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到Hoyi這位母親誠實告白自己的心魔, 內心也多少能夠明白跟感慨, 因為我爸媽就是以這樣的心魔面對我多年, 所以一時衝動,很無聊地回一篇來湊熱鬧。 我是家中三個孩子裡面唯一跟母舅家族生活到六歲多、才到原生家庭居住的孩子。 但跟許多有明顯分離焦慮的孩子相比, 表面上我沒什麼改變, 依然很活潑,還緊跟著母親前後走踏。 很多大人因此認為我適應良好、情緒穩定, 但其實我天天在睡夢中偷偷哭醒, 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的日記每一篇都是想念, 甚至盤算著自己可以怎麼從現下環境逃走。 這個適應過程裡,最痛苦的就是爸媽在管教中, 很容易出現一句「你被寵壞了」, 或被我偷聽到他們在埋怨過去某某的管教方式是不對的等等。 這讓我一邊努力遵守新的生活規則之餘, 一邊懊惱自己不夠好, 讓我很喜歡的舅舅們、外公外婆被批評。 漸漸地我就用完全順從父母來試圖得到認同。 也因此,我並不擅長顯露哀傷, 甚至以為拉近關係只剩下「討好對方」這條路。 (這讓我在各方面吃足苦頭至今) 不安全感跟自我弱化困擾了我好幾年, 但求學幾年裡, 我仍然勉強過得像正常小孩一樣, 功課不錯,行為不脫序,不大頂嘴,作息正常。 其實中間自己找過好幾個輔導老師, 最後都因為「你爸媽很愛你,沒有對你不好」來結束掉每一段諮商。 因為我的家庭看起來功能正常完整, 所以外人認為我的問題都源自不知足的態度, 都是雞毛蒜皮小事、親子間一時鬧脾氣而已。 在這種矛盾節奏下,慢慢積累後, 終究讓身心都倦了, 一度失去味覺跟閱讀書寫能力, 也一直過著每天睡不到四個小時的生活。 這些情況要到我經濟獨立(離爸媽夠遠)、 且自己的孩子出生後,才逐步緩和下來。 但是這樣的成長, 即使六歲前的童年記憶美好、 跟爸媽生活過得舒適, 我卻沒辦法擁有「深刻」的人際關係, 對人也沒有所謂讓自己覺得「真實」的熱情; 雖然與大家互動都貌似要好, 但我心中沒有朋友。 對家的概念也是一樣, 任何一個空間都是遙不可及, 不太會對哪裡、對哪些人有強烈歸屬感。 (除了外婆吧,畢竟我太愛她了。 對我來說,她在哪裡,那裡就是我的家, 而現在我的家已經在黃泉之下, 所以這輩子我已經找不到回家的路。) 我相信不少轉換家庭生活的孩子成長過程或多或少有類似的心境。 這種心境並非劇烈得讓人活不下去, 但因為總是出現一層「膜」的感覺, 找不到解決辦法的人, 也只能帶著這層膜, 接受了人生必須背負沒辦法消除的完全孤寂感受。 所以每次看到討論假日父母話題, 身為大人當然能體會現實的無奈啊。 但孩子怎麼懂呢? 講再多,也還是更希望,或煽情一點地說, 更祈求所有與父母一期一會(?)的孩子都有強大的自癒能力,最好不要有過分敏感的情 緒; 而當有任何無法言語表達的憂慮不安, 不管在哪個家庭,都能被無條件理解與撫慰; 最重要的是,相信自己值得被愛。 (天知道這有多困難啊,唉) 我也總是認為, 不管今天大人選擇當假日父母的理由是什麼, 那就是大人的選擇, 真的不要,也不能夠勉強孩子接受和體諒。 有再多的苦衷都是大人的苦衷, 所以是大人該承擔的責任。 尤其沒人能在孩子學齡前馬上斷定孩子是什麼氣質,在不知未來影響程度下, 成熟的大人更需要多做一層思考, 包含未來一起生活時,彼此習慣不同的適應問題;以及教養衝突時,該怎麼看待和處理才 能建立良好的信賴關係和默契等等。 (所以說,等孩子愈大、認知愈成熟、習慣愈定型,生活衝突自然就愈大。到這時,家長 要思考的、要解決的問題也就愈多且愈難了。) 做假日父母是艱難的選擇, 當然也會是更複雜的功課; 取暖討拍是一時,親子關係是影響一輩子。 (何況孩子連怎麼上批踢和低卡討拍都不知道……) 既然只有週末能相處,就不要再糾結啦, 孩子可是等你五天了呢! 所以別浪費時間去懷疑他變成誰的孩子, 現在的你,加倍愛護他、把五天份量補回來都不算過分啊 ** 補充說明一下 我不能也不敢斷言選擇當假日父母是「錯誤的」 更沒有辦法說幾歲帶回家就能避免。 