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在想會不會台灣引進美國的制度會比較好? 美國基本上醫院是不看門診的,不管是眼科婦產科小兒科放射科,全部都是在診所看,你 去醫院通常是不會看到大廳很多人排隊,大部分是去探望病人的。 這些診所通常就在醫院隔壁街上。 而一個眼科醫生會跟兩三個醫院合作,如果要開白內障,就他一個月有一天會在醫院開刀 ,當天會排滿滿滿不間斷的刀。 婦產科也是都在診所看,診所就有超音波,然後大概預產期的幾個月前會收到保險通知, 說保險公司已經核准在哪一個醫院生產,可以住院幾天。所以我想診所也是有先跟醫院還 有保險公司協調好床位以及手術方面的事務。 每次看診雖然有了預約也是至少要等一個多小時,但是沒有像台灣那麼久。 熱門醫生(像小兒科)其實根本不收新寶寶,要找門路(只收原本病人的弟弟妹妹),健 檢預約也是要一兩個月前預約,但是如果你是他病人,寶寶生病你早上可以免預約看病。 我之前要看婦產科醫生做膜片,預約排到兩個月之後,但是現在懷孕了,因為都是上一個 門診完約下一個門診,就非常順利。 我在想這個制度當然熱門醫生預約都要好幾個月,但是相對的就沒有什麼看醫生,無論感 冒還是其它非急病都去大醫院看病的問題。不會大家擠在一起。 開刀都是排好在醫院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98.205.92.1 (美國)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69437012.A.637.html
abyssa1 : 美國醫療價格高昂舉世聞名真的好嗎?被保險綁架了09/26 02:55
abyssa1 : 開個刀醫療帳單好多張 外科的麻醉的檢驗的刀房的09/26 02:57
我當然不是說美國醫療制度是最好的,但是在要去診所或是大醫院看的問題上,至少他別 無選擇,比的是醫生個人名望而不是醫院招牌,也不會有診所轉診大醫院的問題
exit514 : 熱門醫生不收新寶寶,好像不完全是優點??09/26 03:07
我不是要光講美國醫療的優點,只是告訴大家現實,而這樣制度下產生的狀況。 我懷孕的時候就被親友告知要馬上找小兒科醫生,確認醫生會收。我在懷孕三個月時打電 話給診所時,被護士以婉轉的方式拒絕「醫生的病人很多,可能以後你預約門診會有困難 」「可是我小孩半年後才生也預約不到嗎?」「這個你要不要考慮診所其它醫生?」「醫 生不收病人嗎?」「也不是這樣講」 原本要放棄了,可是我朋友說這醫生真的很好,叫我無論如何都要想辦法擠進去。最後剛 好我侄子是他病人下個月要健檢,才拜託我大嫂跟醫生講,順利得到同意。 我想他們就是用很難的預約,來控制人數,這樣寶寶真的生病才不會排太久,醫生不會過 勞。 只是說有時候約不到真的會很抓狂。 我有次長疹子約皮膚科,居然說要四個禮拜後才能看,到時候疹子都好了吧! 我的意思是熱門醫生永遠都是難排的,只是說這樣的制度下,至少是把門診病人趕出了醫 院,醫院留給開刀 ※ 編輯: neak (198.205.92.1 美國), 09/26/2019 03:50:07
fairy241 : 我雖然喜歡美國看醫生很舒服我這裡有預約大概10分09/26 07:15
fairy241 : 鐘就進去了,但是遇到專科就是轉診到崩潰,還是喜歡09/26 07:15
fairy241 : 台灣醫療方便啊 09/26 07:15
rara : 還要靠關係,非常不公平。這樣的制度看不出哪裡好。09/26 07:36
kitten631 : 有錢就有門路吧這種制度哪裡好 09/26 07:57
jerry1214 : 病人看醫生要幾個禮拜或幾個月前預約,熱門醫生還要 09/26 08:00
jerry1214 : 靠關係;台灣當天可掛號,只要願意早到就能排到,從 09/26 08:00
jerry1214 : 病人角度出發,我還真看不出美國的優勢,這是反串09/26 08:00
jerry1214 : 嗎?09/26 08:00
我的意思是大家都說在大醫院生產比較安心,因為設備比較好,但是大醫院醫生可能不喜 歡接手別人病人,而如果所有人都去大醫院看門診,會變成大醫院大排長龍,醫療分級沒 有落實,醫療資源分配不均。 這個只是另一個國家的醫療狀況,關於如何落實醫療分級。 台灣當然優點很多才會這麼多人回台就醫。 但就關於「要不要在醫院生產」也是需要全方位的思考,沒有完美的方案。
