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完整標題:止不住的飛球時代? 大聯盟用球還是「彈」 大聯盟為減少深遠飛球的飛行距離以及全壘打產量,本季推出一款全新用球。然而,春訓 的數據卻顯現出相反的結果。 作者:運動視界編輯 原文網址:https://www.sportsv.net/articles/82801 本文編譯自《The Ringer》網站的文章: The New Baseball Still Seems Juiced(刊出日期:3 月 31 日) https://bit.ly/2PJEsf7 Blake Snell 在休賽季被去年闖入世界大賽的坦帕灣光芒交易到聖地牙哥教士,而他披上 教士球衣後一分未失。Snell 在春訓的五場先發中,總計只被敲出五支安打,並且沒讓對 手得分,這讓他成為春訓中投最多局未失分(14.1 局)和對決最多打者(52位)的投手 。 正常來說,春訓這樣的表現,不足以和兩場例行賽中的優質先發相提並論(儘管 Snell 從 2019 年 4 月 2 日後就沒先發投超過七局);不過,Snell 零失分的好表現之所以特 別重要,是因為他在 3 月 9 日所說的一番話。 在比較現在的用球和過去幾個賽季的用球後,Snell 在一場線上會議中說到:「這絕對是 不一樣的球。」這個賽揚左投解釋說,今年春訓用球的縫線比較粗,所以比較好握,而且 投變化球時也比較好刷,他還認為新的球沒有像以前飛那麼遠。3 月 29 日前,同為賽揚 強投的洋基王牌 Gerrit Cole 也講過類似的話,他說新球的縫線握起來好像比較舒服和 穩固。Cole 在春訓五場先發投了 18.1 局,ERA 2.45,並送出 24 次三振。 這兩位強投的感覺不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因為大聯盟今年春訓真的有推出新球,並且開季後 要繼續用。Snell 和 Cole的閒談不失敏銳觀察,甚至都點到新球有明顯不同的觸感和作 用。儘管球迷和聯盟高層都不樂見大聯盟的平均三振率要連續 16 年上升,但許多跡象都 顯示新球將讓打者更容易揮空,話雖如此,近期的數據卻顯示新球反而更加「活躍」,在 這個春訓中被打擊出去的球,比起過去至少 15 個春訓更容易形成全壘打。 如下方表一所示,全壘打與擊球的比率,也就是全壘打除以擊球數(犧牲打除外),在將 近百年的「活球年代」(相比於 1920 年之前的「死球年代」)中,一直緩慢但持續穩定 的上升。 這個比率在 2015 年的下半季突然飆高,吸引了數據分析師的注意。全壘打/擊球比率在 之後幾個賽季持續升高,儘管數據分析和球員都表示在 2016 和 2017 年都是用球的關係 ,但大聯盟一直否認或反對此說法,直到 2018 年才靠一個由科學家和數據分析師所組成 的大聯盟調查小組,發現比賽用球的空氣阻力減少是罪魁禍首。 全壘打/擊球比率在 2019 年達到高峰,一個原因是用球阻力更減,這部分可以歸因於縫 線變短,另一個原因則是打者的打擊習慣改變,變得更愛把小白球送出場外。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7/315297/aspect-j7MfN6aSds-700xauto.jpg
表一。(製圖者:Ben Lindbergh、Rob Arthur) 在這個長達數賽季的事件中,大聯盟從沒承認他們蓄意干預比賽用球,也沒有證據顯示他 們有做。不過這樣來看,聯盟的不知情所造成的混亂,或許比起蓄意干預用球還要大,因 為這表示聯盟似乎沒有能力去控制和說明比賽用球的狀況。 2019 年 7 月,大聯盟主席 Rob Manfred 說到:「如果我們決定要更換比賽用球,我們 一定會在換球前讓大家知道。」確實如此,在今年 2 月時就出現新賽季要換新球的消息 ,不過這個消息卻是從聯盟主席要轉發給各隊的備忘錄中,外流而出。這導致消息來得十 分迂迴,甚至大聯盟官網的新聞還引用美聯社報導備忘錄的新聞稿,而不直接說明是聯盟 自己的決定。 備忘錄裡解釋說 2019 年的某個時期,大聯盟官方指定用球商 Rawlings 總算重新檢驗球 的生產。大聯盟在 2018 年成為 Rawlings 的共同持股人,並指示 Rawlings 在 2019 年 末到 2020 年初所生產的棒球要「減少核心外第一層羊毛線卷繞包覆的緊度」(棒球內部 在橡膠核心之外,是好幾層的羊毛線卷繞包覆)。 這是依據調查小組所給的建議,他們認為應該縮小用球規格的標準範圍,來減少用球之間 的物理性質差異。