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之前有發表一篇同主題的文章, 並且也拋磚引玉, 獲得了另一篇提供相關學術研究的分享: https://bit.ly/2OyJK8R 但因為我自己原本的寫法, 怕被誤解為僅推廣學齡前「外語」教育, 所以想說重新整理一下, 加上我先生的經驗, 讓大家可以一起來了解「雙語」早教可能的益處。 首先,「雙語」不是只限定中/英文而已。 我會寫到雙語幼兒園的就讀經驗, 是因為我確實有從學齡前的語言教育得到好處, 包含我對該語言音韻的掌握, 及語法結構的直覺。 後續該學科對我而言也較愉快、不排斥, 並在日後得以輕鬆廣泛吸收外語資料, 有利於我對自身興趣的相關知識拓展。 再來,家長的心態很重要, 不要抱持著孩子一定要學到怎樣的心態, 你越給壓力,學得只會越沒勁。 (上述包含中文及母語!) 提供輕鬆愉快的學習環境, 融入日常生活,引發孩子的興趣, 這才是雙語早教的大前提。 我之所以寫「英文」, 是因為我父母重視英文, 又剛好我的母語不是「台語」, 以至於我的經驗,好像變成是在推廣外語。 但其實不是。 我引用的資料的重點, 就是在講「雙語早教」對兒童語言發展的實證, 並沒有限定哪一種語言。 我先生台語的流利程度, 可能會讓很多台灣年輕人望塵莫及。 許多我這輩的台灣人是「會聽不會講」, 我想差異可能在於, 我先生是從小到大, 都用台語跟父母、手足「對話」。 重點是「對話」, 不是有「功利的目的性」, 不是強逼壓迫,不是少一分打一下。 要說學台語是他父母的價值觀嗎? 好像也不是, 單純只是他從小的生長環境習慣這樣的對話。 但這也印證了雙語早教的好處: 家裡講台語,學校教中文, 不知不覺、毫無吹灰之力地, 他就可以把兩個對我而言, 實在極為不同的語言學到精熟。 我爸媽讓我學英語, 是因為他們認為英語重要, 卻忽略了讓我學台語也很重要。 (我媽是外省人,我的母語確實非台語。 我爸則是客家人, 但他的原生家庭是講台語。) 很遺憾地,我至今台語仍學不起來, 就連上大學特別選修了台語課, 非常認真地學了教羅, 但那些複雜的音調(尤其轉音)對我還是太難太難。 對我先生而言,卻是如此地輕而易舉! 當然也有人長大後,可以因著某些機緣, 把另一種語言學好(包括英語、日語、台語…等), 甚至也能學到讓人辨別不出是否為母語的程度。 但我想說的是, 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這樣的幸運, 能在往後的日子得到如此的語言環境, 無論就業也好、就學也罷。 至少我就沒有---- 我大學光為了躁鬱症就熬了十年才畢業, 更別說要妄想出國, 我在台灣光是能按時就醫, 設鬧鐘提醒吃藥、保持穩定地正常生活, 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我有贏在起跑點嗎?沒有! 可是我有沒有從學齡前的語言教育得到好處? 有!至少我對該語言音韻的掌握確實是比一般人好。 其他話不多說, 我再重新援引我原本提供的資料: -- 我想先提一下黃瑽寧醫師, 因為他寫的書,是我看到的第一本, 有涉及雙語早教的: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 無論黃醫師是否支持雙語早教, 至少他是很重視這塊的, 因為他在另一個與語言不相干的章節裡提到: 『小女兒兩歲多的時候… 將女兒轉出幼兒園, 換到我們家附近, 一個只上半天課的英語團體。』(p.136) 他講這個的用意是為了說明依附關係理論, 但他們一定是重視英文, 才會讓兩歲多的女兒去上英語課。 -- 我的經驗: 我是中班才進入雙語幼兒園, 沒有什麼課業壓力, 大多的印象就是各種玩, 記憶中有外籍老師帶活動。 根據我媽的說法, 我幼稚園時的發音, 簡直跟美國小孩一模一樣。 到了小四的年紀, 我媽讓我去補英文。 這是所有學科我唯一有補習的。 進入補習班時,老師問我: 「I是什麼意思?Am是什麼意思?」 我一概愣著頭說不知道。 真的,我什麼句子、單詞都忘了, 所以是從最基礎的開始學起。 然而,據說我是班上, 學習成效前一兩位優秀的孩子, 一路順遂地補到國一。 要說什麼壓力嘛,也還好。 我爸媽對我一向採取放牛吃草政策, 沒怎麼在盯我的課業。 他們都是窮人上台大, 家裡沒人盯也一樣當學霸 所以他們也不認為需要管我的課業。 但他們認為英文很重要, 才會讓我這麼早就接觸英文。 