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gBanciao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台灣媒體業者大搞「削價競爭衝訂戶」、搶撈最後一筆轉手差價,新北市政府決議:移送 公平會處理 「XX 業者開始削價競爭」,乍聽之下,對消費者似乎是件好事,但其實不然。最近傳出 台灣北、中、南各地的地方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為了搶訂戶、搶市佔率,紛紛祭出「超殺 低價」,原本應該是一個月 500-600 元的月費(一年約 6000 元),最近業者竟然竟然 下殺到一年 1500 元! 針對這種涉及「以不當低價影響市場秩序」的業者,新北市政府的「有線廣播電視費率審 議委員座談會」今天舉行記者會表示,已在 3 月 29 日討論低價競爭可能衍生的倒閉轉 手,或搶市後迅速調回高價等惡性行為,訂定預防及懲處機制,要求業者於 4 月 18 日 就銷售方案及經營策略提出專案說明。同時,新聞局並將涉及違反《公平交易法》第 20 條第 3 項「以不當低價影響市場秩序」之業者移送公平交易委員會查處。 如前所述,「削價競爭」看起來獲益的好像是消費者,但畢竟羊毛出在羊身上、賠錢生意 沒人做,用這種不符成本的費率衝高市佔率,這些業者坐大甚至形成壟斷態勢時,恐怕會 挾著不對等的市場機制,坐地起價,侵害消費者權益。 此外,這件事情更不能只從消費者的角度看,更攸關台灣整體影視產業的發展。 「台灣影視正在被掏空」,早已是眾所皆知的事實 電視台不願/沒有能力花錢自製節目,各頻道的黃金時段都在播韓劇和陸劇;網路興起, 即使看起來是八竿子打不著「手機遊戲」(如現在當紅的部落衝突或更早的 Angry Bird ),也早就是讓觀眾離開電視的殺手;電視台說要重振台灣影視產業、重現台灣「綜藝王 國」,找來的人卻是老到不行的張小燕、李艷秋和徐乃麟等老人。 目前電視產業的市場大致如此: 從消費者的立場,當然希望「付最少錢,看最好看的內容」。「付最少錢」可說是人之常 情,也是「市場機制」中的基本假設,但前提是要有「好看的內容」。 從節目製作團隊(電視台)的立場,收入來源不外乎兩個:頻道的廣告費以及將節目賣給 平台(例如有線電視系統)的版權費。 但從消費者到節目製作團隊(電視台)中間,還卡著一個有線電視系統。 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大搞「削價競爭」,消費者付的月費連版權費都付不起! 目前消費者一個月付給系統業者的月費是 500-600 元,其中大約 250 元是用在版權採購 上。 但地方有線電視系統業者為了搶客戶、搶市佔率,採取「毫無長期考量的」削價競爭行為 ,將原本一年大約 6000 元的收視費用,降到 2500 元,甚至 1500 元。以最誇張的每年 1500 元為例,每個月才 125 元,是目前版權採購費用的一半,甚至無法應付硬體維護 與人事費用等常態性支出,完全看不出任何「長期規劃」的精神。 而且,隨著時間拉長,系統業者沒錢、就沒錢付給電視台,那消費者要怎麼期待電視台能 推出好節目?或者,商人不是笨蛋,先用低價搶佔市佔率,形成壟斷地位後,再強行調高 費用,最後倒楣的還是消費者。 另一方面,這種從長期來看毫無益處的削價競爭,唯一的獲益者就是:先將市佔率(訂戶 數)衝高之後,再趕快轉手的系統業者。 系統業者面對產業困境卻不思轉型,只想搶撈最後一筆 以最近受到高度關注的「遠傳入主中嘉案」為例,中嘉系統旗下目前約有 110 萬訂戶, 以此交易案的金額 745 億計算,每個訂戶的「訂價」大約是 6 萬元左右。 目前持有中嘉系統的是韓國私募基金 MBK,MBK 在 2007 年入手中嘉系統時,交易金額是 470 億,9 年後,系統業者除了持續收取訂戶的月費,還能賺取 9 年來交易金額差價, 現賺 300 億。 具體來說,前述的削價競爭激烈的地區,包括新北市樹林、三峽、鶯歌、板橋一帶,而新 北市有線廣播電視費率審議委員會在日前決議,要求這些業者在 4/18(一)提出專案說 明,新北市新聞局也將此類「涉及以不當低價影響市場秩序之業者」移送公平交易委員會 查處。 關於「費率審議」這件事,現行的制度是由中央機關 NCC 制定出費率範圍,再由各地方 政府做出更精確的定價。