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其實我不太確定這算不算新聞,敘述一部日本紀錄片的內容, 應該也算是一種報導吧? 上班的人建議等下班再看,我是在午休辦公室無人時看的, 所以哭得唏哩嘩啦也不用跟同事解釋。 不過也可能是我個人哭點太低啦,哈~~ 另外,解釋一下,報導的這間幼兒園是24小時托育孩子不關門, 不過家長可以接送的時間,是限定於早上7點到凌晨2點, 其他時間不可以接送小孩。 -------------------------------------------------------------------- 淩晨兩點來幼稚園接孩子回家,這個日本紀錄片道出了媽媽們數不清的無奈 http://www.healthyssky.xyz/d_TlhYcHNubmNjMDQ4eVZXdFhXUE1PQT09 日本有一檔紀錄片,叫《紀實72小時》每集只有二十幾分鐘,每次拍攝限定72小時,每期 只選一個小地點,可能是印刷店,可能是青年旅館,可能是便利店,有一集選擇了一家開 至淩晨的幼稚園。雖然影片只有短短的七十二小時,但是道盡了人間的眾生百態。 你平時幾點接孩子?放學的三四點?或是晚托班的五點? 有一所幼稚園,每天從早上7點到深夜2點,陸續都有家長來接送孩子。 是的,你沒看錯,深夜2點,也陸續會有家長推開這所幼稚園的門,把早已熟睡的孩子輕 輕抱起,踏上回家的路。 孩子是天使,也是上天出給每個家庭的思考題。 幾乎每個雙職工家庭都曾陷入過這樣的兩難: 想好好陪孩子,可錢也不會從天上掉下來。 依靠老人,就要犧牲他們的自由、也難免有隔代的矛盾;雇傭保姆,賭上人品奉上高薪, 未必贏得來表裡如一的好人。就算拼盡全力,還是有很多因素在人力掌控之外。 所以,最近看到日本的一部紀錄片 《紀實72小時》之深夜幼稚園篇,就像黑幕裡透出一 道光,些微暖意對於負重前行的人們竟如此珍貴。 這檔日本很有名的系列紀錄片節目,用三個晝夜跟拍了一家24小時幼稚園,窺見一些非常 態家庭的育兒故事。 有些《深夜食堂》的既視感。 所謂24小時幼稚園,其實就是 日夜全托,主要為那些不方便傍晚放學後來接娃的家長提 供服務。 日本有不少24小時幼稚園。攝製組選取的這家位於福岡中洲,有40年歷史。 初入園中,孩子們無邪的笑臉湧入鏡頭,各種獻寶搶鏡,暖暖的~ 日本福岡有一個紅燈區,入夜後開始蘇醒,各色人等在燈紅酒綠裡上演各色人生。美食、 站街女、美容店是這裡的主角。幼稚園就位於離紅燈區5分鐘路程的街區一隅。選擇把孩 子放在這裡的父母多半有一份無法在正常時間下班的工作。 不不不,不要想歪了,送孩子來的是從事各種行業的勞動者——飯店服務員,裝修工人, 不動產業人員,美容師,記者…… 從早上7點到淩晨2點,包括週六周日,他們隨時可以入園探望或接送孩子。 日本的老人不太幫忙帶娃,所以很多需要工作到深夜的單親爸爸媽媽們,正是靠著24小時 幼稚園,才得以兼顧謀生和育兒。 從普通行業的收入可以承擔起生活和托育兩筆費用來看,這家幼稚園的收費不會太離譜。 這間幼稚園裡的孩子,從1歲到6歲,總共約150個。大多數孩子來自單親家庭或父母無法 一直陪伴的家庭。 一個丈夫外派、獨自育兒的記者媽媽 將近19點,一對母女還在讀繪本,沒有要走的意思。 因為丈夫被外派,記者媽媽必須獨自承擔起育兒任務。 2歲的女兒若葉正在第一個叛逆期,什麼都要自己做主,時不時向媽媽宣佈:“我不是小 孩子了。”讀繪本,滑滑梯,每天離開幼稚園都要花上一個小時。 玩了很久還不肯走,媽媽跑上去一把抱起,今天的消耗戰才被迫結束。 此時的她很疲憊。說起生活的艱難,一時語帶哽咽。 週五晚上,爸爸回來了。 一家三口在一起,媽媽的心終於踏實下來。 無論是被迫接受還是主動選擇,幼稚園的存在都給了暫處困境中的人們一點緩衝的空間, 一份堅持下去的勇氣。 另一個是打理日料店的老闆娘媽媽 零點之前,幼稚園的門被輕輕推開,孩子們已經睡得很深了。 和丈夫一起經營日料店的媽媽,在打烊後匆匆趕來,把早已熟睡的孩子接回家。 短暫而輕聲的交談中,她對這家幼稚園充滿感激—— 它的存在讓她的人生有了繼續奮鬥 的可能。 熟睡中的孩子無法理解成人的為難。 