真要講, 我最早的記憶甚至可以回溯到兩歲半左右, 所以也總是想, 若當年在三歲前就提早跟父母住, 是否能免除後續的掙扎? 也許吧(聳肩)。 至少我自己覺得 如果我父母親能提早理解我的性格是玻璃製, 也許會對當不當假日父母, 要不要半途帶來身邊等等抉擇時, 有更多的思考和不同的態度表現。 從假日父母出發, 親子經營往往會更具挑戰, 這些挑戰也只有你面對你的孩子時, 才會知道實際上會出現哪些狀況。 但怎麼做? 一切仍源於你得先摸清楚孩子的性格, 並且釐清現下的衝突是來自你和孩子,妳和原教養者或孩子和原教養者之間? 這本來就不容易了, 何況對象是心智沒成熟的孩子, 大人需要更充足的智慧, 這是多麼困難呢 (而且有時還要同步處理手足關係,與手足分別對家長的關係,想了就快暈倒) 我父母對我並不冷漠, 也很試圖要讓我明白他們的愛, 而這正是諮商輔導過程、自我療癒裡, 我們都感到為難的地方。 沒有誰是唯一做錯的人, 我們只是都沒準備好、沒找到在一邊照顧自己的情況下也一邊好好分擔對方心情的平衡點 。 ** ※ 引述《hoyi (寂寞巡航)》之銘言: : 原文恕刪。 : 看到原po的文其實我還蠻感慨的,因為我也正在面對和妳一樣的問題。 : 雙胞胎兄弟,老大送托晚上接回,老二託給爸媽和公婆輪流照顧, : 我們唯一比原po略好一點的,大概只有都在雙北地區, : 小的幾乎每個週末都會回家住,這樣而已。 : 看到推文也是覺得....這個問題其實就像是要不要讓小孩坐機車。 : 我自己絕不讓小孩坐機車,但我也知道,那是因為我目前有這個條件, : 所以我並不會特別苛責有些沒有選擇的父母。 : 指責原po很殘忍、不負責任、為什麼不兩個輪流、帶小孩沒有不辛苦的.... : 對她的現狀其實並沒有幫助,也很顯然並沒有辦法理解她某些不得已。 : 例如,合格保母是不可能接受「輪流」這種托育方式的,我就試過問我的保母 : 她不願意。因為帶哪個孩子,有簽約就有相關的保險(和補助)。 : 或者,指責原po的爸爸媽媽會覺得,要為了達成輪流的目的, : 把小孩托給彈性比較大的無照托育人員呢? : 再者,推文裡也有爸爸提出,自己和太太有半年每三小時餵一次雙胞胎 : 我覺得家裡可以分工真的很棒,但有沒有不能分工的家庭呢? : 例如,我每天含通車在內的平均工時約12個小時,我先生更長。 : 再怎麼努力趕,去接大寶回家之後, : 也只能陪他玩一會兒,說說故事,就該喝奶刷牙睡覺。 : 常常覺得對他非常歉疚,對他的照顧品質比不上弟弟。 : 要請育嬰假自己帶,在臺北市單薪該如何付房貸和兩個幼兒的生活費呢? : 休完育嬰假之後,是否還能回到目前這個工時雖長但休假還算有彈性的職位, : 還是未知數呢...... : 我無意為原po(或我自己)的選擇做太多辯解,畢竟個人造業個人擔, : 做了決定就要接受相應的結果。 : 也只是希望,做爸爸媽媽的人,對彼此可以柔軟一點。 : 育兒路上誰不是披荊斬棘,誰又不想把心愛的孩子都留在身邊時時看顧呢? : * : 回到正題。 : 其實我也正在努力要把孩子帶回家(唉)。我家的雙寶已經1Y9M了。 : 我碰到的問題和原po有點像: : 除了我之外,全世界的人,包括公婆、爸媽、孩子的爸爸, : 都覺得並不是此刻非把小孩帶回來不可。 : 公婆、爸媽對孩子的教養還好,都還不算溺愛,也照顧得很周到 : 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視訊,二寶的發展都跟得上,也開朗活潑得人疼。 : 但和爸媽不親是真的,回家住的時候晚上會一直找阿嬤也是真的。 : 我很努力在和自己的心魔(覺得這孩子根本是婆婆的孩子)抗戰, : 但長此以往,我想我們自己小家庭的關係應該會毀掉吧...... : 和原po共勉:先準備好家裡的硬體環境,設法把隊友的觀念建立起來。 : 亡羊補牢,時猶未晚。一起加油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2.73.252.9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57420935.A.50C.html ※ 編輯: sevenqueen (42.73.252.95), 05/10/2019 00:59:34