雖然有人可以拿「自由市場」為削價競爭的業者辯護,但此類具 有高度規模經濟性質(因此容易形成壟斷)、且公共性極高的媒體產業,無論是從消費者 權益或是維護言論多元的角度看,行政機關應該是有一定正當性可介入此種「不當低價影 響市場秩序」的行為的。 台灣的 OTT 真的有搞頭嗎?連愛奇藝都還在賠錢啊! 而且智慧家庭是一回事,但影視產業又是另一回事。 智慧型手機普及、行動上網發達、中國市場造成的磁吸效應(藝人跟製作團隊都被高薪聘 走,觀眾也越來越愛看中國節目和戲劇)、電視台高層不思轉型或轉型不力(不研發新節 目、不培養新人)、乃至於近幾個月國外影音平台如 Netflix 或愛奇藝登台,通通都是 造成本土影視文化萎縮的原因。 由於網路本身具有的「跨國界」特質,讓這些來自國外的平台業者,更能藉由規模經濟的 優勢,達到「取得更多用戶,賺取更多利潤,製作更多好節目」的良性循環。但另一面, 則是跨國壟斷的問題。 就台灣本土業者而言,該煩惱的絕對不是自己太大,而是自己根本還沒長大。 因為,即使是坐擁 13 億中文市場的中國影音平台「愛奇藝」,也沒這麼順利。 「愛奇藝」最近有兩件大事: 一,是在上個月底於台灣開站,並取得滾石唱片耗資 7000 萬製作的《滾石愛情故事》播 映權,試圖以提供在地化的內容取得訂戶(我個人就是為了看《滾石》而成為愛奇藝會員 )。 二,是以每集 23 萬美元(共 16 集)的版權費用,獨家播映韓劇《太陽的後裔》,愛奇 藝目前用戶已達 1500 萬,比三個月前的 1000 萬成長了 50%。 即使坐擁如此大的市場,且背後是中國網路三巨頭 BAT(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之一的 百度,加上願意付錢購買好節目的版權,以及為境外用戶提供在地化內容(如台灣的《滾 石愛情故事》),愛奇藝依然面臨連年虧損的困境:2013 年虧損新台幣 121 億,2014 年虧損 56 億,2015 年虧損 37 億。 資本與用戶都如此龐大的愛奇藝尚且如此,台灣的本土影視產業面臨的挑戰當然更為艱鉅 。 反媒體壟斷法尚未立法完成,業者恐怕不能將責任推給「政府限制投資」;中國市場的磁 吸效應,也不是「立法禁止相關人員前往對岸投資與工作」這種消極方法就能克服的;網 路科技出現使得媒體典範逐漸轉移,這是全球相關內容產業都還無解的困境。但即使外在 條件如此,如果相關業者只懂得趁這種時機,大搞「削價競爭、衝高訂戶、轉手賣出」的 投資技巧,而非認真思考甚至投資產業轉型,最終,台灣將會成為一個沒有「文化」的國 家。 http://buzzorange.com/2016/04/14/taiwan-media-price-competition/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39.8.134.11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gBanciao/M.1460763508.A.0AD.html
justin7587: 找來的人卻是老到不行的張小燕、李艷秋和徐乃麟等老人 04/16 07:45
justin7587: →這句話不妥吧 04/16 07:45
warfarin: 這也只代表媒體業長期過太爽 04/16 08:05
sss1234: 多點業者進來對民眾是好的吧 04/16 08:17
bccbus1228: 削價競爭看起來很對台灣的味,只是作者提醒我們賠錢 04/16 08:28
bccbus1228: 生意沒人做,一切都有代價! 04/16 08:28
hn8614121: 競爭不好嗎? 一家獨大就是會擺爛啊 04/16 08:30
bccbus1228: 削價競爭不過就是包著糖衣的毒藥,不就是拼誰先倒,然 04/16 08:37
bccbus1228: 後還不是回到獨大! 04/16 08:37
smallhon: 有競爭才有進步,某業者再不改進遲早會被淘汰 04/16 08:40
smallhon: 別忘了原有業者,還有第三家的。若某家真倒了 04/16 08:42
smallhon: 還是有其他家競爭的,不會壟斷的 04/16 08:43
bccbus1228: 惡性的削價對消費者不是好事,最後爽的還是第四台老 04/16 08:47
bccbus1228: 闆! 04/16 08:47
