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Aviation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端傳媒)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90704-opinion-taiwan-eva-strike-law/ 從爭取「勞工董事」到反制「秋後算帳」,長榮罷工之路為何荊棘? 勞工董事、巨額賠償、秋後算帳究竟要如何理解這場勞資糾紛中的法律爭議? 邱羽凡、翁瑋、龍建宇 2019-07-03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7/e82864e0ce1449acac139706185ea44b.jpg
2019年7月2日,長榮工會於台北凱道舉行「一起陪長榮空服罷工」晚會。攝:李昆翰/端傳媒 繼2016年6月華航空服員發動罷工與2019年2月華航機師罷工,台灣航 空業於今年六月間第三度進入罷工警戒狀態,桃園市空服員職業工會 (下稱空服員工會)自今年6月20日16:00針對長榮公司開始進行罷工 。 然而,相較於前兩次發生於華航公司中之罷工,此次的長榮空服員罷 工不但時間拉距更長、雙方協商議題更廣泛,令外界難以理解的更在 於雙方協商訴求從一開始聚焦於勞工董事的爭議,到目前膠著於資方 不得秋後算帳,其間又發生長榮公司對工會理事長及全體理監事作為 提出每天求償新台幣3,400萬元之訴訟,究竟在這場勞資爭議中,勞 資雙方各自的堅持為何? 要求設置勞工董事 工會「事前監督」勞動條件形成,根絕勞資爭議。 本次長榮罷工中最大的爭議即在於勞工參與公司治理的部分。雖然在 華航機師罷工時就曾提出「撤換破壞勞資關係之不稱職主管」的訴求 ,嘗試介入公司治理,但此次長榮罷工則更進一步提出「開放勞工參 與公司治理,提供經營必要資訊,例如:工會參與推派獨立董事或增 設勞工董事」,可見台灣工會在策略上已由守至攻,要求「事前監督 」勞動條件形成,根絕勞資爭議。此一工會運動的路線提出,社會各 界的疑問不外為: ‧ 工會為何要參與公司法理?為何要設置勞工董事? ‧ 工會要求資 方設置勞工董事,合法嗎? 工會亟欲參與公司治理以謀求勞動條件之改善,其源於長榮公司屬於 日式管理文化,上下階級關係嚴明,造成威權文化,由長榮主管於罷 工現場高聲:「我專制怎麼樣?」、「就是要這個威權,才可以極權 管理」,更可見其專制管理。因此工會欲藉由參與公司治理,以矯正 資方以威權獨斷之方式來決定勞動條件的作法。 然而,在台灣的現行法下,勞工董事僅見於《國營事業管理法》第35 條第2項:「前項董事或理事,其代表政府股份者,應至少有五分之 一席次,由國營事業主管機關聘請工會推派之代表擔任。」工會所推 派的勞工代表為「代表政府股份者」,意思是政府行使股東權時,一 定要至少推派五分之一的勞工代表,超越公司法之相關規定。 至於在民營企業中,因為在現行公司法下董事的推選通常需要經過兩 道程序,首先依照公司法192條之1的董事候選人提名、二是依照公司 法第192條第1項由股東會選任之。董事除了董事會可以提名以外,只 要持股超過1%的股東亦可提名,而且選舉卻需要股東投票同意。 因此,現行民營企業工會多是使用其他迂迴的方式,例如工會本身即 持有公司的股份再藉由公開募集委託書的方式搶下公司一席的勞工董 事(如台灣企銀工會)、或是股權大多數掌握在經營派的手中並由其 選出工會推選的董事等方式,但這些方法本身都沒有辦法完全確保公 司「勞工董事」一定進的了董事會。 證券交易法下對於一定規模的公開發行公司要求要設立獨立董事來監 督董事會。然而依照現行《公開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 辦法》第2條第1項,需要相當的法律或是財務會計經驗與專業,並沒 有將「勞動專業」作為獨立董事之資格條件。