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文4刪 https://reurl.cc/RoNrG 棒球維基館對opener(假先發)解釋 術語:Opener 說明:開局投手,又有假先發、短先發等說法,係指一種僅專注消化第一輪出局數之先發 投手,投球局數最多不超過三局。其完成投球任務後,便退場由長中繼接手,不再續投, 因此與傳統先發投手期望能盡量消化局數的起用思維相異。   在傳統職業棒球的投手運用觀念中,教練會期望先發投手在一場賽事中,能盡可能消 化越多投球局數。但先發投手實力偏弱的球隊,往往會因先發投手無法吃下局數,導致牛 棚投手群出賽過度,進而拖垮賽季成績。美國職棒的奧克蘭運動家隊曾在1993年賽季面臨 到此問題,當時的球隊總教練Tony La Russa與投手教練Dave Duncan因此嘗試讓隊中中繼 投手轉任先發,採用投手車輪戰的方式消化局數。儘管此一調度僅為臨時措施,只運用了 6場便回歸正常先發輪值,但仍可稱為職棒賽事中使用開局投手策略的先驅。   時間來到21世紀,由於棒球統計學的興起,一些棒球作家開始提出應多加利用投手在 面對打線的第一輪投球中,較能有效壓制的特點,改採由三位投手分別消化三局完成賽事 、或由強力中繼投手負責開局消化第一輪出局數的建議藉由使用開局投手,可以減少投 手對決前段棒次的次數,進而降低打者對投手的熟悉程度。2018年賽季,同樣面臨先發輪 值戰力不足窘境的坦帕灣光芒隊,便大膽嘗試由老將Sergio Romo來常態執行開局投手的 策略,獲得了不錯的成效,也進一步運用在小聯盟層級的賽事上。隨後,其他球隊也起而 傚尤,甚至在季後賽當中繼續使用。   無獨有偶,同年中華職棒中信兄弟隊的外籍總教練史耐德,也因應先發輪值無法順利 消耗局數的問題,採用了開局投手的方式;甚至更早於美國職棒,因而在當時掀起了一波 討論熱潮。 這解釋其實很明顯 雙先發定義還沒找到 美職有這個詞彙嗎? 也許是5局(先發).3局(RP),1局(closer) 這樣應該不叫雙先發吧? 或先發投手投沒幾局被打爆,RP上來接替投長局數,這樣 所以雙先發定義是有點模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7.246.77.1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560185612.A.CA8.html
arthurhsu123: 雙先發根本是個唬爛詞,定義上就只有第一個上的叫先 06/11 01:05
arthurhsu123: 發,第二個頂多叫長中繼,如果第二個能叫先發第三個 06/11 01:05
arthurhsu123: 能不能也叫先發,何不每個都叫先發,一直先發一直爽 06/11 01:05
hjklhandsome: 要看有沒有往先發培養吧 如果主要rp臨時調去sp 06/11 01:07
hjklhandsome: 通常就覺得是假先發 06/11 01:07
citpo: 大部分說雙先發的 就是先發底的上去丟 06/11 01:13
citpo: SP 搶了RP工作 跟假先發剛剛好相反 你要說假中繼假後援 06/11 01:15
citpo: 好像也可以 06/11 01:15
Nobita: 就前兩名投手都已儘量消化局數思維來調度 06/11 02:12
Archi821: 雙先發應該是某一先發投手因故跳過輪值卻在同周的另場比 06/11 02:12
Archi821: 賽,第一個出場中繼。 06/11 02:13
Nobita: 相較於開局投手 有固定的消化額度(一輪/兩局等) 06/11 02:13
Nobita: 有固定額度的話 對於真正的先發(第二任)調整會比較方便 06/11 02:14
Nobita: 史用的比較像這種模式 正SP三局上場從乾淨半局開始吃 06/11 02:15
sciwit: 像WBC那樣有限制投球數的,就適用雙先發的調度(前二任投 06/11 12:20
sciwit: 手都是先發底的),目的是由兩位先發級的投手,在有限的球 06/11 12:20
sciwit: 數內,吃下前半段的球賽 06/11 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