AirRider: 最近板上某間業者吹風向也吹太明顯了,好棒棒給拍手 04/16 08:53
blade0314: 惡性削價競爭的定義是?不然只感覺是想帶風向,畢竟某 04/16 09:04
blade0314: 業者長期籠斷很久好 04/16 09:04
smallhon: 真好笑,某業者不也是第四台老闆? 之前爽了十多年不說 04/16 09:06
smallhon: 不論之後如何,這段時間爽的就是就是消費者, 04/16 09:08
smallhon: 對消費者就是好事!!! 04/16 09:08
bccbus1228: 文章並沒有特別針對哪個業者說話,每家都在削價,裡 04/16 09:18
bccbus1228: 面也提到業者的成本! 04/16 09:18
bccbus1228: 短多長空確定是對消費者是好事? 04/16 09:19
acamen: 先是高額授權檔新業者 現在又不準低價搶 那乾脆直接叫新 04/16 09:28
acamen: 業者關門比較快 04/16 09:28
bccbus1228: 高額授權是每家業者都遇到的問題,不是只有新業者! 04/16 09:34
acamen: 要第四台進步先拔掉頻道代理再說 不然新業者有再多新功能 04/16 09:35
acamen: 還是被拔光 04/16 09:35
bccbus1228: 這是ncc要處理的事 04/16 09:36
casko: 沒客戶你連一毛錢都賺不到 某OTT送免費序號都可以看1年了 04/16 09:49
wade770223: 如果不出現競爭者,那現在還是壟斷啊 04/16 09:49
casko: 轉賣 客戶也會跟你走嗎 我又沒綁約 04/16 09:52
bccbus1228: 但是用低於成本價搶到客戶,對客戶的權益就有保障? 04/16 09:54
bccbus1228: 轉賣是算客戶人頭,錢是老闆在數,賣掉後不關老闆的 04/16 09:55
bccbus1228: 事! 04/16 09:55
tyrone0923: 壟斷很廢,但不合理的削價競爭只是弄爛市場而已,最後 04/16 09:58
tyrone0923: 輸家還是消費者,不過b大,台灣消費者只要小確幸而已 04/16 09:59
tyrone0923: 只會覺得業者賺太多,未來媒體會多慘不關他們的事, 04/16 10:00
smallhon: 低於"成本"? 每家的成本不同,你認為低於成本 04/16 10:05
smallhon: 他認為他要搶市場,並且他之前已經有賺,故回饋消費者 04/16 10:06
smallhon: 短多長空或未來會如何真能預測那門準? 04/16 10:10
smallhon: 未來會如何無法說得準的. 04/16 10:12
AirRider: 別忘了第四台業者的母企業本身就掌握頻道 04/16 10:14
bccbus1228: t大,很同意你的講法,這篇文章只是在提醒我們,我們 04/16 10:16
bccbus1228: 的小確幸很淒慘!最後還是在替那些大老闆數錢而已! 04/16 10:16
kennistoy: 大豐表示感謝,競爭對手都有政府幫忙打 04/16 10:25
bccbus1228: 政府幫的是他自己,不過就是提早打預防針而已,免得 04/16 10:33
bccbus1228: 到時候爛攤子燒到他頭上! 04/16 10:33
kennistoy: 沒多久就會看到這類大量業代文,來攻擊對手 04/16 10:34
Notte: 消費者也不是笨蛋 你說強行調高費用就可以調高? 沒簽約大 04/16 10:34
Notte: 不了我跳槽 廢文 04/16 10:34
bccbus1228: 文裡從來沒有說要調高費用,只是說到惡性削價就一堆人 04/16 10:36
bccbus1228: 跳腳? 04/16 10:36
Notte: 或者,商人不是笨蛋,先用低價搶佔市佔率,形成壟斷地位後 04/16 10:37
Notte: ,再強行調高 04/16 10:37
Notte: 費用 04/16 10:37
Notte: ??? 04/16 10:38
kennistoy: 依現有每月500元收視費,大豐去年稅後盈餘3億555萬元 04/16 10:38
bccbus1228: 消費者高興跳哪家就哪家,每家也都削價的厲害,作者只 04/16 10:39