而現行民用航空法第49 條之1雖然規定:實收資本額新台幣20億元以上的民用航空業者應設 置具公益性之獨立董事,然而其下位規範《民用航空運輸業公益性獨 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第3條,對於公益董事資格與《公開 發行公司獨立董事設置及應遵循事項辦法》根本如出一徹,更何況關 於其之選任也是依照前述公司法第192條與192條之1的相關規定,因 此民用航空法所謂「公益性之獨立董事」根本形同虛設,無法做為參 考之用。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6/c185302bdf6b4d2c9358d24e90d7e4d5.jpg?imageView2/1/w/1080/h/720/format/jpg 2019年6月21日,有大批的空服員聚集在長榮南崁航運大樓外展開罷 工。攝:陳焯煇/端傳媒 民營公司治下,員工只是公司「外部人」? 董事的決定權掌握在股東會的手上,如此之公司設計模式,是基於所 謂「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之概念」,董事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為了滿足 股東,為股東謀取利益以獲取其支持,而在公司這個巨大「機器」底 下的螺絲也只能夠不停的運作不停的謀利。在法律上,股東與公司係 不同的法人格,工會對於公司提出協商訴求,然有決定權者是股東, 因此只能仰賴股東的信念或道德良知,期待重視勞動權益的董事能獲 得選任。 不過,而這樣的設計符合資本主義社會思維模式,讓擁有財富的人將 其財富只交由專門的人管理,但將與公司運作關係至為緊密的員工視 為「外部人」,而非在納入公司治理時所應考量的一環。這也凸顯了 「公司」這項體制作為資本主義下的制度,只重效率、忽略合理分配 資源、使貧富差距加劇、帶來階級衝突等問題,員工只是公司以金錢 換取而來的勞動力,甚至是可以用完即丟的工具。在競逐利益的體制 下,公司與股東除非直接有法律依據(如國營企業管理法),否則沒 有任何經濟上的誘因去重視勞動權益,更遑論設置勞工董事。 這樣的問題在長榮公司更是如此。長榮公司是由張榮發基金會、長榮 集團透過嚴密的交叉持股情形把持其股權,而且長榮公司由張家與其 人馬把持經營階層也早已不是新聞,以此循環持股的方式導致同一批 人馬不斷的掌控公司的經營,其思維模式難以改變,即便面對社會輿 論壓力也仍堅持一吋不讓。 相較於華航公司面臨兩次罷工,一前一後導致了時任董事長孫洪祥、 何煖軒下台,勞資爭議亦快速落幕,因為華航係由交通部所控制,而 政府受到輿論壓力時將會更有效的處理其反應;相較之下,長榮公司 自罷工事發至今以快速對工會提告的方式應對,也一再印證民營公司 採取打退罷工、排拒外部監督的強硬態度。 「勞工董事」合法嗎? 《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3條第1項規定:「勞資爭議,非經調解不成 立,不得為爭議行為;權利事項之勞資爭議,不得罷工。」調整事項 則是指法令與契約都沒有規定、或是優於法令或契約的勞動權利,而 勞工為了爭取此種權利,必須與雇主進行談判,談判不成可以進行罷 工。 勞工設置勞工董事或參與公司治理,此項訴求因在民營企業中本身並 無任何法律所規範,而罷工既然是為了創造法律所無的規範,並進而 將談判結果訂入團體協約之中,對照團體協約法第12條第5款的「參 與企業經營與勞資合作組織之設置及利用」是一合法的協商事項,因 此可以推知「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提供經營必要資訊」乃是合法 的爭議事項。 