pinkchopper : 拍拍,心疼你 05/10 01:02
sfatina : 看到找不到回家的路好哀傷QQ,拍拍05/10 01:06
yihsiu : 所以對人格跟心理的影響還是很大啊,不是只有親不親05/10 01:06
yihsiu : 的問題而已。拍拍。 05/10 01:06
nanaling : 拍拍,謝謝你的分享05/10 01:07
selfhsuan : 推 謝謝你的分享05/10 01:07
nanaling : 我覺得親子關係艱難且沈重的一點,正是不論我們做了 05/10 01:08
nanaling : 什麼決定,孩子都被迫承擔05/10 01:08
claire7715 : 拍拍!感同身受05/10 01:08
ekimlcl : 謝謝分享,然後我看得好心酸05/10 01:10
murmured : 分享推,希望那位媽咪能好好看妳的文05/10 01:10
ekimlcl : 每次看到假日父母得意洋洋說沒有不親都反感 05/10 01:11
MSE2005 : 贊同妳 所以我也是看到假日父母說沒有不親,超級反感 05/10 01:15
suikite : 推這篇,有重點,不是只有批判,而是當為人父母後所 05/10 01:16
suikite : 做的任何選擇,都要自己負起全責,不要責怪他人,尤05/10 01:16
suikite : 其是教養態度與做法 05/10 01:16
trilvie : 嗚嗚嗚05/10 01:22
sakuralove : 看到都哭了,孩子沒得選擇…05/10 01:22
jocelyne24 : 辛苦你了,每個家庭每個人生都有自己的人生功課05/10 01:22
caroline1109: 謝謝分享!無論如何都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不埋怨05/10 01:23
caroline1109: 不責怪,盡自己的力量愛孩子,給多少孩子自然能接 05/10 01:23
caroline1109: 受到多少!05/10 01:23
winiee : 推! 05/10 01:24
jocelyne24 : 能選擇是一件幸運的事 祝福你孩子有你滿滿的愛05/10 01:25
willowsead : 謝謝分享05/10 01:28
※ 編輯: sevenqueen (42.73.252.95), 05/10/2019 01:33:13
sweam : 在講假日父母沒有不親的,這論點基本上還是父母只 05/10 01:35
sweam : 自我的以自己當出發點來考量,但你怎麼知道孩子對你 05/10 01:35
sweam : 的親不是他想緊緊抓著你的不安全感呢?孩子真的沒 05/10 01:35
sweam : 有選擇權,我不想評論假日父母的選擇,但假日父母 05/10 01:35
sweam : 們真的不要騙自己那不會對孩子沒有影響,任何決定 05/10 01:35
sweam : 都是等價交換,但代價卻是沒選擇權的孩子被迫負荷。 05/10 01:35
huiwe : 推分享 05/10 01:46
tonyscat : 推 05/10 01:49
jtcn : (抱),看了很心疼,希望妳現在的小家庭能給妳滿滿 05/10 02:17
jtcn : 的幸福和歸屬。 05/10 02:17
NANASAN : 拍拍~ 05/10 02:17
pchome321 : 推 05/10 02:19
u04rmp : 沒錯 遇過朋友是小學才從爺奶身邊回父母家 終其一生 05/10 02:35
u04rmp : 都與父母有隔閡,她還有手足是一出生直接讓給親戚養 05/10 02:35
u04rmp : 更是大悲劇,而純粹只是父母賺錢賺到沒時間養孩子 05/10 02:35
u04rmp : 。但三四十年之後 他們賺的錢 都又因為這些早年的自 05/10 02:35
