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好久好久沒寫飛行記錄了, 今天繼續趕進度,把閒置已久的澳航系列先趕快寫完。 澳航國內線已有許多大大分享過, 這篇裡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自己的飛行經驗。 並也簡單介紹一下布里斯本機場國內航廈的澳航貴賓室。 請欣賞圖文並茂網誌版: http://tn92.pixnet.net/blog/post/321332859 ----- 以下為純文字版本 ----- 部落格閒置了兩個多月,這期間一開始忙著準備考試,後來又到處旅行了兩個多月。 現在終於靜下心來,隨著畢業旅行來到了結尾,我的上班族生涯也就要開始了。 下週開始上班前,先來趕一下進度吧。雖然飛行記錄囤積一堆,短時間內不太可能寫完, 但從現在開始我還是會努力抽空寫文章,繼續跟各位分享許多自己的飛行經驗。 這篇的重點在於分享澳洲布里斯本轉機與使用貴賓室的經驗。 雖然去年9月底尚未取得澳航金卡,但澳航給予銀卡會員每年一張貴賓室使用券, 我就趁這次轉機時間較長 (6.15am~10am) 把這張使用券用一用吧! 『Qantas 澳洲航空 QF615』 註冊編號:VH-VZT 機型:B737-800 出發地:澳洲布里斯本國際機場 Brisbane International Airport (BNE) 目的地:澳洲墨爾本圖拉馬林國際機場 Tullamarine International Airport (MEL) 日期:2015年09月24日(星期四) 預定出發/抵達時間:1000h (UTC+10:00) to 1225h (UTC+10:00) 實際出發/抵達時間:1001h (UTC+10:00) to 1224h (UTC+10:00) 預定旅程時間:02小時25分 實際旅程時間:02小時23分 飛行航程距離:859 miles / 1,382 km 艙等:經濟艙 Economy Class 座位:4C(靠走道) 前提摘要:這次到墨爾本特地捨棄了直飛航班, 買了來回都需要轉機的機票。 這四趟飛完後,筆者的澳航點數就能剛好達到金卡的門檻了。 前一趟班機於6.01am降落在布里斯本 (IATA: BNE), 可能因為還是一大清早,過關與領取行李的過程都沒花太久, 因此約30分鐘後就準備搭上接駁車前往國內航廈。 這是在澳洲「國際轉國內線」的標準流程: 在國際航廈行李轉盤領取行李、通過海關後, 跟著「Domestic Transfers」的指標到櫃檯重新托運行李。 接著再尋找「Domestic Transfer Bus (國內航廈接駁巴士)」的指標前往國內航廈即可。 免費接駁巴士服務營業時間為4.30am~10.50pm, 約每10到20分鐘一班車。 候車站牌位於入境大廳外。 6.48am,上車。 6.50am,準時出發。 從國際航廈開往國內航廈的路途有點遠, 途中可以看到很多區域航線上使用的螺旋槳客機。 2015年9月當時,筆者尚未搭乘過任何螺旋槳飛機。 車程不到10分鐘,6.58am就抵達國內航廈了。 因為前一晚在新加坡就已經拿到登機證了, 當天早上就可以直接略過國內航線的報到櫃檯, 直接去過安檢。 這是澳洲航空專用的國內航廈, 所以航班班號一律都是QF開頭, 看到其他的航空公司代碼則都是聯營共掛航班。 例如:出發航班資訊板第六行的「JQ6615 Melbourne」其實就是我待會兒搭乘的QF615。 7.00am,排隊過安檢。 安檢程序只花了五分鐘, 接著就是進貴賓室的時間了! 把我在2015年初拿到的「貴賓室單次使用券」交給櫃台人員, 她馬上親切的跟我說聲早安,並歡迎我光臨「The Brisbane Qantas Club」! 找位子坐下前先到處看看。 早上上班時間,貴賓室使用人士多數是上班族。 雖說是上班時間,但人潮其實還好,並沒有太多人。 順便提一下,這間「Qantas Club」其實並不是澳航的商務艙貴賓室, 商務艙與持有寰宇一家綠寶石的旅客其實還有另一間 「Qantas Business Lounge」可使用。 換句話說,在這裡的各位都是跟我一樣搭乘澳航經濟艙的朋友們啦~ (無誤) 簡單逛完後先來吃個早餐吧! 剛才機上早餐份量不大, 現在再吃一份早餐也還吃得下。 早餐選項很簡單,都是澳洲人早上喜歡吃的食物。 三明治、優格、麥片等等。 早餐 Round 2! 我選了角落比較安靜的沙發座位, 吃飽後就小眯一會兒,補個眠。 