期待長榮公司改善其權威文化、落實相關的勞動條件,並非一蹴可幾 ,縱使可以靠工會爭取開放勞工參與公司治理來逐步落實,然於勞資 雙方欠缺信任基礎下,勞資關係緊繃的狀況一觸即發,因此仰賴諸如 勞工董事等制度以參與公司治理,是為了與公司「合作」,讓企業運 作更加和諧、順暢,一方面可促進公司營運效率,另一方面亦可提升 對於勞工的照顧保護,避免工會一有勞資爭議即需動員、抗爭以達成 其訴求。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7/7568ec64762f4f559efcd09e725e954f.jpg?imageView2/1/w/1080/h/720/format/jpg 2019年7月2日,長榮工會於台北凱道舉行「一起陪長榮空服罷工」晚 會。攝:李昆翰/端傳媒 談判方向為何突變「禁止秋後算帳」? 華航罷工衍生三年法律戰,仍歷歷在目。 從罷工一開始各界討論勞工董事之議題,勞資雙方於6月28日重啟協 商後,協商重點急遽轉變為「禁止秋後算帳」條款,為何在台灣《工 會法》明文規定「對於勞工參與或支持爭議行為,而解僱、降調、減 薪或為其他不利之待遇。」雙方仍為了「禁止秋後算帳」條款而膠著 ?回顧近三年來台灣航空業中三起罷工,資方挑起的法律爭議手段不 僅有所變化,且衝突時點大幅提前,目的其實均是為了達到更有效地 反制罷工、更快速地瓦解會員團結。 2016年6月的華航空服員罷工,當時關於職業工會能否罷工、要如何 舉行罷工投票才合法(勞資爭議處理法第54條所稱「全體過半數同意 」),已有諸多爭議。當時,華航公司為弭平爭議,決定撤換董事長 並迅速與工會簽署協議、終止罷工行動。 一切看似圓滿落幕,但後續華航公司卻不願履行包含「禁搭便車條款 」等協議,無論是否為工會會員,華航公司均給予外站津貼調升。雙 方開啟了長達三年的法律戰,後續包含停止優待機票申請權及使用權 的爭議、6月24日簽署協議非屬團體協約之爭議,期間總計有12件經 勞動部不當勞動行為裁決委員會認定構成不當勞動行為之案件。 華航公司面對2016年空服員罷工時,所採取的策略是先答應訴求以迅 速終止罷工,而後再跳票反悔、屢生爭議,藉由懲處及漫長的爭訟程 序,打擊工會發展與會員信心。 資方「求償」的「底氣」哪裡來? 此次雙方爭執的秋後算帳,其中之一就是長榮公司對工會理事長及全 體理監事作為提出每天求償新台幣3,400萬元之訴訟,其實《勞資爭 議處理法》明文規定:「雇主不得以工會及其會員依本法所為之爭議 行為所生損害為由,向其請求賠償。」 此次空服員工會歷經調解不成立、罷工投票等程序而合法宣告罷工, 工會會員參與罷工、拒絕提供勞務亦屬合法,若長榮公司因故無法履 行對消費者間的契約、無法提供客貨運服務,必須對於客戶及消費者 進行賠償或補償,這正是法律賦予罷工手段所得達到的壓制效果,以 促使資方與勞工進行協商,而此部分之營業損失依法不得轉向工會或 勞工求償。因此,可以推斷長榮公司提出民、刑事告訴之目的恐怕並 非求償或是協助會員救濟,而是要作為影響輿論、打壓工會之手段。 華航罷工衍生三年法律戰,仍歷歷在目,雖然工會在大部分裁決案件 中均得到勝利的結果,然而,工會與勞工付出的代價是什麼?答案就 是「程序成本」!程序成本對於勞工與工會而言,是最難以承受的支 出,因為勞力、時間與金錢支出是資方容易用金錢買到,但勞工要賠 上整個生活才能應付的成本,而且台灣法律對資方的不當行為,本來 就有無法即時糾正,以及罰則過輕的問題,縱使資方最後敗訴,勞方 的程序成本已經付出,精神上與金錢上的負擔也無法再收回,想像工 會理事長及全體理監事面對每天求償新台幣3,400萬元之訴訟,其所 承受之壓力為何?就算未直接被提告的工會會員也難以不產生寒蟬效 應而遠離工會。 資方只要看準這一點,則可以毫不掩飾地拒絕簽署「禁止秋後算帳」 條款,不放棄其「依法辦理」(依法提告)的權利,才能在罷工落幕 後用一起起的法律爭議來讓工會陷入更漫長的苦戰,在程序的消磨下 才能瓦解工會會員對工會的向心力,這就是在依法處理的大旗下,緊 咬秋後算帳不放的資方算盤。 