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是說亞洲的職棒為何都會需要跟企業綁在一起 美國職棒完全不需要 你根本不知道印地安人 紅襪 雙城 bla bla後面企業是啥 球隊轉賣 也是很常發生 但因為始終隊名都一樣 背後老闆換了 球迷根本無感 球衣也不用在那邊搭配企業主色 換老闆就大改版 為啥亞洲的職棒沒有辦法呢 縱使日職這麼悠久而且進場人數眾多的規模 都沒辦法讓職棒單純成為一個賺錢產業 只能仰賴企業抱著做廣告的心態賠錢經營嗎 因為做廣告 所以企業名是一定要掛出來的 這樣原因嗎 ※ 引述《sunandy (提升眼中的那道光芒~)》之銘言: : ※ 引述《RedChoi ( )》之銘言: : : 回顧歷年來有經營過球隊的企業 : : 他們的解散原因是什麼 : : 4.味全(味全龍) : : 時間:1999年 : : 原因:頂新併購味全,前者沒經營意願 : : 球隊後續:解散,後於2019年回歸 : 味全龍當初會解散的原因 : 有部分是因為整體職棒的假球事件 : 加上解散前幾年整體中職票房不是太好 (簽賭、兩聯盟惡鬥) : 味全龍一開始是想轉賣給遠雄,不過在某洪教主聯合其他領隊 : 要求遠雄必須要給加盟金才可以買下味全龍 : 也因為這個保護費讓遠雄作罷,頂新才會解散味全龍 : 不過現在想想,還好遠雄沒買下球隊 : 不然照趙大雄勢利的個性,應該沒幾年就解散球隊了XD : 那也不會看到頂新今天又重組球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50.133.8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19910977.A.54C.html
Arodz: 美國這麼大 像台灣只有一隻爪隊 應該也不需要母企業冠名 05/02 07:20
Arodz: 日職有賺錢啦 搞不好賺的比美職還多 看進場人數很可怕的 05/02 07:21
typewang: 美職是俱樂部形式,跟亞洲不同 05/02 07:37
typewang: 還有他們崇拜有錢人,美國漫畫英雄都是皇子、有錢人, 05/02 07:39
typewang: 唯一沒有錢的蜘蛛人也變有錢人。所以能接受老闆是搞很多 05/02 07:39
typewang: 投資的有錢人 05/02 07:39
vediogames: 現在是球隊靠企業養 所以企業掛證名 05/02 07:48
vediogames: 改天球隊幫企業賺錢 球隊才是主角 05/02 07:48
vediogames: 掛證明=>掛名 05/02 07:49
sppray: 日職超賺錢的,絕對無誤 05/02 08:17
handfoxx: 日職若不是去年疫情 幾乎12支球隊都可以賺錢 屌贏MLB 05/02 08:30
BHrabal: 亞洲這邊球團營利能力太弱 還有棒球是學美國封閉聯盟制也 05/02 08:31
BHrabal: 有關 如果學歐洲那套比較能落實屬地 你可以參考一下歐洲 05/02 08:31
BHrabal: 足球 不會掛企業名更不會有跟當地政府要脅搬家的鳥事 05/02 08:31
tairry2009: Red Bull: 05/02 08:40
fishhy: To 樓上,MK Dons表示....... 05/02 08:42
DFTT: 三樓在工三小 05/02 08:45
BHrabal: 紅牛玩文字遊戲鑽規則漏洞 在德國被很多人厭惡 跟台灣很 05/02 09:03
BHrabal: 多人覺得財團出錢掛名理所當然完全不同 05/02 09:03
amovie: 想要財團不掛名還出錢贊助賠錢事業,這是不。可。能 05/02 09:26
zxc906383: 美職靠分紅也每隊都賺吧 日職有贏? 05/02 09:42
zxc906383: 2018每隊光轉播金分紅 就每隊能拿1.18億美欸 05/02 09:44
zxc906383: 然後還有全美直播的錢能分 加一加超過2億 05/02 09:48
sh3312037: 日職哪可能賺贏大聯盟,收入又不止球票 05/02 10:00
donami999: 疫情前2019 mlb賺107億美金,NPB 11億美金,蠻意外mlb 05/02 10:47
donami999: 竟然只輸NFL 05/02 10:47
zxc906383: MLB就全球營收第二的聯盟啊 05/02 11:08
zxc906383: 營收在疫情前還年年創新高 05/02 11:09
gogoto990: 還以為最賺錢是英超之類的… 05/02 12:45
RedChoi: MLB各球團應該都是可以獨立運作的子企業 05/02 13:10
Arodz: 巨人阪神應該都可能賺贏美職啦 場均4萬人真的很可怕 05/02 17:05
reactTW: mlb各隊隊名已經是個品牌形象了 05/02 2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