接著再去淋浴間洗個澡。 撰文此時筆者已到訪過澳航位於布里斯本、墨爾本與雪梨的貴賓室, 這三間雖然都是國內線專用的貴賓室,但卻全都有淋浴間的設備。 到淋浴間前先去看看洗手間。 淋浴間內沒有預設毛巾與其他備品, 需要使用時得到櫃檯跟工作人員索取。 每間淋浴間都有單獨的洗手台與馬桶。 座椅與衣服掛勾。 淋浴間採乾濕分離的設計。 同時,洗手台旁也有烘手機與吹風機。 淋浴間逛完後,我就好好的梳洗了一番。 能在搭完紅眼班機後洗個澡真的很棒! 回到貴賓室裡,還有超過半小時的時間才要開始登機。 去用個電腦吧! 我懶得把自己的電腦拿出來, 剛好看到貴賓室裡有桌上型蘋果電腦, 於是就坐下來上上網。 可選擇使用蘋果或微軟的操作系統。 電腦桌布好美,我想要! 這架A380的背景是雪梨市區。 周圍的上班人士都在忙著辦公, 但我卻悠閒的先到「Flight-Report」看看有什麼新的飛行記錄。 然後再到自己的部落格逛逛。 我常常有空的時候就會隨機抽查一下自己以前寫的文章, 到現在偶爾還是都會發現錯別字等需要修改的小問題, 若各位讀者在瀏覽文章時看到,請不要客氣,直接留言告訴我。謝謝~ 在新加坡機場就拿到的登機證, 座位是自己選擇的23D。 搭A320、B737等窄體客機時都喜歡選20排以後的位子, 因為登機時,地勤人員總是會在邀請商務艙與高階卡客登機後, 先請「第20到30排的旅客登機」。 9.33am,再看一眼這間貴賓室, 然後就要準備步行前往25號登機門了。 一抵達登機門就看到當天準備執飛QF615的B737-800客機。 候機室的人潮很多,澳洲國內線的生意果然做得很好。 眼尖的讀者有沒有看到這張圖中有澳航常客計畫的廣告。 有沒有人要猜猜「Qantas Freequent Flyer」是啥東西啊? 提示:常客的英譯為「Frequent Flyer」, 廣告中多出了一個「e」,用意在於強調「Free (免費)」這個單詞。 Anyway,這是管制區內的國內航線抵達航班資訊板。 澳洲的國內機場普遍都未區分出發與抵達管制區的區域, 也就是說,上方圖中您看到的有可能是即將離開或剛剛抵達布里斯本的旅客。 QF615預計於9.40am開始登機。 澳航國內線的登機隊伍分別為左邊的優先登機隊伍與右邊的經濟艙隊伍。 登機前再看一眼我待會兒要搭的飛機。 這架飛機首飛月份為2011年10月,搭乘當時機齡才4年不到。 澳洲航空/B737-800/VH-VZT/QF615 BNE-MEL 登機作業於9.43am開始, 下圖中的資訊板中可以看到東航的班號。 東航雖然不是寰宇一家會員, 但他們與澳航的合作關係頗為密切。 上一篇文末已有稍微提過。 在這裡順便說說澳航國內線的登機順序。 QF國內班機雖然都有區分優先與經濟艙隊伍, 但登機一開始時,其實兩條隊伍都是同時一起登機的。 意思就是說,如果您排在經濟艙隊伍的第一位, 你也有可能可以第一個踏上飛機。 這架飛機很新,商務艙座位當然也看起來很不錯。 只可惜,我到目前為止都還沒搭過澳航的商務艙。 這是經濟艙的位子。 地勤人員在登機門掃描我的登機證時, 機器亮起了紅燈。 接著她就不慌不忙的馬上從旁邊拿了一張新的登機證給我。 我看到座位被改到了4C,一剎那間還以為「位子那麼前面,是被升等了嗎?」xD 事後證實是我自己想太多了。 4C位於經濟艙的第一排, 至少待會兒下機可以節省不少時間了! 除此之外,因為在第一排, 所以椅距也非常棒。 缺點在於靠走道座位的前方沒有位子放背包, 所以只好放在上方置物櫃咯。 催眠一下自己:我今天搭的是QF615之「假」商務艙! 座位雖是經濟艙座椅,但椅距跟商務艙差不多呀~ 算了,還是別做白日夢吧! QF615準時於10.01am後推出發, 並在10.19am由BNE的19號跑道起飛。 起飛後不到五分鐘,飛行高度雖然才6,000ft不到, 機長就把安全帶指示燈關掉了。 此時飛行時間剩下大約2小時左右。 安全帶燈號熄滅不久後,我就一路晃到機尾的洗手間。 因為坐在經濟艙第一排,感覺真的走了蠻久的。 這禁菸標誌後放的是芳香劑吧? 洗手間保持的很乾淨,但除此之外就跟其他機型上看到的差不多。 回座位前先拍張機艙照。載客率很好,對吧? 此外,這架客機機艙內也裝有B737-800/900常見的Boeing Sky Interior。 回到座位上先把飛行地圖打開。 10.35am,飛機爬升到了飛行途中第一階段的巡航高度:30,000ft。 經濟艙第一排的個人螢幕與餐桌都收在座位把手內, 這點跟後面其他座位不太一樣。 這一排座椅的椅寬可能也會少受影響,變得窄一些。 