playtrunk : 為了一個個案把20年健保打掉然後多花2-3倍的醫療支09/26 08:07
playtrunk : 出?09/26 08:07
fania : 看到要靠關係才能看到醫生就覺得zzz09/26 08:11
hsin1107 : 看起來美國制度完全沒有比較好啊 ...我的美國親戚 09/26 08:13
hsin1107 : 都喜歡回台就醫(不管去醫院還診所)==台灣只要調09/26 08:14
hsin1107 : 整健保制度09/26 08:14
hsin1107 : 多對醫療人員好一些尊重醫生 ,子女們多多請長輩們09/26 08:14
hsin1107 : 不要衝大醫院拿不吃的藥,台灣的醫療就會越來越好09/26 08:14
※ 編輯: neak (172.58.75.226 美國), 09/26/2019 08:31:04
YAMABUTA : 原po的補充還真讓我徹底覺得美國制度好不到哪裡呀? 09/26 08:46
YAMABUTA : 我沒關係的是不是也不用想著去醫院產檢、生了?好09/26 08:46
YAMABUTA : 誇張唷 09/26 08:46
FreeBlue : 單講婦產科產檢跟生產的部分算是還不錯,因為產檢是 09/26 08:47
FreeBlue : 固定的行程,生產就是到診所醫生有配合的醫院,但這09/26 08:47
FreeBlue : 是在有完善醫療保險的情況下,沒有好的保險你連醫09/26 08:47
FreeBlue : 生都沒得挑,當初生大寶在美國鄉下,雖然有學校的保09/26 08:47
FreeBlue : 險,但前後也是付出了約十萬台幣。第二胎在台灣生09/26 08:47
FreeBlue : 的,大醫院產檢的確令人覺得耗時煩躁,但是健保費09/26 08:47
FreeBlue : 用跟美國完全是天差地遠,而醫療品質卻相對沒有差09/26 08:47
FreeBlue : 很多。09/26 08:47
FreeBlue : 美國醫療最大的不便就是你無法立即看到醫生得到處理09/26 08:54
FreeBlue : (但這在很多國家也都是常態)特別是家有小小孩會09/26 08:54
FreeBlue : 很麻煩,這時就只能找可以walk-in的診所可以直接掛 09/26 08:54
FreeBlue : 號看醫生,但可想而知這些診所當然都大排長龍。 09/26 08:54
quiet93 : 之前美國才一個抱怨初期流血在急診室等很久流產的 09/26 08:56
quiet93 : 孕婦,雖然初期淘汰醫療不見得有能力介入,但是你 09/26 08:56
quiet93 : 能想像你懷孕流血,但是急診醫師先看吸毒犯跟酒醉 09/26 08:57
quiet93 : 者嗎 09/26 08:57
FreeBlue : 以台灣醫療的便利性來說,台灣人真的是很好命。( 09/26 08:58
FreeBlue : 但個人感覺在台灣也好像特別容易生病.....)09/26 08:58
exit514 : 台灣就醫方便又有健保,難免就有浪費醫療資源之情09/26 09:13
exit514 : 事,認同要有有效的制度去過濾。....不過看醫生還要 09/26 09:13
exit514 : 找親戚關係真是太辛苦了!09/26 09:13
olivewood : 就別硬拿分級制度比較好就說要引進台灣,更何況你只 09/26 09:23
olivewood : 看到優點,卻完全不提無法即時處理這項令人唾棄的缺 09/26 09:24
olivewood : 點,光只憑一項你覺得的好處,不去探討思索美國現行09/26 09:24
olivewood : 醫療措施與其他政策配合錯綜複雜的原由,就說為什麼09/26 09:24
olivewood : 不引進09/26 09:24
jemima : 美國的「病人很多」和台灣的「病人很多」不是同一09/26 09:26
jemima : 個等級的呦~台灣這樣做病人會約到好幾個月以後吧09/26 09:26
sunnycutie : 美國沒有比較好+1 有好工作好雇主好保險什麼都好,09/26 09:26
sunnycutie : 沒有就吃土09/26 09:26
olivewood : 最常被人詬病的是診所設備不足,醫生能力不足,卻要09/26 09:27
olivewood : 花時間等待排進上一級別的醫院09/26 09:27
elsa50320 : 美國比的是醫生個人名望而不是醫院招牌? 09/26 09:29