媽媽說,放任自己全職陪孩子,就會離社會主流的奮鬥價值觀越來越遠,最終滑向未知的 深淵。所以再難也得兩頭兼顧著,哪怕犧牲一部分,放棄一部分,人生整體還是完整的。 為了不吵醒孩子,媽媽叫了計程車,輕輕地抱著孩子上車,靜靜地回家。 {**全文我唯一不能接受的地方,汽車載送小孩,請用汽座!} 有一天,孩子剛入園就發起了燒,體溫計上的數字直戳媽媽的心臟。但她分不開身來親自 看護,需要臨時找到人才能把孩子接走。 她匆匆離去,孩子卻誤以為被遺棄,哭得撕心裂肺。 踩著孩子的哭聲,媽媽一步一回頭…… 這一位則是在夜店工作的單親媽媽 過了淩晨1點,2歲的男孩醒了。 生活已經形成習慣,每天在媽媽來接的這段時間他會醒來等著。媽媽進來的時候,他已經 由老師抱著等在門口。 媽媽來了!母子的相見,即便在深夜裡也無限甜蜜。 在酒吧工作的媽媽,因為一次遇人不淑有了這個孩子。懷孕的時候還被男方訛錢,而且發 現男方還有眾多女友,所以最後決定一個人撫養孩子。 單親媽媽缺乏保障,她白天和晚上都在工作。 儘管內心有著巨大的壓力和苦惱,但也拼 盡全力要給孩子幸福。 這小小一方庭院,不知充當了多少人脫軌生涯裡片刻的諾亞方舟。 第二天,孩子到了入夜時分才被媽媽送回園裡 。剛剛過去的那個白天,媽媽難得休息, 可以好好陪孩子。就像生活總是在你忍受不了苦澀的時候,突然塞進一顆甜棗。 分別時刻,孩子的哭聲回蕩在整個幼稚園,媽媽忍著不舍,奪門而出。 我也知道陪伴很重要,可是寶貝對不起,放下工作就養不起你。 這是想給兒子雙份愛的單親爸爸 中午之前,有位爸爸送來孩子。在媽媽缺失的家庭裡,他已經獨自撫養兒子3年。 這是個細心的爸爸,他覺得單親家庭的孩子需要更多親子陪伴,所以之前在夜間餐館打工 ,後來換了一份時間更自由的工作,甚至曾一度糾結過要不要辭工,像全職媽媽一樣全天 陪著孩子。 可是醫生告訴他,爸爸是不能代替媽媽的,爸爸只能以爸爸的方式養育孩子。這讓他再度 陷入了迷茫。更何況,他需要有經濟收入來保障孩子的成長。 為人父母,大概就是永遠面對著一堆沒有答案的問題吧。 節目拍攝的第三天,是孩子們帶便當去郊遊的日子。也是家長用便當傳達愛意的重要時刻 。 媽媽們各顯其能製作的便當好看又好吃,這可難壞了單親爸爸。 雖然不善庖廚,但他還是努力地想給兒子最好的。從超市里買來孩子愛吃的的東西,稍作 加工後整齊地碼進便當盒。 對孩子來說,吃什麼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便當是爸爸做的。 這位則是珍惜每一分鐘的花店老闆爸爸 又一天傍晚。一對父子在離去前開心地踢起了球。 爸爸還穿著工作服,顯然是忙中抽空來接孩子。 因為經營的花店要營業到深夜,工作間歇的親子時光就顯得很珍貴,連步行回家的15分鐘 也是父子兩人小小的溫情時段。他們想出各種玩耍的花樣,街區和黑夜是他們的天堂。 孩子再有半年上小學,生活的艱難在日漸長大的心裡漸漸清晰,小小的他已經能為店裡幫 忙了。 親子時光也到此結束。把孩子帶回家,托給爺爺奶奶,爸爸又回到店裡忙起來。 一間溫暖的幼稚園 這間收費不太貴,又需要24小時不間斷營業的幼稚園,能夠給孩子什麼樣的照顧? 因為各種原因需要長時間逗留在園內的這些孩子們,又會受到怎樣的對待? 感動的是,這家幼稚園的育兒師非常盡職,從孩子的生活起居到心理波動都照顧到。 從早到晚的照料之外,上床之前要挨個幫孩子們洗漱。 躺下後輕輕哄睡。 無論幾點來接,一直都有人值班看護著孩子,讓孩子們半夜醒來也不會因為無人回應而害 怕哭鬧。有時候還會把著急的孩子抱到屋簷下等待媽媽;保育員們還會適當更照顧單親家 庭的孩子,積極引導他們,給予他們關愛。 而這間幼稚園裡的孩子們,也格外懂事。 郊遊那天,男孩小健的卡通便當被他自己不小心捏壞了,因為是媽媽做的,傷心的小健一 個人抱著膝蓋哭了好半天。 夜裡媽媽來接的時候,育兒師一五一十地都告訴了媽媽。 但孩子們自由歡笑的臉上,看不到一絲愁苦。正如大人們期盼的那樣, 千斤重擔自己扛 ,只為給孩子托起一個陽光明媚的童年。 夜晚8點,中洲開始了又一場燈紅酒綠,人間的繁華似乎永不散場,人生的溝坎也總有邁 過去的一天。 孩子和大人過著各自的夜晚,再久的等待都是為了每天的相聚。 