u04rmp : 私決定吐了回去 05/10 02:35
u04rmp : 只要出一個性格偏差的小孩 做父母的 賺再多錢都有得 05/10 02:36
u04rmp : 被敗,不要捨本逐末。 05/10 02:36
browndog : 推原po跟sweam大,沒有不親很可能是來自孩子的不安 05/10 04:18
browndog : 全感或沒有歸屬感,拼命地想得到認同。 05/10 04:18
otamot : 推分享05/10 04:19
ncube : 推沒人知道學齡前的小孩是什麼氣質 會有多大影響 05/10 04:44
amoncc : 推 05/10 04:52
gtoldbig : 喔喔!感謝分享,自己與他人的關係也是這樣~原來跟 05/10 05:10
gtoldbig : 教養者的轉換有關係~雖然知道父母是不得以的,但真 05/10 05:10
gtoldbig : 的很難變得親密 05/10 05:10
ncube : 我先生也是從小讓親戚跟祖母輪流帶然後回原生家庭 05/10 05:18
ncube : 他跟我分享的心情跟這篇一模一樣 對人沒有真實的感 05/10 05:18
ncube : 覺 沒有安全感 在父母家每天都只想著要趕快賺錢離開 05/10 05:18
ncube : 家裡 我公婆對此毫無所悉 我兒出生時還一直鼓吹我把 05/10 05:18
ncube : 小孩24小時放在娘家 我也無法跟他們說明 你們知道這 05/10 05:18
ncube : 是一個多麼殘忍的決定嗎QQ 05/10 05:19
jingo : 我自己也是0-3歲住姨婆家給姨婆帶,父母偶爾來看看 05/10 05:20
jingo : 我,3歲以後帶回去給阿公阿嬤帶(他們在樓下開店工 05/10 05:20
jingo : 作,我和阿公阿嬤睡樓上,他們晚上另外睡3公里外的 05/10 05:20
jingo : 住所,一直到到12歲父母離婚,我才跟母親住一起,3 05/10 05:20
jingo : ~12歲之間只有跟我父母住1、2年,完全跟父母不熟悉 05/10 05:20
jingo : 、不親,我國中寫週記還寫:我覺得回家就像住旅館, 05/10 05:20
jingo : 只是一個讓我睡覺的地方而已。而且就像原po說的,沒 05/10 05:20
jingo : 有歸屬感,與人交朋友總是無法深交。 05/10 05:20
jingo : 曾經在念研究所時得了中度憂鬱症,有一部分原因就來 05/10 05:32
jingo : 自於小時候的家庭狀況,心結無法打開。在感情路上一 05/10 05:32
jingo : 直跌跌撞撞,我都覺得是自己太渴望愛、太渴望有一個05/10 05:32
jingo : 自己的家,感謝神讓我最後終於有一個正常的家,現在 05/10 05:32
jingo : 結了婚、生了小孩,由於知道自己童年的住所遷移的影 05/10 05:32
jingo : 響,主要照顧者更換對自己的影響巨大,我決定自己帶 05/10 05:32
jingo : 小孩、我不敢讓孩子給別人帶24小時… 05/10 05:32
wxygrace : 拍拍 05/10 06:45
zocobp : 謝謝原po和推文分享 讓我思考了更多原本沒有想過的 05/10 06:50
zocobp : 面向 也好心疼你們 05/10 06:50
rfes5324 : 謝謝原po的分享, 我也是這樣 05/10 06:55
toadsam : 謝謝你的分享 05/10 06:55
rfes5324 : 無法長時間與人共處 也沒歸屬感 05/10 06:56
rfes5324 : 大人都說這小孩好安靜好乖 05/10 06:57
rfes5324 : 後來想想只是一個沒知覺的小孩 05/10 06:57
ttshiba : 有洋蔥 不過妳是到六歲才接回 很大了 跟多數例子 又 05/10 07:14
ttshiba : 不同了 05/10 07:14
bulumeow : 謝謝分享,看了心好酸 05/10 07:18
