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Billiard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有搜尋過板上的文章 推文大概是說自然就好 不過還是會有疑問 因為去球場都被會打的人糾正 包括一個全國乙 內容是說 出桿太長 沒有"煞車" 大小間的臂彎要像彈弓 瞬間ㄍㄧㄥ 碰到母球後 球桿也要握緊煞住 像類似張榮麟這球 https://youtu.be/Ne2xrwsvaTg?t=17
我平常的出桿是 自然延伸 (出桿後上大臂會下沉) 就有點像 星期一 https://youtu.be/H8GNHIHYRTM?t=2802 <~~出桿後動作最類似
周婕妤 https://youtu.be/9dPeYCTNSQ0?t=4483
車由蘭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ommeMxPVAg
只是出桿長度 和大臂降下的程度 沒有兩位女生這麼多 想進步 聽了別人的建議 想改變 卻像得了YIPS一樣 完全不會打 還有握桿的部分 有些人說要鬆 感覺就像魔術師 星期一那種 虛握? 有些人說要握好 不能太虛 出桿不能像甩桿 要握實在一點 但大部分都有一個結論 AK點都不長 最後要握緊球桿煞住 到底怎樣才是正確的? 真的是自然就好嗎? 文筆不好 描述很抽象 希望板友能幫忙解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35.116.2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lliard/M.1448207953.A.989.html ※ 編輯: bluebad (114.35.116.222), 11/23/2015 00:03:29
fattybear: 挖 這位全國乙的高手不藏私ㄟ 11/23 00:03
fattybear: 這跟我最近聽到一位高手教的內容完全相似呢 11/23 00:03
fattybear: 不過就如同原PO最後問到的東西一樣 11/23 00:04
fattybear: 各種姿勢 出桿方法 都有搭配的握桿方式 11/23 00:04
fattybear: 要靠文字解說想必很困難 同時也要找你適合的方式嚕 11/23 00:05
fattybear: 否則就找一個你想學又肯教你的高手好好學習吧 11/23 00:06
fattybear: 另外分享一位打過世錦賽的台灣選手說過的話分享 11/23 00:09
fattybear: 他說"他擊球後的延伸都是假的"那你覺得他是哪種出桿 11/23 00:10
fattybear: 方式呢?? 呵呵 有時候你舉例的影片中的選手延伸 11/23 00:10
fattybear: 也有可能是假延伸...所以這些就是高手吃飯的傢伙阿 11/23 00:11
謝謝熊大這麼細心回答 一直忙到現在才有空回應 如果說擊球後的延伸都是假的 為什麼初學者學球時 都要求延伸呢? 還有張明雄講評時 也強調延伸(AK點??)很重要 SMOOTH~~ 球才會跑
lanth123: 你第一個影片多看個十次 老巴出桿是兩段喔 第一段才是真 11/23 01:04
lanth123: 的 後面延伸是假的 順勢出去而已 11/23 01:04
仔細看 真的是兩段 但其它球 兩段就沒那麼明顯 L大你本身出桿也會兩段式嗎? 會順勢出去? 還是擊球瞬間就煞住?
lanth123: 女子的我就不點開來看了XDDDDDD 11/23 01:05
lanth123: 至於虛握實握跟你講得不太一樣耶 正常是會交錯用的喔 11/23 01:06
看情況交錯使用? 可以請L大 簡單舉個例子嗎?
lanth123: 撞球很多地方人士講的術語 很有可能會誤導你的想法 11/23 01:07
lanth123: 很多狀況都是在定義上就有分崎了 所以..... 11/23 01:08
guinatsay: 球桿碰到球就彈開了,延伸不會影響球 11/23 08:59
我之前被灌輸觀念都是 皮頭會黏母球 擊球後 皮頭會帶著母球 前進一段距離才分開 我自己是感覺不出來 有沒有黏 因為我還是初學者
foxmilk: 好文必推,出竿後的動作都是假的。 11/23 10:56
masa200292: 車車也是兩段 他擊球後就握住了 後面延伸是個人動作 11/23 12:19
hellotonny: 唉 別說了 車車就是握住了 後來就生女兒了 11/23 23:11
hellotonny: 聽劉經紀人說 明年才會復出 會了繳房貸呀 11/23 23:11
hellotonny: 為 11/23 23:12
superPablo: 周那球是因為身材球,所以看起來延申的比較長. 11/24 00:46
jojoStar: 握住哪裡了?? 樓樓上講話不要講一半 我都掏出來了 11/24 04:05
老巴也兩段式 車車也兩段 高手們會做兩段式出桿 是真的怕人學技術嗎? 還是說 因為有這個所謂"無用"的習慣延伸動作 會讓整個擊球更順? ※ 編輯: bluebad (114.35.116.222), 11/25/2015 23:18:33
jojoStar: 想那麼多我覺得你只會打不好而已 陰謀論的東西少想為妙 11/25 23:35
fattybear: 延伸說真的就是個抽象名詞嚕 AK點也是 11/25 23:40
fattybear: 其實有機會導入像是這次12強這樣高畫質慢動作分析的話 11/25 23:41
fattybear: 你才有機會去研究 去得知延伸 A點是否真如球評所言 11/25 23:42
fattybear: 以及各家選手出桿方式是否皆同?哪種方式為佳 11/25 23:43
fattybear: 不過對於新手而言 我覺得出桿姿勢的完整性順暢度 11/25 23:44
fattybear: 是非常重要的 你如果無法一次完整地做完動作 11/25 23:45
fattybear: 更不可能要像你影片這些選手可以碰到球即停止動作了 11/25 23:45
fattybear: 除非你是天才型選手 否則大多人都是慢慢摸索慢慢修正 11/25 23:46
fattybear: 想少走點冤枉路 就真的去找教練學是種方式嚕 11/25 23:47
ou9810: 延伸是讓下塞更穩定 皮頭有咬住球的話瞬間偏移比較少 11/27 10:55
lhsieh: 虛握比較容易讓手腕放鬆,球竿順勢送出比較不會晃 11/29 00:08
lhsieh: 可以比較看緊抓住,跟輕搭在手中,上臂不動時那種送竿平順? 11/29 00:09
lhsieh: 咬球後再突握住竿子,通常上臂會變是這原因 11/29 00:10
lhsieh: 靠擺速,竿子重量決定擊球力道 11/29 00:12
lhsieh: 而且鬆握,擊球時母球的回饋容易感覺到 11/29 00:13
lanth123: 釣到個樓上老人ㄎㄎ 不過樓上 我後來學的跟你講的有 11/30 15:53
lanth123: 不同的地方 原理就又不一樣了 11/30 15:53
jojoStar: ht老巴出杆握杆 原PO你要看這連結才會懂其中奧義 12/01 00:06
lhsieh: 嗯,確實是個少了年少爭勝心態的老人 12/01 14:23