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gPeitou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幫我家人碎碎唸一下 我家人是老北投人,對於車站能回北投,其實抱持著很大的期待 開幕那天也跟著去看了,回來是滿滿的失望... 老人家其實能體諒無法完全在原地重建(畢竟外在道路也改變了,阻礙交通總是不行), 但這重新搭建回來的車站,就一個在青春年華的使用者看來,似乎連靈魂都沒了.. 家人回來就提了幾個看法: "...椅子呢?你看過車站沒有候車椅的嗎?" "...連個月台都沒有,軌道就更不用講了..." "...抽換掉這麼多木材,這以前都是檜木製的..."(木材損壞比例 多次說法不同) 和記憶中的衝突感,失望全寫在臉上。 承包這次復建工程是大河文教基金會, 一開始也是對於有實際經驗的這個基金會還抱持著希望(淡水一滴水紀念館實績), 其工程險業務剛好還是我朋友。 但成果,看來也已經是這個基金會的能力極限了, 畢竟一滴水紀念館是重組程度遠大於重建(堆積木), 但新北投車站已經傷過不只兩輪(北投->彰化、彰化放著爛、再從彰化回北投) 復舊就更無法了... 對比復建上的限制,更讓人反感的是心態問題。 看這著家人的神情,對比新聞上剪綵時那些政商人士的嘴臉 某個里長說"回來就可以了,北投需要這個觀光" 陳景峻副市長那句"該適可而止了" 文資會委員詹添全說以後會再加入月台、鐵軌、車廂, 是不是每加一個回來,又可以再來剪綵個一次,再大拜拜一次? 反正開幕就是搞熱鬧、搞的像商展,大家賺賺easy money就好了 在開幕的時候,反而更應該去思考文化、歷史層面的問題。 為什麼當初1元就被買走?為什麼無法對古蹟有更深入的保護? (是說留在台北大概也會自己燒掉了...) 只能覺得台灣離文化紮根還真的有一段路要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160.17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gPeitou/M.1491359573.A.9A2.html
justo180: 其實蠻感激彰化民俗文物館象徵性一元買走,不然當初應該 04/05 10:43
justo180: 是直接變廢材吧 04/05 10:43
A07: 我也覺得不原地重建沒關係,但是週邊要做整套,不能單獨一個房 04/05 10:44
A07: 子就沒了. 04/05 10:44
justo180: 要怪的是台北當初完全沒有單位想伸出援手,彰化方面是要 04/05 10:44
justo180: 感激的 04/05 10:44
A07: 舉個例,那個高跟鞋教堂,就單獨一個建築物在空地上,旁邊啥也沒 04/05 10:46
justo180: 例子不大對,因為新北投附近很多景點和商店,溫泉會館 04/05 10:48
A07: 有. 怎麼都專幹這種莫名其妙的事. 04/05 10:49
justo180: 車站回來前,本來就是觀光景點,你的例子完全不對 04/05 10:50
A07: 我講的是週圍的視覺. 你沒理解我講的話. 04/05 10:52
Clr: 最後一段你可以去看吳思瑤的議會質詢 當年好像有提到 04/05 12:26
Clr: 但我仍覺得車站內部的空間規劃很無言 04/05 12:26
googleandapp: 老實說很感謝民俗村買去,它在民俗村時期有去看過 04/05 14:50
googleandapp: 那時家具還不建築木料都保持的很完整 04/05 14:51
googleandapp: 家父當時評論,幾乎跟在北投時期一樣,只差多解說牌 04/05 14:52
googleandapp: 這次遷移在拆遷和拆除後保存有很大問題 04/05 14:54
beryll: 原來 民俗村…… 04/05 18:12
swpoker: 因為只有中國才有文化,台灣是沒有文化的 04/05 19:07
teiurei: 其實本來就是觀光景點,加上月台和軌道也只是多了裝置藝 04/05 20:01
teiurei: 術,視覺上比較完整。車站體大多是新材料被罵成這樣,月 04/05 20:02
teiurei: 台和鐵軌難道也要找原材料?真的對它這麼有愛的話就發起 04/05 20:02
teiurei: 募款,學名古屋城把現在的建築拆掉,蒐集足夠的原始木材 04/05 20:02
teiurei: 再重蓋不就好了,不然出一張嘴最快 04/05 20:02
luckdot: 兩者狀況有些不同 04/05 22:19
luckdot: 民俗村移建前 車站一直有在用 狀況比較好 04/05 22:20
luckdot: 但民俗村後幾年被地下錢莊追債 根本沒有再維護車站了 04/05 22:21
luckdot: 當時候也很怕得標日榮反悔 所以搬遷的速度要快 04/05 22:21
luckdot: 古蹟或建物有沒有使用 其實影響建物本身相當多 04/05 22:22
luckdot: 用得越多 狀況就越好 04/05 22:22
cbangel: 只能說在民俗村關閉之後車站現在還能回來真是萬幸,原本 04/06 00:55
cbangel: 以為會從此消失 04/06 00:55
justo180: 不過現在這個車站的樣貌,若說是全部重建,沒有用到以前 04/06 02:14
justo180: 的一磚一瓦,也不會覺得不可能 04/06 02:14
justo180: 就一個複製品的感覺,沒什麼歲月痕跡 04/06 02:15
justo180: 研議搬不搬回來經歷了那麼久,結果現在感覺就是重新建了 04/06 02:18
justo180: 一個復古的建築 04/06 02:18
oyaoya: 小時候看到捷運站外募款的看版,那時候覺得目標金額根本 04/06 08:23
oyaoya: 還好遙遠,沒想到現在已經回來了XD 04/06 08:23
swpoker: 其實這反應觀念的變化,以前國民政府在意的是中國文化傳承 04/06 10:17
swpoker: 北投車站這是台灣在日治時代的產物,這跟中國文化是有衝突 04/06 10:17
swpoker: 所以有沒有其實都沒差,但最近才重視所謂的本土台灣文化 04/06 10:18
swpoker: 而且台灣對於文化環境都幾乎加上觀光經濟放前面 04/06 10:19
swpoker: 不過有趣的是人潮其實並沒有當初想像的多 04/06 10:20
swpoker: 反而是當初抓寶造成的人潮才測試出北投公園最大極限XD 04/06 10:21
minipc: 原建材是已經禁採的台灣檜木,是頂級建材,免照護就可撐 04/06 10:47
minipc: 百年以上 04/06 10:47
minipc: 其實根本不怕陽光與風雨的摧殘,只怕被偷,現在原材剩那 04/06 10:50
minipc: 麼少,想也知道是被幹走了 04/06 10:50
minipc: 依照目前這種亂搞的方式,其實台鐵北淡線每個站都能重現 04/06 11:00
ismydear: 用新料就先不提 但內部的設計很難理解 04/07 01:40
uwanosora: 我懷念舊北投站... 04/08 03:17
justo180: 變成現在這種樣品屋的樣子,當初爭取原址的,應該也覺得 04/08 13:22
justo180: 無所謂了... 04/08 13:22
justo180: 藏裡面一點還比較不難過 04/08 13:23
beryll: XD 文創躲躲新新北投站 04/08 19:30
tarzanboy: 昨天在復興公園 遇到外國人問火車站 外國人說沒火車.. 04/10 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