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byMother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目前講話會口吃 詞不達意 發音不標準) : 但是常常爆走大哭開始歡 : 我們也不知道這是3歲小孩的正常發揮還是他真的有自閉特質的情緒障礙 : -------------------------- : 發生的狀況是 今天是幼兒園的校外教學 : 但是從早上開始小孩的狀況就不是很好 : 前一天在床上翻來翻去睡不著 早上又很早醒(睡眠疑似不足) : 從出門到學校這段路程就先發了一次脾氣 不過沒有鬧很兇 單純不要出門不下車 : 之後出發就是我太太惡夢的開始 : 校外教學是有一位家長陪同的 我因為要上班(我老婆全職帶小孩)所以就由我太太去 : 我太太原先也覺得沒什麼 出去玩又有老師跟著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 : 結果我兒子極度不配合 從下車後 開始沿路哭 鬧脾氣 崩潰大叫 : 上廁所不要 吃飯不要 也不要媽媽吃 各種歡都來 老師來幫忙也沒什麼用 : 但又不能脫離隊伍 只能拉著他跟上行程 : 然後今天又下大雨 一手撐傘一手弄他 搞得很狼狽 以前我小孩也是這樣, 那時候為了完美, 甚至是自己的小劇場, 也常 常崩潰. 甚至為了我媽一句, 怎麼還沒有訓練小孩子脫離尿布, 趁我 太太不在時將老二關在廁所放任他哭. 但是後來我驚覺這樣有問題, 這樣下去只是親子關係很緊張, 拿掉我對小孩子過多超齡的期許, 之 後大部分順著他的本性慢慢來. 我接受了一種說法, 就是相同年齡小孩子的情緒和社會化並不是齊頭 的, 有人情緒和社會化就是會比較早, 身高體重同年紀的都不一樣了 , 你怎麼會期待他們一下子就會社會化和情緒控制得很好? 一堆坊間學前教育就是將小孩子的成長超齡齊一工廠處理化, 然後販 賣父母的中產階級焦慮, 真正焦慮的是你? 還是孩子? 之後如果小孩子亂, 我也不會兇了, 就看周邊有沒有人, 沒有人就慢 慢陪著他. 有人就抱走, 不需要過度生氣. 更多的是抽離一個凡事必 須監視不可一日脫離軌道的家長, 尊重每個小孩有不同層次的社會化 能力與情緒處理的生長成熟時間. 用等待與陪伴一個小孩的成長, 來取代疾病早療的診斷. 我家老二大班時常常在班上哭, 一年級上學期哭了 90 天. 也常常在 輔導室由輔導老師陪伴畫畫過一個早上. 由我同學說的, 這根本就是 自閉症或是相關的情緒障礙. so? 難不成你就這樣真的把你的小孩子貼上標籤? 國中時我甚至偶爾會出現世界毀滅, 想殺死做下毒那些班上霸凌別人 的人. 難不成你真的就是反社會人格? 人生中本來就是成年之後, 才 有比較成熟的社會化和情緒控制, 出社會後才會變成你現在更可以全 面性的情緒和處事能力. 人生中偶而一陣子的脫序, 難不成一輩子就會脫序? 我做的其實就是等待, 慢慢陪伴他, 如果團體他有恐懼, 那就帶他慢 慢找朋友, 陪他玩, 陪他走出世界. 後來很神奇的, 小一下就突然不 哭了, 小二甚至被選成班長, 還被班上的人投票說熱心助人. 小三莫 名其妙就被班上投票成模範生. 小四玩線上遊戲還會跟班上的同學組 隊殺怪, 然後熱心教別人如何破關. 如果看他中班到小一上的歷程, 沒有人會覺得他會轉變成這樣, 甚至 會覺得他是不是智力有問題或是情緒障礙. 站在旁邊, 欣賞他, 慢慢等他長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5.1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byMother/M.1648116135.A.64A.html
pochidoggy66: 推,孩子不是父母的成績單 03/24 18:28
wholenew2018: 跟我兒子好像…… 03/24 18:45
n911303 : 好神奇的轉變! 03/24 18:45
likeit : 推 如果小時候遇到這種父母就好了 03/24 18:53
shiaobobo : 推 03/24 18:55
kira2899 : 推最後一句 03/24 18:57
tiya0525 : 呃,從哪看出來原po家長追求完美過度要求小孩? 03/24 18:57
benson502 : 推,由於語言還不通,大人的負面情緒是小孩第一個 03/24 18:58
benson502 : 接觸到的 03/24 18:58
tiya0525 : 雖然單純來說你對孩子的心態很好。 03/24 18:59
lifelong : 推 03/24 19:18
kerfish : 我覺得好極端... 03/24 19:22
ONCEupon : 小孩如果真的是自閉症或有情緒障礙,還是要尋求專業 03/24 19:45
ONCEupon : 協助吧...不是為了外在眼光,而是幫助孩子穩定自己 03/24 19:45
ONCEupon : 不覺得這樣就是貼標籤,畢竟掌握孩子情緒不穩的真正 03/24 19:49
