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nk_Service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34604 資料被鎖在銀行公平嗎?金管會研究OpenBanking 2018-10-21 21:44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王先生在A銀行有房貸500萬,他發現其他銀行房貸利率更誘人。王先 生一聲令下,要A銀行把他的「房貸資料打開」,轉交給一個帳戶資 訊中介處理平台(AISP)。王先生房貸資料開放後,B、C、D銀行隨即 上門,根據這筆貸款資料,提出更優惠條件,積極爭取王先生成為自 家客戶。這件事,英國銀行業已經開始做了。 民眾在銀行的存、放款等資料,到底是屬於我的,還是銀行的?答案 很簡單,「當然不是銀行的」。但現在,客戶所有資料都被鎖在銀行 裏「你覺得公平嗎?」英國自今、2018年5月起,全面推動「Open Banking (打開銀行或稱開放式金融)」開放客戶資料所有權,及客戶 資金移動的權利,台灣金管會也著手研究。 英國金融管理局(FCA)是以強制方式,要求英國銀行業遵循Open Banking,美國、澳洲、新加坡、南韓及香港也都在推動。金管會銀 行局局長邱淑貞表示,銀行局正在研究Open Banking。但是否修改法 規、採強制要求,還沒定論。邱淑貞表示,像香港就是採循序漸進, 鼓勵銀行「自願自律」方式來做,台灣若以強制立法方式推動,有很 多要考量之處。 為什麼要「打開銀行」?凱基銀行創新科技金融處資深副總經理周郭 傑說,open banking才是保障消費者權益最好方式。以王先生的房貸 為例,在現行機制下,當王先生發現B銀行房貸利率更優惠想轉貸時 ,所有貸款流程,包括徵信、鑑價、對保,得從頭到尾再跑一次,非 常麻煩。但在開放架構下,身為客戶的我們「一聲令下」就可開放資 料,再透過中介機構整理比價,以取得更優惠的貸款條件。 Open Banking另個內涵,就是不用再進入銀行,即能獲得金融服務。 周郭傑說,現行金融服務,仍要客戶「先進到銀行門裏面」,即使是 數位金融、也要先連上網銀或行動銀行,輸入帳密、登入後才能獲得 服務。若將該封閉環境「打開」,在完全合規前提下,凱基已與中華 電信、PChome、LINE合作,在這些民眾常使用平台上「內建」繳費服 務。民眾只要在37家銀行「任1家」有帳戶,就能在這些平台上繳交 水、電、停車費,不用再先登入自己的網銀、行銀。目前這項服務使 用人次每個月以3成高速成長,原因無他,就是打開銀行大門而已。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34606 打開銀行大門 可遏止長年行銷補貼競價惡習 2018-10-21 21:45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很多銀行至今沒想過Open Banking這件事,尤其懷疑「打開銀行大門 」後,對銀行有什麼好處。但學者專家認為,Open Banking對消費者 有明顯助益,還能遏止銀行業長年的「行銷補貼」惡習,讓市場回歸 較健康的競爭模式。 凱基銀行創新科技金融處資深副總周郭傑說,若銀行仍然「圈住客戶 」,就必須繼續砸錢才能挖到新客戶,但這些行銷補貼「可能最後都 進垃圾桶」對市場進步絲毫沒幫助。 但在Open Banking下,資料所有權回歸客戶。周郭傑說,此時客戶「 一聲令下」就可要A銀行把資料拋給B銀行「完成開戶」,或把房貸放 款從C轉到D銀行;在開放環境下,銀行就該思考,還要不要花這麼高 的行銷成本到處挖客戶,還是回頭透過更專業及更高的服務品質才能 留住客戶。 政治大學副校長兼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也說,Open Banking 對銀行短期雖可能有害,但對消費者有明顯助益。國外多項研究報告 都顯示,越年輕世代越不會只靠一、兩家銀行取得所有金融服務,而 Open Banking是透過金融數據「安全共享」,讓銀行與FineTech業者 既合作又競爭,最終目的就是追求客戶與社會利益的最大化。周郭傑 舉例,銀行「打開」後,不管是房貸、信貸、保險任何商品都可能在 一個平台上公開比較不同金融服務和費用,光是「比價」這件事,對 消費者價值提升,就令人期待。 但「資料既然有價」為何要還給客戶?尤其開放「金融和數據」的結 果,銀行恐將面臨「客戶和利潤」流失的風險。王儷玲說,根據PWC 研究報告,在開放趨勢下,銀行有可能損失約24%的消金和支付相關 業務,但新創或金融科技公司卻因為金融數據「共享」獲得極大好處 。Open Banking對銀行來說並不公平,傳統銀行抵制可以想見。 