我的發音及語感是比同儕好很多, 坦白說我文法青青菜菜, 但光靠直覺選答案,大多都會是正確的, 所以英文可以一路坦到大學, 甚至GEPT中高級也幾乎是裸考通過, 只有寫作有比較認真跟著老師準備。 我不是多用功、多優秀的人, 英文對我的職涯幫助也不大。 但我喜不喜歡英文?當然喜歡! 因為它可以讓我輕鬆涉獵更多更廣泛的資料。 我偶爾也會因著興趣, 把一些外文資料翻譯並整理到部落格, 例如手工皂相關文章, 讓同好們可以獲得一些國內較缺乏的資訊。 -- 綜上所述: 1. 我是在自認為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學英文的。 補習英文不代表壓力一定大, 還是要看家長的態度。 我爸媽從來不會脅迫利誘, 我就只是按部就班地去學而已。 2. 這些英文資源都來自於「外籍老師」, 我覺得這跟台籍教師不太一樣。 當然也會有吃過洋墨水英文很溜的台師, 但像我媽這種50歲考上首屆國小英文老師的人, 她的發音就沒有我好 (我本身是美式發音, 但我後來才知道,原來光是美國的口音, 就還有各種各樣的腔調問題)。 如果對象是幼兒, 老師的發音優劣會有差。 -- 那麼,相關書籍講了什麼呢? 《安心做父母,在愛裡無懼》 p.181: 『嬰兒雖不見得能理解語言的內容, 但熟悉音韻之後, 可讓未來語言的學習事半功倍。』 『若爸爸或媽媽的第二外語非常標準, 不帶口音, 這時夫妻分工, 一人負責跟寶寶講一種語言, 這是沒問題的。』 然而事實上有需要到一人負責講一種嗎? 我們看黃醫師p.180提到的實驗結果: 『嬰幼兒的雙語早教, 必須由真人溝通才有效果, 聽音檔或看影片, 都是研究證實無效的做法。 真人溝通的時間不必太長, 一週三次即可, 但必須由「以英文為母語的人」跟寶寶對話, 才能讓大腦正確吸收此語言的獨特音韻。』 好,也就是說,一對一外語保母是可行的。 但是台灣有合格的外語保母嗎? 有合法的幼兒園外籍教師嗎? 好像沒有耶! 因為法規上並不允許外籍老師帶幼兒園班級。 這邊援用版友yunicew提供的資訊: https://i.imgur.com/4HqnY4C.jpg
https://i.imgur.com/4HqnY4C.jpg
總之,幼兒園要怎樣搞才能讓父母安心托育, 這應該是要有相關合理的配套。 但是直接斬斷外語教學資源, 我是覺得有點可惜。 -- 我再引用另一本書的說法。 關於雙語早教對幼兒發展優勢的相關研究: Dana Suskind:《父母的語言》 (此書主要是在講0~3歲的語言早教) p.144: 『近期一些研究探討「能說超過一種語言的優勢」, 發現會說第二種語言的孩子, 擁有較佳的自我調整與執行能功能。 這項科學證據, 駁斥了一九六零年代以前研究的「傳統觀念」: 認為雙語會對智力發展及智商帶來負面影響。 ...其中一些研究證實, 雙語對執行功能具有正面影響。 原本一般認為, 嬰兒必須主動抑制一種語言, 以便分辨另一種語言的意義, 讓大腦忽視干擾並保持專注, 但事實似乎更複雜、微妙。 其實能說雙語的人, 總是掌握著這兩種語言, 而他們的大腦持續監控要用哪一種。』 p.89提到嬰幼兒不可思議的語言學習潛能: 〈我們都曾是計算天才〉 『嬰兒出色的腦袋, 如功夫大師一般敏捷, 能將進來的聲流巧妙的大卸八塊, 直到將它們轉為有意義的字, 安置在相符的語言情境。 一則有趣的軼聞顯示, 即便是成年天才, 也無法與新生兒匹敵。… …事實上,嘗試學習新語言的成年人, 完全不是嬰兒的對手。 根據嬰兒的腦部影像, 他們在說出第一個字以前, 早已在心智中練習回應, 試著搞懂怎麼做出必要動作, 以明確表達該語言的字詞。』 p.145 『雙語的大腦總是準備好要說兩種語言… 雙語的大腦透過自我調整, 持續監控要做出的適當回應。 不僅在語言是如此, 在人生中也是如此。 …仍有一些移民家長, 希望自己的孩子只說英語... 相信這個國家的語言--英語, 才是「小孩」唯一需要的語言。』 p.146~147 『無論家長的教育程度, 也不管家長成年時的英語精通程度, 對孩子說母語總是比較好。 …由於家長在成年後學習新語言, 他們對字彙、語法、 細微差異或整體能力的精通程度, 絕不可能比得上母語… 家長以非母語的語言教導孩子, 對孩子兩歲時的整體認知發展, 會造成負面影響。 最好的情況是, 孩子從非以英語為母語的家長那裡, 學習家長本身的母語。 同時也要與以英語為母語的人建立語言關係。 