調查小組提到,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當一顆球的恢復係數( coefficient of restitution,COR,也就是俗稱的彈性)達到規範上限值時,會飛得比 規範下限值的球還要遠36 英呎(10.97 公尺)。理論上,減少球內羊毛線卷繞的緊度可 以藉由降低恢復係數,並藉此降低擊球速度和擊球距離,來重置一顆球的彈性基準。 根據備忘錄所寫,大聯盟的獨立實驗是在麻州大學洛威爾分校(UMass-Lowell)進行,而 實驗結果有兩層意義:第一為球的重量會些微減少,但因為減少不到 0.1 盎司(2.83 公 克),所以其實可以忽略;第二為球的恢復係數和圓柱恢復係數(CCOR;用來測量球在實 戰的彈性)都稍微降低,使得平均值較靠近現行規範範圍的中間。 這份備忘錄發出的時間點,早於一篇《運動畫刊》(Sports Illustrated)即將發出的報 導,而該報導主張2020 賽季中聯盟使用了多種型號的比賽球。備忘錄還提到,大聯盟指 示 Rawlings 先不要在 2021 年前把新球投入到比賽中,目的是要讓新球有足夠的測試。 大聯盟並沒有說這款新球會大大地降低全壘打率,備忘錄中估計當新球飛行距離來到 375 英呎(114.3 公尺)時,會減少 1-2 英呎(30.5-61 公分)。在一篇《運動員》( The Athletic)報導的引用數據中,估計減少的飛行距離將會降低 5% 的全壘打率。然而 ,根據春訓的數據——不論是傳統數據,還是 Statcast 的進階數據——都顯示春訓所用 的球更容易出牆形成全壘打。 雖然近期一篇 ESPN 的報導指出今年春訓每場的得分和全壘打數,比起過去幾年的春訓有 下降的趨勢,但這項數據沒考慮到今年的特殊情況:因為去年疫情的縮水賽季,為了讓球 員適應今年正常六個月的完整賽季,春訓有些比賽被縮短了。 在 3 月 13 日之前,如果雙方總教練都同意的話,比賽可以只打五或七局,但之後到開 季前,還是可以只打七局。而且只要投手當局投超過 20 球以上,總教練可以在該個打席 後決定提早「收掉」一局,也就是不需要抓滿三個出局就攻守交換。 如果我們去比較每顆擊球的全壘打/擊球比率,而非每場比賽的全壘打比率,這樣就能排 除一些混亂的變因,像是不用擔心到底是因為打者越來越打不到球,還是因為雙方可以自 行決定比賽長短的問題。下方圖表顯示從2006 年賽季開始,每季春訓和例行賽的全壘打 /擊球比率。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9/315299/aspect-8AEHN5WsR2-700xauto.jpg
(製圖者:Ben Lindbergh、Rob Arthur) 我們可以看到,第一個重點是春訓的全壘打/擊球比率普遍都比該年例行賽的比率來得低 ,這可能是因為比賽的強度、天氣、或其他因素所致,但兩個比率的變化幅度非常接近, 當例行賽的比率上升,往往春訓的比率也會跟著上升甚至超過。如果說 0 是完全沒關係 ,1 是完全正相關,那麼過去十五年來這兩個比率的相互關係是0.91。 第二個重點是今年春訓的全壘打/擊球比率飆破 5% 的大關,高於春訓有史以來的紀錄, 這表示春訓的砲火不減反增。另外,在過去七年中,有六年這兩個比率同步移動,也就是 說例行賽的比率隨著春訓比率上升或下降。 不過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在春訓時各隊除了使用該季要用的新球外,還會摻雜許多庫存 的舊球。儘管春訓的用球是大雜燴,但過去的全壘打/擊球比率都還是可以預測,不過今 年將首次透過數據分析來一窺究竟。 過去春訓中,大聯盟很少提供追蹤科技產生的數據給大眾,但今年各個春訓球場都有架設 Statcast 並提供給大眾參考的數據。這些數據的樣本數有大約 4 萬 3000 顆的投球和 將近 1 萬 9000 顆的擊球,利用如此完整的數據,能夠計算出球從投手投出到進本壘板 之間的球速落差,並進一步得出之間的空氣阻力。空氣阻力係數越大的球會遇上較大的空 氣阻力,並且降速越多。 如果我們把春訓中所有投球的每日阻力平均值畫成圖表,就會發現它呈現雙峰型的分布, 而這很可能證明有兩種明顯阻力係數差異的用球。這樣用球的係數差異比起例行賽更為顯 著,因為例行賽只會使用一種比賽球。 身為研究棒球相關的物理學專家且為調查小組主席的 Alan Nathan 博士,他也認為這項 數據出現了最近幾個賽季以來較高的標準差,而這也可能是造成雙峰分布的間接證據。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0/315300/aspect-auBBBgBARs-700xauto.jpg
