做 因為完全沒低頻XD 杰士音響老闆也跟我說 這一派就是在聽味道的 聽弦樂人聲超級毒 但聽其他不太行 因為真的沒低頻 連我用過的rega brio低頻都比他多..... 在豪陞聽過PSE大台綜擴 真的不錯聽 動態音場都很大 聽普羅高菲夫的亞歷山大合唱超爽 而且才五萬多 很大很重一台 如果不是太重 真的會讓人心動到當場想搬回去XD 聽過谷津B-90 A-38 谷津基本上是個厚厚暖暖的聲底 這種聲底很耐聽 但某些人就會覺得很娘很軟XD 速度我覺得適中 不是那種風馳電擊的超強解析跟速度感 但也稱不上拖 感覺就是快步走或是慢慢跑那樣 比起來rega mira或brio 配上某些喇叭反而會很拖 感覺就是走不動了 因為rega本來就不是推力強的擴大機 配上難推的就會拖會慢 很難聽 AV擴大機我覺得integra音樂性很好 pioneer跟yamaha就音響性太重 看電影很爽 聽音樂有時候會很刺耳 marantz還沒聽過 聽過moon的擴大機 音染很重不喜歡 高頻飄逸沒錯 但太飄逸了 撥放鋼琴錄音整個不對勁 據說很多人喜歡那種聲音 但那根本不是真正的鋼琴的聲音阿XD 那已經不是回音太大或泛音太豐富的問題 而是那顯然就是加料後製的鋼琴聲音 因為真正的鋼琴不是那種聲音阿~~ 最後我還是想說 對綜合擴大機不能硬要用前後級的標準來看他要求他 真的不公平 大部分大廠 旗艦都是前後級 而不是縱擴 都是有道理的 絕不是故意要做兩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6.145.15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440300439.A.CBC.html
Daedolon: 回復一下ASR 從"實用"的角度來看 我把他等同視為前後級 08/23 12:25
Daedolon: 因為他至少兩個箱子 甚至三四個 而且也是前後級價格 08/23 12:26
Daedolon: 所以要比ASR就要把很多前後級一起比進去了 08/23 12:26
Tosca: 可是硬要一台就好 還要有前後級的水準 反而貴翻天啊 08/23 12:27
Tosca: 哀 五十幾萬 ayre kxr+mxr二手水貨都有了阿=.= 08/23 12:27
Daedolon: 我考慮的還有空間啊XD 還沒有大房子 08/23 12:27
Daedolon: 不過嚴格說起來我這台幾乎是一台後級 08/23 12:29
Daedolon: 他是13000歐元後級+1000歐元前級 08/23 12:29
Daedolon: 所以日後還要往上升級幫他搭好的前級一點也不過分 08/23 12:30
davidbright: 其實我還滿想知道,T兄在b80心得時說的前後級好太多了 08/23 14:55
davidbright: 是怎樣個好法?又是分別搭了哪兩台? 08/23 14:56
Tosca: 怎麼好法?從熟女平乳變童顏巨乳阿XD 這樣比喻有懂嗎XD 08/23 17:31
Tosca: 變成前後級最明顯就是推力大增 就算劇院系統多台後級也是 08/23 17:33
Tosca: 感覺就像本來騎小五十變成125 馬力變強加速超輕鬆 08/23 17:34
Tosca: 或是電視螢幕從24吋變成44吋那樣 整個畫面變大爽度大增 08/23 17:34
Tosca: 另外推力變強以外 解析細節也會好上很多 08/23 17:34
Tosca: 畫面來比喻 就是原本第四台畫質變成藍光HD那種感覺 08/23 17:35
Tosca: 事實上就算是不起眼的雅瑟後級R1.5 接上去一樣有這些效果 08/23 17:35
PsychoG: 其實Tosca大這樣講會讓我很好奇,一份預算應該買一台綜擴 08/23 18:08
PsychoG: 還是拆成前後級?前提:音響架空間夠放,空間約7~8坪,不在 08/23 18:08
PsychoG: 意精簡問題 08/23 18:08
Tosca: 問題不是前後級或綜擴 重點是哪個聽起來喜歡尬意吧 08/23 18:26
Tosca: 從原波的心得就看的出來了 明明都在試聽綜擴 08/23 18:27
