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日職說真的只有12隊真的很誇張 他們基層球員人數應該是台韓的百倍以上 台韓近年都能一直擴編 結果日職自從最後一隻加盟球隊 1954年的高橋聯合隊(1956併入大映也就是羅德)之後 就再也沒有開放真正意義上的新加盟隊伍 2004年還一度打算縮編成單一聯盟10隊 還好一場靖弘事件弄垮巨人高層才沒成真 另外特案開放加盟樂天金鷲隊 以日職近年蓬勃的市場 要擴編個4隊應該不是問題 只是日職不僅不輕易開放加盟 連選秀都很客氣 不少隊伍一年就選個6-7個比中職還少 有生之年能看到日職擴編嗎? ---- Sent from BePTT on my Google Pixel 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137.94.23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M.1716162687.A.83A.html
choobii: 別鬧了還四隊...現在老闆都怕你多一隊進來搶觀眾了 05/20 07:52
Puye: 看有沒有好地點可以分吧 不然動到別人蛋糕 誰都不想增隊 05/20 07:53
choobii: 而且也沒地方了 大城市幾乎都有了 05/20 07:53
abc12812: 日本經濟就一直停滯 當然很難擴編 05/20 07:53
choobii: 唯一有機會的大概就新潟那一代 不過也很有限 05/20 07:54
gfabbh: 日本不是還有好幾個獨立聯盟嗎? 05/20 07:55
cyp001: 日本2個聯盟都6隊 要賽程好排就是只有一個聯盟加2隊 05/20 07:57
boy1031: 蛋糕做不大,那就只能少數隊伍分食 05/20 07:57
cyp001: 但是這樣又不平均 如果各加2隊一次加4隊又太多 05/20 07:57
osvaldo4040: 用客氣這詞很怪吧,支配下名額就那些,還要留洋將格 05/20 07:58
osvaldo4040: 子,然後記得日職有些球隊財報還虧的XD 05/20 07:58
boy1031: 日本經濟規模一直停留在三十年前,甚至因為匯率貶值還更 05/20 07:58
boy1031: 小了 05/20 07:58
GakkiMyWife: 但是日本社會人野球很發達 05/20 07:58
MerinoSheep: 兩聯盟要平衡得一次增四隊 難度太大 還有一點 央聯大 05/20 07:59
MerinoSheep: 多數球隊反對 因為會減少他們和巨人阪神對戰的機會 05/20 07:59
MerinoSheep: 損失可大了 05/20 07:59
CrossroadMEI: 像軟銀就有朝小聯盟的規模開始規劃四軍 但大多數隊 05/20 08:00
CrossroadMEI: 伍還是傳統的二軍 人數是真的少 05/20 08:00
osvaldo4040: 別真以為日職這市場已經多好賺了,有些根本勉強打平 05/20 08:01
osvaldo4040: 而已 05/20 08:01
xyz4594: 其實日職要擴編,有一個最快的方法,就是中職濃縮成兩隊 05/20 08:02
xyz4594: 加入日職 05/20 08:02
osvaldo4040: 然後軟銀前兩年球團財報那個虧損數字扯到靠北 05/20 08:02
aben15: 你以為有這麼多企業願意賠錢呀? 05/20 08:04
jkl852: 想加盟的企業一堆 是不給加而已 05/20 08:08
ILLwill: 北九州,廣島,阪神,中京,大東京,仙台,札幌,比較大 05/20 08:09
ILLwill: 的都會圈就這些 05/20 08:09
jemc1905: 日職二軍今年就加兩隊 05/20 08:09
ILLwill: 看看新潟、東海道,或九州還能不能擠出來新的完整球團吧 05/20 08:10
lin214: 川崎、四國、北陸跟沖繩? 05/20 08:11
ILLwill: 如果以後幾年台積電效益有起來,熊本看看要不要玩職棒 05/20 08:12
jkl852: 也會有分配問題 肯定都想去票房好的央聯 05/20 08:12
jkl852: 洋聯現有隊伍的票房就有點吃緊了 05/20 08:13
shi0520: 等台gg熊本廠運轉後看有沒有球隊主場要設在那 05/20 08:13
ILLwill: 川崎有可能,在關東。四國那些的可能消費力差比較多 05/20 08:13
choobii: 川崎的定位很尷尬吧 上面有東京 下面有橫濱 不上不下的 05/20 08:14
Atkins13: 日本是剛好在經濟衰退前就讓不少產業成熟到位 而且現在 05/20 08:15
Atkins13: 獲益並沒有想像中高 職棒最終目的是賺錢 盲目展店沒好 05/20 08:15