olivewood : 現在台灣人只要有錢掛號就能排進去大醫院看病,若分 09/26 09:29
olivewood : 級制度引進,難保被一些有關係的壓榨到一般民眾醫療 09/26 09:29
olivewood : 資源,誰都想要知名醫生是自己的家庭醫生阿 09/26 09:29
elsa50320 : 你知不知道台灣的醫院為了挖角知名醫師,也是做了很 09/26 09:29
elsa50320 : 多事呢 09/26 09:29
linglingling: 完全看不出引進美國醫療的意義!明明就很麻煩又要靠 09/26 09:30
linglingling: 關係,為什麼要建議引進?09/26 09:30
olivewood : 拿這個被美國人嫌棄到爆的分級制度來宣揚美好,很多09/26 09:31
olivewood : 人都黑人問號吧 09/26 09:31
Miahh : 我在美國的產檢生產經驗跟你完全不一樣耶。你所謂的09/26 09:32
Miahh : 「熱門」醫生是怎麽查到的啊?我只知道保險公司給的 09/26 09:33
Miahh : 醫生名單上會有評價,但不至於集中在某幾個醫生,所 09/26 09:33
Miahh : 以就是選朋友介紹的醫生(純推薦而已,沒什麼靠關係09/26 09:33
Miahh : 的事,我也沒跟醫生提)。而且我從產檢到生產都在大09/26 09:33
Miahh : 醫院,每次等候時間十幾分鐘而已,跟你的經驗很不一09/26 09:33
Miahh : 樣。09/26 09:33
olivewood : 美國分級制度落實的下場大家不是有目共睹,還要來酸09/26 09:37
olivewood : 台灣沒有09/26 09:37
olivewood : 把門診病人趕出去算什麼優點?09/26 09:40
Miahh : 但針對產檢在診所、生產在醫院這點確實可以看看美國09/26 09:43
Miahh : 是怎麽分級整合的。我一個在美國做婦產科的台灣朋友09/26 09:43
Miahh : 跟我說在美國就算平常產檢在診所,生產「一定」在醫 09/26 09:43
Miahh : 院。就我所知這些診所平常就有跟附近醫院合作,醫生 09/26 09:43
Miahh : 可能也同時在診所跟醫院看診,所以生產改到醫院生並 09/26 09:43
Miahh : 不會措手不及。而且美國婦產科不少是團隊合作的,生 09/26 09:43
Miahh : 產的醫生不見得是平常產檢的醫生(我知道台灣很多產 09/26 09:43
Miahh : 婦會指定要平常產檢的醫生),所以孕婦產檢不僅選醫 09/26 09:43
Miahh : 生,也要考慮整個團隊跟醫生是否適合自己,這大概也 09/26 09:43
Miahh : 可以避免孕婦集中在少數幾個所謂「熱門」醫生手裡09/26 09:43
fairy241 : 熱門醫生很像北加狀況,但熱門蠻好查的啊,不見得09/26 09:44
fairy241 : 需要靠關係,有時請轉診醫生協調也可以,美國非常要 09/26 09:44
fairy241 : 是會吵的有糖吃啊09/26 09:44
問題是小兒科醫生就是負責轉診的,我的問題是第一線醫生太過熱門,不是轉診後。
Miahh : 我也在猜應該是華人多的地區... 09/26 09:51
gooderr : 我在美國就是在醫院看門診到生小孩,沒有一定醫院 09/26 09:52
gooderr : 不看門診這種說法09/26 09:52
Miahh : 會有醫生只收高危妊娠的孕婦,覺得也合理09/26 10:00
l98 : 在台灣來說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民眾普遍還是認為大醫09/26 10:05
l98 : 院醫生的看病能力是較佳的,所以妳永遠會看到大醫院09/26 10:05
l98 : 裡絡繹不絕的看病人潮。09/26 10:05
Miahh : 樓上,針對診所跟醫院整合的話,重點似乎是產房數量09/26 10:09
daiting : 就你的敘述不覺得是比較好的方案09/26 10:09
Miahh : ?因為至少版上很多人是願意在診所產檢,到後期才因09/26 10:10
Miahh : 為醫院資源比較充足而轉到醫院09/26 10:10
AppleAlice : 光看你的敘述就沒有覺得比較好啊,生病還要拜託關係 09/26 10:11