除此之外,座位把手也是固定的,不能往上移動。 起飛後約50分鐘,空服員送上了該航班中免費提供的早餐。 與其說是早餐,其實這比較像是零食, 份量不多所以真的吃不太飽。 撰文此時雖然時隔已久, 但我還是記得下圖中左邊的「Multigrain Crisps (五穀雜糧薯片)」, 右邊的則不知道是蝦米挖溝,真的不好吃。 11.02am,巡航高度也在新南威爾斯州 (New South Wales) 境內, 提高到了38,000ft,以國內線而言可能算是很高的飛行高度, 但在澳洲境內卻不稀奇,因為他們的國內航班真的太多了。 順帶一提,這趟航程中, 空服員也完全沒有把隔離商務與經濟艙的窗簾拉起, 但整趟飛行中卻也沒看到任何經濟艙旅客誤闖商務艙的洗手間。 需要使用洗手間時,大家都很有規矩的向後轉。 航程還剩下一小時左右時,我選了一部短短的紀錄片來看。 還記得片名為「Is Sugar the New Fat?」,還蠻有趣的。 紀錄片看完後,就調回飛行地圖繼續發呆。 我們的飛機在11.55am開始降低高度。 當天的進場路線非常直接,一點都不複雜, 從布里斯本一路飛來,接著向左轉一點就對齊MEL的跑道準備落地。 12.20pm,降落於墨爾本機場的16跑道。 12.23pm,很快就滑行到了停機坪。 這個則是當天QF615的完整飛行路線圖。 淺紫色部分的飛行高度為FL380。 墨爾本機場的澳航國內航廈距離跑道不遠, 降落後的滑行普遍都不需要太久。 當天大概因為是坐在第一排, 我在班機抵達停機坪五分鐘後就踏進航廈內了。 雖然使用次數沒有國際航廈多, 但前幾年進出了幾次後,筆者對墨爾本的國內航廈也蠻熟悉了。 下飛機後就直接跟著指標到行李轉盤領取行李。 當天QF615使用的是三號行李轉盤。 這次來澳洲也沒有像平常那樣帶著大行李, 托運了一個小小的登機箱就出發了。 當天雖然12.30pm左右就到了墨爾本, 但因為Kellie到了4.30pm以後才有空, 我便決定在機場等候兩個多小時, 先吃個午餐、用個電腦, 等時間差不多以後再搭公共交通工具離開。 墨爾本機場國內航廈管制區外沒什麼吃的, 於是我步行到國際航廈,找到了這間「Nooodles」餐廳吃了碗麵。 當天吃飽後也罕見的馬上把前一趟與這一趟飛行的照片全都整理後, 沒想到最後還是拖了9個月才把飛行記錄寫出來... (對不起,我會更努力地寫記錄!) 墨爾本的公車與捷運都有表訂時間表, 當天我算好了時間,預計搭乘2.50pm離開機場的901路公車。 2.50pm上車後,司機大哥不久後就出發了。 抵達Broadmeadows捷運站轉搭開往市區的列車。 墨爾本機場的聯外交通不多。 遊客與當地人最常用的就是機場的SkyBus服務。 SkyBus雖然號稱自己是便宜的機場巴士服務, 但其實如果行李不多,搭捷運+公車可以省下不少交通費。 各位讀者以後若有機會到墨爾本自助旅行, 不妨可也考慮捨棄SkyBus搭乘捷運, 筆者曾在部落格的FB專頁上分享過較為詳細的資訊,歡迎參考看看! >>> Fly From Changi 臉書專頁 | 如何從墨爾本市區前往機場? 本系列首篇已提過這次去程的機票是較貴的經濟艙彈性機票 (Flexible Economy), 因此這趟國內線累積到的哩程與階級點數 (Status Credits) 也比往常多一些。 再飛兩趟就拿到澳航金卡了! 我會盡快寫完回程的兩篇飛行記錄。 謝謝大家耐心閱讀~ 撰文日期:2016.07.04 取材日期:2015.09.24 -- 歡迎參觀『Fly From Changi 樟宜機場起飛!』 「部落格」http://tn92.pixnet.net 「FB專頁」https://www.facebook.com/flyfromchangi/ 請多多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244.248.5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467637404.A.6FF.html
LeeGiKwang: 推推!畢業旅行中還發文實在太認真了! 07/04 21:09
JLurker: 短期內不會往南半球跑 只能看文過乾癮 XD 07/04 21:14
AdPiG: 這貴賓室淋浴間也太... 好了 07/05 01:52
ahfish722: 有看有推XD 07/05 2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