誰都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開到深夜的幼稚園,本不是理想社會的樣子,但確實現實社 會裡必不可少的存在。 拍攝這部紀錄片的導演大宮耕一,在最初是對這種幼稚園抱著質疑態度的。 但在拍攝的過程中,當他親眼目睹一個個在工作與育兒中辛苦掙扎的父母,當他見證保育 員們用最大的愛意和溫暖,讓思念父母的孩子得到安慰時,他也理解了這種特殊的存在。 社會越是自由多元,兩性相處和繁育的方式就越呈現出多樣的形態。為特殊需求者而生的 社會機構,讓生活再難都尚存一線希望,也讓特定時期裡的特定人群不至於走投無路。 有的時候,不算太好的選擇也好過沒有選擇。它是社會的安全線,也是人性的庇護所。 這部《24小時幼稚園》,雖然不如《深夜食堂》那麼精彩,卻溫暖、真實。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69.82.1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45808485.A.74E.html
mirrorhide : 之前看過芬蘭也有24小時幼稚園。 12/26 15:22
icevenus : 幼保園的家人也很辛苦呢... 12/26 15:24
welcome : 看著看著就哭了 12/26 15:25
huangjing : 我的眼眶有淚。雙薪家庭的我們每天拼著辦公室第一個 12/26 15:25
huangjing : 下班的壓力,這每個字看得我心酸酸 12/26 15:26
bebemu : 沒辦法 日本計程車法律上的確不需要汽座 12/26 15:29
臺灣的計程車依法也是可以沒有汽座,但基於安全起見,我還是想趁機宣導。
loveron : 光看文字就想掉淚 12/26 15:30
※ 編輯: Ai (210.69.82.190), 12/26/2018 15:33:22
chiao218 : 看文字就想掉淚,孩子生病不能陪伴真的很讓人心碎 12/26 15:40
ritachang708: 光看文字內容就眼眶泛淚...每個家庭都有他們的故事 12/26 15:53
ritachang708: 呢... 12/26 15:53
AppleAlice : 這部看1/3我就哭到看不下去,工作和陪孩子真的兩難 12/26 15:56
isacheng : 凌晨...記者的中文>< 12/26 16:10
raputoru : 這節目很好,我每週固定都有錄,日本明年10月開始實 12/26 16:13
raputoru : 施3-5歲孩子的幼稚園保育園學費無償化,這些父母的 12/26 16:13
raputoru : 負擔應該能減輕一點 12/26 16:13
puppyant : 之前看過泛淚+1 深深覺得大家都要給予任何育兒方 12/26 16:40
puppyant : 式,更多的尊重與寬容 12/26 16:40
puppyant : 每一個家庭 每一對夫妻都有自己的困境 12/26 16:41
jcjcel : 不禁擔心小孩小學後該怎麼辦 12/26 16:56
AmyEAT : 感同身受 12/26 17:10
nanaling : 好想看這全系列 12/26 17:28
murmured : 不敢想像小孩格外懂事的那個心情... 12/26 17:40
swen920 : 看完後,覺得台灣應該也有很需要的家長 12/26 17:40
anray : 看文就有種泫然欲泣的感覺了。嗚嗚嗚嗚 12/26 17:52
vesherry : 雙薪家庭看完真的只能一起落淚,誰願意孩子是幼稚 12/26 17:57
vesherry : 園/托嬰中心的最後一名 12/26 17:57
bubblebeauty: 台灣很幸福了,至少大部分阿公阿嬤願意帶孫,所以 12/26 18:40
bubblebeauty: 不要再抱怨公婆帶小孩的方法了 12/26 18:40
makio : 推 不是只有全職媽媽才是愛小孩 12/26 18:47
makio : 日本中大班一班一個老師帶35個小朋友! 12/26 18:48