(製圖者:Ben Lindbergh、Rob Arthur) 就算知道春訓的用球裡有一種的阻力較高,一種較低,我們仍然無法分辨出哪種是新的用 球。如果把每日用球的平均阻力係數照時間順序排列,我們可以發現隨著春訓的開展,阻 力越來越大,而 Nathan 也有發現這個現象。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1/315301/aspect-gnvn9jPd7u-700xauto.jpg
(製圖者:Ben Lindbergh、Rob Arthur) 整體來說,今年春訓有 51% 的投球是較高阻力的球,不過這個數字在春訓的上半段是 45%,到了下半段卻升高到 57%。直覺來說,球隊比較可能會先用舊的球,然後等舊球越 來越少或即將開季時才開始加入新球。 一如預期,好幾支春訓主場有加裝 Statcast 系統的球隊,他們的高層人士透露,球隊一 開始都先用之前留下來的舊球,等到春訓中期之後才開始普遍使用新球。 這樣看來,新球就是阻力比較高的球,這個結論和數據結果吻合,但這並非是聯盟想要看 到的改變。減輕球的重量雖可以增加空氣阻力來讓球的減速更明顯(輕的球較容易受到空 氣阻力的影響),但減少那麼一點點重量其實只影響一半。 一個來自大聯盟的消息說他們有對球進行阻力測試,不過到現在還沒有訂出有關阻力的官 方規範。這聽起來簡直就是在玩火,因為阻力的影響太難預測,就算只是一點點的改變也 可能會造成大影響,加上阻力也曾造成 2015 至 2017 年和 2019 年全壘打率的大幅波動 。 根據 Nathan 所想,備忘錄裡雖估計新球在飛行距離夠深遠時會減少飛行一到兩英呎,但 這並非基於實測的結果,而是將實驗數據帶入已經預設阻力會相同的方程式中去計算。 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較高的空氣阻力理應代表的是飛行距離較短和較少的全壘打。但 這些阻力較高的球卻有著更高的全壘打/擊球比率,因為擊球的平均初速大幅增加,時速 增加了大約 0.8 英哩(1.29 公里)。如果新球的彈性恢復係數和CCOR真的降低,那上述 的結果跟我們的預期剛好相反。 話雖如此,華盛頓州立大學運動科學實驗室的助理主任 Jeff Kensrud 提醒我們,球的特 性會因為溫度、溼度、以及儲藏方式而有所不同。今年例行賽要用加溼器來儲藏用球的球 隊從去年的五隊增為十隊,但春訓時沒有任何球隊會使用。 高阻力的球似乎位移得更多,速球的縱向位移增加了 0.45 吋(1.14公分),曲球則增加 0.3吋(0.76 公分),跟低阻力的球相反。或許跟著有關的一個現象是,高阻力的球更 容易讓打者揮空,揮空率高出將近三個百分點。這些數據都與 Snell 和 Cole 所說的相 符:縫線的不同使得球更好握、更舒適,也讓位移變多、阻力也增加了。不過,阻力增加 雖然讓球的飛行距離變短,但實際上卻因為擊球初速增加而飛得更遠。 擊球初速和三振率年年都在上升,聯盟要把去年的基準線降低其實不容易。加上新球變得 對守備方較不利(因為擊球初速增加),所以要讓這兩個數據下降,實在是難上加難。今 年春訓三振率又上升,逼近 25% 的打席以三振收場。這已經是例行賽的最高紀錄了,更 何況春訓正常來說三振率都比較低。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2/315302/aspect-cBZ1uiJd3e-700xauto.jpg
(製圖者:Ben Lindbergh、Rob Arthur) 不過保送也變多了,加上高全壘打率和高三振率,總共有 38% 的打席結果要不是被三振 、保送,就是打全壘打(Three True Outcomes;簡稱TTO),根本沒有守備機會,而最近 幾年的春訓數據也只有 26-27% 而已。春訓的三振率與TTO 率和例行賽的相互關係高達 0.98,甚至比全壘打/擊球比率的還要高。聯盟要阻止這些數據繼續飆升,可要多費一 番工夫了。 https://img.sportsv.net/img/photo/image/3/315303/aspect-EBEAWMsn1Q-700xauto.jpg