雖然對小小孩來說, 學雙語確實可能導致兩種語言的早期字彙量較少, 這是因為同時學習兩種語言, 所出現彼此抵銷的狀況; 但當他長大之後,兩種語言都會增強。 這種策略最大的一個優勢, 是這些孩子最後能擁有兩種語言, 而這是大多數傳統美國人所沒有的。』 -- 這邊再次強調, 學雙語的好處並不限定何種語言。 父母如果比較熟悉台語, 也肯定台語的好處 (在台灣要找工作,尤其南部, 台語的用途真的比英語大), 那麼願意用心教台語真的很棒。 父母本身不需要是某種語言的師資才能教孩子, 只要對該語言夠熟悉即可, 且最好就是自己的母語。 外語的部份,依照上面的研究, 有需要到「全美語」環境嗎? 答案是不用。 只要一週數次, 完全以目標語言來互動就好。 幼兒園要做到這樣的配套, 應該不會太難, 但現在反而變成是一種鑽漏洞的形式, 讓幼兒暴露在風險之中。 至於是否要修訂相關法規, 就不在本篇的討論範圍內了。 我台語真的沒轍,英文好很多, 所以我自己帶孩子時會利用一點時間, 唱唱英文歌謠、讀讀繪本。 同時也鼓勵我先生, 與孩子玩樂時多用台語講話, 請他唱台語歌謠給孩子聽, 讓寶寶能從小體會台語音韻的奧妙。 若真的沒有雙語資源的話怎麼辦? 坦白說也不會怎樣, 因為未來還是可以學, 只是會少了某部份的優勢而已, 個人的努力及毅力才是最重要的。 -- 在此歸納幾個重點: 1. 帶入語言的那方必須發音標準、 對該語言嫻熟 2. 不能給幼兒壓力, 要與幼兒保持良性互動 2. 使用的語法結構要正確、完整 -- 至於怎樣的情況要避免? Sally Ward:《0~4歲的兒語潛能開發寶典》 p.37 『許多父母都認為, 自己的孩子會因為接觸超過一種語言, 而造成混淆或阻礙, 但這種情況僅發生在父母高度混合使用兩種語言, 例如在一個句子內同時, 使用好幾個夾雜兩種語言的詞語, 或用不是自己母語的語言對孩子說話。』 黃醫師舉了兩個NG例子: 「你看 rainbow 好漂亮!」 「媽媽今天 prepare 一道 pasta 給你吃」 -- 以上分享。 歡迎加入討論,但請保持風度, 勿貶損跟自己立場不同的父母。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4.169.6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594973223.A.6D0.html
andyal : 語言真的需要有情境對話,才能自然運用。所以要幼 07/17 16:23
andyal : 兒學會什麼,自己就要先主動說。 07/17 16:23
mm7788 : 其實混淆也無所謂,印度人也是混好幾種語言在句子 07/17 16:49
mm7788 : 裡,不過重點是父母自己要精通或是有環境可以用,如 07/17 16:49
mm7788 : 果只能說出斷片句子...嗯,反正有錢就學咩 07/17 16:49
suction : 想要雙語益處 如果家長可以講母語的話 不用想太多就 07/17 17:38
suction : 來嘗試吧 我都把我兒當實驗品 07/17 17:38
suction : 有些家長可能會覺得自己講不好就不敢嘗試 但其實我 07/17 17:41
suction : 們對台語客語或原住民語「流利」的標準超級高 如果 07/17 17:41
suction : 是英文會聽會講 在履歷上都可以寫精通了 換成本土語 07/17 17:41
suction : 言就很謙虛這樣 本來就有底的人 要流暢也不過是習慣 07/17 17:41
suction : 問題 還有卡住要自己查資料而已 07/17 17:41
lulicat : 我現在是陪著寶寶跟我老公一起學台語XD 07/17 17:52
lulicat : 我老公也是莫名地謙虛,明明超會講,卻因為覺得自己 07/17 17:55
lulicat : 會交雜一些國語,而認定自己不是那麼厲害。但據我所 07/17 17:55
lulicat : 知,好像本來生活台語就是會交雜國語?至少我爸老家 07/17 17:55
lulicat : 那邊也是這樣。 07/17 17:55
lasofa : 這篇文章回來啦~~~luli大在另一篇文章的推文中提到 07/17 19:50
lasofa : 的那位"可憐的"小孩的連結網址,當初有被我收藏起來 07/17 19:52
lasofa : 喔,我覺得那個臉書上分享了蠻多不錯的英文學習方法 07/17 19:54