https://d32kak7w9u5ewj.cloudfront.net/media/image/2019/06/95e334ee98b74e2cbb7f8d138b4fc449.jpg?imageView2/1/w/1080/h/720/format/jpg 台北松山機場的長榮航空商標。攝:陳焯煇/端傳媒 勞資雙方的背水一戰 長榮罷工迄今已十數天,迄今仍無落幕之跡像,一路走來,從從爭取 勞工董事到反制秋後算帳,長榮罷工之路一望布滿荊棘,在雙方協商 未有明顯進展下,公司又要求工會簽署和平協議、罷工預告期條款: 「乙方確認自XX年XX月XX日起至XX月XX日止(以下稱和平期間)不得 發動任何爭議行為。」、「乙方同意若於和平期間過後有發動罷工爭 議行為之必要,至遲應於開始罷工之30日前,對甲方、全台旅行社及 相關公部門書面通知預告下列事項,否則應就因其未預告罷工而受有 損害之人,負擔一切民刑事責任。(1)開始罷工之具體日期。(2)罷工 期限。」 姑不論該等「放棄罷工權」之絕對和平義務是否有違法民法第72條: 「法律行為,有背於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者,無效。」亦即工會放棄 罷工之後,是否還有力量去實現工會法第1條「促進勞工團結,提升 勞工地位及改善勞工生活」的目標?以放棄罷工條款為目的的條款是 否與工會的本質不相符合?姑不論上列條款的合法性問題,由勞資的 攻防已可以明瞭,此次罷工是勞資雙方的背水一戰,威權獨裁的管理 階層與追求人性化勞動的工會罷工行動,兩者劇裂地拉扯中。相信資 方亦是真實感受到工會的力量,才會傾全力予以對抗。 不論最後罷工的結果為何,此次由職業工會發動的罷工,已經將台灣 工會運動更推進了一步,勞工不但意識由跨企業的產、職業工會來代 表勞工,才能更加凝聚勞工的力量而撐起罷工,工會亦看見勞資爭議 要從頭處理,應該由介入公司治理開始,在此意義上,此場罷工已經 帶給勞工一定的勝利,推進台灣對於罷工的認識與對罷工權的尊重。 (邱羽凡,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助理教授;翁瑋,瑋燁法律事務 所所長;龍建宇,交大科法所碩士生/法律白話文執行編輯) (本文涉重大公眾利益,開放全文免費閱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8.2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562301160.A.B59.html
killerbbt: 最好是 讓勞權更低落就這個工會 07/05 12:35
Arnol: 翁緯不就跟華航大戰時被協理電的律師嗎? 07/05 12:35
xbearboy: 端傳媒 端午的端,工會提的那媒體不是?XD 07/05 12:35
killerbbt: 像小孩子只會吵鬧拿不出像樣的論述 簡直廢到笑 07/05 12:35
flylee: 一些國營企業的勞工董事 .. 爛得徹底 07/05 12:37
flylee: 不去檢討 07/05 12:37
jzzy: 又是這邱大教授 07/05 12:37
killerbbt: 國營企業勞工董事權力比董事長還大呢 07/05 12:37
killerbbt: 高階主管任用勞董可以不同意科科 07/05 12:38
gn02118620: 每天3400萬元之訴訟 難怪 工會不求魚死網破就是被告 07/05 12:39
gn02118620: 到死 07/05 12:39
flyinwinds: 講的都是工會好棒棒..長榮不對 07/05 12:42
chucky: ”勞工董事等制度以參與公司治理,是為了與公司「合作」, 07/05 12:44
chucky: 讓企業運 07/05 12:44
chucky: 作更加和諧、順暢,一方面可促進公司營運效率” 邱大教授 07/05 12:44