(製圖者:Ben Lindbergh、Rob Arthur) 再過幾週,我們就可以有更多大聯盟用球的原始數據,來得出今年大聯盟的進攻環境可能 會長的樣子。目前我們還不能確定是哪隊在哪天用了哪種球,所以這些數據不乏一些猜想 。一個高層人士說道:「因為我們無法確定在哪場比賽中的什麼時候用了哪種球,所以這 還不是很明確。」不過他後來又加了一句,說他聽到很多球隊私下都質疑這款新球的效用 。另外一位高層也質疑新球測試的嚴謹度和透明度,以及備忘錄所預測的精準度,他無奈 地說:「大聯盟終究還是大聯盟啊!」(意指大聯盟並沒有改變他們一貫的作風。) 由此可見,同樣都是一顆棒球,過去幾年來它的係數一直在變動,下一次要怎麼變也很難 預測。但是我們目前已知的是,今年春訓擊球距離的中位數比上個賽季多 4 英呎(1.22 公尺),飛球則多了 10 英呎(3.05 公尺)。平均擊球初速也上升,儘管今年多了很多 比較菜的球員。 今年春訓打者所擊出的飛球,比過去 15 年的春訓更容易形成全壘打,而這是不爭的事實 。大聯盟推出這款新球是為了要降低全壘打的產量,不過目前看來成效不彰,或許這些新 球也還在春訓吧! 【特約編輯 顏佑丞 / 責任編輯 李秉昇】 球的阻力變小造成全壘打上升,換了一顆阻力較高的球結果更容易出現全壘打跟三振 感覺棒球真是神奇的運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6.238.101.1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18105110.A.782.html
BLACKLIONS: 承認打者進步很難嗎04/11 09:39
pujos: Rawlings比華櫻還廢物04/11 09:44
※ 編輯: polanco (223.139.85.205 臺灣), 04/11/2021 09:45:40
laiyuhao: 為什麼不承認04/11 09:47
bmwnyy870915: 承認04/11 09:49
beautyptt: 學學中職04/11 09:51
jackwelch: 好奇大聯盟要換成前兩年中職球可以夯幾發04/11 09:55
lababear: 學學吳志揚不要臉好嗎04/11 09:58
lyt5566: 承認04/11 09:58
lpca: 大聯盟好廢04/11 10:00
silentsky555: 中職領先全球04/11 10:01
njnjy: 用中職的球大概會出現一堆棒子爺04/11 10:02
saiulbb: 暗著來是怎樣04/11 10:03
vincealan: 承認打者04/11 10:03
trickart: 大谷果然跟大王一樣是彈力球受益者 把骨粉騙的團團轉XDD 04/11 10:16
trickart: DD04/11 10:16
jim272272: 看來MLB四號外野有機會了 不要卡王了04/11 10:19
YESGOTO: 中華職棒引領全球職棒風潮04/11 10:48
arthurhsu123: 我們華職直接降彈性係數就解決了 大聯盟怎麼這麼弱04/11 10:54
king110054: CY級投手還是碾壓啊,還是說梅子打的是美津濃 04/11 11:29
新球也能buff投手啊
kenkenken31: 我怎麼看也覺得2021這球離"普通"還很遠,下半季球的FU 04/11 11:48
kenkenken31: 當然MLB打者太壯跟投手太強還是維持了暴力HR的平衡 04/11 11:48
LatteCat5566: 笑死 果然是跟上彈力球年代 04/11 11:51
kenkenken31: 球彈不彈我都不是看大谷Trout.Stanton這種超規格打者04/11 11:52
kenkenken31: 而是平凡沒啥長打的MLB打者在非最佳阿打力的擊球強度04/11 11:53
z030060374: 承認打者進步很難嗎04/11 12:05
erosha: 所以是一顆好投又好打的球嗎?04/11 12:22
※ 編輯: polanco (223.139.85.205 臺灣), 04/11/2021 12:23:05
scott0104: 看一下團隊打擊ops,只有4隊超過0.8,長打率有19隊低 04/11 12:34
scott0104: 於過0.4,今年那裡彈了 04/11 12:34
scott0104: 承認投手進步… 04/11 12:35
scott29: 承認 04/11 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