Atkins13: 處 05/20 08:15
ILLwill: 我覺得可能加入J聯盟比較實際,畢竟不一定要以J1為前提設 05/20 08:16
ILLwill: 置球團 05/20 08:16
siyow: 其實亞洲職棒餅要做大,就是日韓台組亞洲大聯盟 05/20 08:16
KarlMarx: 台灣沒擴編阿,是縮成四隊,現在回來六隊 05/20 08:17
bill0129bill: 台積不在台灣跑去日本開球隊應該會被嘴吧 05/20 08:17
episode666: 羅德以前就在川崎,沒人進場才搬去幕張的 05/20 08:18
ILLwill: 亞洲大聯盟如果不做整編,光隊數就28隊,台灣可能要多打4 05/20 08:18
ILLwill: 0場球,編制一定要強化 05/20 08:18
xyz4594: 就跟你們說中職濃縮成兩隊加入日職最快了,跟日職組成亞 05/20 08:19
xyz4594: 洲大聯盟,台灣主場設在台北大巨蛋,濃縮後的中職兩隊, 05/20 08:19
xyz4594: 一隊加入洋聯一隊加入央聯 05/20 08:19
ILLwill: 不是台積電玩球隊,是熊本更有錢後,看有沒有企業要玩, 05/20 08:19
ILLwill: 或循廣島模式 05/20 08:19
Atkins13: TSMC在日本的規模應該還做不到扭轉城市規模 05/20 08:21
CrossroadMEI: 羅德川崎時期沒人是因為前幾年才背叛仙台 日本一跑 05/20 08:21
CrossroadMEI: 去東京開打被罵翻 另外是川崎球場真的很爛 羅德搬 05/20 08:21
CrossroadMEI: 家之後直接放棄修繕改成橄欖球場 05/20 08:21
f126654: 說熊本是認真的嗎? 05/20 08:23
alex8725: 羅德川崎時代球場爛戰績差誰要來看啊 05/20 08:24
Lalamario: 為什麼日職沒有升降級制度啊 05/20 08:26
lin214: 川崎靠武藏小杉吃下一隊應該可以吧 05/20 08:27
GOJJ: 還記得安倍有提出希望日職能加到16隊 05/20 08:28
GOJJ: 但加隊伍就是會瓜分市場 怎麼可能在讓人進來 05/20 08:28
ILLwill: 所以足球籃球設置成本比較低,這些中等都會可能比較願意 05/20 08:29
kenro: 熊本不可能啦,真的別扯太遠,人口撐不起來 05/20 08:33
ringtweety: 其實7隊不見得不可行 看要不要取消一個時期內的交流戰 05/20 08:33
onmyway: 前幾年日本足球比棒球還多人看,不知道最近有沒有止跌回 05/20 08:34
onmyway: 升 05/20 08:34
ringtweety: 改成每個系列賽都有一個跨聯盟對戰的組合 應該分的完 05/20 08:34
bkebke: 單數以現在型態不太可能 05/20 08:34
ringtweety: 7*7=49個跨聯盟組合 49*3場=147 其實約等於一季的長度 05/20 08:35
humaisme: 一場靖弘是什麼事件? 05/20 08:36
bkebke: 跨?現在就沒人想跟洋聯打 05/20 08:37
bkebke: 巨人只有一個 頂多加阪神 05/20 08:37
CHRush: 就現在二軍那兩支隊伍最能參加一軍就好偷笑了 一次四隊不 05/20 08:39
CHRush: 可能啦 05/20 08:39
ringtweety: 我只是指7隊在賽程安排其實是可行的 不用一定要8隊 05/20 08:41
CrossroadMEI: 就當年還有逆指名 所以有三隊都偷塞營養金給一場 05/20 08:42
CrossroadMEI: 被抓包 05/20 08:42
ringtweety: 至於央聯不想減少巨阪場數 這問題不論7隊還8隊都一樣 05/20 08:42
CrossroadMEI: 之前討論有空間的就北關東(茨城群馬)靜岡 新潟 05/20 08:44
CrossroadMEI: 跟京都 沖繩 05/20 08:44
BraveCattle: 如果央聯不想減少巨阪場數,那以3聯盟為目標呢? 05/20 08:46
devil0915: 怎麼還有人一直幻想中職隊伍濃縮加入日職? 05/20 08:49
ringtweety: 三聯盟 問題可能在兩聯盟要不要鳥你第三聯盟 05/20 08:51
Atkins13: 討論這種東西如果只會用球迷本位真的滿搞笑的 05/20 08:54
Atkins13: 三聯盟根本不可能 不然為什麼早年CPBL窮盡所能把TML打 05/20 08:55
Atkins13: 成萬惡大魔王 先不去論手段對錯 就是因為市場威脅 05/20 08:55
ILLwill: 其實台職加入日職好像是日本那邊發想的,不過實務困難太 05/20 08:56