chucky: 是認真的嗎? 07/05 12:44
win8719: 這樣亂搞企業更防止工會你告訴我勞權進步? 07/05 12:44
basebo11: 科法所到底是教啥? 07/05 12:48
chucky: 我在交大唸書的時候也很好奇科法所在幹嘛 07/05 12:49
Rinehot: 等等喔 請問一下桃產總是有多少長榮員工? 還是有多少長 07/05 12:50
Rinehot: 榮股票? 什麼都沒有什麼都不是 不就是局外人嗎 07/05 12:50
Rinehot: 公司治理跟局外人有什麼關係? 07/05 12:52
Rinehot: 更別提空服工會裡面還有一半 現在應該有6成是華航的人 07/05 12:52
TBBT: 科法很厲害耶,對大學不是法律專長的教授法律,對法學生教 07/05 12:54
TBBT: 授財經 醫學 智財 土木 建築等等專業,培養有雙重專業的律師 07/05 12:54
TBBT: ,詳細開什麼課應該還是回歸各校 07/05 12:54
TBBT: 科法開始出現的起因是台灣的法學培育可以培養出專業的法律人 07/05 12:58
TBBT: ,對法很專業但其他方面的都不是很清楚,所以才會有奶嘴法官 07/05 12:58
TBBT: 這種詞,因此讓法學生多學另一種專業,讓有其他專長的人來 07/05 12:58
TBBT: 學習法律 07/05 12:58
win8719: 德國勞工董事也是選內部員工,跟外部工會有啥關係 07/05 13:00
Rinehot: 我一個老同學很屌 法律化學雙學士 法學碩士 現在正在唸 07/05 13:04
Rinehot: 音樂碩士 07/05 13:04
fish10241: 影片早就出來了,我很同情專制副總,不過就是個棚子嘛 07/05 13:06
fish10241: ,還要被沒權力跟他談的人盧小小,真的心很累 07/05 13:06
vince7098: 喔!那工會說謊、扣押證件、除名、告會員要不要一起討 07/05 13:06
vince7098: 論一下?難道這也是勞權的進步? 07/05 13:06
TBBT: 所以有沒有發現那次之後那個人就沒有再出來了,公司公關有在 07/05 13:12
TBBT: 動,工會一直一直口誤 07/05 13:12
Flyroach: 又是邱羽凡... 07/05 13:13
apman: 看到邱羽凡直接end 07/05 13:15
traman: 又是他 風向文章 07/05 13:16
apman: 這傢伙一直在打自己臉,這種「助理教授」(白眼) 07/05 13:16
xup6lin: 專制扣證件最增進勞權了 自助餐專家很噁心 07/05 13:19
preppie: 端傳媒是工會認證專門寫對工會有利的文章 XD 07/05 13:23
flybow: 從4點以後可以隨時中止勞務 這教授的說法恐怕很多人不認同 07/05 14:35
flybow: 只專注自己的權益 又要大家支持?? 07/05 14:36
birdy590: 4點以後可以隨時中止勞務->法律在這方面本來就沒限制 07/05 14:42
flybow: 對啊 整天強調合法特別是18勇士 工會卻又不敢上法院 07/05 14:49
flybow: 空姐的從報到、準備、檢查 對於飛安是否有其重要性 07/05 14:49
flybow: 其中斷是否會影響飛安 這些上法院釐清一下不是很好? 07/05 14:50
birdy590: 樓上對這個問題的法律認識錯的很離譜 07/05 14:51
aynak: 合法與否與民眾支持與否是兩件事啊XD 罷工時間到就立即中止 07/05 14:51
aynak: 提供勞務是合法的,工會覺得自己實力夠、輿論支不支持沒差 07/05 14:51
aynak: 的話,合法範圍內怎麼做都可以,不過如果希望風向吹得舒服 07/05 14:51
