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udiophil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後來Sony藍光機搭配電供後可以脫胎換骨這件事, 已經被新天新地的一群玩家玩到一個極致了。 受到高品質交換式電供的啟發, 就想要有一天也來幫DAC3換個電供看看。 只是因為忙碌,所以計畫擱置了有半年吧。 今天把這件事情完成了。 .............................................. 這裡只提供實作方式,但是要嘗試的樂友, 一定自己要有最基本的電工知識, 產生的任何意外或損失也是要自行負責。 Benchmark DAC3的電供放在機內,直流端壓接了兩條線,一正一負, 接上一個molex 3.96mm pitch, 6 way connector,在第2和第3腳位的地方。 直流端輸出是12V。 把這個connector從機板上拔下來,就可以換電,算是相當容易施工。 標準紅色線和藍色線分別是正極和負極,也可以在電供的印刷上看到極性標誌。 找兩條各自絕緣的銅線,壓接上端子,插進connector的第二和第三腳後,就完成DC線了, 可以說是相當容易施工。 做好以後,一定要用三用電表測試完,再上機。 這個molex 3.96/6 connector和他的壓接端子在光華商場的 金華電子 有賣。 全部買起來好像是台幣10元左右。相當的便宜。 ...................................................... 日前訂的明緯醫療級電供還未到貨,所以先用了另一款比較便宜的醫療100W電供, 台幣大概一千左右。 最顯著的差異,是聲音整體密度和質感的提升, 音樂變得更生動,更有血有肉,細節感覺也多了一些。 換1000元電供獲得的提升幅度的差距, 很類似之前小黑線換成20000元電源線的進步。 CP值算是頗高。 DAC3是我非常喜歡的DAC,聲音直白,細節很多,音場不大但是很立體,動態優異。 原廠配了一個不怎麼樣的電供,某種程度上封印了他的能力。 等明年我應該會入手更好的電工來伺候DAC3,屆時有時間再跟大家分享。 版上應該還有DAC3的用家,可以斟酌自己的能力試試看。 相當超值的升級選項。 甚至,我個人猜測,花比較少的錢,去二手區買上一代的DAC2,再換電供,會有更超值的結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98.7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udiophile/M.1541691787.A.18A.html ※ 編輯: Dayner (118.165.98.76), 11/08/2018 23:43:32 ※ 編輯: Dayner (118.165.98.76), 11/08/2018 23:46:17
yys310: 推實驗 11/09 00:30
jeremywww: 感覺超厲害的啦XD 11/09 01:01
destynova: 推 聽感跟我之前把nano dac接上電供的感想很接近 看來 11/09 02:14
destynova: 在數位端提供高品質的供電 都是能得到音色與質感上的 11/09 02:14
destynova: 改善的 11/09 02:14
Dayner: 是呀...不曉得你有沒有一種感覺,原廠都吝嗇給用家好的電 11/09 07:57
Arie: 我把2qute接線性電供,也是覺得功力大增 11/09 08:09
Dopin: 原廠很多都是 實聽產品 較好聲 -> 拉去較高產品線並加東西 11/09 08:45
destynova: 我感覺如果是會重視供電的做數位端的廠商 通常都所費 11/09 08:56
destynova: 不貲 但話說回來 像是布魯克林只是用幾十塊的明緯電供 11/09 08:56
destynova: 這個感覺就真的有點弱... 11/09 08:56
destynova: 更正~ 布魯克林用的電供應該是百餘塊 而不是幾十塊 11/09 09:48
Qwers: 好猛 已崇拜 11/09 12:18
AllForUs: 換電池 會更好喔 11/09 14:30
bigheadpro: 電池會無力,換品質好點的交換電源示好的 11/09 18:57
AllForUs: 用大電流電池 不會無力 11/09 19:16
Dayner: 大家有興趣的東西都可以拿去新天新地測試... 11/09 19:22
Dayner: 老闆也是追求極致的人... 11/09 19:24
AllForUs: 讚喔 列為 下次到台北必訪之處 11/09 19:49
bigheadpro: ASR用電流那麼大的電池,還是無力阿... 11/10 01:10
xoxoxoxoxo: 推個實作 電影響巨大啊... 11/10 03:05
AllForUs: asr的確是比較軟 但是變因太多 保護板就是個大問題 11/10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