bccbus1228: 是提醒我們一些其他角度的觀點,就一堆人認為是業配? 04/16 10:39
kennistoy: 一下說市場機制決定,一下又說削價競爭 04/16 10:39
kennistoy: 我的意思是之後會有業代引用這篇文章,叫收視戶不要換業 04/16 10:41
kennistoy: 者,並不是說這篇是業代文啦 04/16 10:41
kennistoy: 就像前陣子全國數位的權利金問題,沒多久就看到對手攻擊 04/16 10:43
dix: 笑破我肚皮,大豐獨佔時代,品質有比較好嗎? 04/16 10:46
dix: 我倒是樂見競爭,反正再怎麼爛也是回到以前大豐時代 04/16 10:47
bccbus1228: 就算業代引用,現在消費者也不是傻子,只是文章是在 04/16 10:48
bccbus1228: 提醒我們惡性削價可能的後果,再說政府更不是笨蛋,沒 04/16 10:48
bccbus1228: 事當某業者的打手,一定是看到可能發生的一些後果提 04/16 10:48
bccbus1228: 早打預防針! 04/16 10:48
kennistoy: 再爛最後都會有一家業者,收視費也不可能超過政府規定 04/16 10:49
dix: ncc該做的是把媒體來源廣泛化,如iptv, 殭屍無線台換掉, 消費 04/16 10:49
dix: 者選擇多還怕什麼壟斷 04/16 10:49
kennistoy: 就老舊思維,還不知道網路串流媒體才是有線電視的對手 04/16 10:51
bccbus1228: 爛不是只有板橋爛,這也不是只有板橋和新北的現像, 04/16 10:51
bccbus1228: 最壞的後果真的只是回到只有大豐獨大的時代嗎? 04/16 10:51
kennistoy: 再爛最後都會有一家業者,我有說是大豐嗎? 04/16 10:53
bccbus1228: ott文裡有提到 04/16 10:54
dix: 是不是不是大豐不重要,是再爛也爛不過以前的大豐,所以無所 04/16 10:55
dix: 謂 04/16 10:55
bccbus1228: 當然不一定是大豐,只是爛回去只會比以前更慘,不會一 04/16 10:56
bccbus1228: 樣爛! 04/16 10:56
dix: 大豐已經是爛到底了, 不會更爛了 04/16 10:57
dix: 錢收最貴,節目爛,畫質爛,服務爛 04/16 10:58
kennistoy: 大豐為了搶進中和、永和、樹林、三峽和鶯歌等區,前半年 04/16 11:04
bccbus1228: 惡性削價不會改善你說的節目爛,畫質爛 04/16 11:05
kennistoy: 優惠價只要每月250元,也沒看到新北市政府說削價競爭 04/16 11:05
bccbus1228: 所以每家都在削價,對消費者是好事? 04/16 11:05
bccbus1228: 政府有說大豐沒在削價? 04/16 11:06
kennistoy: 我只知道每家都在削價對業者絕對不是好事 04/16 11:06
book8685: 第四台系統業者 根本不敢公布所謂的成本價 04/16 11:09
book8685: 一堆非法的系統業者 拉線 器材根本就沒有收費標準 04/16 11:10
book8685: 憑啥換名立案後 就講的自己好無辜 04/16 11:11
bccbus1228: 絕對讚成公布成本價!應該督促立委修法! 04/16 11:14
kennistoy: 大豐電(6184)去年EPS 2.33元,前年EPS 3.70元,比一堆科 04/16 11:15
kennistoy: 技產業還要賺 04/16 11:15
dix: 大豐獨大時代有改善問題嗎?反而是你所謂的惡性競爭一進來, 04/16 11:17
dix: 馬上改善 04/16 11:17
book8685: 想論戰 但只要問一句 過去付250版權費的時代 節目品質 04/16 11:18
dix: 這樣看來惡性競爭對消費者還不錯 04/16 11:18
book8685: 有更好嗎 這樣我花50買一樣的頻道組合 也是一種選擇阿 04/16 11:19
book8685: 同樣來說 如果有人開發出1000 可以看10個超高品質的 04/16 11:19
dix: 況且我前面說過了,政府該做的是加速新型態媒體平台,如果平 04/16 11:20