aynak: ,一開始把表演做足多好(′・ω・`) 07/05 14:51
flybow: 錯在哪,還請指教一下 07/05 14:51
birdy590: 如果合法罷工的行為只是"可能影響飛安" 應該會是無罪 07/05 14:52
birdy590: 對於罷工行為的限制根本很少 合理範圍內還阻卻違法 07/05 14:52
flybow: 既然合法 那18勇士幹嘛壓力那麼大 07/05 14:53
birdy590: 沒有實際造成他人危險, 刑民事責任都套不上去 07/05 14:53
birdy590: 很多人怕上法院啊 本質上是蠢工會幹了蠢事 07/05 14:53
birdy590: 連工會幹部都怕上法院了 底下會被他們唬的當然更怕 07/05 14:54
flybow: 空姐可以罷工 工會可以發動罷工 長榮可以上法院確認合法 07/05 14:54
flybow: 這幾點有衝突? 07/05 14:54
birdy590: 18金釵一開始就可以看的出來 根本不會真的進法院 07/05 14:55
birdy590: 真要進法院也不會是這麼小的這個議題 07/05 14:55
flybow: 對啊,敢請問在下法律認識是錯在何處? 07/05 14:56
birdy590: 為什麼進法院就可以釐清你說的那些事情? 07/05 14:57
birdy590: 因為本質上只要罷工成立 根本就不需要處理這些 07/05 14:58
birdy590: 你認為法院會處理的 其實根本連碰都不會碰到 07/05 14:58
flybow: 從罷工、飛安、護照、工會、民法與契約關係 勞資關係 07/05 15:01
flybow: 這裡面有太多東西可以攻防 你覺得很多碰不到 可偏偏工會 07/05 15:01
flybow: 就是需要一個概括條款來免責(免於對方發動訴訟) 07/05 15:02
birdy590: (笑) 主要只會爭罷工是否成立 如果成立後面都免談了 07/05 15:02
birdy590: 要打這些東西 不會是在十八金釵 07/05 15:02
flybow: 對啊 所以18勇士的罷工究竟成立不成立 07/05 15:03
birdy590: 例如一直反對工會的蔡律, 他也不認為18金釵有什麼問題 07/05 15:04
birdy590: 真正要爭會是罷工主體有沒有問題 誰在乎這二十多人 07/05 15:04
flybow: 閱讀了良久閣下的意涵 還是無法理解你說的18勇士不重要 07/05 15:21
birdy590: 意思就是: 重要的爭點在罷工本身是否合法 07/05 15:49
birdy590: 民航法規處罰的是航空公司(而且雙方顯然已避免觸法) 07/05 15:49
aynak: 我個人理解,因為爭議當事人是「工會」本身,罷工成立與否 07/05 15:49
aynak: 並非是看單一會員而是整個工會,依勞爭法規範關於合法罷工 07/05 15:49
aynak: 是否成立這一點,幾乎可以說是只需確認罷工投票有效即可,1 07/05 15:49
aynak: 8人頂多說是令罷工過程有瑕疵,無法據以認定這個罷工不合法 07/05 15:49
aynak: ,18人比較多反而是在四點前是否有值勤上的問題,但這已與 07/05 15:49
aynak: 罷工本身無關了要打合法罷工就應該著墨在罷工投票上面 07/05 15:49
birdy590: 它根本釐清不到你想像的每一個問題 07/05 15:50
liunc: 都焦土了還想著勞董 07/05 17:41
cow9602195: 幫長榮空姐QQ 07/05 20:01
lgshhpi: 十八勇士罷工成立,因為他聽從工會指示 07/05 20:40
lgshhpi: 所以公司如果不同意,可以直接告工會 07/05 2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