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aseballXXXX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WasJohnWall (大白鯊天道)》之銘言: : 我對會來選秀的高卒(非旅外邊料跟狀元等級)普遍看法就是養好可以變使用期限很久 : 反正大社打者照樣要養;大社投也是要調嘛。 還有一個差別是訓練精實度。 理論上任何職棒球隊的訓練能力,都應該比業餘好吧? 那麼同天賦的2個球員,同樣時間去大學讀幾年跟高卒進職棒相比,後者在「同年紀」的 表現應該比前者好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9.163.2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aseballXXXX/M.1714725562.A.774.html
snoopy5566: 每個人情況不一定 也是有去大學才開竅的球員 05/03 16:43
snoopy5566: 個別球員去看會比較準 不要被出身束縛 05/03 16:44
lrh18: 去大學會開竅的球員 早進職業可能會飛天了啊 05/03 16:46
WasJohnWall: 投手不好說但打者確實 05/03 16:47
andersonlin: 日本高卒有不少進了大學才開竅的 05/03 16:55
FeverPitch: 謝葆錡一年大學差350萬簽約金(一百萬激勵獎金) 05/03 16:57
andy5512: 台灣一堆上大學螺絲就鬆了 05/03 16:57
hansvonboltz: 謝葆錡捕手改投手才出來的,不算吧 05/03 16:58
WasJohnWall: 美日台去大學不是一回事,美國頂尖天分還是會去大學 05/03 17:02
WasJohnWall: ,因為高中進去未必比較快上去。 05/03 17:02
a94037501: 美國高中太多了台灣沒幾間 05/03 17:03
a94037501: 美國大學水準可以跟中職打吧 05/03 17:04
andy82116: 美日人口基數太大了 球探根本看不完呀 05/03 17:04
shifa: 理論上是這樣 但實際上還是要看教練團在養成軟實力的配置 05/03 17:06
shifa: 硬體的場地 器材甚至訓練頻率是一回事 但是軟體的訓練模式 05/03 17:06
shifa: 跟個人化訓練如機制調整 就又是另外一回事 05/03 17:06
shifa: 職業球團有資本優勢 硬體方面沒問題 但是軟體還是要看養成 05/03 17:06
shifa: 教練本身的知識搜尋 接收 甚至表達跟操作能力 05/03 17:06
WasJohnWall: 日本頂規高卒也是直接進職棒 05/03 17:07
WasJohnWall: 這在國內類比就是100%旅外的那種等級 05/03 17:07
WasJohnWall: 然後相對無名或是T2天分的會去大學 05/03 17:09
andersonlin: 這一、二年的日職選秀,大多數球團首輪搶的都是大社 05/03 17:19
andersonlin: 的球員 05/03 17:19
andersonlin: 這幾年日高卒比較沒有超級大物 05/03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