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大家晚安 OPS(整體攻擊指數)是現在衡量選手打擊表現常用的數據, 和常被一起列出比較的打擊三圍相比: 打擊率代表打者每個打數能打出安打的機率 上壘率代表打者能上壘的機率 長打率代表打者每個打數平均貢獻的壘打數OPS呢? 有些人對OPS誤解為:每個打席的壘包期待值。 而有例如當OPS>2時,代表讓打者打二壘安打也不虧,這樣不正確的認知(在本板看過多次了)。 但... OPS(On-base Plus Slugging) 說文解字就是上壘率加上長打率,並不能代表壘包期待值。 舉例來說,每個打數都是一壘安打的打擊三圍就是1/1/1 OPS:2,這樣顯然不符上述。 雖然這樣相加看似兼顧了上壘能力和長打能力,但兩者的分母是不一樣的。 這麼一來,OPS究竟隱含什麼實質意義呢? 小弟我還真想不到,跪求鄉民解答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212.2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660834137.A.0CD.html
ericisfish: 就是一個比打擊率有用的數據罷了 08/18 22:49
ericisfish: 這麼在意就去看改權重的數據阿 08/18 22:50
zeus7668: 傻瓜戰鬥力數值計算法 08/18 22:50
gadoma: 你真要說數學,上壘率跟長打率的分母不同,本來就不可以 08/18 22:51
gadoma: 直接相加,ops本身無法定義是什麼數值 08/18 22:51
kirimaru73: 壘包戰鬥力用TA還比較直接一點 08/18 22:52
derrickx: 就數字越高越厲害,但不知道是哪種厲害啊XDDDD 08/18 22:52
tamakochan: 壘包期望值就SLG啊 只不過分母是打數而非打席 08/18 22:53
usercode: 所以才有wOBA 08/18 22:53
shields5566: 沒有數學意義 就只是個戰鬥力 08/18 22:53
gadoma: 但用概念的角度,上壘機率高跟長打能力好的球員來看ops, 08/18 22:53
gadoma: 再用通常的觀念ops破0.9是強打者來產生統計上的意義 08/18 22:53
tamakochan: 用直接相加的方式 優點就是方便 缺點就是不精確 08/18 22:54
kirimaru73: 你也可以說OPS是嬰兒等級的wOBA算法 08/18 22:54
earldunn: 簡單說就是每個打席都是終極滿貫砲的話,這個數字就會高 08/18 22:54
gadoma: 樓上說的戰鬥力其實很貼切了 08/18 22:54
jason1515: 比打擊率有鑑別度一點 08/18 22:54
MiUh: OPS的秘密就是數值高的強,數值低的弱 08/18 22:55
kirimaru73: TA就是考慮四壞和盜壘的壘包期望值 08/18 22:56
max2604: OPS沒有任何意義,就是一個數字 08/18 22:56
yccm: 好像是統計結果發現比起打擊上壘跟長打,把上壘跟長打加起來 08/18 22:56
yccm: 的OPS和得分關聯性更高 08/18 22:57
max2604: 唯一可以想到的就是,他同時把保送、安打、長打等進攻指 08/18 22:59
max2604: 標包含在內,不像打擊率只有安打、上壘率沒長打 08/18 22:59
kirimaru73: 可是TA完全可以做到這些事情 還能直接換算成壘包 08/18 23:00
kirimaru73: 不過進階數據發展後TA就跟消失了一樣 08/18 23:01
i4303348: 就很籠統的攻擊指數,數值高就強 08/18 23:02
chuegou: 進階數據大部分都是為了跟其他選手比較 這時候方便就好 08/18 23:02
Ric2719: 數字越高選手越強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意義 08/18 23:08
BuBuLoop: 因為很容易算,然後考慮所有上壘情況。真的比較有意義的 08/18 23:15
BuBuLoop: 是wOBA 08/18 23:15
z24262324: 就簡單暴力,又不會像打擊率那麼容易失真 08/18 23:21
flame1030: 給你快速知道球員大概程度的還要什麼意義 要細就去搭配 08/18 23:24
flame1030: 別的數據 08/18 23:24