ONCEupon : 原因,方能為孩子提供更有效的協助 03/24 19:49
TERIYAKI : 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 但如果需要專業協助還是該尋求 03/24 19:49
TERIYAKI : 這跟自體免疫的理念一樣 不一定適用所有人 03/24 19:50
TERIYAKI : 我大嫂是國小老師 看過太多"不願被貼標籤"的"父母" 03/24 19:51
TERIYAKI : 造成孩子沒辦法接受相對的協助跟輔導 03/24 19:52
how0963 : 覺得可以與專業諮詢同步,畢竟有黃金治療時間,大 03/24 19:59
how0963 : 雞不一定晚啼 03/24 19:59
xoxilxil : 不覺得是貼標籤+1,跟專業人員可以一起努力 03/24 20:03
Leef : 推用心!但是「確診不是貼標籤」,有的孩子的確需要 03/24 20:06
Leef : 專業的介入,不是只靠父母陪伴就能克服所有困難! 03/24 20:06
sakuralove : 你好厲害 03/24 20:06
sv1723 : 有標籤才好 才能讓專業的人給你最合適的幫助 有的 03/24 20:18
sv1723 : 父母只是簡單說說喔小孩就是很情緒化(因為不願被 03/24 20:18
sv1723 : 評估標籤)造成他在學業社交上的弱勢 也不好啊 03/24 20:18
jm1842 : 推。最近全職中也很疲倦,但偶然看到「牽一隻蝸牛去 03/24 20:33
jm1842 : 散步」心裡釋懷不少 03/24 20:33
sunnie5566 : 不太認同耶,那只是因為「你的小孩」真的不需要早療 03/24 20:50
sunnie5566 : 吧...如果有家長看到這篇,選擇用時間慢慢等待取代 03/24 20:50
sunnie5566 : 早療診斷,結果錯過黃金期,更多的是,也有早療效益 03/24 20:50
sunnie5566 : 也很低的,更不用說沒有早療... 03/24 20:50
canifly : 為什麼怕貼標籤 標籤有好的啊!幫助別人更加快速的 03/24 21:12
canifly : 了解你的孩子而不會造成誤會 還有可以快速的取得需 03/24 21:12
canifly : 要的資源 標籤一直都有正面意義 03/24 21:12
shiningwine : 推 03/24 21:19
aboa : 診斷不等於「貼標籤」,這樣的刻板印象很要不得 03/24 22:08
ivanki : 推最後一句 我要記下來 03/24 22:09
aboa : 等待與陪伴有助於你的小孩成長 03/24 22:09
aboa : 但對於許多小孩來說,光有家長的等待和陪伴是不夠的 03/24 22:09
gourou : 家長的心境分享給推! 03/24 22:15
sherryliuliu: 診斷不等於貼標籤,診斷有特殊需求也是提供幫助他慢 03/24 22:22
sherryliuliu: 慢長大的一個方案,例如發現孩子有特殊需求,學校會 03/24 22:22
sherryliuliu: 提供額外的輔導和介入(例如輔導老師藉由小團輔帶遊 03/24 22:22
sherryliuliu: 戲讓小朋友練習處理同儕相處的關係、覺察自己的情 03/24 22:22
sherryliuliu: 緒等),而且融合教育仍是目前特教最主流的目標,透 03/24 22:22
sherryliuliu: 過不同的協助分,每個孩子都能夠在社會上好好的照顧 03/24 22:22
sherryliuliu: 自己是很重要的,不要排斥鑑定或是特教協助 03/24 22:22
condenza : 你小孩很幸運有你這樣的家長,也適應良好了...但有 03/24 22:46
condenza : 些小孩的情況不只是「人生中一小段的脫序」而已, 03/24 22:46
condenza : 他們真的需要專業的協助 03/24 22:46
Rukawa31 : 通篇好文 但這樣回原po很沒同理心 給噓 03/24 22:50
Rukawa31 : 你文中只提到你同學講的 原po是醫生診斷的 加上還 03/24 22:55
Rukawa31 : 有太太的問題 03/24 22:55
Rukawa31 : 第一句你的小孩也這樣?看不出來哪裡一樣 03/24 22:56
chamber : 可以懂你的意思 但是自閉需要診斷也需要專業協助 你 03/24 23:48
chamber : 說的標籤對很多人來說是救命 03/24 23:48
aboa : 你的小孩從頭到尾就沒有被診斷為有特殊需求 03/25 00:13
aboa : 你同學是醫師嗎?他既然沒有能力診斷你的小孩 03/25 00:13
aboa : 就沒有之後用陪伴代替診斷這種詭異的邏輯 03/25 00:14
aboa : 而且人的發展是有階段性的 03/25 00:15
aboa : 確實一時脫序不一定代表永久的障礙 03/25 00:15
aboa : 但在成長過程中錯過了發展的時機,影響可能是永遠的 03/25 00:15
