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又來畫圖了~ 警語: 以下文字、數字、圖表不代表獲利,亦不作為任何明示或暗示的投資建議。 客運方面: RPK/ASK/LF http://imgur.com/DyHLzRB.png
http://imgur.com/4qoWTPr.png
http://imgur.com/cpbEBUn.png
客運量長榮從 2011 以後是一路穩定在往上衝, 華航的運量也持續在成長,但是幅度輸人, 所以在 2016 年均線正式交叉。 兩家的 load factor 都抓在78%上下,控制得很平穩。 2012 以後長榮穩定領先個 1~2%, 對照運量從 2011 開始放大, 還能維持這樣的成績,業務單位應該也滿拚的。 2003 那一根腳是 SARS。 客運季節性淡旺季非常明顯,旺季一是年底到農曆年, 二是暑假,都是放假出遊尖峰。 營收/單位營收(revenue/rpk): http://imgur.com/ZxfsXGZ.png
http://imgur.com/ixKdQgy.png
相對運量在年中交叉,營收則是在年底才碰頭。 2015 以來長榮的 yield 持續領先下探,而且愈拉愈開。 應該是油價跌了加上運能大增,開始下殺取量。 感覺長榮是以利用率為優先,寧可下殺價格, 以求攤掉固定成本,獲取較大的邊際利益。 http://imgur.com/MIulSxJ.png
營收除以飛出去的座位的話,不同時期互有高低, 華航目前領先一點點。 所以平均來說目前華航座位會比較空一點,比較貴一點? (其實差距真的不大) 最後,旅客人數與RPK的關係: http://imgur.com/naLEhLK.png
http://imgur.com/bwMSmvJ.png
長榮自 2011 以後賣票數一路成長,但還沒有追上華航。 但運量已經追上了,因此很明顯的長榮長程旅客比華航要多得多。 這其中北美線應該是主要的貢獻者。 貨運: FRTK/FATK/Load factor: http://imgur.com/cCDGuer.png
http://imgur.com/Xcwop8I.png
http://imgur.com/ZLc0ccr.png
貨運量看來就起伏很大,和當時的全球經濟情勢非常相關。 (參考一下上面,除了 SARS 之外客運量一直都很平穩) 長榮這幾年似乎就同張國煒所提,選擇性放棄了貨運的部份, 差距愈拉愈大。而華航還勉力維持貨運平盤。 貨運這邊兩家 load factor 抓的差距就大一點了, 華航抓到 70%, 長榮常維持在 80% 以上甚至接近 90%。 貨運的淡旺季也很明顯,一是耶誕檔期前備貨, 一是農曆假期的停工淡季和年後(補貨?) 貨運營收/單價 http://imgur.com/8H80XvO.png
http://imgur.com/5H2084c.png
華航貨運營收一直是比較高的,對手選擇的狀況下, 差距同運量一樣有拉大的趨勢。 但是以單位營收來看,就沒有差得那麼明顯。 http://imgur.com/IULKYJw.png
以飛出去的艙位來看, 由於長榮 LF 高得多,單價又沒有差得太多, 艙位平均營收反而比較高一點。和座位的情形正好相反。 貨運的部份不曉得和長榮近年慢慢淘汰747貨機和 Combi 有沒有關係, 華航的貨機機隊數量畢竟太龐大,在這個貨運量停滯甚至縮水的年代, 要有效運用,反而是不小的負擔 。 以上,敬請指教。 資料來源: 兩公司網站公開營運數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6.22.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485193882.A.5DA.html
shinjuku: 專業推! 01/24 02:25
QuentinHu: 可以幫加.jpg副檔名嗎? 01/24 02:57
ck517: 推~~ 01/24 09:06
eltonbibi: 你統計系逆 01/24 09:20
※ 編輯: prussian (122.116.22.52), 01/24/2017 09:28:42
cppwu: 光輸入資料就要不少時間了 還帶統計分析 不推不行 01/24 09:37
chewie: 推 01/24 09:44
xmac1422: 推 01/24 09:46
illuna: ?感謝分享,長知識了 01/24 09:46
※ 編輯: prussian (122.116.22.52), 01/24/2017 09:50:00
pandafish: 用心推 01/24 10:16
kting0918: 感謝分享 01/24 10:32
kevinhongr: 推分析 01/24 10:34
killer2k: 專業又用心!大推! 01/24 10:35
jay70134: 推 用心分析~ 01/24 11:04
APC: 推 01/24 11:47
QuentinHu: 推用心跟分析! 01/24 11:57
onlylovejovi: 推用心! 01/24 12:17
其實想聽一下大家的看法,因為以上都是我空想的,有猜錯也不一定。 長榮從 2008~2009 之後載客數開始上升,同時人均 RPK 緩步下降 猜應該是航線配置上開始增加東亞中短程,或是兩岸直航開始常態化的原因? 華航的 pax 數從 2014 以後才有提供,沒得比較.. 要把民航局的詳細航線數字倒進資料庫去分析的話是大工程了.. ※ 編輯: prussian (122.116.22.52), 01/24/2017 12:30:31
amethystboy: 認真推 01/24 12:47
tony1903: 推 01/24 12:54
pichu7676: 知識推 01/24 13:06
chihchuan: 推分析 01/24 14:01
JilSander: 推~~ 01/24 15:46
laleli: 推~~~我看完之後的感想和原po差不多 01/24 16:36
laleli: 和其他國家比起來,台灣的航空公司真的yield偏低 01/24 16:37
laleli: 我猜BR這幾年yield往下掉,或許也和外站出發旅客變多有關 01/24 16:38
laleli: (因為外站出發的票比較便宜) 01/24 16:38
laleli: 兩家航空公司yield差不多,對CI而言實在不是什麼好消息 01/24 16:40
laleli: 通常短程航班的yield應該要比較高,這樣才能cover cost 01/24 16:41
laleli: 印象裡CI中短程航線比BR多,但yield卻沒有高多少 01/24 16:42
laleli: 經營航空公司果然不容易啊...... 01/24 16:43
laleli: 雖然台灣人常抱怨BR貴,但跟CX或SQ比起來,yield還是低... 01/24 16:44
Homeshadow: 以各國國籍航空來講,CI/BR在hombase出發的票價算低了 01/24 16:47
Homeshadow: SQ CX都高得多 01/24 16:47
laleli: 同意樓上 01/24 17:04
choper: 推資料分析 01/24 18:40
mykorianda: 爆推!!!!!! 01/24 18:46
jim19911126: 必須推 01/24 20:46
coolfish1103: 其實 CI yield 沒有變化太大,反而是 BR 掉很多。 01/24 23:25
sd785: 大推 01/25 00:11
zenbin: 大推!! 01/25 00:22
eason79126: 用心推 01/25 01:47
heinrich: 專業! 01/25 19:11
coconew: 推~想請問一下yield是什麼意思? 01/26 01:21
huangkai: 推 01/26 18:37
Noel7788: 推整理加製圖 01/30 0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