edhuang: 的確是簡單暴力 08/18 23:26
edhuang: 官網數據 打擊榜預設就是用OPS排 08/18 23:29
Puye: OPS就是上壘率+長打率 這樣去評斷打者強度相對合理 08/18 23:32
hsnut27: 我覺得跟國小段考用總分直接算排名一樣意思 08/18 23:33
AhowXD: 長打率其實不是機率,上壘率是機率 08/18 23:42
AhowXD: 兩個其實是不能相加的 08/18 23:42
AhowXD: 長打率是每個打數可以上幾個壘包 08/18 23:43
AhowXD: 並不是機率 08/18 23:43
shifa: 所以我就覺得很奇怪為什麼OPS這麼流行 08/18 23:44
shifa: 一樣OPS 0.85 你會覺得 0.4+0.45 跟 0.3+0.55 一樣強嗎 08/18 23:44
shifa: 一個數值指標同值但是常常會不同內容 是有問題的吧? 08/18 23:45
orz65535: 如果硬要把SLG跟OBP分母都當一樣的話 保送分子+1 08/18 23:47
orz65535: 一壘打分子+2 二壘打分子+3 全壘打分子+5 08/18 23:48
jasperjr7: 就簡易給你比較啊,短槍選哥vs電風扇砲手這種極端例子 08/18 23:48
jasperjr7: 都還稍微能跨比較,不然看上壘率後者廢、看長打前者鳥 08/18 23:48
shifa: 我的重點在於與其用 OPS = 0.85 不如直接寫.4+.45 08/18 23:49
shifa: 跟.3+.55 08/18 23:50
orz65535: 都說OPS是粗淺了 要在轉播畫面一個數字簡單明瞭 就沒 08/18 23:50
shifa: 因為你用OPS就看不出來哪裡不同 用OPS+也會有類似的狀況 08/18 23:51
JonaGoGo: OPS流行因為計算方便 然後跟一些有意義的數據趨勢接近 08/18 23:51
orz65535: 必要拆出來看 不然直接看三圍不就好 08/18 23:51
shifa: 如果是採用近似結果所以用OPS代表 那我能接受 08/18 23:52
JonaGoGo: 例如OPS+跟wRC+的排序差別不大 但計算需要的功夫差很多 08/18 23:54
punzz: 這是“指數” 不單獨表示任何打擊能力 08/19 00:06
lightning879: 就是比只看打擊率全壘打數等傳統累積數據更有參考性 08/19 00:45
lightning879: 的數據,簡單粗暴 08/19 00:45
ji31g42go61: 就只是簡單好算而已,別期待他有實質上的意義。 08/19 01:48
ji31g42go61: 能用一個數字相比當然比兩個甚至多個數字單純多了。 08/19 01:51
JoSue: 就是一個綜合的指標而已,你是要期待一個指標有多大意義? 08/19 02:33
JoSue: 就像是年薪細看也可以看成月薪加分紅啊,有的人月薪高,有 08/19 02:36
JoSue: 的人分紅多,但年薪就是一個綜合的指標讓你知道這人經濟能 08/19 02:36
JoSue: 力大概在哪裡 08/19 02:36
zyic: ops 更有參考性XDDDD ,只是一種簡易型懶人包,進階數據中, 08/19 03:11
zyic: ops最常失真了,光是不同單位分母硬是相加,就不具備統計意 08/19 03:11
zyic: 義,只是有趣的數值相加沒有數學上的任何意義,比籃球的per3 08/19 03:11
zyic: 6值更失真 08/19 03:11
roisac: 如各位所述 OPS沒什麼隱含的"實質意義" 就是把obp跟slg 08/19 10:14
roisac: 無腦相加而已。有"好處" 就是方便且比其它基本數據更接近 08/19 10:15
roisac: 隊伍實際得分 基本數據指avg obp slg h Hr sb... 08/19 10:17
roisac: 應說OPS至少有一個隱含的缺點 就是它把obp跟slg視為同價 08/19 10:18
roisac: 但事實上每增加1點obp大約等價於1.8點slg(根據Fangraphs) 08/19 10:19
roisac: 但在OPS裡 增加1點obp跟增加1點slg是完全相等的 08/19 10:22
tinghsi: 就只是給個標準讓你評斷球員表現好壞 08/19 12:49
tinghsi: 你覺得其他表現更重要也可以自創個不同權重的數據 08/19 1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