AppleAlice : 才能看到醫生,沒關係的人健康和生命比較不值嗎? 09/26 10:11
l98 : 台灣還有個問題就是醫療資源極度不平均 09/26 10:11
l98 : 妳看會到最後會到大醫院去生產的絕大部分都是住在西 09/26 10:12
l98 : 部都會區的產婦,東部就不說了,偏鄉或鄉下地區的人 09/26 10:12
l98 : 能這樣跑的人並不多 09/26 10:13
Floridasian : 看來大多數的人把”診所”的定意搞錯了。診所不一定 09/26 10:24
Floridasian : 是單獨一間獨立的醫療機構。在美國”診所”=“看診09/26 10:26
Floridasian : 英文是同一個字(clinic). 醫院有沒有看診?可以說有09/26 10:27
Floridasian : 也可以說沒有。有~是因爲那個門診就設在醫師裡面。 09/26 10:28
Floridasian : 沒有~是因爲就算是在醫院裡面它還是算門診/診所/09/26 10:30
Miahh : 那醫院在外附設婦產科診所不知道可不可行?多聘些醫 09/26 10:30
Miahh : 生,而這些醫生同時在院區跟附設診所看診 09/26 10:31
Floridasian : (Clinic). 以下面的句子為例:The neurosurgery09/26 10:31
Floridasian : Clinic is located on the 4th floor of the09/26 10:31
Miahh : 這樣可以把看診孕婦從醫院分散出去,但生產時又可以09/26 10:32
Miahh : 在同體系的醫院生產09/26 10:32
caramelputin: 沒問題的時候都很好,問題是有問題的時候是怎樣。美09/26 10:32
caramelputin: 國醫療真的是要有錢啦!09/26 10:32
Floridasian : Children’s hospital. 神經外科門診在兒童醫院四樓09/26 10:32
Floridasian : 醫院(hospital)~一定是病人住院或開刀的地方才稱為09/26 10:34
Ai : 其實就算是是西部都會區,比較知名的專做婦科的診所09/26 10:35
Floridasian : Hospital。看診的一定是clinic。有些clinic設在醫院 09/26 10:35
Ai : ,哪個不是大排長龍、待診良久?之前每次產檢都等超 09/26 10:35
Floridasian : 裡面。有些是設在隔壁相連的大樓。醫生都是同一群 09/26 10:36
Ai : 久,忍不住在心裡碎念,不是說少子化嗎.... 09/26 10:36
Floridasian : 有的醫生早上在A棟看診晚上到隔壁B棟醫院看住院病人 09/26 10:38
Ai : 後期我轉去醫學中心,病例都印去了,還被念太晚過去 09/26 10:38
Ai : ,子宮情況他都看不清楚.... 09/26 10:38
Floridasian : 有的醫生每週二固定在醫院開刀,其他日隔壁看診09/26 10:39
Floridasian : 我當初就22週門診產檢完馬上被推到隔壁棟醫院辦住院09/26 10:40
amnesiachick: 在中西部大城 預約掛號很順利完全沒有等很久或是難 09/26 10:43
amnesiachick: 掛 產檢也是按時抵達就沒問題 不小心錯過也很容易補09/26 10:43
amnesiachick: 上 候診室通常沒什麼人 跟原po經驗有些不同 但是這 09/26 10:43
amnesiachick: 邊一樣生產一律去大醫院生 沒有診所生這種事 09/26 10:43
聽起來每個城市不一樣,我在的華人區真的門診很難掛,預約也都至少等一個小時,有次 有人推薦不用排隊的家庭科醫生,根本診斷錯誤,從此不敢去完全不用排隊的醫生(雖然 也不會特地一定要名醫,隨便找都要排)。
LVCL : 推產檢在診所、生產在醫院的分級整合制度09/26 10:44
Miahh : F大,但我住紐約,確實有跟醫院合作的產科診所所在09/26 10:48
Miahh : 地跟醫院完全不在同一個地方(醫院在上東區,診所在09/26 10:48
Miahh : mid-town,西邊偏中下)。09/26 10:49
Miahh : 先不管美國其他醫療制度的荒謬,至少以產檢在診所、09/26 10:50
