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進職棒的各種姿態 6隊人力需求破千 隔15年榮景 大企業壯聲勢 〔記者羅志朋/台北報導〕相隔15年,2024年中職一軍重回6隊規模,不同於早期普遍「小 資營運」,如今清一色都是大企業,組織和人員編制都大幅擴增,提供破千個工作機會,寫 下中職史上新高,職棒產業鏈儼然成形。 中職上次一軍6隊規模已是2008年,該年爆發假球案導致中信鯨、米迪亞暴龍解散,2009年 縮減剩4隊,各球團教練、球員加工作人員不到500人;受惠2013年經典賽熱潮,中職票房谷 底反彈,近年味全龍重新組軍、台鋼雄鷹加入,職棒再現榮景,也逐漸揮別昔日簽賭案陰霾 。 目前中職6隊光教練、本土球員和洋將,合計超過500人,許多過去難擠進職棒窄門的球員, 都因球隊增加重獲新生,25歲左投許育銘選秀3度落榜,前年第4度叩關終於獲台鋼第27指名 ,現已是牛棚主力,他直言:「如果沒有台鋼,我應該沒機會打職棒。」 沒缺工問題 棒球活搶破頭 大企業經營加上球隊擴編,造福的不僅是基層球員,還有憧憬「野球夢幻工作」的熱血青年 ,也有高中生以進職棒工作目標,選填大學志願都將之考慮進去,未來職棒產業更健全後, 出現像大聯盟球隊聘用一流名校畢業生來擔任總經理(GM)和相關幹部操盤球隊,會越來越 多。 職棒產業鏈 工作機會翻倍 一支職棒球隊編制龐大,包括管理、防護員、翻譯、訓練員、球探、情蒐、場務、大巴司機 ,還有行銷活動、廣告業務招商、公關媒體、商品、票務和行政,每隊初估近百人,以一支 球隊來看,後勤團隊人員是15年前的兩倍有餘。 統一獅元老球員汪俊良轟出中職第一發全壘打名載史冊,他的兒子汪宗佑現任樂天桃猿業務 ,汪宗佑從小學音樂,後來當兵簽志願役,由於熱愛棒球,前年進入樂天新成立的業務部門 任職,主要工作包括桃園主場VIP包廂、廣告、活動招商推廣,他說,「在這裡工作很有趣 ,每天玩的東西都不一樣。」 統一獅蘇元泰在職棒圈擔任翻譯近30年,他說,這工作與其說是翻譯,倒不如說像保母,要 打理洋將大小事務,雖然辛苦,但他甘之如飴,「感謝棒球給了我一切。」 https://sports.ltn.com.tw/news/paper/162418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80.217.71.13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04325685.A.AC4.html ※ 編輯: teramars (180.217.71.138 臺灣), 01/04/2024 07:48:44
jemile1016: 蹷j 01/04 07:49
seedroy: 不知道美日球團工作人員是不是更多 01/04 07:50
p004800p: 日本光球場工作人員就多到嘆為觀止!! 01/04 07:55
Y225: 日本還有負責管理球場的主管,川田以前就是 01/04 07:56
fman: Josh最新影片是訪問老虎數據分析師,他說分析部門有20多人, 01/04 08:02
fman: 我看到反應和Josh一樣,那麼多人啊~中職每隊大概不到五人吧 01/04 08:03
fman: 但只要中職持續成長與專業化,未來這種專門人才需求只會更多 01/04 08:03
ericinttu: 要讓上面的頭頭覺得有效果 才可能再擴大編組吧 01/04 08:04
lions402: 薪資呢? 01/04 08:17
dbdudsorj: 希望越來越好 01/04 08:24
KEITTLY: 中職對手只有5隊跟美職比只有6分之1,球員也是差很多, 01/04 08:25
KEITTLY: 分析師人少正常的 01/04 08:25
goldjade: 讚!問題是薪水要能給的上去 01/04 08:25
tomlishan: 這篇怎不敢寫薪資? 01/04 08:28
ji31g42go61: 高薪從哪來?市場哪!看自己口袋肯給多少先問自己好嗎? 01/04 08:33
leonjapan: 第27指名真不簡單要把握 01/04 08:36
saintlin: Josh那支影片裡,分析師說落磯的分析數據部門就不多人 01/04 08:38
Hocity: 分析人才台灣絕對不比國外差,重點還是待遇,有這種專長的 01/04 08:49
Hocity: 人大多都當工程師了,薪資高多了 01/04 08:49
shifa: 市場要夠大才能養活那麼多人 人家米國大檸檬賣轉播金賣到 01/04 08:50
shifa: 富到流油 台灣這邊還在吵球團有沒有賺錢 XD 01/04 08:51
shifa: 人家錢多到滿出來才有辦法養那麼多人 不要整天拿中職跟人家 01/04 08:52
shifa: 比 資源完全不同 先從球員個人訓練開始下手才是真的 01/04 08:53
yipogo: MLB分析師20人我也不覺得多,球隊那麼多 光一隊小聯盟有幾 01/04 08:53
Hocity: 會做這種工作的八成都棒球狂,薪水如果比工程師略少一定還 01/04 08:54
yipogo: 支球隊,還有選秀 海外球員評估 01/04 08:54
Hocity: 是有人願意做,但比"工程師略少的新資"可能也很少球團出的 01/04 08:54
Hocity: 起,我指台灣 01/04 08:55
shifa: 人家米日棒球內銷市場大 還可以外銷 中職內銷市場已經小了 01/04 08:55