aboa : 不然寶寶手冊那些發展里程是寫假的嗎? 03/25 00:15
aboa : 再者如同上面所說的,這篇文回在這裡真的很沒有同理 03/25 00:16
aboa : 感覺是你要刷自己育兒有成的存在感(?) 03/25 00:16
aboa : 就問你一句,你這個不需尋求外援只要父母陪伴的方法 03/25 00:17
aboa : 在原原po家中要由誰來執行?人家太太就已經身心俱疲 03/25 00:17
aboa : 先生感覺也分身乏術了 03/25 00:17
aboa : 還要全部矇著頭自己來,是要全家一起.....? 03/25 00:18
greensdream : 推樓上三位版友,你這篇文真的不是積極尋求解決方法 03/25 00:19
greensdream : 家長會做的事。 03/25 00:19
slowmusic : 積極治療跟慢慢等待並沒有衝突,家長可以藉由診斷 03/25 00:51
slowmusic : 獲得更多幫助,但是用穩定的心態慢慢等孩子進步啊 03/25 00:51
slowmusic : !如果不治療、介入處理,慢慢等卻等不到怎麼辦 03/25 00:51
slowmusic : 03/25 00:51
sunnie5566 : 這篇就只是「一般」小孩情緒失控或是達不到父母希望 03/25 02:19
sunnie5566 : 的標準時的解法,用耐心愛心陪伴轉念等等。但你根本 03/25 02:19
sunnie5566 : 不了解特兒的情況,你家的也根本不是,了不起偶爾失 03/25 02:19
sunnie5566 : 控、高需求或是高敏,真的不要講什麼耐心陪伴等待取 03/25 02:19
sunnie5566 : 代診斷貼標籤(標籤不會因為你不去診斷人家就沒有就 03/25 02:19
sunnie5566 : 看不出來,家長自欺欺人罷了),在真正有需求的家庭 03/25 02:19
sunnie5566 : ,老師只會覺得這家長都說不聽,請他帶去評估、早療 03/25 02:19
sunnie5566 : 也不願意,覺得陪伴小孩長大就好,就是你這樣的,你 03/25 02:19
sunnie5566 : 家不需要,不代表其他孩子不需要。你了解特兒嗎?( 03/25 02:19
sunnie5566 : 我非治療師也並不是醫生、社工,只是家裡也有特兒而 03/25 02:19
sunnie5566 : 已,還有接觸過非常多早療的孩子們,會跟早療家長們 03/25 02:19
sunnie5566 : 聊聊) 03/25 02:19
t594592002 : 太極端了 03/25 07:13
anniekinki : 不推,身為特殊兒家長,早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03/25 08:26
anniekinki : 你講的才是在貼標籤 03/25 08:26
anniekinki : 希望家有特殊兒的家長不要聽這篇,一定要就醫排早療 03/25 08:28
anniekinki : ,由專業的治療師引導孩子,跟治療師聊的時候家長也 03/25 08:28
anniekinki : 能獲得很多方法,拜託不要聽這篇亂講! 03/25 08:28
aboa : 其實這篇充滿了對特殊需求孩子的各種偏見 03/25 08:29
miruw : 不要焦慮是對的,但陪伴代替診斷萬萬不可 03/25 08:35
tiya0525 : 推anniekinki,這篇的模式真的不能什麼狀況都套用 03/25 08:51
tiya0525 : 的。 03/25 08:51
bluevillage : 早療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你這篇就是在否定專業介入 03/25 09:20
bluevillage : 跟鄉下那種"大隻雞晚啼"的觀念差不多 03/25 09:20
bluevillage : 有疑慮有需要就該去找醫師評估,不要亂貼標籤 03/25 09:21
condenza : so 的那句真的很不好 你是說特殊兒的家長 "就這樣" 03/25 10:25
condenza : 把他們的小孩貼上標籤?? 這是此文令人不舒服之處 03/25 10:25
blairvam : 不同意診斷=貼標籤,你的孩子的狀況不代表別人的 03/25 13:22
blairvam : 孩子一樣,像你說的,孩子有自己的時間,你這篇文 03/25 13:22
blairvam : 不也在幫別人貼標籤? 03/25 13:22
w01192001 : 一般小孩當然可以慢慢等待他成長,問題是特殊兒童一 03/25 21:49
w01192001 : 旦錯過黃金早療期就是需要花費更多倍的力氣去追上一 03/25 21:49
w01192001 : 般人,大隻雞慢啼的觀念只是鴕鳥思想,更害慘了許多 03/25 21:49
w01192001 : 特殊兒童 03/25 2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