dix: 台選擇多,根本不存在壟斷 04/16 11:20
bccbus1228: 大豐賺不賺不關我的事,只是覺得惡性削價對消費者未 04/16 11:20
bccbus1228: 必是好事,消費者要的是畫質好,節目好!這是惡性削 04/16 11:20
bccbus1228: 價辦不到的 04/16 11:20
book8685: 用戶付費頻道 也是買得起 作者想打成 定價上限 04/16 11:20
book8685: 是彼此均衡折衝的結果 但根本不是這樣 04/16 11:22
book8685: 如果他們給不起畫質好節目好的內容憑什麼要申裝有線電視 04/16 11:23
book8685: 有線電視是加值頻道 如果價值全都操控在系統業者 04/16 11:24
dix: 惡性削價原因是先前惡性壟斷有暴利,所以惡性削價也是大豐咎 04/16 11:25
dix: 由自取 04/16 11:25
bccbus1228: 如果用戶付費頻道做的成,業者會需要削價競爭? 04/16 11:25
book8685: 或代理商身上 才是問題 不只是削價競爭 04/16 11:25
book8685: 不削價競爭 打得過你大豐 04/16 11:26
bccbus1228: 這不是新北獨有現像,是全台,大豐爛,但是他只是終 04/16 11:27
bccbus1228: 端業者,全台都這樣做影響的是就u節目的品質和畫質 04/16 11:27
dix: 沒有先前的壟斷暴利,就不會有現在的惡性競爭 04/16 11:27
book8685: 我看過 現在6成以上都申裝有線電視 要這樣講 04/16 11:27
kennistoy: 但以目前政府態度,是要從單一壟斷變成聯合壟斷市場 04/16 11:27
book8685: 不就是想導成 有線電視用戶數變少 會影響內容發展 04/16 11:28
bccbus1228: 代理商也是大問題,因為就少數幾家壟斷全台,價錢是隨 04/16 11:28
bccbus1228: 他們訂的! 04/16 11:28
bccbus1228: 對,說好聽是開放,可是其實並沒有! 04/16 11:29
book8685: 有太多太多問題了 當初頻道增長 一堆系統就地合法 04/16 11:29
book8685: 是像東森和信轉手後變成外資的用戶... 04/16 11:30
book8685: 所以現在一堆節目都在轉網路 不然我被電視台抽又被電視 04/16 11:32
book8685: 台壓縮時段.... 04/16 11:32
book8685: 主要還是用戶系統更換後 基本頻道還是這些.... 04/16 11:38
kennistoy: 對消費者來說,哪家好就去哪一家,不需要品牌忠誠度,何況 04/16 11:40
kennistoy: 豐壟斷20幾年,一直都是老大心態,還會嗆收視戶,現在跨區 04/16 11:41
kennistoy: 進來才開始怕,但心態還是不變,尤其給板橋土城優惠,完全 04/16 11:42
bccbus1228: 看電視不需要品牌忠誠度呀,頻道不是都一樣,只是在 04/16 11:43
bccbus1228: 提醒惡性削價可能帶來的風險! 04/16 11:43
aalittle: 代理商問題,還有收視費分配問題,這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04/16 11:44
kennistoy: 比不上大豐給中永和、樹林、三鶯...地區優惠,根本不需 04/16 11:44
kennistoy: 要幫大豐擔心,請他們先解決服務心態的問題吧 04/16 11:45
aalittle: 賠本生意沒人作,等客群差不多穩定了 自然會回歸正常價位 04/16 11:45
aalittle: 不必幫業者操心 04/16 11:45
bccbus1228: 其他地區的有線業者不也一樣老大心態,開放競爭真的 04/16 11:45
bccbus1228: 有改善那些業者的態度,只是要小心惡性削價的不良影響 04/16 11:45
aalittle: 就看可以為成運作的月費下限在哪裡?全國方面後續續繳有 04/16 11:47
aalittle: 常態的半年1800,所以大約1個月300還是可以運作 04/16 11:47
