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myiyi (多加油吧!)》之銘言: : 科普書很可怕 : 講話只說一半 :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3283567/ : 這篇論文是Daniel Paquette : 自己寫的 : 所以用來補充或是某些部分的反駁這本科普書應該是OK的 : 重點是dominance 獻醜翻譯跟節錄重點 (待教育高手補充) Rough-and-tumble play (RTP) is a common form of play between fathers and children. "粗魯玩耍"是父親與子女間特有的遊戲關係, 常常會被家中其他的長輩所排斥, 如母親; RTP被環疑與小孩的攻擊性(physical aggression)有正相關 (這裡的攻擊性我個人認為可以更擴大解釋為: 狼性, 積極度, 反擊性等) RTP是自然界很正常的演化行為, 在動物身上都可以看到, 例如獅子會與成年師玩耍的過程中學到捕獵躲避的技巧, 在貓狗猩猩身上都會看到 (狗在玩耍會假裝咬對方脖子, 被咬住的一方就會投降 ==> 學習狩獵生存與社交行為) RTP玩法被小孩3~4歲達到高峰 (我猜是因為這時候小孩會跑會跳), 佔子女互動8% 這時期會影響腦袋額葉發展, 進而影響孩童的攻擊性 RTP玩法要分為兩種討論: 父親主導 (正向) or 父親沒有主導 (文章看起來非正向) 在父親主導的RTP遊戲中, 小孩會學到反擊, 自我保護, 身體協調能力與自我控制, 尤其是自我控制, 父親主導的RTP中, 小孩會知道父親是強權, 進而了解社會化, 知道自己的情緒 or 無理取鬧不能無限擴張, 簡單來說, 就是在父親營造的安全環境中, 讓小孩學到無力感, 進而了解自我約束與控制; 反之, 若父親沒有主導的RTP中, 小孩無法學到約束, 只會加強攻擊性, 在學齡之後會比較容易有同儕社交上的衝突 (應該就是幼童中身體攻擊性比較強的小孩) 結論就是, 事物不是黑白, 從這paper中隊RTP是正向的, 但是要父親適時的切入與控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20.134.1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499737046.A.342.html
likeastar : RTP不是捉弄 所以你用原原po的例子po這個東西誤解 07/11 10:26
likeastar : 一點也不適合 RTP完全不是捉弄啊 是粗魯的玩耍 兩 07/11 10:26
likeastar : 很開心 不是捉弄 建議把這個講清楚 07/11 10:26
carpfish : RTP很難翻, 很多教育論文是有把捉弄視為RTP的一部分 07/11 10:37
akilo : 想到之前的貓手賤XDDD 07/11 10:37
akilo : https://goo.gl/4JM9uH 新聞XDDDD 07/11 10:38
carpfish : RTP很難翻, 很多教育論文是有把捉弄視為RTP的一部分 07/11 10:39
carpfish : 可以去搜尋一下全國博碩士論文裏頭的文章 07/11 10:40
likeastar : 上篇論文就有講到RTP是什麼 沒看到捉弄 07/11 10:40
likeastar : https://goo.gl/rMXoAg 07/11 10:40
likeastar : 而且論文也講說是兩人開心的過程 並不是單方捉弄 再 07/11 10:42
likeastar : 原po小孩才1y3m 論文實驗都是從2y開始的.....我實在 07/11 10:42
likeastar : 在那篇文下討論這個很容易讓人誤解 07/11 10:42
likeastar : RTP有的好處在這篇原原po例子上看不到 真的不適合 07/11 10:44
carpfish : 所以要等教育方面的專業人士出來解說一下囉 07/11 10:45
carpfish : 我也只是野人獻曝翻譯一下 提出不同觀點讓大家看看 07/11 10:46
carpfish : 我也不是這一行專業 哈哈哈 07/11 10:46
iiiivy : 我是覺得這類會不會就是各種派系各種說法?? 07/11 10:46
pomyopnion : 拿走奶嘴的剝奪感太重了 應該不是屬於這種狀況吧... 07/11 10:48
likeastar : 其實各家理論不同沒關係 但是要拿論文出來支持也要 07/11 10:49
likeastar : 關啊 這樣討論才比較有根本 不然也是淪為斷章取義啊 07/11 10:49
Jotard : 粗魯的玩耍的確不等於捉弄 像貓咪之間的玩耍就很粗 07/11 10:53
Jotard : 魯 但那也很明顯是在鍛鍊小貓打獵的各種技巧 人類 07/11 10:53
Jotard : 的情況來舉例 粗魯的玩耍可能就像搔癢 抓著小孩在 07/11 10:53
Jotard : 空中倒立飛行..這種比較非平常會出現 但是小孩比較 07/11 10:53
Jotard : 能"預期"會發生甚麼事情的遊戲;而若是完全無法預期 07/11 10:53
Jotard : 、在小孩邏輯以外的捉弄的話 對小孩來說不但不有趣 07/11 10:54
Jotard : 而且也可能加深對周遭事物的不信任感 07/11 10:54
likeastar : 不過還是感謝你提供一些新的資訊 我之前是不知道的 07/11 11:01
sharkimage : 推 07/11 16:36
trueblend : 我覺得有意識地教導嬰孩如何應付突發狀況跟只是想 07/11 20:29
trueblend : 滿足自己恃強凌弱的欲望是兩回事.對於沒有反擊能力 07/11 20:30
trueblend : 嬰孩來說,不過就是提早教會他眼前這個人不可靠不可 07/11 20:31
trueblend : 信任罷了.我覺得那些搶嬰孩玩具的人說穿了就是想發 07/11 20:31
trueblend : 發洩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不滿壓力罷了,因為受到法律限 07/11 20:32
trueblend : 制,成人沒辦法隨意搶奪別人手中東西(有可能被告跟 07/11 20:33
trueblend : 影響自己的聲譽)但是對於毫無抵抗能力的嬰孩來說 07/11 20:33
trueblend : 愛怎麼搶救怎麼搶,別人還會幫腔只是覺得小孩可愛想 07/11 20:33
trueblend : 逗弄小孩罷了 07/11 20:34
trueblend : 粗魯的玩法像是拿球衝來衝去,一起把積木堆好再全部 07/11 20:35
trueblend : 推倒跟單方壓制搶走對方所有物是不同的情形. 07/11 20:36
sunnyborage : 我認為粗魯玩耍雙方是有默契的,會用比較重的力道去 07/11 21:32
sunnyborage : 互動。但在他人無力反抗或無預期下剝奪或捉弄(無共 07/11 21:32
sunnyborage : 識的前提)是有失尊重的。 07/11 21:32
shiroro : 一開始爸爸跟孩子玩真的很容易把孩子搞哭(攤手)但我 07/11 23:18
shiroro : 想他們也不是惡意,只是不懂拿捏分寸。這時候媽媽的 07/11 23:18
shiroro : 角色能發揮功用,要如何提醒與引導,讓父親了解孩子 07/11 23:18
shiroro : 的停止訊號,與讓孩子也擁有主導過程,才能進一步到 07/11 23:18
shiroro : 雙方都開心的階段。家庭是最小的群體單位,也是孩子 07/11 23:18
shiroro : 學習社會化的前哨站,家庭群體的互動默契也是花時間 07/11 23:18
shiroro : 培養。爸爸這個角色也是需要學習,我覺得不要太苛責 07/11 23:18
shiroro : ,把他當長子(誤)教育會成為很棒的玩伴的。 07/11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