shifa: 也沒辦法對外賣轉播權利金 這就是市場的殘酷 01/04 08:56
onizuka1129: 薪水不高 01/04 08:57
shifa: 中職看看能不能賣到歐洲去吧 多少拿一點轉播金 = = 01/04 08:57
Edison1174: 中職賣到歐洲?有夢最美 01/04 09:01
abc12812: 職棒錢都拿來養球員了 分析師薪水不會多高 01/04 09:02
abc12812: GG輪班第一年就兩百萬起跳 職棒圈薪水根本沒吸引力 01/04 09:04
vfgb35: 老問題了 就先有雞還是先有蛋 01/04 09:07
vfgb35: 中職內銷不是小 是太小眾 處女市場明明還很多的 01/04 09:09
vfgb35: 台灣手遊市場都可以排到全球前五 當然我知道這不能隨便類 01/04 09:09
vfgb35: 比 01/04 09:09
d06: 我猜 中職球團應該比較想要開源賺錢,而不 01/04 09:11
Arodz: 職棒一定能做成產業啊 就差能常態入札美日了… 01/04 09:12
vfgb35: 中職觀眾人次/人口比不到8趴 日本大約20趴 韓職我沒算 01/04 09:13
Arodz: 拉升到2A水準是最重要的 當然希望場均也能上7千 01/04 09:13
Arodz: 在台灣棒球打的好 去最高殿堂絕對不是夢 體保要看清楚啊 01/04 09:17
trickart: 中職賣歐洲…? 貼錢人家還不一定想播頻道給你 01/04 09:29
DaiwaNWoIF: 推 是好事 01/04 09:38
Arodz: 能入札輸出美日職才是最重要的 賣轉播給歐洲?Zzzz☺ 01/04 09:38
terry955048: 只怕都是靠棒球賣興趣開低薪的 01/04 09:39
hans7192: 薪水不高也不意外 球團在集團事業體就是虧錢的部門 01/04 09:43
s930406: 賣到澳洲比較可能吧 01/04 09:48
s930406: 其實可以的話真的該找澳洲一起來打 但條件什麼的太複雜 01/04 09:49
s930406: 印象中澳洲不想浪費只能蹲二軍一年 01/04 09:49
hans7192: 國外隊伍來打 就不給他們選秀但是可以更換60人名單 01/04 09:50
looks143895: 賣東歐可行 但真的需要資金行銷撬開大門 並且簽約東 01/04 09:52
looks143895: 歐球員 01/04 09:52
lions402: 賣給歐洲當人傻子嗎 01/04 09:53
ghostl40809: 光芒數據分析部門超過50人 這規模超大.. 01/04 09:58
kevin9964: 歐洲棒球迷跟台灣足球迷不知誰多 01/04 10:05
discoveryray: 先能營利再來想吧 01/04 10:06
chdc: 不如問問那些問薪資的 行政工作你覺得多少 01/04 10:09
chdc: 不只台灣 美國也是一樣 賣的是進球場工作的夢想 同樣技能在 01/04 10:12
chdc: 外面會有更好的待遇 01/04 10:12
alpacaHong: 應該還是歐洲棒球迷多啦,台灣也就2千多萬人,足球迷 01/04 10:45
alpacaHong: 應該連1%都沒有 01/04 10:45
hans7192: 世足賽 運彩行要排隊阿 XD 01/04 10:46
blakespring: 沒算上邊緣的球場維護 01/04 11:03
hohohohohoka: 因為主要薪資都在球星上 行政後勤再多人其實都小錢 01/04 11:13
hohohohohoka: 省行政後勤只會讓自己的球員跟球迷比賽體驗差 01/04 11:14
chdc: 小錢不代表願意overpaid啊 01/04 11:37
max2604: 球迷進場才是正解 01/04 11:47
jj840917: 之前看到linkedin上面有人說 mlb 光一支球隊搞data sci 01/04 12:06
jj840917: ence 就有40幾人... 01/04 12:06
KWBilly: 市場規模做大才有機會高薪,各行各業都一樣 01/04 12:47
kei1823: 台灣市場就2300萬,要大有限,只能朝精緻化去走。 01/04 13:09
kei1823: 一直開放各種周邊應該也是因為這樣 01/04 13:09
lon0623: 工作的誘因不會只有錢 01/04 13:20
lon0623: 對職棒有興趣的高材生不會少 01/04 13:21
lon0623: 如果薪水能有科技業六七成 但產業蓬勃發展 01/04 13:23
lon0623: 並且有升遷機會 我覺得還是能吸引人才 01/04 13:26
vfgb35: 2300萬不少了 重點是市場開發 去年觀眾才180萬人次 離融 01/04 13:27
vfgb35: 入生活還遠得很 01/04 13:27
rachel1029: 在人力銀行看過職缺薪資都很...... 01/04 16:22
busters0: 全都最低薪資 多一點的3萬多吧 01/04 16:38
lb01833364: 薪資應該很低 又小眾 沒興趣 01/04 17:24
salkuo: 轉播權到中國or東南亞還比較有可能 其他地方文化語言差太 01/05 07:42
salkuo: 多了...人家不可能會有興趣的... 01/05 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