Miahh : 生產在醫院這點確實是可以參考的09/26 10:51
amnesiachick: 感覺同樣是美國不同地方差很多 我們這邊通常一個醫09/26 10:56
amnesiachick: 院會跟好多週邊診所合作 都在那個醫院生09/26 10:56
Floridasian : 當然有診所離醫院很遠的呀!我沒說診所一定是在醫院09/26 10:58
Floridasian : 裡或附近。我只是針對樓上有人說美國醫院不看門診 09/26 10:59
Floridasian : 這個說法加以解釋 09/26 10:59
Floridasian : 我住鄉下小州,這邊很多跟大醫院合作的附設診所開車 09/26 11:06
Floridasian : 要兩個小時以上 09/26 11:07
nanaling : 喜歡美國看診經驗*1。 我這裡有預約絕不會讓你等超 09/26 11:10
nanaling : 過15分鐘 09/26 11:10
nanaling : 每次產檢都很輕鬆。 生產就是去配合的醫院,值班醫 09/26 11:12
nanaling : 師生,不能指定,我覺得很好。 醫生不會門診看一半09/26 11:12
nanaling : 去接生,大家都又累品質又差09/26 11:13
nanaling : 平常有一個產科專線電話。 有疑問都可以寫訊息或打 09/26 11:14
nanaling : 電話 。有專門資格的諮詢護士會看她的權限,如果是09/26 11:14
nanaling : 衛教方面就直接跟妳說,如果有不適她會幫你需不需要 09/26 11:14
nanaling : 看醫生 09/26 11:14
nanaling : 有次我打過去問數胎動的問題,過一小時護士主動回09/26 11:16
nanaling : 播追蹤胎動是否正常09/26 11:16
nanaling : 另一次她判斷這樣胎動不保險,叫我快去診所。 我到09/26 11:16
nanaling : 的時候儀器都準備好在等我了09/26 11:16
nanaling : 不用動不動衝門診、衝急診,真的才是對醫病雙方都好09/26 11:17
greatime : 台灣大醫院產科醫師不喜歡接診所產檢孕婦的原因不09/26 13:02
greatime : 知為何 病歷取得問題? 不信任診所醫師? 自費產檢問09/26 13:02
greatime : 題? 醫院診所要整合看起來挺困難09/26 13:02
fairy241 : 美國產科醫生大部分也不接一定週數以上孕婦09/26 13:05
amnesiachick: 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這裡是這樣 但是我的經驗是 這裡 09/26 13:57
amnesiachick: 所謂診所看診 醫院生產 其實產科醫師是同一批人的 09/26 13:57
amnesiachick: 醫院下面掛名的產科醫生 平常有在診所看診 所以不是 09/26 13:57
amnesiachick: 說突然去醫院就有陌生醫生幫你接生 而是你產檢診所 09/26 13:57
amnesiachick: 的產科團隊其中一名醫生接生 09/26 13:57
ELIOGO : 看完覺得美國醫療好 不過我是以醫生本人的角度..... 09/26 14:00
k77233 : 每個國家看診制度不同,而且一定是經過多方考慮 09/26 14:39
k77233 : 才設置,為什麼要因為個案去改變,你覺得美國好,09/26 14:39
k77233 : 就在美國看啊,幹嘛來到台灣就要說美國好?09/26 14:39
k77233 : 光健保制度就不一樣,是怎麼比較? 09/26 14:39
k77233 : 就整體醫療環境來看,台灣方便很多。09/26 14:39
k77233 : 當你現在的身分是找不到門路也沒錢的病患時, 09/26 14:39
k77233 : 還會說美國醫療很棒嗎? 09/26 14:39
k77233 : 並不是因為熱門醫生預約要等很久才很少人看醫生,09/26 14:39
k77233 : 是因為很貴,沒有健保支付實支實付有多貴你知道嗎?09/26 14:39
我不是說美國醫療好,我是針對「要不要去大醫院生產」提議要不要像美國一樣醫生在合 作醫院固定值班,但是門診分開,全部生產都在大醫院。 健保跟費用跟在不在醫院生產沒有直接關聯,所以我沒有討論。 我提出美國門診也有排隊問題是因為在台灣排隊等候的長度也是納入「要不要去大醫院生 產」的考量之一。