sashababie : 辛苦妳了 05/10 07:20
Charmny : 我親戚也是老大一開始選擇了假日父母,一週帶回來3 05/10 07:22
Charmny : 天,平日還是會固定找一天回去看小孩,到一歲發現寶 05/10 07:22
Charmny : 寶出現討厭媽媽的症狀,一直到2歲講話都是,加上老 05/10 07:23
Charmny : 二出生,決定全職帶兩小,才拉回到良好的親子關係, 05/10 07:23
Charmny : 但到現在每週老大都還是要回阿公阿媽家住一晚 05/10 07:23
lepapillion : 謝謝分享,看了好不捨05/10 07:46
Jiuliano : 心酸酸 QQ 05/10 07:49
BEtrue : 好心疼你啊 05/10 07:50
SandJ : 拍拍,謝謝你的分享 05/10 07:54
eiffel23 : 我也是奶奶帶到幼稚園大班才回爸媽家,剛回家時各 05/10 07:56
eiffel23 : 種想逃走,而且還被我媽視為婆家的人馬跟傳聲筒。 05/10 07:56
eiffel23 : 長大甚至生孩子後,我仍然對媽媽沒有太多「愛」的感 05/10 07:56
eiffel23 : 覺,大多是禮貌跟責任。 05/10 07:56
dodobaho : 可以不要一大早就那麼催淚嗎?你的外婆不會希望你這 05/10 08:14
dodobaho : 樣想的 05/10 08:14
dodobaho : 我的家已經在黃泉之下,所以這輩子我已經找不到回家 05/10 08:17
dodobaho : 的路..去心理諮商一下好嗎? 05/10 08:17
orlando : 祝您幸福! 05/10 08:27
insky726 : 有本書叫;童年情感忽視:為何我們總是渴望親密,卻 05/10 08:34
insky726 : 又難以承受?很能理解你的感受 05/10 08:34
loving308 : 我很認同你的敘述,我身邊有幾個一樣的例子,回到 05/10 08:38
loving308 : 原生家庭都有隔一層膜的感覺。每個人解決的方式雖 05/10 08:38
loving308 : 都不盡相同,但和父母都不是太親 05/10 08:38
picassa : 看了好難過QQ 謝謝分享 05/10 08:40
mandy770215 : 好難過!拍拍~你可以跟小孩跟老公建立一個完全屬 05/10 08:40
mandy770215 : 於你自己的家~ 05/10 08:40
anny325 : 看了覺得好心酸,祝福妳~ 05/10 08:44
petitebabe : 這篇文章應該給那些假日父母看看....05/10 08:53
abovered : 我是給父母從小帶大,但是跟父母仍然隔閡很大,甚 05/10 08:53
abovered : 至母親跟手足透露過為何總覺得跟我不親。以前認為這 05/10 08:53
abovered : 些讓我常在人際關係中挫敗,甚至對自己的孩子也常感 05/10 08:53
petitebabe : 沒辦法陪伴 不要生 05/10 08:53
abovered : 到不知所謂親密感為何,之前看了版上討論的所有錯 05/10 08:53
abovered : 不該全部歸咎童年的討論,也許試著和過去自己和解也 05/10 08:53
abovered : 是不錯的,祝福你 05/10 08:53
ahuey10 : 推~不能夠勉強孩子接受和體諒 05/10 09:10
※ 編輯: sevenqueen (42.73.252.95), 05/10/2019 09:56:21
zzyyk : 我也是上小學一年級才回原生家庭 一直到現在都會覺 05/10 09:19
zzyyk : 得我媽嚴重偏心我哥 不過可能也沒辦法 畢竟我媽一 05/10 09:19
zzyyk : 直把他帶在身邊 相處的時間有差 愛的程度大概也會 05/10 09:19
zzyyk : 有差吧 (打到這裡我都要哭了 05/10 09:19