aalittle: 也可見之前壟斷沒得挑,一個月500過太爽了 04/16 11:48
bccbus1228: 或許吧,只是想到電信商好像也是一樣的情況! 04/16 11:48
kennistoy: 所以為了避免惡性削價帶來的影響,消費者必須繼續忍受 04/16 11:49
bccbus1228: 300運作同意,一年1500元就有點誇張! 04/16 11:50
kennistoy: 大豐與其擔心對手削價競爭,倒不如先把自己的品質顧好 04/16 11:51
aalittle: 1500應該就這一波吧,數天也沒保證之後年年1500啊 XD 04/16 11:51
aalittle: 大豐也不是吃素的,人家也跑去雙和、樹三鶯攻城掠地,不 04/16 11:52
aalittle: 用替他太擔心 04/16 11:52
kennistoy: 數位天空是第一年1500,之後沒人知道,但已影響別人財路 04/16 11:53
bccbus1228: 沒人在意大豐呀!各家不是都削的凶,只是如果長久下去 04/16 11:55
bccbus1228: 影響的還是消費者!或許這只是短期現像,現在能做的就 04/16 11:55
bccbus1228: 是挑便宜的看,畢竟遊戲規則還是財團壟斷,只是不想畫 04/16 11:55
bccbus1228: 質和節目變差,話說現在的節目其實也不能再差了! 04/16 11:55
kennistoy: 但從更早的推文,看到有人很擔心大豐啊 04/16 11:56
bccbus1228: 如果先前給你的感覺是這樣,就這樣囉! 04/16 12:00
bccbus1228: 只是不喜歡惡削影響我的權益,也同意作者的看法! 04/16 12:01
abc53: 壟斷的是大豐吧 04/16 12:06
abc53: 數位天空現在只是短期促銷阿 又不是永遠都是一年1500 04/16 12:07
kennistoy: 反正新北市政府已經移給公平會處理,也不用我們在這邊爭 04/16 12:08
kennistoy: 不過有網友提到大豐為了綁住原社區收視戶,提出優惠方案 04/16 12:09
kennistoy: 但也提到不准其他業者拉線進社區,這點公平會要不要順便 04/16 12:09
kennistoy: 查一下是不是有違反公平法? 04/16 12:09
bobo0745: 之前誰不知壟斷了板橋多久的市場 04/16 12:35
casko: 轉賣人頭 是當市場只剩1家獨佔時 接手者不怕客戶跑掉 04/16 12:41
casko: 現在想壟斷是不太可能了 很懷疑大豐會想買 04/16 12:44
yenli168: 其他業者無法拉線進社區是建商跟管委會的問題 要不要先 04/16 13:01
yenli168: 看清楚文章代碼(AID): #1N1pCy6i這篇 04/16 13:01
yenli168: 不喜歡住社區就是什麼都被人家限制 還要繳一堆有的沒的 04/16 13:03
yenli168: 可惜現在公寓又都太老舊 都更也大多蓋大樓>"<(離題了) 04/16 13:04
anaydh: 原來一年1500元 還有賺 04/16 13:08
bhis: 自己爽可以,有別人進來競爭就變這樣不好,呵呵 04/16 13:09
alstonfju: 這東西又不是必需品,太貴就別看了,當初名義兩家實質 04/16 13:13
alstonfju: 一家時,政府怎麼不出來查有無聯合壟斷,現在這樣不免 04/16 13:13
alstonfju: 讓人聯想業者在背後操作,藉此抑制對手無法繼續打價格 04/16 13:13
alstonfju: 戰 04/16 13:13
aalittle: #1M-ep6_n (ShuangHe) 大豐雙和跨區,一樣也會卡在社區 04/16 13:14
aalittle: 在地人早就知道實質上一家 http://goo.gl/u6tPek 有被罰 04/16 13:17
aalittle: 過一次的樣子 04/16 13:17
DareJ: 把線弄好 不要亂掛 04/16 13:25
kennistoy: 其他業者無法拉線進社區有一部分是建商跟管委會問題,但 04/16 13:32
kennistoy: 還有一部分是可以拉線進社區,可是和社區談優惠的競爭業 04/16 13:33
kennistoy: 者不准,請參考土城版文章代號#1N3ZOks7推文 04/16 13:35