nanaling : 討論每個國家的優缺點很好啊!沒必要那麼玻璃心09/26 14:47
nanaling : 美國不需要什麼門路啊......沒錢不慘,沒保險的才慘09/26 14:47
nanaling : 美國醫療不是什麼都好,但在分級制度上真的比台灣好09/26 14:48
nanaling : 台灣真的太廉價。帶小孩回去看自費都覺得天啊醫生09/26 14:49
nanaling : 醫院也太辛酸09/26 14:49
nanaling : 我的經驗和ames一樣。是診所團隊輪流去醫院值班接09/26 14:50
nanaling : 生,病例共享。不是突然隨便跑去不相干的醫院生09/26 14:50
nanaling : 如果有特殊原因需要剖腹催生,自己的醫生也會ㄍ給妳 09/26 14:51
nanaling : 先預約好她值班的日期 09/26 14:51
Miahh : 這不是個案吧,明明是整體現象。至於醫療保險費什麼 09/26 15:28
Miahh : 的跟醫療分級其實是兩個議題,也就是說美國就算是社 09/26 15:28
Miahh : 會下層也一樣在醫院生,跟你有什麼樣的保險、要額外 09/26 15:28
Miahh : 付多少錢是兩回事(而且要是我沒記錯,美國其實有大 09/26 15:28
Miahh : 概94%的人有保險),沒必要因爲這個制度就否定別人 09/26 15:28
Miahh : 值得自己學習的地方09/26 15:28
nanaling : 真的沒保險的人反而有什麼狀況就直衝急診室(法定09/26 15:39
nanaling : 基於人道不得拒收) 然後生完之後就欠債欠著 09/26 15:39
whereislove : 我覺得台灣醫療太便宜,而且應該拒絕太頻繁照超音波09/26 16:02
whereislove : 的孕婦,有常聽到有些孕婦三天兩頭就去照一下,真 09/26 16:02
whereislove : 的是浪費醫療資源。 09/26 16:02
whereislove : 我在這裡的醫院是固定約同一個醫生產檢,約好時間去09/26 16:04
whereislove : 可以讓你盡情發問,也沒有什麼一個禮拜就讓你照超09/26 16:05
whereislove : 音波看看小孩這種事。09/26 16:05
nigi0309 : 就直接規定診所不能接生就好了啊!09/26 17:29
seablue421 : 我的婦產科醫生就是耶,他的診所就開在地區醫院附近09/26 18:56
seablue421 : ,他本身一個禮拜也有一天在該醫院有門診,其餘時間09/26 18:56
seablue421 : 都在診所,但生產通通都在醫院裡09/26 18:56
heidifans : 人生病就可以看醫生得到適當的照顧,這是一種很好09/26 23:35
heidifans : 的狀態,不覺得應該要學美國09/26 23:35
※ 編輯: neak (198.205.92.1 美國), 09/27/2019 06:48:30
jjoonnyy : 醫院已經是排滿滿的刀了啊…自己都開不完了。 還讓 09/27 06:50
jjoonnyy : 外面開 09/27 06:50
adorubono : 美劇 Dr.House也有排門診啊!? 09/27 08:13
olivewood : w大,醫療太便宜是什麼缺點??? 難道窮人沒看病的 09/27 08:46
olivewood : 權利? 況且醫療人力不足跟看診便宜是兩碼子事吧? 09/27 08:46
olivewood : 這句是跳躍式邏輯,你有自己釐清過問題嗎 09/27 08:46
olivewood : 原po通篇下來的回文,讓人越來越覺得美國分級制度結 09/27 08:48
olivewood : 果差到令人髮指阿,怎麼還會想推廣,完全黑人問號 09/27 08:48
olivewood : 不要這樣自打臉 09/27 08:49
payfor : 可能會倒退像以前ㄧ樣要塞紅包才看的到醫生 09/27 08:56
piliwu : 吳宗憲女兒在美國抽一管血花了十萬台幣.... 09/27 16:49
nanaling : 怎麼跳到塞紅包的啊????好瞎 09/27 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