ILLwill: 多了 05/20 08:56
ringtweety: 你看比較好的市場都給央洋分走了 新聯盟要怎麼取得 05/20 08:57
ILLwill: 你三國要配合日本編制,全班都要縮編就是了 05/20 08:57
ILLwill: 至多只能像歐冠俱樂部杯賽而已。不過亞洲整體環境太落後 05/20 08:58
ringtweety: 有影響兩聯盟版圖的號召力? 這真的難太多了 05/20 08:59
Bengold: 就看北陸信越、四國島這兩個有獨立聯盟的區域 還能不能再 05/20 09:05
Bengold: 各升出一支NPB球隊囉 05/20 09:06
lucian5566: 中職加入日職實務上就不太可能,連花東都嫌遠了,還要 05/20 09:06
lucian5566: 飛幾十次日本去打例行賽 05/20 09:07
t72312: 擴編有點難 05/20 09:12
sppray: 很好笑,濃縮兩隊去日職你會發現全台灣只有5-8人有日職一 05/20 09:16
sppray: 軍實力,去球場看日本人跟洋將打球,大量台灣球員在二軍 05/20 09:16
sppray: 虛耗 05/20 09:16
sppray: 沒有錯,就5-8人,還是要像宋家豪一樣的健康狀態 05/20 09:18
sagarain: 前幾天看到血郭 還是先不要 05/20 09:20
lookers: 原來台灣那麼深入了解日本的那麼多啊 05/20 09:31
hans7192: 台灣加入日職是日本發想的? 05/20 09:34
hans7192: 中職組一隊去日職也是當爐主 尤其是選秀分開選的話 05/20 09:35
bkebke: 目前看起來 打日職二軍是可行的 05/20 09:37
bkebke: 已經有先例 自己找球隊 不用選秀 05/20 09:38
hans7192: 之前中職缺隊時 應該是找日職組一支二軍聯隊來打才對 05/20 09:39
hans7192: 不是我們組一隊去打NPB 05/20 09:39
bkebke: 但沒吸引力 日本二軍養不起中職 05/20 09:39
nsk: 日本先進JASM 熊本熊隊 05/20 09:53
KURO1214: 日本棒球真的第一,真的無話可說,後勤備用都這麼強了 05/20 09:56
bxxl: mlb也才30隊,日本12隊有很少嗎? 05/20 10:03
zxc906383: 日職今年場均破三萬 J聯不到兩萬 差很多吧 05/20 10:14
zxc906383: 是韓國太多隊XD 05/20 10:14
jerry41512: 中職組一隊打日職 差別就那些旅美的大概就不會去了 這 05/20 10:17
jerry41512: 批人加其他進來會是中職頂的高中生 高中畢業就一路日 05/20 10:17
jerry41512: 職培養 這樣每年選秀洗一輪湊出一隊有戰力的有很難嗎 05/20 10:17
jerry41512: 春訓給日本人操守備就進步一個檔次了 05/20 10:17
WasJohnWall: 其實是天分問題居多,陳偉殷後孫東寶前的旅日差不多 05/20 10:31
WasJohnWall: 都六隊一輪的等級,但真正成功的只有炒飯 05/20 10:31
Alano: 想看自己湊錢組就好,不要上網做夢 05/20 10:32
WasJohnWall: 孫東寶跟翔聖5年內假如能養成到中前段輪值甚至輸出 05/20 10:33
WasJohnWall: 的話更能證明這點 05/20 10:33
jerry41512: 不一定吧 日職以前主要都是找大學生或是畢業的居多 這 05/20 11:39
jerry41512: 兩位高中生如果能養起來頂多只能說養成方式有差 05/20 11:39
DaVinci: 台灣加入日職 選秀被台灣球隊選到的直接哭暈廁所吧 05/20 11:42
WasJohnWall: 不是養成方式,孫東寶是要跟美國搶的等級,徐翔聖去 05/20 11:43
WasJohnWall: 年也是美國想要他的。 05/20 11:43
WasJohnWall: 陳偉殷後旅日的天分沒到這種等級 05/20 11:44
xo1100: 地點跟球員不是問題 05/20 12:07
xo1100: 問題是現有球團不會讓你進來搶票房 05/20 12:07
xo1100: 不然就走台籃的多聯盟路線 05/20 12:09
hans7192: 台灣去日職一定是分開選秀啦 別想太多 05/20 12:38
eupa1973: 對喔,我都沒想過為何日職只有12隊 05/20 14:31
monstertsai: 有多少隊看的不是球員數量,是觀眾。 05/21 1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