yaokut : 看到好想哭 (拍拍 05/10 09:24
sandy69 : 看了眼眶都紅了…… 05/10 09:30
miku629 : 看了好心疼 大家都是渴望愛的孩子QQ 05/10 09:33
kristen86 : 好心疼妳,感謝妳分享 05/10 09:46
naini : 看了真的好心疼...感謝你分享 05/10 09:46
ellesa : 心疼你,謝謝你願意分享 05/10 09:49
bluevillage : 沒真正經歷過的人真的不懂那種感覺,我自己也是長大 05/10 09:49
bluevillage : 後在人際關係中遭到很多挫折,看書反思後慢慢調整 05/10 09:50
bluevillage : 儘管我爸媽鰻早就發現心理隔閡的問題,也很早就開始 05/10 09:51
bluevillage : 糾正調整,同時也從癌沒對我說出"你被寵壞"等負面 05/10 09:51
bluevillage : 字眼,但那種根深蒂固沒安全感、想討好人的性格真的 05/10 09:51
bluevillage : 很不容易改變,只能說小孩不自己帶,長大了多少都會 05/10 09:52
bluevillage : 在心理層面會有負面影響,會過至少一段辛苦的時間 05/10 09:53
likastar : 妳和先生會建立溫暖安全的家 心中傷痕也逐漸撫平 05/10 09:56
murmurduck : 感謝分享 05/10 10:11
md9tbagel : 記得小時候父母有事把我跟弟弟寄在親戚家,其實只有 05/10 10:16
md9tbagel : 短短幾天(應該不到一個禮拜),之後只要沒接到媽媽 05/10 10:16
md9tbagel : 的電話就會躲起來哭。三十年後的現在還記得那種驚慌 05/10 10:16
md9tbagel : 的心情 05/10 10:16
july1991 : 玻璃心小孩+1 我是三、四歲被帶回家,小時候跟爸媽 05/10 10:16
july1991 : 有種微妙的客套,也覺得他們都不太了解我,但其實 05/10 10:16
july1991 : 沒人發現,而且爸媽不會覺得是自己不了解自己的小 05/10 10:16
july1991 : 孩,反而會小埋怨被寵壞啥的。雖然我知道爸媽對我 05/10 10:16
july1991 : 很好。 05/10 10:16
cat1224 : 傷心的文章 05/10 10:25
cat1224 : 想問問如果是媽媽在身邊,但爸爸週末才回家,這樣會 05/10 10:26
cat1224 : 有影響嗎? 05/10 10:26
cilover : 推,大人的選擇 小孩只能被動接受 無力改變 大人不 05/10 10:34
cilover : 該要求或希冀小孩的諒解和體諒 05/10 10:34
daretolove : 讓人心疼 05/10 10:34
jc050187 : 我就是媽媽在家照顧我們,爸爸一兩週回家一次(在國 05/10 10:35
jc050187 : 外工作),但每次也會待個一週。我覺得沒有什麼問題 05/10 10:35
jc050187 : 耶,媽媽花非常多時間陪我們,爸爸回家也會盡量安排 05/10 10:35
jc050187 : 各種家庭活動,不會不親 05/10 10:35
f0960010 : 偶爾一晚沒關係,但是長期真的不要,總不可能逼孩子 05/10 10:44
f0960010 : 對兩個不常見面的人熱情吧?即使那兩個人是父母。 05/10 10:44
applecandy : 看到眼淚直流,我只有送離半年,從小便一直在尋求家 05/10 11:17
applecandy : 的感覺,後來即便在父母身邊,我還是想家,但我不 05/10 11:17
applecandy : 知道家在哪裡,這個真的沒經歷過的人不會理解 05/10 11:17
tituti : 同樣為情緒敏感的孩子,非常能體會您形容「膜」的感 05/10 11:31
