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統計至09/08 三項排名前10 https://i.imgur.com/80nOyQT.jpg
飛球 https://i.imgur.com/J6Ezse5.jpg
平飛球 https://i.imgur.com/GIXwYEW.jpg
滾地球 https://i.imgur.com/1blNpIs.jpg
心得: 剛開始是發現林立的babip異常的高,全壘打常常剛好過牆飛的也快, 相較林安可/蘇智傑往往是飛較久/相對林立來的更遠的全壘打。 於是對了一下近三年的babip 但林立近三年的babip分別是 0.4388185654 0.4337748344 0.4090909091 蘇智傑的babip近三年則是 0.3436123348 0.3111111111 0.3411764706 打者的babip在台灣常因著投手的babip與幸運程度有關, 導致部分人也會覺得是打者的babip也跟幸運指數較有關。 當然不可否定,有一定幸運關係, 但如果能長期維持高babip,那可能就不是運氣好而已了。 其實除了運氣,打者的babip與LD%比較有關係。 (LD%為平飛球機率,在fangraps等棒球數據網站, 飛球會另外計算為飛球與平飛球) (不過中職沒這個東西,就算有也至少沒公布) 過去也會用LD%去換算xbabip(預期babip) 例如:https://bit.ly/32y0a9x 計算方式: 以類似投手的預期滾地球方式, 計算打者的估計滾地球比例。 (係數以大聯盟10年數據做樣本依據, 而非採用投手的xgb%係數) 再套大聯盟babip和LD%近10年的相關係數換算。 最終得出滾地球比例和平飛球比例,剩餘的則是飛球比例。 盲點: 1. 小樣本下如果有打者打滾地球或飛球特別不容易(或容易)出局, 這套算法基本上對這位打者的計算方式就會有大幅度誤差。 2. 樣本以MLB的LD%和babip相關係數來看,可能會和中職有落差。 但個人認為影響不大,畢竟球是*的(?) 沒有經過很縝密的驗證機制, 以上數據結果僅供參考。 -- 數據是死的,人是活的(笑) -- 草創聯盟的球迷都看不懂數據。 所以不配擁有看進階數據的資格。(哀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40.203.10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00197139.A.39C.html
coseto: 標題太長,是要打(非縝密預估) 09/16 03:14
johnloch: 讚,推 09/16 03:17
pttha: 推整理 09/16 03:39
kji590929: 相對來說林立的擊球最考驗中職球員的守備技巧 09/16 03:39
kji590929: 往往都是很強勁的平飛球 接到都是NP 09/16 03:40
kji590929: 野手沒接到也不會記失誤的那種 09/16 03:40
kji590929: 不知道這樣解讀是否正確? 09/16 03:40
coseto: 平飛球也有飛比較慢的。高飛球也有飛比較快的,這牽涉到 09/16 03:46
coseto: 擊球初速。 09/16 03:46
coseto: 實際上判定是否失誤不太能以球飛的平或是高的角度來獨斷 09/16 03:46
coseto: 。 09/16 03:46
coseto: 不過多數平飛球會比較難接,畢竟擊球初速相同的情況反應 09/16 03:46
coseto: 時間相對少。 09/16 03:46
s13140709: 同樣道理 滾地球也有強勁的 也是要看擊球初速吧 09/16 03:51
s13140709: 只能說林立應該是有貫徹確實擊球把球打平吧 09/16 03:52
coseto: fangraps有分析球員開轟率和擊球強度的關係 09/16 04:03
coseto: https://bit.ly/2ZEqHA7 09/16 04:03
coseto: 不過實際看擊球初速最準(不過中職沒有逐球統計的數據) 09/16 04:03
coseto: 但其實中職的babip不合理的過高, 09/16 04:12
coseto: 導致分析的LD%也會過高,不過最終結果還是沒問題。 09/16 04:12
coseto: 因為在不同網站判定飛球定義就不同。 09/16 04:12
coseto: 簡單來說,中職不好處理的平飛球 09/16 04:12
coseto: 很多時候可能在日美:「這只是一個平凡的飛球」 09/16 04:12
yccm: 修蛋幾咧,der龍你是怎麼跑去那裡的 09/16 05:30
its0130: 推數據 09/16 06:56
b99202071: 草創聯盟 數據自己血汗整理QQ 09/16 07:02
bower1025: 推 09/16 07:05
ji31g42go61: 辛苦了!我記得他們好像會把FO和POP(內飛)這種分開算? 09/16 07:28
coseto: FO包含IFFB(內野飛球),畢竟數據推導不出不營養飛球 09/16 08:19
coseto: 不過大聯盟推估每位球員的比例約是10%, 09/16 08:19
coseto: 但也有些少數特例,像是鱒魚只有6%(印象中當時查生涯) 09/16 08:19
coseto: 更正一下,不是FO包含Iffb,而是IFFB為每個飛球比例下 09/16 08:32
coseto: 比方說某球員飛球比例20%,那他打出內野飛球比例約是2% 09/16 08:32
coseto: https://bit.ly/3mn2cAZ 這裡有提到, 09/16 08:32
coseto: 大聯盟球員約是21%LD/44%GB/35%FB/11%IFFB 09/16 08:32
coseto: IFFB% is per fly ball. 09/16 08:32
yurian: 林立本來就是這類型沒錯 但莫忘彈球和大王… 09/16 08:38
yurian: 除了守備問題 因為過彈的球(比日本差的打擊 打擊數據卻是 09/16 08:39
yurian: 人家用倍數計算) 導致的初速上升等等 都會造成babip上升 09/16 08:39
yurian: 認真說 林立應該是要 讓他守外野然後1b啦 他可能是這30年 09/16 08:41
yurian: 來最接近彭政閔的男人 不過先把彈球拿掉才知道…還有年紀 09/16 08:41
yurian: 輕輕就腰傷了 最好不要變成潘武雄… 09/16 08:41
coseto: 沒錯,同一套公式下計算,彭政閔也是偏打平的打者 09/16 08:57
coseto: 恰恰在2003年 41.61%GB31.50%LD 26.89%FB 09/16 08:57
coseto: 除了守備之外影響最多的就是彈球沒錯 09/16 08:57
abcde2048: 巔峰彭政閔最恐怖的就是他在外角海跟爛球之下打出類似 09/16 08:59
abcde2048: 林立的成績 09/16 08:59
coseto: 不過為了觀眾喜好,中職不太可能拿掉彈球回到死球年代 09/16 09:02
coseto: 假設放寬好球帶,不彈球,那進場的觀眾還會有多少 09/16 09:02
coseto: 畢竟那會回到年度全壘打王只有15轟的年代,場場都是投手 09/16 09:02
coseto: 戰 09/16 09:02
coseto: 不是觀眾喜好的打擊戰,像是許多人就很喜歡下半季的球賽 09/16 09:02
coseto: 但其實下半季的球也就只是相對上半季比較不彈的球 09/16 09:03
yurian: 總之推辛苦整理 09/16 10:51
lucky1017: 我只看到那對兄弟檔只會往地上砍 09/16 1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