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lingya (^^~)》之銘言: : 標題: [新聞] 去年台灣領空過路費收了20.5億創新高 : 時間: Sat Mar 10 10:40:52 2018 : : [媒體名稱] 自由時報: [新聞日期] 2018/03/07 : [網址] 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358658 : : 只要是飛過台灣領空 就需要付費嗎? : 各家航空公司會找民航局協調路線&付費? : 這其實以前版上其他鄉民好像有提過. 單純飛越領空好像各國都要收費,高低有別而已. 通常聽到費率最貴的就是 1.俄羅斯; 2.加拿大; 3.中國 A.台灣的收費: eAIP 有提: http://eaip.caa.gov.tw/eaip/history/2018-03-03/html/index-zh-TW.html 按過境航空器使用次數,每次新臺幣10000元 費用之繳付如下 郵政地址: 請洽民航局 飛航服務總臺 臺北航空通信中心 電話:886-3-3841423、886-3-3841422 傳真:886-3-3865090 電子郵件:[email protected] B. 美國的收費: FAA 網站有提: https://www.faa.gov/air_traffic/international_aviation/overflight_fees/ 就以USD$60/每100nm 為計(純飛越,起降不在美國) 如以飛越安克拉治至邁阿密為例(ANC-MIA),華航就有這條航線 TPE-ANC-MIA ANC-MIA=3480nm; (3480X60)/100 = USD$2088 實際上當然更多,因為是以進美國飛航情報區的那一點,至離開美國飛航區的那一點來計算 大洋上空則比美國本土上空要便宜多. 費率約USD$25/per 100nm 詳情可參上面連結 C.中國 飛越中國管轄的情報區的外國及港澳台航空器如下 Ref.: https://yinlei.org/x-plane10/view.php?file=doc/GEN_4_2.pdf 除三亞之外的情報區: RMB7.6/per km (可粗略視為類似美國的本土飛越收費) 三亞情報區: RMB3.8/per km (可粗略視為類似美國的大洋飛越收費) 1km=0.54nm, RMB7.6/per km = USD222/ per 100nm) (故除三亞外, 每飛越中國1nm 收費RMB14.07; 每100nm 收費RMB1407=USD222 RMB3.8/per km = USD111 / per 100nm 所以很明顯, 中國對外籍航空器的領空飛越費用比老美來的高很多,貴上3倍有餘 D. 俄(餓)羅斯 大國通常都以飛機MTOW,飛越的Distance 為計算. 初步看到是USD$64~115(from 5t 以下至超過400t) rate,不確定是否以100nm計? 若計VVO(海參崴機場)-LED(聖彼得堡機場)=3539nm,實際上華航長榮因不能進中國 北方領空,所以海參崴進入後,要再往北繞路一下,飛越距離更長. 因此,大家都知道很貴, 所以就變成一個兩難的議題. 要最短距離省油,結果飛越領空費用卻很貴. 印象中,以前媒體有訪問過國籍航空, 好像是幾十萬台幣起跳(待查). 早期對長榮華航來說是別無選擇,因飛機性能有線, 你要non-stop 飛TPE-CDG/FRA 就一定要經過西伯利亞領空任人收費買路錢. 而且俄羅斯很老大,不是你願意付高貴的$$, 就一定允許你飛. 還要視該國與俄羅斯 之間的關係/協定如何. 前幾天外電正在提挪威與俄羅斯正打算商討這議題, 現在就只有SAS 可以飛經 西伯利亞領空, 後起之秀如挪威人就碰壁了. https://goo.gl/v8GqPQ 現在如KLM 都先往南飛香港再往上經中國再進俄羅斯,一方面也是可省費用. 而且如L888 , IATA-1 都是各家的老牌航路使用多年了 (KLM,法航,英航,德航,...) (但這些航路似乎都不對國籍航空如華航長榮開放-增加台籍航空的成本). Route:http://www.iata.org/pressroom/Documents/IATA-1%20Route%20Map.pdf 隨便閒聊,有錯還請指正. -- Sent from my Nokia 331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0.25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520690584.A.5FA.html
lion1227: 推 03/10 22:19
dr2915: 專業推 03/10 22:36
PONANZA: 專業推 03/10 23:10
marzuka: 推 03/10 23:16
MrRainbow: 有趣 推 03/10 23:27
summerleaves: 專業推 03/11 00:13
yannjiunlin: 所以花綠兩家無法更有效開點歐洲的原因於此??? 03/11 01:12
On10n: 俄羅斯就是邱,不爽不要走這裡,想走就乖乖交貴鬆鬆過路費 03/11 01:23
ting445: 台灣看起來好便宜XD 03/11 02:59
prussian: 區域小吧,以使用距離來看其實差不多 03/11 03:10
prussian: 所以我說那個 C. 呢 XD 03/11 03:11
通常小區域就喜歡用 Flat Rate/單一費率,但如中國也是將飛越採單一費率. 大國有時就會將MTOW, Distance這些變數放進來計算飛越費用, 通常牽涉到起降就會用到. C. 是隱藏版,補上去了 XD
JEFFTAY: 推 03/11 03:24
Akulamaru: 國籍航空走南亞中東去歐洲會不會反而便宜? 03/11 08:35
Akulamaru: 缺點是可能要中停哪裡這樣? 03/11 08:36
AuroraSky: ANC-MIA的最短距離會飛越加拿大,應該不能直接用大圓 03/11 09:37
AuroraSky: 航線的距離算 03/11 09:38
lajji: CI那條現在不是都飛MIA-IAH-ANC了 03/11 10:01
lajji: 哦哦沒事 我記錯了XDDD 03/11 10:04
lajji: 去程ANC直飛MIA 回程才中停IAH 03/11 10:05
allic1996040: nm不是奈米嗎 03/11 11:37
balius: 一樣的縮寫在不同領域代表不同意思是很常見的 03/11 11:51
nickq80001: nm在這邊指的是nautical mile(海里)...... 03/11 12:00
allic1996040: 原來,多謝指教 03/11 12:08
chihchuan: 推 03/11 12:14
※ 編輯: nyrnu (180.217.223.17), 03/11/2018 18:39:27
NiChu: 推專業分析 03/12 07:10
lingya: 專業推! 03/12 09:37
A320neo: 推分享,挪威人在芬蘭也碰壁 03/12 20:17
kimberly: 推 航空板高手如雲 03/13 01:49
boss095: ㄊㄨㄟㄅ 03/13 02:51
johnruby: 推 03/13 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