lasofa : ,等我小孩再大一些時可以好好參考參考~~~ 07/17 19:54
suction : 我們家是遇到需要轉華語的詞事後去查台語 這樣會的 07/17 19:56
suction : 詞彙才不會越來越少 07/17 19:56
suction : https://itaigi.tw/ 07/17 19:57
suction : 可以用這個找 有聲音可以聽 07/17 19:57
iamis : 推愛台語 真的幫我查找好多會唸不會寫的台語漢字 07/17 20:14
lulicat : 謝謝~~我來分享給我先生看 07/17 20:53
tigerzz3 : 推推 07/17 21:36
WI82 : 請問suction版友,因為我常常自覺台語不標準,對孩 07/17 21:41
WI82 : 子講這樣是否有影響呢? 謝謝 07/17 21:41
WI82 : 或是像您說的,無妨直接說也可以XD 07/17 21:42
hsuwenhsin : Sally Ward的書有點年紀了 比較新的研究似乎顯示一 07/17 22:32
hsuwenhsin : 句裡面混用語言很常見 無證據顯示有負面影響 07/17 22:32
lulicat : 哦哦!請問hsu大,是包括像黃醫師舉的那種例子都無 07/17 22:56
suction : https://reurl.cc/z8VVDQ 07/17 22:58
suction : 這個問題這篇有解答 07/17 22:58
abyssa1 : 推 語言是活的 多接觸沒壞處 07/17 23:08
lulicat : 想再請教一下~投影片說的是「小孩講出來語言交雜是o 07/17 23:14
lulicat : k的」,但如果提供的語言資源也是這樣,也不會有負 07/17 23:14
lulicat : 面影響嗎? 07/17 23:14
suction : 喔喔原來誤會你的提問 我沒辦法幫語言治療師回答這 07/17 23:18
suction : 問題 不過我想 理想中輸入的材料還是完整正確會越好 07/17 23:18
suction : 家長在意的話就努力精進自己的(不論什麼語的)語 07/17 23:18
suction : 言能力吧 當一個努力的家長 這樣的身教也超越語言 07/17 23:18
suction : 的教育了 07/17 23:18
lulicat : 了解~~我也要向你看齊! 07/17 23:20
suction : 別這麼說 我才感謝你好用心整理資料 07/17 23:49
happiness23 : 其實很多中南部台灣人都是從小雙語人啊,國台語切 07/18 00:33
happiness23 : 換自如,包括我自己也是。有環境的話不需要理論自然 07/18 00:33
happiness23 : 水到渠成 07/18 00:33
hsuwenhsin : 我有特別去找研究主題是「照顧者在同一句中混用兩 07/18 01:02
hsuwenhsin : 種語言對孩子發展的影響」 那個句子本身會比較難懂 07/18 01:02
hsuwenhsin : 但對語言發展的影響不明確(正反都有) 07/18 01:02
hsuwenhsin : 我個人覺得黃舉的例子的負面影響是這種講話方式不 07/18 01:11
hsuwenhsin : 符合台灣的文化 小孩學起來觀感不佳 如果是台語夾 07/18 01:11
hsuwenhsin : 華語應該就沒人有意見 07/18 01:11
lulicat : 謝謝hsu大的分享! 07/18 01:25
mirrorhide : 黃醫師舉那個例子是因為英語不是台灣社會環境會使 07/18 08:25
mirrorhide : 用到的語言,國台語交雜沒關係是因為台灣本來就使 07/18 08:25
mirrorhide : 用這兩種語言,有自然的環境可以導向正面溝通,簡 07/18 08:25
mirrorhide : 單講就是台灣不是英語系國家。 07/18 08:25
mirrorhide : 家長混用兩種母語講本來就不會有問題,容易有問題 07/18 08:27
mirrorhide : 的是混用外語。 07/18 08:27
lulicat : 謝謝樓上的解說~~ 07/18 11:27
papershredde: 謝謝hsu大的說明!因生活環境,我一直跟孩子說三語 07/18 13:28