tituti : 覺,無論我們如何地隨著歲月增長而離童年遙遠,都無 05/10 11:31
tituti : 法忘記父母未真心且願意在乎自己的心情,我們內心仍 05/10 11:31
tituti : 有一個需被疼愛、療傷的小男孩/小女孩。 05/10 11:31
elffly0103 : 推分享! 05/10 11:46
julia0291 : 嗚嗚嗚 05/10 11:50
yully : 心疼妳,謝謝妳的分享 05/10 11:59
beastwu : 你的分享真的非常深刻而且重要,謝謝 05/10 12:25
aigret : 心疼 想舒適行事的 人就不要當父母 05/10 12:27
stoub : 看了覺得很難過 為你內在小孩掉淚 05/10 12:38
insist520 : 感謝認真分享 05/10 12:40
aoi : 拍拍 05/10 13:13
KARENPP : 很悲傷,看了很心疼,尤其是家在黃泉路下的那一段QQ 05/10 13:33
tiano : 同為被阿嬤帶到6歲的人。我覺得最大的傷害是「被阿 05/10 13:37
tiano : 嬤寵壞了」的指責。我的情況是阿嬤在我6歲過世。而 05/10 13:37
tiano : 我從阿嬤的乖孫女變成父母口中的壞小孩。這指責是一 05/10 13:37
yoyoca : 拍拍 05/10 13:37
tiano : 輩子的陰影。 05/10 13:37
lutsaichen : 推分享 05/10 13:40
Funny0905 : (拍拍)從現在開始建立自己的家不晚。祝福妳。 05/10 13:43
isisisis : 推 05/10 13:49
celia0302 : 幼年的影響是長大後用數倍的努力和時間都很不容易 05/10 14:01
celia0302 : 療癒的,只有走過的人知道這多沈重,像是父母給的負 05/10 14:01
celia0302 : 債一樣。 05/10 14:01
wizhexe : 真的是「膜」的感覺 05/10 14:35
Smomolove : 同樣被阿嬤帶大 但是兩邊輪流..上了國小一直到大也 05/10 14:55
Smomolove : 都沒什麼跟父母一同生活過的印象 05/10 14:56
Smomolove : 沒回過原生家庭 也一樣過著那種討好別人的生活 05/10 14:56
mindylin : 謝謝你的分享 05/10 15:00
yashin : 有洋蔥,想給你抱抱~ 05/10 15:14
goldenx5 : 好險我很堅持女兒兩歲就趕快帶回來 05/10 15:24
ilfrvm : 您辛苦了...描寫的很深刻,看得好難受 05/10 16:38
littlemon32 : 看到外婆在哪裡,那裡就是家,我哭了,我是奶奶帶大 05/10 20:09
littlemon32 : 也只愛奶奶一個 05/10 20:09
makepoo : QQ孩子怎麼能體會現實的那一面呢 他單純的只想要爸 05/10 21:30
makepoo : 媽的陪伴啊~ 05/10 21:30
mandyjasmine: 同樓樓上和原po,我也是奶奶帶大的,除了她沒生下 05/10 22:43
mandyjasmine: 我,她根本是我媽媽。我剖腹產的時候非常害怕,我 05/10 22:43
mandyjasmine: 是閉著眼睛一邊流淚一邊在心裡大喊爺爺奶奶保祐我 05/10 22:44
mandyjasmine: ,好希望奶奶還在我身邊 05/10 22:44
AqpA : 看了好想哭..我也是阿公阿嬤帶到四歲,之後才跟父 05/10 23:39
AqpA : 母一起生活。 我也理解我的家在黃泉的意思..因為這 05/10 23:39
AqpA : 輩子再也沒人能填補那種空洞 05/10 23:39
blackpink : 給你拍拍 05/12 16:10
stardustyuan: 拍拍~我也很想我奶奶 06/06 1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