Annis812 : 這種幼稚園老師要輪班也是很辛苦阿....... 12/26 19:14
cplv : 看了好心酸 12/26 19:28
ShadowInWind: 淚推 12/26 19:41
onexox : 心酸酸 12/26 19:42
rainwalnut : 生活都那麼艱困了 還在汽座...超級殺 12/26 19:49
sweetophina : 要是爸媽有能力買車家況好,不用把孩子送到這種24小 12/26 20:43
sweetophina : 時的幼稚園了吧,養車不如養小孩啊!有時候不用太 12/26 20:43
sweetophina : 正義魔人自居,要體諒別人 12/26 20:43
yaritai : 凌晨要叫到車都很難了 何況還要有汽座的計程車? 12/26 20:50
hogolahe : 放任自己全職帶小孩那句有刺到我的痛處,當初也是因 12/26 20:51
hogolahe : 為高工時,晚上十點下班是常態,所以才辭職當全職 12/26 20:51
hogolahe : 媽,常常被他人批讓老公獨扛家計、讓自己喪失競爭力 12/26 20:51
hogolahe : 等…媽媽這個角色真的很為難…陪孩子不工作不對; 12/26 20:51
hogolahe : 忙工作無法完全兼顧孩子也不對…… 12/26 20:51
ert73201 : 不敢看完,其實誠如上面的推文所說,每個家庭都有 12/26 21:04
ert73201 : 自己的困境,真的要給予更多寬容跟尊重 12/26 21:04
dianivy : 文字很有溫度也很有重量,每個字句都重重的打在心上 12/26 21:04
doggy0919 : 要汽座不需要買車啦 有攜帶式的 我就買了一個 日本 12/26 21:31
doggy0919 : 的 不過現在想轉賣~~ 12/26 21:31
anniepung : 看完莫名的爆哭 12/26 21:34
suction : 看完覺得自己很幸運 下班還可以陪小孩一段時間 12/26 21:55
srko3 : QQ 12/26 22:26
guessx : 看文字就哭了 12/26 23:48
aral091381 : 找不到影片在哪裡看 12/27 00:58
cindy2014 : 講到每個父母的無奈心崁裡了 12/27 01:20
Misiasuu : 雖然我也有寶寶也是職業媽媽,看完的確心酸,但幼保 12/27 03:51
Misiasuu : 員的工時跟他們的家人呢? 12/27 03:51
xzxzxz : 雙薪家庭看的很心酸阿 12/27 09:27
yes5 : 看文字就哭了,不敢看!真的道盡心酸 12/27 10:37
flcty : 計程車又沒規定要用汽座,原po是在不能接受什麼=.= 12/27 11:40
我很清楚沒有規定計程車要汽座,這是為了給大家方便,但安全度自然不好。 尤其凌晨,特別容易出現快車與車禍。 我因為職業關係,看過很多很多車禍的照片與影片,所以才想藉機宣導。 要汽座不代表要買車啦!有可以攜帶的,我帶小孩去外島玩時有買來使用過, 宣導有需求的家長可以購買使用! 有些車禍照片,看過是會終身不忘的.... ※ 編輯: Ai (210.69.82.190), 12/27/2018 11:49:38
gaiety0812 : 只有看文字而已,就覺得好難過!!! 回家再來看影片~ 12/27 12:07
vmeow : 光看文字就想哭了 12/27 14:56
conniepai : 同學在台東的機構服務,家庭狀況不健全,比起雙薪家 12/27 18:10
conniepai : 庭的狀況孩子更孤單,保姆也是三班制的(好像是廢 12/27 18:10
conniepai : 話......)只是想說還有很多孩子是等也等不到爸媽 12/27 18:10
Zydar : 找了好久,好像隔幾分鐘會有黑畫面幾十秒,過了就會 12/27 22:49
Zydar : 繼續播 12/27 22:49
njrmp : 請問有連結的影片嗎?水管上找不到,謝謝! 12/27 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