papershredde: (台中英),但也一直聽到類似sally ward的混淆說( 07/18 13:28
papershredde: 一個句子內混用,以及媽媽應說一種語言而且最好是 07/18 13:28
papershredde: 母語)其實一直很愧疚自己的任性是否讓孩子語言發展 07/18 13:28
papershredde: 慢了,每天都自我懷疑。 07/18 13:28
papershredde: 也謝suction大大分享投影片!你的「對自己台客語可 07/18 13:39
papershredde: 稱流利標準太高」一說說得真是好! 07/18 13:39
fayaly : 台語之於國語應該算方言,所以國台語都流利不難。 07/18 16:49
fayaly : 中英文雙語都成為母語水準真的很難! 07/18 16:49
mirrorhide : 台語就不是方言,唐詩還得要用台語唸,歷史算起來 07/18 16:54
mirrorhide : 比現今華語還久,這說起來又是一大篇。 07/18 16:54
mirrorhide : 以前有篇是討論語言學家的研究,語言要自然雙語,就 07/18 16:58
mirrorhide : 是要真雙語跟雙母語,真雙語就是像台灣這樣,社會 07/18 16:58
mirrorhide : 環境國台語攏欸通,而雙母語就像越南籍外配,媽媽 07/18 16:58
mirrorhide : 的語言,雖然台灣社會上越語不通,但是跟媽媽能溝通 07/18 16:58
mirrorhide : 。 07/18 16:58
fayaly : 樓上,並不是想要戰台語正統還是北京話正統,只是 07/18 17:13
fayaly : 說皆為華語系,文字讀寫上也統一,所以不是真正所 07/18 17:13
fayaly : 謂雙語 07/18 17:13
fayaly : 中英文語系則差異極大,要雙語皆發展到聽說讀寫母語 07/18 17:15
fayaly : 層級極難 07/18 17:15
suction : 華語台語流利不難是因為我們這輩台語還算有環境喔 07/18 18:29
suction : 叫不會台語的人直接學 其實是相當困難 變調就能讓 07/18 18:29
suction : 人吐血 北京話之所以會被拿來當官話就是因為它夠簡 07/18 18:29
suction : 單 07/18 18:29
suction : 方言一稱對我來說 是政治意涵大於語言分類 同源就 07/18 18:31
suction : 不能說雙語的話 就完全忽略華語跟台語差異多大了 連 07/18 18:31
suction : 文法都不同的 07/18 18:31
mirrorhide : 文字讀寫統一?真是廠廠 07/18 18:52
mirrorhide : 哩系咧工三小,這句大概只有台灣人可以秒懂,台語在 07/18 19:03
mirrorhide : 台灣社會還在不斷演進。 07/18 19:03
suction : 台灣也有一群人是用全羅 理由是我們根本不需要漢字 07/18 20:17
suction : 就可以寫台語 事實上也是 07/18 20:17
suction : 一百年前百姓就能全羅書信往來 我們卻被教育得以為 07/18 20:22
suction : 必須要有漢字才行 07/18 20:22
papershredde: 台客粵語因借/造漢字表音,借久了,就被「統一」囉 07/19 00:36
papershredde: ! 07/19 00:36
lulicat : 我就是學台語學到吐血的那個,完全沒底子,要唸那些 07/19 01:04
lulicat : 音已經不容易,加上轉音...真的是老天爺 07/19 01:04
lulicat : 之前上課聽老師用台語唸唐詩,音韻真的好美! 07/19 01:05
lulicat : 我是覺得中文/台語,有很多詞彙、慣用語截然不同, 07/19 01:18
lulicat : 得另外背誦,但主要還是那個音韻太難了,練習時就是 07/19 01:18
lulicat : 會有些微妙的差異,怎麼聽怎麼怪。 07/19 01:18
lulicat : 我也問過我老公怎麼知道這些音該怎麼轉,他只說「有 07/19 01:26
lulicat : 轉音這種事嗎?沒想過耶!」 07/19 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