kennistoy: 有些還靠里長打擊跨區業者,跨區業者都有遇過,包含大豐 04/16 13:38
aalittle: 所以目前誇區佈線問題大概就卡社區、里長、住戶外牆附掛 04/16 13:39
kennistoy: 還有同業 04/16 13:40
kennistoy: 之前大豐和台灣數位寬頻合併被NCC罰過,但我打去新北市 04/16 13:45
kennistoy: 政府新聞局竟然不知道,還反問我消息怎麼來的 04/16 13:46
kennistoy: 公平會 04/16 13:49
coolda: 公平會 該管的不管 04/16 13:53
aalittle: 話說新北市政府託播的跑馬燈不知道有沒有解,投訴新北市 04/16 14:07
aalittle: 新聞局不知道有沒有球員兼裁判問題,雖然說跑馬燈播的是 04/16 14:07
aalittle: 公共資訊,不過看得還是很礙眼,全國前陣子有試著改成暗色 04/16 14:08
aalittle: 系字體,不過還是不甚滿意 希望能改成由用戶直接關閉 04/16 14:09
kennistoy: 跑馬燈問題我都申訴到NCC去了,根據有線電視廣播法第48 04/16 14:09
kennistoy: 條規定,除非是廣告跑馬燈,不然無解,只能靠不知道什麼時 04/16 14:10
kennistoy: 候會三讀通過的匯流法去做補充 04/16 14:11
aalittle: 只能說官、商的觀念還停留在很落後的時代 04/16 14:12
kennistoy: 我也和NCC提到都數位化,跑馬燈可以改用其他方式取代,但 04/16 14:12
kennistoy: 48條就是那樣規定,而新北市政府新聞局就堅持要用跑馬燈 04/16 14:13
aalittle: 看了一下也不只新北市,各地方政府都有類似的情況 04/16 14:14
kennistoy: 來通知市政消息,他們連關都不讓你關,技術上可以做到 04/16 14:14
kennistoy: NCC也提到48條是民國80幾年立的,當時根本沒有想到之後 04/16 14:15
kennistoy: 數位化的問題,導致現在是新的技術卻用老舊法規限制住 04/16 14:15
kennistoy: 唯一根本解法是之後的匯流法去做補充,不要限制只能用跑 04/16 14:16
kennistoy: 馬燈通知訊息,可以改用數位化後的新功能通知 04/16 14:17
glave: 1500就這波了,之後多少沒人知道,但是你沒跟上這波今年就比 04/16 14:33
glave: 別人多付錢 04/16 14:33
wilma0320: 大豐服務之爛 連繳費單都用丟的 我這是店面 只要往前跨 04/16 15:28
wilma0320: 一步 就有櫃台可放 客訴後一樣丟地上 04/16 15:30
sazabijiang: 各位在用Android系統的時候, 會擔心google因為沒對 04/17 09:37
sazabijiang: 作業系統、Gmail、Youtube收費而倒閉嗎? 商業模式本 04/17 09:38
sazabijiang: 來就一直在改變, 報紙一份那麼多張紙那麼多字才賣 04/17 09:38
sazabijiang: 15、20元, 有人會覺得那是削價競爭會讓報社經營不下 04/17 09:38
sazabijiang: 嗎? 04/17 09:38
abcdefghi: 15年前, 電子郵件, 電子地圖都是要收費的, 結果因為"惡 04/17 12:46
abcdefghi: 性競爭", 現在幾乎都免費了, 這種惡性競爭, 我還挺愛的 04/17 12:47
abcdefghi: 至於媒體嘛, 賺錢的方式也很多, 置入性行銷, 品牌冠名 04/17 12:49
abcdefghi: 周邊商品, 也是有很多種方式, 最要不得的就是提供老品 04/17 12:50
abcdefghi: 牌業者一個墮落的溫床, 一直不更新設備, 不提昇服務品 04/17 12:50
abcdefghi: 質, 自己國內不給壓力逼迫老業者升級進步, 最後就是變 04/17 12:52
abcdefghi: 成其他國際業者進來打趴台灣業者.... 04/17 1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