但她也表示,銀行開放數據雖有可能傷及業務及利潤,但「封閉數據 」,銀行將會失去更多利用「共享數據」發展金融創新技術的可能, 遲不公開數據;對銀行來說,只是暫時保護,唯有正視且循序漸進推 動Open Banking,才有望在新科技衝擊下,找到生存之道。 https://udn.com/news/story/7239/3434609 英國經驗 「放鯰魚」無效就「打開銀行」 2018-10-21 21:45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2018年5月起,英國成為全球第1個強制要求銀行業須遵循Open Banking的國家。凱基銀行資深副總周郭傑說,這是因為英國發現, 刺激金融市場發展新創和維持良性競爭這件事,「放鯰魚並沒有效」 ,因此乾脆「打開銀行」。 英國FCA(金融管理局)在2013年以發放限制性牌照方式,大幅開放 「新銀行(包括純網銀)」設立,並在2016年4月推出監理沙盒。FCA 明顯想藉放寬小型新銀行及FinTech業者進場,刺激市場改變。但放 這幾尾「鯰魚」入場後,卻沒起太大效用。周郭傑說,FCA發現,「 傳統大銀行」仍未能充分競爭,這些銀行服務再不到位,客戶仍然埋 單。 政治大學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王儷玲也說,根據2016年調查,英國 的消金客戶若更換服務銀行,一次能節省80英鎊(約3200台幣),企 金客戶則可省下92英鎊(3700台幣),但全英國每年各只有3%的消金 、4%的企金客戶會更換銀行。王儷玲說,這代表銀行並沒為了客戶利 益充分競爭,民眾支付更高費用卻未享受更好金融服務。 周郭傑說,FCA這才認知到,光靠開放新種銀行或FinTech業者入場「 改變不了銀行的」,策略因此轉向自2013年就開始研究的Open Banking,並在2016年9月設立「OBIE(Open Banking推動小組)」, 隨後還強制納入英國前9大銀行先試先行,FCA也派觀察員進駐OBIE。 今年5月,FCA認為時機成熟,要求英國銀行業都須遵循Open Banking ;英國的銀行須應客戶要求釋出金融服務或數據,客戶可自主選擇, 包括是否「向銀行索取自己資料、要用多久或提供給誰」。 美國雖未強制要金融業「打開銀行」,但美系銀行的動作不比英國慢 。周郭傑說,美國「陶德‧法蘭克」法案,明定用戶或用戶授權的機 構,有權獲取客戶資料,一樣是把資料給打開了。王儷玲說,若英國 Open Banking的政策是「由上而下」,美國很明顯是採取「由下而上 」驅動模式,且獲官方支持。 不少歐美金融機構已陸續跟進Open Banking。周郭傑說,歐美銀行開 放客戶資料同時,也會釋出金融「API(應用程式介面)」,像花旗 就開發了「帳戶、授權、轉帳、信用卡、點數」等7大類已經標準化 的API,並全數釋出,供各式新創服務開發商使用。 可以想見大型金控應該多半會持反對意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0.132.8.25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nk_Service/M.1540137700.A.807.html
kutkin: 一直簽一樣的東西是真的很煩呀 10/22 00:08
cityport: 英國都已經說放鯰魚無效了..台灣還在限2張純網銀 10/22 00:17
cityport: 通篇新聞就是不敢提..為什麼客戶不願意換銀行 10/22 00:18
cityport: 根本原因不搞清楚..一直出新花招當然無效啊 10/22 00:18
cityport: 最後一段最好笑..點數線上折抵也能拿來說嘴 10/22 00:20
所以客戶不願意換銀行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david80235: 然後再要你簽一個個人資料集團可以交叉運用,每天保險 10/22 02:39
david80235: 電話接不完 舒服 10/22 02:39
行銷是另外一件事,不要亂滑坡比較好 這方向都是要強迫銀行開放了,訂法規應該是不會笨到讓銀行予取予求
yyc1217: 歐洲已有PSD2法源來強制開放 10/22 10:57
※ 編輯: prussian (220.132.8.250), 10/22/2018 12:12:56
gnr1213: 開放資料應該更會有大量行銷補貼吧,不然客戶為什麼要離 10/22 17:13
gnr1213: 開原來的銀行? 10/22 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