Tosca: 結果心得都是同廠牌前後級表現較好 阿這不是廢話XD 08/23 18:27
Tosca: 所以綜擴一直都是妥協下的產品 求個方便簡單好用 08/23 18:27
Tosca: 如果對聲音有點要求不想妥協太多 本來就該往前後級方向走 08/23 18:28
davidbright: 也沒有吧,他也就一個地方有提到另外聽前後級而已啊 08/23 18:52
Tosca: ㄟ 其實他在蠻多地方跟之前都有寫過心得XD 08/23 18:53
Tosca: 而且最後他選中的那台綜擴 事實上也是因為推力驚人超可怕 08/23 18:54
Tosca: 簡單講就是 你對很多hiend場綜擴表現不滿意 是很合理的 08/23 19:07
Tosca: 因為你的水準明明就該找前後級阿XD 結果一直嫌綜擴是怎樣XD 08/23 19:07
Tosca: ayre MBL burmester ML ARC 都有低中高階前後級組合 08/23 19:08
Tosca: 簡單講就是 你要求聲音了話 本來就該從前後級組起 08/23 19:08
Tosca: 而如果你要求的是最頂級的聲音 那更應該是前後級 08/23 19:09
Tosca: 因為這些大廠旗艦產品全部是前後級阿XD 08/23 19:09
Tosca: 所以MBL為例 只求方便 當然可以7008 但我認為你不用去聽了 08/23 19:10
Tosca: 因為以你的水準 至少就要5011+8011才對 還去聽7008幹嘛 08/23 19:11
Tosca: 聽了也只是失望而已啦 店員也會覺得你這是何苦XD 08/23 19:11
tsai82118: Tosca大大是大艦巨砲主義XD個人聽谷津B90W已經覺得速 08/23 23:04
tsai82118: 度算快的了耶...搭配Nordost入門線就覺得速度整個提升 08/23 23:05
tsai82118: 超多 08/23 23:05
sevenfeet: 日本stereo sound榜單是否有區分"低頻有限"類? 08/23 23:23
Tosca: 對耶stereo sound跟音響論壇器材龍虎榜都只按喇叭價錢分類 08/24 00:01
Tosca: 但我認為這應該是默認讀者清楚能分辨書架跟落地喇叭的不同 08/24 00:02
Tosca: 不過說真的 落地喇叭跟書架喇叭一起排榜也真的很怪 08/24 00:03
Tosca: 明明就不同定位的東西 就像休旅車跟跑車一起排榜 很怪 08/24 00:04
Dopin: 老實講 書架喇叭也是可以做到極低頻很多 只是單體等化跟量 08/24 00:09
Dopin: 感需要特別調整 現在一般都在五十萬以上的成本 基本上沒人 08/24 00:09
Dopin: 會想這樣搞 沒效益 使用者默許的 花夠多的錢喇叭要夠大 (誤 08/24 00:10
delaluna: 我很好奇 後級推力應該跟最大輸出功率沒有直接關聯吧 08/24 00:30
delaluna: 要求的應該是最佳工作點 放大器的THD在低功率跟高功率 08/24 00:31
delaluna: 都不好 應該要看實際聆聽的要求吧 08/24 00:32
delaluna: 更正 應該是THD+N 低功率是noise會dominate DNR 08/24 00:32
Dopin: 樓上講到現在音響的盲點 :p 功率跟低頻沒有直接關係 XD 08/24 00:41
Dopin: 其實跟 "速度感" 也沒有直接關係 :p 08/24 00:41
sevenfeet: 如果推出"高頻有限類喇叭"榜單 不知道會怎樣? XD 08/24 04:56
Tosca: TAD有CE1跟CR1 然後gryphon也有超貴書架喇叭 08/24 09:39
tsai82118: Wilson Audio也有一款書架叭和腳架的,可以省腳架錢(? 08/24 10:02
Dopin: 我講的是五十萬元台幣的 "成本" 這不包含開發倉儲跟產銷 :) 08/24 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